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甘肃省辖地级市)

由网友(小手冰凉摸你脸)分享简介:庆阴,别号“陇东”,位于甘肃省最东部,陕甘宁3省区的接汇处,系黄河中下流黄土低本沟壑区。东交陕西省延安市;南取陕西咸阴市及甘肃省平凉市相连,北邻陕西省榆林市及宁夏盐池县,西取宁夏固本市交界。是甘肃省辖市地级市。截止二零二二年三月总地盘面积二七一一九平方私里,下辖一区七县一一六个州里。艳有“陇东粮仓”的美称,是天下苹因最...

庆阳,别名“陇东”,位于甘肃省最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汇处,系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沟壑区。东接陕西省延安市;南与陕西咸阳市及甘肃省平凉市相连,北邻陕西省榆林市及宁夏盐池县,西与宁夏固原市接壤。是甘肃省辖市地级市。截止2022年3月总土地面积27119平方公里,下辖1区7县116个乡镇。素有“陇东粮仓”的美称,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1]截至2021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85.27亿元。[2]

2021年全市平均气温为10.1℃,年日照小时数2221小时,年降水量701.9毫米。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东、北、西三面高而中间与南部低,有“陇东盆地”之称。[3]海拔在885—2082米之间,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全境有10万亩以上大塬12条,次生林470多万亩。油煤气资源富集,[4]盛产小麦、玉米、油料等特色小杂粮。[5]

截至2021年12月全年专利授权量1079件;医疗卫生机构2077个;普通高等学校招生8524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95人,普通高中招生17005人。[6]有陇东学院、[7]庆阳职业技术学院[8]等高等院校。

庆阳,夏商时期称鬼方,为周先祖公刘邑地。西周时期,称北豳。春秋战国时期,庆阳为戎狄之地,曾属义渠戎国。1949年,成立庆阳专员公署。1978年,改为庆阳地区行政公署。2002年,撤销庆阳地区和县级西峰市,设立地级庆阳市。[9]国道211、省道202两条主干线纵贯南北,国道309、省道303线横穿东西,构成“两纵两横”公路主骨架。庆阳机场(4C级)现有航线8条。西平铁路在庆阳市设有长庆桥站,境内线路总长15公里。高速公路2条[4]民俗文化有刺绣、道情戏、剪纸等。[10]旅游景点有周祖遗陵、黄帝内经千家碑林、药王洞养生小镇等。[11]

中文名

庆阳

外文名

Qingyang City

别名

陇东

地区生产总值

885.27亿元(2021年)[13]

人均生产总值

40810元(2021年)[13]

高等学府

陇东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民族

以汉族为主体,同时又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回、藏、满等 29 个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

邮政编码

745000

地理位置

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

气候类型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方言

中原官话-秦陇片、关中片(秦语)-庆阳话

车牌代码

甘M

市长

周继军[14]

面积

27119平方公里[12]

人口数量

常住人口215.94万人(2021年)[13]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国家/地区

中国甘肃省

下辖地区

西峰区、正宁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庆城县、镇原县、环县

政府驻地

西峰区

电话区号

0934

著名景点

秦直道、周祖陵森林公园、华夏公刘第一庙、南梁革命政府旧址等

机场

庆阳机场

火车站

庆阳站、宁县站、庆城站、环县站

汽车站

庆阳南站、庆阳北站、庆阳西站、庆阳东站

市委书记

黄泽元

海拔

885米-2089米

建制沿革

庆阳市的区划调整,甘肃省的第二大城市,为何有8个区县

据《史记》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曾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有《黄帝内经》行世,“岐黄故里”由此得名。周先祖不曾率族人“奔戎狄(今庆阳)之间”,与其子鞠陶、孙公刘等“教民稼穑”,“务耕种,行地宜”,开启了先周农耕文化之先河,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巍巍周祖陵矗立于庆城东山之巅,殿宇巍峨。位于西峰区温泉乡的老公殿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华夏公刘第一庙”。

地名由来

(一)“庆阳”一名,取之宋代政和年间。宋太祖建隆元年置庆州团练,乾德初又升为庆州。到英宗治平年间改设环庆路。乃合环州和庆州首字而得名。政和七年(1117年)在庆州设“庆阳军”节度。“庆阳”这一名称方见于史册,并沿用至今。[15]

(二)庆阳因庆州州治城址位处马莲河上游环江(二河中位居西又称西河)与柔远河(又名东河)汇流以北的三角台地内(即今庆城县所在地),古人以水之北为阳,故名“庆阳”。[15]

