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哈萨克斯坦安全会议原主席)

由网友(伪装坚强)分享简介:努我苏丹·阿比舍维奇·缴扎我巴耶夫(英语:Nursultan Äbishuly Nazarbayev,哈萨克语:Нұрсұлтан Әбішұлы Назарбаев,一九四零年七月六日-),出熟于阿推木图州卡斯克连区切莫我甘村,曾任哈萨克斯坦总统,哈萨克斯坦武装气力最低统帅。担负总统职务时期,帮忙哈萨克斯坦完成跻身齐...

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英语:Nursultan Äbishuly Nazarbayev,哈萨克语:Нұрсұлтан Әбішұлы Назарбаев,1940年7月6日-),出生于阿拉木图州卡斯克连区切莫尔甘村,曾任哈萨克斯坦总统,哈萨克斯坦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外交部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将于8月31日起访华

担任总统职务期间,帮助哈萨克斯坦实现跻身全球前50发达国家的目标,并在突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突厥世界的领袖”。

2023年2月,哈萨克斯坦检察机构表示已提起诉讼,要求取消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的非营利基金会向一家外国公司转让一家当地银行的所有权。[1]

中文名

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

外文名

Нұрсұлтан Әбішұлы Назарбаев

国籍

哈萨克斯坦

出生日期

1940年7月6日

官衔

总统

学位

经济学博士

信仰

伊斯兰教

出生地

阿拉木图州卡斯克连区切莫尔甘村

毕业院校

卡拉干达工学院

民族

哈萨克人

代表作品

探索之路、站在21世纪门槛上

配偶

萨拉·阿尔贝索芙娜·纳扎尔巴耶娃

政党

祖国之光党

主要成就

哈萨克斯坦总统

人物履历

1940年7月6日,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出生于阿拉木图州卡斯克连区切莫尔甘村。

纳扎尔巴耶夫历任卡拉干达州党委书记、哈共中央书记、哈部长会议主席、哈共中央第一书记、哈最高苏维埃主席和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等职。

1991年12月,纳扎尔巴耶夫当选为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首任总统。

1995年4月,哈举行全民公决,将纳扎尔巴耶夫的总统任期延至2000年。

1999年1月,纳扎尔巴耶夫在提前举行的总统大选中获连任。

2005年12月,纳扎尔巴耶夫在新一届总统选举中再次赢得连任。

2010年5月,哈萨克斯坦议会上院通过法案,赋予纳扎尔巴耶夫“民族领袖”地位。

2011年4月,纳扎尔巴耶夫第四次当选总统。8日在首都阿斯塔纳独立宫宣誓就职。

2015年4月27日,据哈萨克斯坦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的选票初步统计结果,现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总统选举中以91%的选票以压倒性优势获得胜利,第5次当选总统。根据哈萨克斯坦选举法,获得超过50%选票的候选人当选总统,总统任期5年。

纳扎尔巴耶夫是哈萨克斯坦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2002年12月,北京大学授予纳扎尔巴耶夫名誉博士学位。

历任卡拉干达州党委书记、哈共中央书记、哈部长会议主席、哈共中央第一书记、哈最高苏维埃主席和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等职。

纳扎尔巴耶夫的主要著作有:《探索之路》、《哈萨克斯坦主权国家形成和发展战略》、《站在21世纪门槛上》、《欧亚联盟:观念、实践和前景1994―1997》和《哈萨克斯坦――2030年的战略发展》等。

2019年5月14日,纳扎尔巴耶夫当选突厥语国家组织荣誉主席。[2]

2019年5月29日,欧亚经济联盟授予纳扎尔巴耶夫欧亚经济委员会最高理事会名誉主席。

2020年6月18日,哈萨克斯坦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纳扎尔巴耶夫的新闻秘书18日在社交平台上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纳扎尔巴耶夫目前正在自我隔离,不幸的是,他的最新一次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没有理由担心,他将继续远程工作。”

2021年4月28日,哈萨克斯坦人民大会第二十九届代表大会在首都努尔苏丹召开,哈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辞去大会主席一职,交由托卡耶夫担任。[3]

为政举措

  • 三个梯队

在纳扎尔巴耶夫的领导下,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政策有鲜明的优先级排位,用哈萨克斯坦专家的话说,“第一梯队是俄罗斯及所有中亚邻国,第二梯队是中国,第三梯队是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1994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期间首先提出了欧亚经济联盟的构想。2013年哈萨克斯坦成为了“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诞生地。[4]

