与儿街镇(2023最新与儿街镇百科介绍)

由网友(砸中牛顿的土豪金)分享简介:取儿街镇地处霍山县东部、距县乡一二私里,是霍山的东南大学门,东取金安区毛坦厂镇交界,南于工具溪镇、双龙寺城相连,东南取衡山镇、但野庙镇为邻,总面积一六零平方私里,齐镇辖一零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居委会,现有常住人嘴九七五零户三九零零零余人,耕高空积四.四二万亩,是安徽省中间修制镇以及综合鼎新试点镇。中文名称取儿街镇地舆位置霍山县...

与儿街镇地处霍山县东部、距县城12公里,是霍山的东大门,东与金安区毛坦厂镇接壤,南于东西溪镇、单龙寺乡相连,西北与衡山镇、但家庙镇为邻,总面积160平方公里,全镇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现有常住人口9750户39000余人,耕地面积4.42万亩,是安徽省中心建制镇和综合改革试点镇。

中文名称

与儿街镇

地理位置

霍山县东部、距县城12公里

人 口

39000余人

火车站

六安站

行政区类别

面 积

160平方公里

机 场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

皖N

乡镇介绍

与儿街镇 十三五 发展纪实

与儿街镇位于霍山东部,全镇辖10个村、1个街道居委会,总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3.9万,是全省中心建制镇和综合改革试点镇。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亿元,财政收入600万元,是大别山北麓的农业大镇、边贸重镇、经济强镇。与儿街镇是霍山东大门,与舒城、金安县(区)毗邻,S318线贯穿全境,距省城合肥仅两小时路程,距规划中的商景高速出口仅2公里,区位优势较为明显。

与儿街镇地处大别山北麓,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冬季少雨,夏季湿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平均气温15.1℃,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20天,常年降水量为1391.2毫米,以地表水为主,水资源丰富。境内主要有沙凡河、指封河、石河、元口河四条河流。在册水库七座,其中,高河水库为小Ⅰ型,四顾冲、双河口、邵家湾、付大冲、毛竹园、夏家洼等为小Ⅱ型水库。

全镇围绕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经济个私化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力招商引资,全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

2003年,全镇人均纯收入2180元,楼房覆盖率达60%,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电话普及率达90%,农村进一步改水、改厕,改善居住环境。同时,医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其消费结构更趋合理,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与儿街镇完成集镇建设投入8000万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多渠道引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备,垃圾填埋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齐全,现已形成了“三纵两横”的基本框架,集镇人口达10000人,建城区面积达2平方公里,绿化率达30%,城镇比率达35%,2002年,与儿街镇成为全省文明创建现场会唯一乡镇参观点。

与儿街人民民风淳朴,勤劳善良,热情、奔放、好客,兼有包容性和开放性。镇内主要特色资源有葛根、板栗、油茶、山野茶、毛竹、石英等。拥有专门从事葛根、油茶加工的公司,其绿色、无公害保健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镇内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油料、大豆、玉米等。

经济发展

镇内现有各类工业企业100多家,涉及加工制造、建筑建材、石英化工、粮油加工等行业,主要产品有葛根黄酮、葛根素、硅溶胶等。其中安徽绿洲茶油公司生产的“绿仙子”牌精制茶油获华东农副产品金奖,被誉为“东方橄榄油”;HS180TDP型农用车通过省级鉴定,并建成了省内最具规模和实力的一家专业生产农用变型运输车企业;还有淮南绿亿生物有限公司落户生产的药食两用的葛根系列产品,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镇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树立“以人为本、诚信为先”的招商理念,不断优化环境和服务,制订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办法,突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传统狭隘地域观念,走政府引导、能人带动、构筑平台、全民参与的路子,树立让每位投资者来镇投资创业赚大钱的新理念,与外商签约项目20个,实际引进外资超千万元。