历史沿革

夏商时期,庆阳称鬼方,为周先祖公刘邑地。西周时期,称北豳。春秋战国时期,庆阳为戎狄之地,曾属义渠戎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戎国,置北地郡,沿至汉、晋。西魏时改置朔州,辖彭阳(今西峰区境内)、阳周(今正宁县境内)、豳州赵舆郡、定安县、襄乐郡、襄乐县、独乐县(同属今宁县境内),北周时废弃。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庆州,炀帝大业年间改为弘化郡,辖合水、马岭、华池、归德、洛源、弘化、弘德7县,唐初复为庆州,后改安化郡、顺化郡,乾元初(公元758年)置庆州、并升安定军,统辖顺化、合水、乐蟠、马岭、同川、华池、延庆、怀安、洛源、方渠10县;与分设的宁州(辖彭原、彭阳、安定、襄乐、真宁5县)、原州(辖今镇原及平凉部分地区)均属陕西关内道。

五代梁时改为武静军,后又复为庆州,辖顺化、同川、彭原、乐蟠、华池(今合水县境内),通远(今环县境内)、真宁(今正宁)、安定、定平、襄乐、宁州(今宁县境内)、通远军等8县1州1军。

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50年)置庆州团练,属陕西路;乾德初复置庆州,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改称环庆路;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升庆阳军节度,宣和七年(公元1119年)改为庆阳府,辖安化、合水、彭阳3县,与分设的环州、宁州同属永兴军路,原州(今镇原)属秦风路。

金初改庆阳为安国军,旋改定安节度;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置庆原路总管府,庆、环、原、宁4州同属庆原路。

元时仍为庆阳府。明时隶属陕西布政司,并增庆阳卫,辖宁州及安化、合水、环县、真宁4县。

清康熙四年分隶甘肃布政司,雍正五年(公元1728年)裁卫归并郡县,统辖1州4县,即宁州、安化、合水、真宁和环县。

民国2年(公元1913年),归属陇东道(后改属泾原道);16年(公元1927年)废道,改隶泾原行政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甘肃省在西峰分设第三区行政督察区,辖庆阳、环县、合水、镇原、宁县、正宁6县。

1934年11月7日,在南梁乡成立了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随之,建立了华池、庆北县的革命政权。[15]

1935年秋又建立了新正、新宁县的革命政权。同年11月,成立陕甘省,辖华池、庆北等县;成立关中特区,辖新正、新宁等县。[15]

1936年夏,建立了环县、曲子两县苏维埃政权。将庆北县与华池县合并为华池县。同年,陕甘省改为陕甘宁省,省址由陕北迁环县河连湾,冬季又迁曲子镇,辖华池、曲子、赤庆、固北、定环等县。[15]

1937年陕甘宁省撤销,成立庆环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华池、环县、曲子3县。[15]

1940年春,成立陇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庆阳、合水、镇原3县。秋季,庆环,陇东分区合并为陇东分区,辖华池、环县、曲子、庆阳、镇原、合水6县。[15]

1949年5月,关中分区改为三原分区,新正、新宁县归三原分区。[15]

1949年6月,新正、新宁县改称正宁、宁县,划归陇东分区管辖。7月27日西峰解放,8月,陇东分区改为庆阳分区专员公署,辖西峰市及华池、环县、曲子、庆阳、合水、镇原、正宁、宁县8县1市,隶属甘肃行政公署,12月2日,改属甘肃省人民政府。[15]

1949年7月8日西峰解放,成立庆阳专员公署。1955年9月庆阳专员公署并于平凉专员公署,1962年1月庆阳与平凉分设,复为庆阳专员公署。[15]

1968年4月改为庆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10月改为庆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6年元月成立西峰市,庆阳地区行政公署下辖7县1市。[15]

200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5号,撤销庆阳地区和县级西峰市,设立地级庆阳市。庆阳市设立西峰区,以原县级西峰市的行政区域为西峰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九龙南路。庆阳县更名为庆城县。庆阳市辖原庆阳地区的镇原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正宁县和新更名的庆城县以及新设立的西峰区。[16]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庆阳市下辖1个区、7个县。[17]

区划详情

1个区:西峰区。

7个县: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17]

自然环境

甘肃省庆阳市东接陕西省延安市;南与陕西咸阳市及甘肃省平凉市相连,北邻陕西省榆林市及宁夏盐池县;西与宁夏固原市接壤。庆阳市属黄河中游内陆地区。介于东经106°20′至108°45′与北纬35°15′至37°10′之间。[18]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故有“盆地”之称。区内东西之间208公里,南北相距207公里。

地质地貌

远古以来,经过地质不断运动和变迁,古生代陆地从汪洋中隆起,陇东出现丘陵。中生代沉积成中国西北最大的庆阳湖盆,涉及陕、甘、宁、蒙,浩瀚辽阔。第四纪陆地不断抬升,更新世的大风,席卷黄土,覆积成厚达百余米的黄土高原,全新世,黄土高原被河流、洪水剥蚀切割,形成现存的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斜坡兼有的地形地貌。分为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部黄土低山丘陵区。全市海拔相对高差1204米,北部马家大山最高为2089米,南部政平河滩最低为885米。