  • 抵御渗透

对西方的渗透,纳扎尔巴耶夫严防死守。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从来没有中断对哈的渗透。但纳扎尔巴耶夫不是阿卡耶夫。在“颜色革命”的威胁下,他没有乖乖地束手待毙,而是为国家扎起了一圈坚实的篱笆。他促成农业党和人民党两大亲政府政党合并,壮大了亲政府的政治势力。他还通过制定法律,加强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控制,允许检察院监督和关闭非法传媒。纳扎尔巴耶夫从不讳言要强化总统集权,保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当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阿卡耶夫被赶下台时,他曾批评阿卡耶夫太软弱。面对他垒起的坚实围墙,西方国家感到“无从下口”。

从纳扎尔巴耶夫的竞选活动看,他充分利用自己的总统身份,在参加各种活动时表达自己对国家前途的看法。他一方面邀请西方人士来哈推动民主改革,搞公开电视辩论,另一方面加强对舆论控制,大力宣传维护国家稳定、反对动乱。[5]

  • 独立自主

哈萨克斯坦在外交中极为注意国家主权独立性。在纳扎尔巴耶夫的领导下,哈一直反对将欧亚经济联盟政治化的建议,仅将一体化保持在经济领域。除少部分俄罗斯军队外,其境内也没有外国军事基地。

而在大国之外,纳扎尔巴耶夫领导着哈萨克斯坦积极开展自主外交,倡议发起了亚信会议、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加强与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联系。[4]

军事方面

  • 独立建国

哈萨克斯坦的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当时,苏联摇摇欲坠,远在南部边陲的中亚国家,被屏蔽于所有重要决策之外。此时的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陈旧不堪,经济体制失衡畸变,通货膨胀高居不下。牧民的儿子纳扎尔巴耶夫,冶金工人出身,此时已从政二十余年,担任哈萨克斯坦最高领导人已一年多。苏联解体前,纳扎尔巴耶夫以敢于“犯颜直谏”著称,这在森严僵化的苏联官场属于大忌,然而精明实干、长袖善舞的他却仕途顺畅。作为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的总统,他亲率法律专家制定新宪法,化解议会和政府的矛盾,与俄罗斯、中国等所有周边国家成功划界。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罗斯和乌克兰3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首脑在别洛韦日签署了协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取而代之。

  • 毅然迁都

1997年12月10日之前,哈萨克斯坦的首都是阿拉木图,因盛产苹果而别称“苹果城”。1994年7月,纳扎尔巴耶夫在议会会议上首次公开提出建议:将首都迁至北部小城阿克莫拉。阿克莫拉哈语意为“白色坟墓”,靠近西伯利亚,冬季气温常常低于零下40摄氏度,城市周围沼泽遍地。尽管如此,1997年10月,他正式签署总统令,确定阿克莫拉为新都,并亲自为之更名为“阿斯塔纳”――哈语“首都”之意。

阿斯塔纳的俄族人口比例超过70%,迁都有助于稳定人心,并抑制北部地区一些俄族居民的分离主义倾向;同时哈萨克斯坦北部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迁都有利于加强对此类战略性资源的开发利用。

经济方面

面对企业大面积生产停滞,纳扎尔巴耶夫果断地分阶段推进私有化进程。那个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转型毫无经验可循。在摸索实践后,他大胆决定,将包括矿山开采、化学和冶金企业在内的大型经济实体的管理权,交给有经验的外国公司,然后将这些企业私有对这种看似“饮鸩止渴”般的疯狂行为,“贱卖祖国”的指责不绝于耳。然而,当大量外资持续注入、先进技术广泛应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之后,一大批瘫痪的企业起死回生,经济活力稳步恢复,社会秩序从混乱走向安定。随着国力增强,涉及国计民生的核心行业企业控股权,逐渐被哈方收回。

1993年哈萨克斯坦人均GDP约1500美元,2018年超过8000美元,GDP总量更是大幅赶超乌克兰,跃居原苏联地区第二位,是独联体内的第二大经济体。[6]如此经济成就,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开发。为此,从上个世纪起,他也已开始把国家经济战略支轴偏向非资源领域。

宗教政策

纳扎尔巴耶夫时常感慨1653:苏联解体后,各类传教士蜂拥而至,各种“救世主”和“预言家”们的书刊资料和音像制品泛滥成灾,怂恿人们相信他们的说教是唯一的真理。作为年轻国家的掌舵人,纳扎尔巴耶夫的重要使命是高度戒备“三股势力”公害,强力反恐。他认为,恐怖主义的滋生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宗教文化因素。为此,他倡议召开了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会上,他作了主旨讲话。他说,不同宗教间的对话能为当今世界创造出一片和谐、透明与友善的天空,最大程度压缩极端主义的存活空间。