与儿街镇现有耕地37000亩,山场13万亩,由于受地域条件及传统耕作方式的限制,农业产业结构比例及机械化程度有待改善和提高,针对投入大、风险高、产出低这一现状,与儿街镇因地制宜,以产业化为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采取反租转包、大户带动等形式,实现农业高效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在完善张士冲、张家榜两大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继续对沿“龙山路”一带5村的坡耕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利用就地的劳动力、水源等条件,实行高起点规划、多项目经营,“把山连起来,把树植起来”发展苗圃栽培和林木生产,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共建生态家园。

与儿街镇按照镇域总体规划,依托镇内众兴养殖、联谊禽业等龙头企业,以八大优势主导产业为基础,因地制宜谋发展。各村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将规划1至2个适当规模的产业化示范点或示范区,做到“一村一品”。通过行政推进、工业反哺农业、招商引资等措施,建成以大龙岗农业生态园区为中心的板栗产业基地、以105国道沿线的六个村为主的优质粮油生产基地、以真龙地等三个山区村为重点的毛竹生产基地、以众兴养殖、联谊禽业为龙头的为畜禽产业基地、以双乐河等三个村为重点的葛芋产业基地、以四顾冲等四个山区村为主的油茶产业基地。同时还建立了十里畜禽养殖小区和“百户万头”养猪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资源优势

该镇资源丰富。这里有名贵植物木瓜、含笑、七角枫、农脉、次柏、桂花、银杏、辛夷等,包括名贵中药材杜仲、天麻、灵芝、山茱萸等;有珍稀动物黄羊、野猪、豪猪、果子狸、金山龟、灵猫等,每年夏秋季,还有成群白鹭飞至境内白云山林中栖息,堪称壮观一景;此外还有葛根、板栗、油茶、山野茶、毛竹、石英等特色资源。这里的矿产资源有硅酸盐矿石、石英矿和铜、铁、锰石、云母矿石等,尤以硅酸盐、石英资源最为丰富。这里的旅游资源有气势磅礴的复览山、婀娜多姿的牛头山、巍峨气派的指封山,尤其是以奇山怪石著称的西石笋风景区更使许多游客慕名而至、留连忘返。

与儿街镇有着丰富的油茶资源,油茶林面积近20000亩,但由于油茶林种植年代久远,品种落后,树龄老化,油茶产油率低,仅为高产油茶林的二十分之一。为提高油茶林的品质和效益,该镇从林地清理、间密补稀、改良换优、垦复施肥四个方面入手狠抓油茶抚育,清除林内杂树、灌木及附着物,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按油茶成林每亩60-70株标准,对过密林分本着去弱留强的原则进行间伐,疏林选择良种油茶苗进行补植。针对低产老茶树,采用高截换优技术,进行换冠嫁接,加速油茶挂果增产。采取中耕浅锄方法,将嫩幼杂灌,翻埋土中,分解成肥料,并设立拦土带防止土肥流失,同时去除脚枝、枯枝、病虫枝、细弱枝,集中水肥供油茶生长。在抓引进油茶抚育的同时,该镇还积极争取油茶扶持项目,对油茶种植户实行每亩200元的抚育补贴,配套建设油茶基地。该镇已完成油茶林抚育4000亩。

城镇建设

与儿街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农村城镇化水平。集镇建设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通过多渠道引资和加大投入,完善了水、电、路、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命名为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与儿街镇将生态创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破口,抓建设求发展,抓环保促和谐,强力实施生态“1221”工程,努力实现村容整洁化、家居清洁化、经济产业化、道路硬底化、生活健康化“五化”目标。与儿街镇以整治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农民建房必须严格依照村庄规划选址,同步实施改水、改厕、改圈,杜绝出现“一户两宅”、乱搭乱建及乱占耕地建房;结合能源沼气工程,以百福庵村为龙头,全面推广“猪-沼-菜(茶、果)”生态农业模式,打造循环产业链。

与儿街镇着力实施省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山王河和真龙地生态新村建设工程,在保留山王河原商贾重镇、真龙地生态家园固有风貌基础上,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制定了45.5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建设任务,掀起村村通建设热潮。全镇累计筹资达80万元。针对道路占地协调难问题,采取“占用田地组内消化、占用山场户内消化、拆除临时建筑自行消化”的原则,减轻资金压力,为村村通工程提供了资金保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