地势地形

庆阳市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与2089米之间。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全境有10万亩以上大塬12条,面积382万亩。董志塬平畴沃野,一望无垠,有700多平方公里,横跨庆阳市四县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原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原”。

气候水文

庆阳市有董志、早胜、宫河等12条较大塬面,总面积27万公顷,其中:面积9万公顷的董志塬是农作物主产区。市内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5条河流,较大的支流有27条。年平均总流量为26.7立方米/秒,总径流量8.43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静储量越43.39亿立方米,动储量3714万立方米。

庆阳市属大陆性气候,冬季常吹西北风,夏季多行东南风,冬冷常睛,夏热丰雨。降雨量南多北少,2007年全市降水量382.9—602.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至9月间。气温南部高于北部,年平均气温9.5—10.7℃,无霜期140—180天。年日照2213.4—2540.4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25—145千卡/平方米,地面平均蒸发量为520毫米,总体呈干旱、温和、光富的特点。

自然资源

庆阳市子午岭40621公顷次生林,为中国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有“天然水库”之称,生长着松树、柏树、桦树等200多种用材和经济林木;栖息着豹、狍鹿、灵猫、黑鹳、鸳鸯等150多种野生动物,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子午岭海拔在1600至1907米之间,林区内峰峦叠翠,谷壑幽深,登岭远眺,群山连绵,峥嵘突兀,云海翻腾,保护区森林覆盖率88.3%。

矿产资源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唯一可以接替大庆的可能就是庆阳,就是长庆油田。”2013年,发源于庆阳的长庆油田油气总当量成为中国产量最高的巨型油气田。

庆阳是仅次于陕西省榆林市的中国第二大能源资源大市。甘肃最大的原油生产基地、长庆油田的诞生地,1970年十万石油工人进驻庆阳市宁县长庆桥镇,拉开了陇东石油大会战的序幕,28年后,长庆油田总部于1998年8月从庆阳市庆城县(原庆阳县)整体搬迁至陕西省西安市,其中庆阳市2013年原油产量达到659万吨。

庆阳已探明油气总储量40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41%,油气预测储量相当于延安的1.7倍、榆林的6.7倍、宁东地区的80倍左右,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41%。天然气(主要为煤层气)预测资源量达1.36万亿立方米,占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煤层气总资源量的30%;石油总资源量32.74亿吨,占鄂尔多盆地总资源量的33%。石油三级储量16.2亿吨,探明地质储量5.16亿吨,2001年新探明的西峰油田,三级储量达4.25亿吨。

庆阳煤炭资源已查明预测总储量2360亿吨,占甘肃全省预测储量的94%,占鄂尔多斯盆地煤炭资源预测储量的11.8%,占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储量的4.23%。按照每年生产一亿吨煤炭的目标计算,至少可以开发786年,已完全具备亿万吨级大煤田建设条件。庆阳境内的煤炭虽然埋藏较深,但煤质好,是优良的动力煤和化工煤。庆阳煤炭开发吸引了特大型央企和其他企业的投资兴趣,已有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大唐集团、华电集团、中煤等央企和诸如淮北矿业、金川集团、甘肃能源集团等省级大型企业进入庆阳市开发建设煤矿、煤电、煤化工、煤建材和运煤公路、铁路等项目。庆阳在建的大型煤矿有核桃峪、新庄、马福川、刘园子、甜水堡等年产近3000万吨的几个煤矿。

庆阳还拥有白云岩、石英砂、石炭岩等10多种矿产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白云岩分布于环县毛井乡黄寨柯村的阴石峡,矿区露出地层长930米、宽500米,层位稳定,总储量675.7万吨。矿石为块状,基本不含杂质,可达到一级晶要求,具有满足冶金、陶瓷、玻璃及提炼金属镁等良好的工业开发价值,而且矿区地质结构稳定,交通方便,土地宽阔,工程技术环境和条件良好。石英砂主要分布于西峰—镇原一带及环县甜水堡,其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粒度成分三大指标均符合酒瓶玻璃原料标准。镇原—西峰7个矿点估算总储量5429万吨,环县甜水堡估算总储量为800万吨,均属大型矿床规模,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石灰岩主要分布于环县西北部的石梁,为中型矿床,矿体呈层状分布,远景储量1225.9万吨,其中水泥石灰岩39.5万吨,制碱灰岩1184.4万吨。在环县九连山还有小型矿床,矿体亦呈层状分布,地质储量128.18万吨。始建于1970年的九连山水泥厂,经过连续三期技术改造,已建成能够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特种专用水泥16万吨的生产能力。