2011年至2012年,哈萨克斯坦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抬头,策划实施了多起骇人听闻的袭击事件。纳扎尔巴耶夫一方面动用军警围捕嫌犯,一方面推动出台《宗教活动和宗教组织法》,要求彻查全国所有宗教组织和场所,重新登记注册,坚决取缔国外人士及其代理人在哈境内开办的宗教场所。据悉,经重新审查,哈萨克斯坦的宗教组织锐减1/3,非法宗教活动遭受严重打击。

任期之争

纳扎尔巴耶夫于1991年当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任总统,其任期于1995年经哈全民公决被延至2000年。1998年哈通过宪法俢正案,将总统任期从5年延长至7年。1999年纳扎尔巴耶夫在提前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当选总统,并在2005年底的大选中获得连任。[7]

哈萨克斯坦议会2007年5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授权现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可不受次数限制地连任总统职务。[7]根据该修正案,哈萨克斯坦宪法第42款第5条中有关“同一人选连续担任哈萨克斯坦总统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将不适用于首任、即现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哈议会联合委员会主席茹马巴耶夫解释说,考虑到纳扎尔巴耶夫作为国家缔造者发挥的历史作用,并基于完成国家政治、经济改革事业的需要,负责起草宪法修正案的议会联合委员会根据议员们的建议,对宪法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8]

2011年1月6日,哈萨克斯坦议会两院提议就延长现任总统任期至2020年12月6日举行公投,遭纳扎尔巴耶夫否决。根据哈萨克斯坦法律,提案遭总统否决后,如超过80%的议员在议会表决中支持这一提案,总统“否决”失效。于是,议会两院于2011年1月14日举行联席会议,结果全票通过就延长现任总统任期举行公投。纳扎尔巴耶夫遂于17日把这一提案提交宪法委员会审核。2011年1月31日,哈萨克斯坦宪法委员会裁定,议会就延长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任期举行公民投票的提案违宪。不过,他仍于当年第三次高票当选哈萨克斯坦总统。[9]

2019年3月19日,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辞职。[10]

继任人选

2019年4月23日,纳扎尔巴耶夫在第十九届“祖国之光”党(NurOtan)代表大会上提名托卡耶夫为总统候选人。他说,“我认为他是最当之无愧的国家总统候选人。我呼吁大家支持来自我党的候选人(托卡耶夫)并给他投票。”此外,纳扎尔巴耶夫还称托卡耶夫是“忠实的战友和杰出的政治家”。并称:“卡瑟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的外交活动在国外受到高度评价。他曾是联合国副秘书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他在最困难的时候领导着政府。1998年,在亚洲危机期间,他参与了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复苏。”他认为,在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中,哈萨克斯坦人民“将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确定国家的“正确方向”。[11]

社会活动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曾多次访问中国。

1993年10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友好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

1995年9月11日至13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和加深友好关系的联合声明》、《关于利用连云港装卸和运输哈过境货物的协定》、《两国国防部合作备忘录》、《气象科技合作协议》、中哈国界协定批准书的换文。

1996年4月26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上海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1999年11月23日至27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了中哈关于在21世纪继续加强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哈关于全面解决边界问题的联合公报及两国在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领域合作的协定等文件。除北京外,哈总统还访问了海南省三亚市。

2001年6月15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晤。6月16日至18日,访问香港。

2002年12月22日至25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中哈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双方分别签署《中哈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合作协定》、《中哈两国政府关于预防危险军事活动协定》等文件。

2004年5月16日至19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中哈联合声明》、《中哈关于成立中哈合作委员会的协定》、《中哈关于在油气领域开展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中哈经济贸易合作协定》、《中哈运输通信部铁路运输合作协定》、《中哈油气股份公司关于哈萨克斯坦阿塔苏至中国阿拉山口原油管道建设基本原则协议》等文件。访问期间,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还出席著作《关键的十年》中译本首发式等活动,并参观访问了新疆乌鲁木齐市。

2004年9月24日至25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进行工作访问,并参观考察了中哈霍尔果斯口岸和伊宁市。

2006年6月14日至15日,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2006年12月,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华,两国签署了《中哈21世纪合作战略》《中哈经济合作发展构想》和涉及经贸、能源、铁路、文化、教育等11项合作协议。纳扎尔巴耶夫一行还访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2008年8月7日至10日,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2009年4月15日至19日4102,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

2011年2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联合公报。

2012年,纳扎尔巴耶夫来华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两国元首会谈后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宣言》。

2013年4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

2014年5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出席在上海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

2015年9月3日,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大会。[12]

2019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向纳扎尔巴耶夫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最高荣誉勋章“友谊勋章”[13]

2020年9月25日,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民族领袖纳扎尔巴耶夫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南部的图尔克斯坦市举行会晤。会谈中,双方就哈乌两国合作关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加强民族间和谐问题交换了意见。此外,双方还就两国在突厥语合作委员会框架下的相互合作问题进行了讨论。

个人生活

夫人萨拉·阿尔贝索芙娜·纳扎尔巴耶娃,他们育有三个女儿。

夫人萨拉·阿尔贝索芙娜·纳扎尔巴耶娃:出生于1941年,哈萨克族,信奉东正教。结婚时,萨拉是乌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企业供电站的一名值班技术员,纳还只是一名炉前工,但姑娘没有嫌弃他。婚后夫妻感情笃深生活美满幸福。萨拉平时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关心儿童和青年一代的成长。1992年至今创建并主持哈“博别克”国际儿童福利基金会工作,1994年任哈“SOS儿童村”基金会主席,1999年任“人口学”福利基金会监护委员会主席。萨拉先后获得哈一级友谊勋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纪念章和哈荣誉教育工作者等一系列殊荣。此外,萨拉喜欢著书立说,出版了《生活伦理学》和《爱相随》等书。

大女儿达莉佳·纳扎尔巴耶娃出生于1964年,是著名慈善家和政治活动家,也是纳三个女儿中最有能力和影响力的。达莉佳1992年至1994年任“博别克”儿童福利基金会副主席;1994年任“哈巴尔”新闻电视台台长、“哈巴尔”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1998年后开始涉足政坛,同年秋至1999年冬任父亲的竞选委员会主席。2005年9月她领导的“团结党”与“哈萨克斯坦人民联盟”联合,力挺纳竞选。2006年6月至2007年7月达莉佳任“团结党”与亲总统的“祖国”党合并而成的“祖国之光”党副主席;2007年7月当选“努尔银行”董事会成员,成为该银行的大股东5261(拥有36%的股份)。达莉佳对外联系广泛,社会活动频繁,担任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名誉院长兼该院国际委员会理事会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哈委员会成员及基金会董事长和哈体育联合会主席等职。达莉佳的前夫拉哈特·阿利耶夫曾一度被媒体猜测为热门的总统接班人选。2007年阿利耶夫因政治野心膨胀而成为纳的反对派,被免职,并遭国际通缉。同年6月迫于父亲的压力,达莉佳与丈夫离婚。

二女儿吉娜拉·纳扎尔巴耶娃出生于1967年,是著名教育家和金融家。吉娜拉1998年至今任“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教育基金会主席,2004年下海经商。虽然吉娜拉生性谦虚、内敛,但她与大姐一样,也成为一位新闻人物。丈夫季穆尔·库利巴耶夫是哈大企业家阿斯卡尔·库利巴耶夫的儿子,实际掌控着哈石油、天然气、原子能源和铁路等经济重要部门,身价数亿。吉娜拉两口子均是“哈萨克斯坦人民银行”大股东,2007年“福布斯”财富杂志估计其家庭资产价值21亿美元。

三女儿阿利娅·纳扎尔巴耶娃出生于1980年,[14]是位实业家。阿利娅曾任“欧洲之家”电台台长助理、哈总统办公厅公共处顾问,现下海从商,任“艾力特”建筑公司负责人,入股“维塔”矿泉水公司,任“里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她丈夫丹尼尔·哈谢诺夫现任哈萨克斯坦铁路股份公司负责新项目的业务经理、副总裁。

人物事件

“今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社长库瓦托夫说,纳扎尔巴耶夫哲学观的坚韧程度令人吃惊,他常常能在最黯淡最绝望的时刻,找到扭转局面的“金钥匙”。2011年,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决议,将每年12月1日定为“首任总统日”,用以纪念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哈萨克共和国的贡献。这是继美国设立总统日之后,全球第二个设立总统日的国家。与美国一样,首任总统日这一天为法定假日,全民休假。[6]随着同辈的大部分“原苏联政治家”纷纷从独联体国家谢幕,纳扎尔巴耶夫二十余年屹立不倒,展示出强劲的国家治理能力。[15]