人口

1986年以来,庆阳市人口总量变动,大致经历了一个较快增长、一个平稳下降和一个较低增长三个阶段,使总人口变动从一个较高较快增长的强力控制高生育水平时代进入到较低较慢增长的稳定低生育水平时代。

1.较快增长阶段(1986——1995年)

由于受20世纪60年代生育高峰人口惯性的影响,1986-1995年庆阳市正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三次生育高峰期,庆阳市总人口由1986年的197.93万人上升到1995年的235.08万人,9年当中增加人口32.15万人,增长了 18.77%,年平均净增4.13万人,年平均增长了2.09%。

2.平稳下降阶段(1996——2003年)

在经过了一个生育高峰期后,加之由于人口控制的效果,这一个阶段人口增长的趋势得到了缓解,出现了人口增长平稳下降的状态,庆阳市总人口由1996年的241.96万人增至2003年的255.76万人,7年当中增加人口13.8万人,增长了5.70%,年平均净增1.97万人,年平均增长了0.81%。自1999年之后,每年人口自增率均在10‰以下,最低的2003年自增率只有6.96‰,这个阶段人口增长明显低于上个阶段,和过去相比,庆阳市人口呈现出了下降的势头。

3.较低增长阶段(2004—— )

由于人口规律性的惯性作用,从2004年开始,庆阳市进入了新一轮的人口生育高峰,但是由于计划生育工作长期持久的发展,这一阶段人口增长明显较低。庆阳市总人口由2004年的256.69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62.43万人,3年间增加人口5.74万人,增长了2.24%,年平均净增1.91万人,年平均增长了0.75%。由于这个阶段还没有结束,还没有完全反映出来,但是和过去人口增长阶段相比,增长幅度较低已成为定局。

1990年—2009年甘肃省、庆阳市总人口、出生率、自增率对比表
年份总人口(万人)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1990—2009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
1990年2254.67217.8420.6818.6314.4812.73
1991年2284.92220.6019.3817.8313.3311.73
1992年2314.19223.8219.3718.0512.7312.08
1993年2345.23226.9720.1618.1113.3212.58
1994年2387.25230.2620.8220.2313.9813.99
1995年2437.95238.9420.6522.1114.1615.50
1996年2466.86242.4618.4321.3911.7914.64
1997年2494.00244.7817.2217.3611.0211.64
1998年2519.00247.3916.5416.5210.0410.61
1999年2543.00249.7015.6113.779.179.27
2000年2556.89251.4614.3815.147.979.58
2001年2575.24253.0813.5812.217.157.58
2002年2592.58254.8013.1613.376.717.23
2003年2603.34255.7612.5810.856.126.96
2004年2618.78256.6912.4311.135.917.16
2005年2634.59258.5812.5913.156.027.36
2006年2606.25260.5112.8613.326.247.41
2007年2617.16251.2713.1413.416.497.43
2008年2628.12252.1613.2213.576.547.44
2009年2635.46252.6813.3213.916.617.45
注:参考资料

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215.94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9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3.1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13%。全年出生人口 2.16 万人,出生率为9.98‰;死亡人口1.89万人,死亡率为 8.73‰;自然增长率为1.25‰。[13]

  • 民族

甘肃省庆阳市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共有回、藏、满等29个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264万人口的0.3%,主要分布在6个县(区)的1个民族乡、9个民族村。

政治

市委书记黄泽元
市委副书记周继军、盛云峰[19]、董涛[20]

政府领导

市长周继军[21]
副市长吴丽华(女)、杨廷祯(回族)、毛万东、张鸿举、吴宝定[14]、徐刚(挂职)[22]、霍子俊[23]
秘书长李振昱

人大领导

主任赵立新[24]
副主任史建芳(女)、何瑞莲(女)、梁世刚、葛宏、侯昌明、钱文科[24]

政协领导

主席李隆基[25]
副主席
苏秀霞(女)、马启昕、马永忠、何奎、王保民、沈文祥、侯志强、李鹏飞[25]、李海红[26]
秘书长段克清[25]

(以上内容来源于:[27][28][29][30][31][32][33][34][35][36][37]

经济

202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85.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9 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加值 445.79 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 327.57 亿元,增长 5.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6∶50.4∶37.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810元,比上年增长 5.8%。

2021年,全年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472.62 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 53.4%。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7%。其中食品烟酒类下降 0.8%;衣着类下降 0.3%;居住类上涨1.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 0.1%;交通和通讯类上涨4.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 0.3%;医疗保健下降0.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 1.8%。[13]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0.56 万亩,比上年增长0.5%;粮食总产量达到133.67 万吨,下降9.3%。其中夏粮播种面积 191.82 万亩,增长 0.8%,产量39.41 万吨,增长12.1%;秋粮播种面积 388.73 万亩,增长0.4%,产量94.26万吨,下降 16.1%。油料播种面积 61.86 万亩,下降1.9%,产量8.13万吨,下降 1.0%;蔬菜面积 53.56 万亩,下降2.0%,产量54.63 万吨,增长 8.2%;果园面积87.22 万亩,其中苹果面积 73.07 万亩;水果总产量 64.36 万吨,增长19.2%;苹果产量 60.14 万吨,增长 18.6%。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13.87亿元,增长 10.1%。

2021年,年末大牲畜存栏 42.62 万头,比上年增长13.6%。牛存栏 36.79 万头,增长 19.2%;牛出栏19.33 万头,增长15.1%。猪存栏 66.32 万头,增长 12.0%;猪出栏59.64 万头,增长33.2%。羊存栏 275.20 万只,增长31.0%;羊出栏163.08万只,增长 35.0%。肉类总产量13.08 万吨,增长34.4%。牛奶产量 1.2 万吨,增长 45.5%。

2021年,全市水产品产量 575 吨,比上年增长2.1%。

2021年,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77.19 万亩,比上年增长0.6%,占年末耕地面积 10.87%;保证灌溉面积达到50.85 万亩,增长 0.8%。农业机械总动力 195.29 万千瓦,增长4.9%。

2021年,当年完成造林面积 77.3 万亩,比上年下降26.4%。

2021年,全市共落实中央、省、市专项扶贫资金27.46 亿元(含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和中央定点帮扶资金),比上年增加2.22 亿元,增长 8.8%。[13]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416.41 亿元,增长4.3%,比上年下降 0.4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比上年下降2.8 个百分点。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地方工业增加值增长15.6%,比上年提高 12.1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34.0%,比上年提高 50.8 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9.2%。

2021年,年末全市发电装机容量 112.78 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56.1%。其中,火电装机容量 1.2 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101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0.58 万千瓦。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650.35 亿元,增长34.5%;利润总额 69.61 亿元,增长 85.7%;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 70 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0.2%,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10.7%。

2021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 205 户,比上年新增96户;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34.64 亿元,比上年增长0.6%。[13]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1.1%,比上年下降15.6 个百分点。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7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68.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2.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 4.9%。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6.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40.3%。

2021年,全市投资 500 万元以上项目728 个,比上年增长42.7%。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 481 个,比上年增长54.7%。

2021年,全年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6.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8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42.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24.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 23.7%。

2021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长29.6%,比上年提高27.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 33.4%。房屋施工面积661.82 万平方米,增长 10.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83.2 万平方米,增长14.0%。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33.77 万平方米,下降50.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 104.75 万平方米,下降45.2%。房屋竣工面积 71.77 万平方米,增长172.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 49.93 万平方米,增长 124.5%。商品房销售面积143.19万平方米,增长 56.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6.9 万平方米,增长 53.7%。

服务业

2021年,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 14.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9.15亿元,增长 4.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0.82 亿元,增长9.1%;金融业增加值 40.94 亿元,增长0.6%;房地产业增加值30.15 亿元,增长 6.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 6.8%。

2021年,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4.26 亿元,比上年增长29.5%。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0.27 万件;包裹业务 0.47 万件;快递业务量1075.53 万件,增长52.8%;快递业务收入 2.49 亿元,增长45.98%。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 242.25 亿元,增长 24.9%。固定电话用户年末累计达到 22.88 万户,下降 0.95%;移动电话年末累计达到237.15 万户,增长 4.3%;互联网用户年末达到320.22万户,增长 6.6%。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3.07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83.07 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 237.15 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3.37亿GB,比上年增长 22.5%。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237.15万个,比上年增长 4.3%。移动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为89.49部/百人,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为38.1 部/百人。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6.81亿元,增长11.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1.19亿元,增长12.3%。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74.44亿元,增长13.0%;餐饮收入额23.57亿元,增长4.0%。

2021年,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8.4%,烟酒类增长44.1%,化妆品类增长17.6%,金银珠宝类增长19.9%,日用品类增长15.7%,中西药品类增长6.8%,汽车类增长9.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7.9%。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47.7%。

旅游业

2021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050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4%;实现旅游收入 56.7 亿元,增长31.6%。

金融和保险

2021年,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税收收入42.49亿元,增长21.0%;非税收入22.88亿元,增长17.9%。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18.56亿元,增长10.0%;企业所得税0.85亿元,增长4.8%;个人所得税0.59亿元,下降7.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8.75亿元,增长7.0%。其中,10类民生支出241.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87%,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涉及基本民生的支出分别增长6.4%、16.3%、33.6%、38.2%。