然而另一面,也有对纳扎尔巴耶夫“独裁”的质疑。西方便有政治家认为他是“温柔的独裁者”。2006年2月11日,哈萨克斯坦前政府部长、哈萨克斯坦反对派二号人物萨森巴耶夫突然遇刺身亡,事件发生后,各方纷纷将矛头指向现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出人意料的是,纳扎尔巴耶夫长女纳扎尔巴耶娃主管的两家电视台也把矛头指向了他,纳扎尔巴耶娃并利用总统女儿之便,曝光调查内幕。纳扎尔巴耶夫于是出手打击女儿的宣传阵地——“哈巴尔频道”和KTK频道。从当年5月起,这两家电视台接连收到整改通知。6月24日,哈萨克斯坦新闻部长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两家电视台再不能按政府意见限期整改的话,那么新闻部将剥夺其牌照!”纳扎尔巴耶娃逐渐转为守势,被迫让步。她在一次讲话中表示:“希望所有的亲政府力量能够团结到我老爸的阵营里,支持他的事业。”

2011年4月3日,纳扎尔巴耶夫以压倒性的95%的支持率第三次当选哈萨克斯坦总统。有观察者称他的当选一定程度上使哈萨克斯坦的民主标准受到质疑。[9]纽约的民主监测组织“自由者之家”认为,每当总统候选人以超过75%的绝大多数赢得选举——特别是再次当选,那么这个政权在进行虚假的选举。理由是纳扎尔巴耶夫政府不断巩固他的权力,巩固了他的家族对该国来自大量的天然气和石油储藏的日益增长的收益的控制。随着他的派系变得越来越富有,该国的其他人越来越穷,纳扎尔巴耶夫不能容忍来自新闻界、市民团体或者政党的激烈的反对。现有政府利用强势地位进一步挤占了其他政治势力的话语权和竞争空间。因此,即使形式上的民主大选,仍然被西方认为是假民主、是不公平的选举。

腐败政局

纳扎尔巴耶夫有意培养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政党“祖国党”,这个拥有47万党员的哈萨克斯坦最大政党,在历次议会与总统选举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支政党掌控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控制着石油、天然气等一切矿产资源从生产到出口的所有环节。纳扎尔巴耶夫的三个女儿均驰骋商界。2012年至2015三年内,哈萨克斯坦超过3200名官员因涉嫌腐败被查,其中包括前总理赛力克·阿赫梅托夫。他成为近年哈萨克斯坦掀起的反腐运动中被查的政治级别最高的一位。[9]

提起诉讼

2023年2月,哈萨克斯坦检察机构表示已提起诉讼,要求取消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的非营利基金会向一家外国公司转让一家当地银行的所有权。[1]

人物评价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称纳扎尔巴耶夫为"突厥世界的长老"。[16]

土耳其第11任总统阿卜杜拉·居尔指出,在担任总统职务的近30年期间里,纳扎尔巴耶夫为促进哈萨克斯坦成为一个以自由市场为原则的民主、法制国家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框架内,哈萨克斯坦成功实现跻身全球前50发达国家的目标。 他还指出,纳扎尔巴耶夫是"突厥世界的长老",在突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纳扎尔巴耶夫的倡议下,突厥语国家组织(突厥议会)和国际突厥研究院成立,进一步促进了突厥文化的发展。[17]

土耳其政治学家库尔沙德·佐尔鲁称土耳其人民尊称纳扎尔巴耶夫为突厥世界的领袖,并将其视为当今的毗伽可汗。[18]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索隆拜·热恩别科夫称纳扎尔巴耶夫为突厥世界的领袖[19]

人物致敬

2019年3月20日,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首都阿斯塔纳更名为努尔苏丹,以向刚刚卸任总统职务的哈萨克斯坦第一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致敬[20]

评价普京

2019年12月25日,哈萨克斯坦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日前在接受《消息报》记者采访时回忆,20年前,桉当他第一次遇到还未成为俄罗斯总统的普京时,就被其政治活力、准备迎接各种挑战的勇气所打动。[21]

纳扎尔巴耶夫说:“他给我最深刻印象就是博学、有活力和拥有解决困难的决心。”[21]

纳扎尔巴耶夫和普京

纳扎尔巴耶夫提到,当时自己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位年轻政治家已经准备好迎接生活中的一切,可以清晰和明确地应对任何挑战。[21]

在这位哈萨克斯坦前总统看来,俄罗斯人民很幸运拥有普京,他在21世纪初领导了这个国家,经历了最艰难的考验。“在他的领导下,俄罗斯再次成为一个大而强的国家。”[21]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15日,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在巴库举行的突厥议会峰会期间被授予 突厥世界最高荣誉奖章。[22]

2019年12月12日,突厥作家和艺术家基金会向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颁发“突厥世界复兴奖”。

“突厥世界复兴奖”是在庆祝1919年5月19日的土耳其独立战争爆发100年之际,由突厥作家和艺术家基金会设立的奖项。

这一奖项是首次颁发,主办方认为,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是最合适的授奖对象。[2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