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62.41亿元,比年初净增 105.02 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 1079.23 亿元,比年初净增97.1 亿元,增长9.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28.08 亿元,比年初净增72.47 亿元,增长 9.6%。

2021年,全年保费总收入 33.47 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10.11 亿元,下降7.0%;人身险保费收入23.36 亿元,增长 6.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1.74亿元,增长 23.7%。其中,财产险支付8.61 亿元,增长34.3%;人身险支付 3.13 亿元,增长 1.7%。[13]

文化

庆阳市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庆阳人民对饮食品位的追求越来越高,促进了饮食技艺的不断 改进和更新。传统名吃有臊子面、荞剁面、羊羔肉等。

庆阳位于华北连接西北之处,草原文化连接农耕文化的特殊地带。虽周祖的农耕在这里发展较早,但五千年的中国这里长期为游牧者占据,游牧者在这里学会了农耕,当然农人也懂得了畜牧生产。农牧业在这里的长期协调发展便有了这里以农产品为主料,畜牧产品为辅聊的特色美食。[38]

庆阳的主要美食有:臊子面、羊羔肉、荞剁面、灌肠、饸饹面等。[38]

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盛产小麦、玉米、油料、荞麦、小米、燕麦、黄豆等,尤以特色小杂粮久负盛名。庆阳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地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区,已被农业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带,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金枣和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羊毛绒等大宗优质农畜产品享誉国内外。庆阳还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和全国规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是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和国家特产经济开发中心确定的全国特产白瓜籽、黄花菜示范基地,是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的“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杏乡”。庆阳还是中医药之乡,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0多种中草药,其中69种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民俗文化

庆阳民俗文化独树一帜。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称庆阳“五绝”。庆阳民歌享誉“黄土歌魂”,唱遍全国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三首革命歌曲,是庆阳人孙万福、汪庭有等农民歌手的佳作。评剧精品、电影《刘巧儿》讲述的就是华池县农民封芝琴争取婚姻自主的真实故事。在陇东道情的基础上孕育诞生的陇剧,是甘肃唯一的新剧种。[38]

庆阳剪纸巧夺天工,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刺绣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已蜚声海内外。庆阳已获得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五蝠皮鼓——庆阳一绝,环县——道情皮影之乡、温泉乡公刘庙——华夏公刘第一庙、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等11大命名。[38]

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和央视国际网络共同组织的西部名城评选活动中,庆阳市从170多座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2011年包括环县道情皮影戏在内的“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庆阳书画近几年在继承书画传承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如张孝友、刘养锋、蒋玉书、邓博五、刘先锋、姚天佑、马成章、杨牧青、张改琴、安文丽、李鼎锋、王毅、安石、金希明等。[39]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还命名庆阳市贺梅英等48名民间艺人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庆阳市马秀珍等63名民间艺人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命名170人为庆阳市工艺美术大师。[39]

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于2002年成功在庆阳市西峰区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 。首届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于2009年9月成功在庆阳市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

交通

综述

2021年,全市公路货物运输量 2798 万吨,比上年下降24.7%,货物周转量 372341 万吨公里,下降25.1%;公路旅客运输量 690 万人,下降 65.6%,旅客周转量44850 万人公里,下降 67.6%。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5.69 万辆,比上年末增长 6.6%,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2.36 万辆,增长6.0%。民用轿车保有量 28.85 万辆,增长5.9%,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 27.67 万辆,增长6.8%。[13]

航空

庆阳机场4C级改扩建工程已于2012年底正式复航。庆阳机场已开通了兰州-庆阳-西安、西安-庆阳-兰州两个航班。北京(南苑)-庆阳-兰州往返航班于2013年7月5日已经正式开通。按照庆阳的规划,将适时启动4D级机场扩建,开通到成都、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航班。

公路

国道211、省道202两条主干线纵贯南北,国道309、省道303线横穿东西,构成“两纵两横”公路主骨架。

  1. 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高速公路2011年竣工通车,是青兰高速和福银高速在甘肃省联通的枢纽工程。两条国道主干线进入庆阳市后在长庆桥互通立交交汇并线,向西接入已建成的平凉至定西高速公路,直通兰州。
  2. 雷家角(陕甘界)至西峰高速公路已于2013年11月20日建成通车。雷西高速公路主线长128.057公里,连接线长17.13公里,途经庆阳市西峰区、合水县、庆城县3个县区,10个乡镇,34个行政村。
  3. 银川至百色国高(G69)甜水堡至庆城至罗儿沟圈高速公路(规划),分别与青岛至银川、定西至武威、青岛至兰州、银川至昆明等国家高速公路连接,是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毗邻地区重要的对外运输大通道。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双向4车道,路基宽度为24.5米,规划里程390公里。

铁路

西平铁路

西平铁路是西安至平凉铁路的简称,全长263.1公里。西平铁路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项目。 西平铁路为国家Ⅰ级电气化单线铁路,设计时速120公里,2008年动工 ,已于2013年底建成通车,在庆阳市宁县长庆桥工业区设站。

银西高铁

银川至西安铁路正线全长574.4公里,其中庆阳段约270公里,总投资估算529.7亿元,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十二五后三年重点项目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骨干交通要道。

2015年12月,银西高铁庆阳段正式开工建设。银西高铁正线设计时速250公里、预留时速350公里条件,其中庆阳境内线路长度272.74公里,设甜水堡、环县、曲子、庆城、庆阳和宁县6个站,投资约352亿元。[40]

社会事业

2021年,全年专利授权量 1079 件,增长5.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 44 件,增长 193%。有效发明专利125 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0.57 件。

2021年,全市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532 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 5634 人。

2021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8524 人,在校学生28576人,毕业 39531 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95 人,在校学生18199人,毕业 3133 人;普通高中招生17005 人,在校学生50552人,毕业 16599 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7%。全市大专以上高考录取人数 19476 人,比上年增加255 人,录取率 87.8%,比上年提高 2.82 个百分点。

2021年,全市共有专业国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9 个,全年演出1586 场(次),观众 75 万人(次);年末共有公共图书馆9 个,藏书 69.85 万册;博物馆、纪念馆19 个,文物藏量32397 件;综合性档案馆 9 个,馆藏各类档案60.34万卷、109.57 万件,资料 10.04 万册,照片2.35 万张;文化站119个。

2021年,全市有线电视用户增加到7.2 万户,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 100%。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2021年,全年《陇东报》出版 365 期,发行1158 万份。

2021年,全市共有体育场地 4751 个,体育场地面积399万平方米。全市举办县以上运动会 44 次,参加运动员56000人次。在省级以上运动会上我市体育健儿共夺得9 枚金牌,11枚银牌,15 枚铜牌。[13]

医疗卫生

2021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2077 个,比上年增加12个。其中,医院 36 个,乡镇卫生院 125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 个,村卫生室 1273 个,门诊部15 个,诊所567 个,妇幼保健院(站)9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 个,卫生监督所(中心)8 个,采供血机构 1 个,地方病防治机构7 个。2021年年末实有医疗床位 14527 张,比上年净增770 张,增长5.6%。其中,医院 10889 张,净增 465 张,增长4.3%。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21753 人,净增 2145 人,增长10.9%;其中,执业医师 4872 人,净增 318 人,增长6.9%;执业助理医师1834人,净增 291 人,增长 18.5%;注册护士8819 人,净增490人,增长 5.9%;药师(士)103 人,净增6 人,增长6.2%;技师(士)887 人,净增 76 人,增长9.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3750 人,增加 580 人,增长18.2%。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 1488 人,增加 384 人,增长34.4%。[13]  

社会保障

2021年,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565689 人。其中,参保职工 64586 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3533 人。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人数 93609 人,其中,在职64900 人,退休28709人。

2021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78 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13.08 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2.45 万人,增加7449 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 11.9 万人,增加0.9 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9.83 万人,参保率稳定保持在 98%以上。全年筹集城乡居民医保基金198014 万元,基金支出共计 184425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48990 万元。

2021年,全市城市低保 11139 户 25624 人,比上年末减少258户、减少 859 人;农村低保 59150 户172713 人,减少3398户、减少 6226 人。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2406 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 119 个,社区服务站1331 个,社区养老照料机构和设施 65 个,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891 个。[13]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36 元,比上年增加 2420 元,增长 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8元,增加 1115 元,增长 10.7%。

2021年,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792 元,比上年增加1649 元,增长 7.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912 元,增加655 元,增长 7.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2.0%。[13]

劳动就业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2.63 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0072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2%。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 54.35 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43.89 万人;劳务总收入达到 170.05 亿元,增长 7.6%。[13]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 252.45 万亩,比上年增长1.9倍;农作物成灾面积 188.30 万亩,增长2 倍。全年发生各类自然灾害 27 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5856 万元。

2021年,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13 起,死亡76人,受伤 93 人,直接经济损失 629.33 万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0.085 人,下降22%。[13]

资源环境

2021年,全年全市平均气温为 10.1℃,较历年偏高0.7℃。年日照小时数 2221 小时,比历年正常略少8%。年降水量701.9毫米,比历年偏多 37%。

2021年,全年全市水资源总量 6.17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85.59立方米。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173万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 2.84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6%。其中,生活用水量 0.68 亿立方米,增长20.8%;工业用水量0.58亿立方米,下降 2.0%;农业用水量1.53 亿立方米,下降6.0%;生态用水量 0.05 亿立方米,增长20%。人均用水量131.7立方米,增长 6.3%。

2021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97.08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 9.6%。四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42.85万吨标准煤,下降 17.6%。

2021年,全市 6 条主要河流及支流23 个考核断面中,水质为优的 13 个(后河桥、太白、罗川、张家堡、王寨、林镇、巴家咀、上齐村、玉皇沟、文洼、太乐沟、冰淋岔、殷家城断面);水质为良好的 8 个(下郑村、长庆桥、周家村、新堡大桥、店子坪、铁李川、彭阳、任堡断面);水质为中度污染的 1 个(五里桥断面,因地质因素影响六价铬超标);水质为重度污染的 1 个(洪德断面,因地质因素影响六价铬、氟化物超标);按水功能类别评价,17 个地表水功能区水质全部达标(洪德断面剔除地质因素影响后按达标计),水质达标率为 100%,水质优良(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为100%。与上年相比,国家、省、市考核断面水质明显变好。

2021年,全市开展监测的 13 处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巴家咀水库、五台山水库、环县庙儿沟、庆城县马岭东沟及纸坊沟、华池县柔远东沟及鸭儿洼、正宁县庵里水库、镇原县尤家坪、合水县新村水库、香水水库、徐阳沟水库、宁县城区水源)中,5 处地表水水源(巴家咀水库、五台山水库、庆城县马岭东沟及纸坊沟、华池县鸭儿洼)和3 处地下水水源(环县庙儿沟、镇原县尤家坪、宁县城区水源)因地质因素超标,剔除地质因素影响后,则达到地表水(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

2021年,庆阳市西峰城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1.2dB(A),与上年相比下降了1dB(A),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声环境质量为“较好”。

2021年,全市共有地震台站(点)15 个,其中,有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 2 个,无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点)13 个。[13]

旅游

庆阳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遍布全市各区县。2011年庆阳市投资3.2亿用于红色旅游开发和旅游景区建设,使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0万人次,同比增长75.6%,旅游业总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79.1%,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GDP 的2.34%。

庆阳市现有旅游景点61处,其中人文类56处(红色革命胜迹7处),自然风景类5处。主要景点有:周祖陵、公刘庙、陇东民俗博物馆、岐黄中医药博物馆、子午岭、红色南梁、山城堡战役遗址、北石窟寺、石空寺石窟、东老爷山、夏家沟森林公园、潜夫山森林公园、东湖公园、南小河沟等。

2011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评比中,庆阳市作为唯一一个西北部城市入围,2012年,庆阳继续入围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41]

  • 革命老区

庆阳市革命历史悠久,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从1927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2年间,先后经历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西北革命根据地、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三个较大的历史时期。1927年在宁县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组织,1931年建立了陕甘第一支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1934年建立了西北第一个陕甘边区苏维埃政权——南梁政府。以庆阳市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它的存在为中央红军和党中央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也为八路军三大主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大部分部队都驻扎在庆阳市。

庆阳现存的“南梁政府”旧址、河连湾陕甘宁省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是国家、省、市分别确定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铸就的老区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庆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 城市景观

庆阳市区内共有南北向道路24条,东西向道路55条,巷道23条;市级广场2个,分别为“和谐广场”及“周祖广场”;湖6个,分别为“东湖公园”、“范公湖”(城市东区)、“西湖”、“天湖”及“庆阳湖”(均在城市南区)、“公刘湖”(城市北区)。

著名人物

  • 文化名人

庆阳历代名家辈出,古有黄帝问医的歧伯,不窋,鞠陶,公刘,汉有思想家王符,魏晋有政治家傅玄,以及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为历史所称道。近现代有郭学礼、青年作家兼旅行家、“微博环游中国第一人”路东等。

  • 著名将领

庆阳历史上著名的武将有:北地郁郅王围、北地郁郅甘延寿,北地义渠公孙敖、北地义渠公孙贺,北地郁郅李息,北地泥阳李傕,北地义渠傅介子等人,东汉末年名将皇甫嵩(今镇原人),南宋抗金名将杨政(原州镇原人)功至武显郎,明朝武将咸宁侯仇钺。《后汉书》中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谚语。

  • 当代名人

原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秘书长李建华;北京市委常委苟仲文,原甘肃省委副书记马西林,原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刘懋功,兰州军区副政委(中将军衔)王建民;青年作家(《一路东去》作者)兼旅行家、著名策划人——路东。

荣誉

2017年12月24日,庆阳入围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42]

2018年4月,入选“2018畅游中国100城”。

2021年5月,《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庆阳划分2021年城市分级五线城市。[4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