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托斯(哥伦比亚共和国前总统)

由网友(庸庸碌碌)分享简介: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 Calderón,一九五一年八月一零日-),出熟于圣菲波哥大,结业于哈佛大教,哥伦比亚尔子、经济教野、政事野,二零一六年诺贝我以及平惩得到者,曾担负哥伦比亚共以及国总统。桑托斯在朝时期,实施财务以及闭税鼎新,踊跃鞭策海内以及平入程,取反当局武装“哥武”签订以及平和谈,独创相识决非传统...

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 Calderón,1951年8月10日-),出生于圣菲波哥大,毕业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记者、经济学家、政治家,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曾担任哥伦比亚共和国总统。

哥伦比亚加入北约 总统桑托斯 我们将成为唯一拥有这种特权的拉美国家

桑托斯执政期间,实行财政和关税改革,积极推动国内和平进程,与反政府武装“哥武”签署和平协议,独创了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桑托斯模式”。

中文名

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卡尔德龙

外文名

Juan Manuel Santos Calderón

国籍

哥伦比亚

政党

哥伦比亚民族团结社会党

毕业院校

帕迪利亚海军学院、堪萨斯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哈佛大学

出生日期

1951年8月10日

出生地

圣菲波哥大

荣誉

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

宗教信仰

罗马天主教

职业

政治家、经济学家

早年经历

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卡尔德龙,出生于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他的父亲恩里克·桑托斯·卡斯蒂略(1917年~2001年)是哥伦比亚《时代报》的编辑,母亲是克莱门西亚·卡尔德龙·涅托(1922年~2000年)。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在家中四个孩子中排行第三,他的兄长是恩里克·桑托斯·卡尔德龙(1945年~)和路易斯·费尔南多·桑托斯·卡尔德龙(1948年~),弟弟是菲利普·桑托斯·卡尔德龙(1956年~)。

桑托斯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年他在圣菲波哥大的私立学校圣卡洛斯学院就读,他在那里完成中学学业。

1967年,加入哥伦比亚海军并前往卡塔赫纳帕迪利亚海军学院学习。

1969年,从海军学院毕业,在海军服役至1971年,退伍后他前往美国堪萨斯大学学习。

1973年,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大学经济和企业管理系,后前往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经济。

1975年,从该学院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之后桑托斯前往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攻读政治。

1981年,毕业并获得公共管理学硕士学位,当年他获得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福布莱特(富布赖特)计划授予的奖学金。

1988年,桑托斯获得哈佛大学授予的尼曼奖学金,还获得医学和法学荣誉博士学位。

从政经历

年轻的桑托斯在家族长辈的带领下进入哥伦比亚国家咖啡工业联合会工作,后来作为该组织的代表常驻伦敦。

1972年~1981年,任哥伦比亚驻国际咖啡组织代表,他既懂经济,也了解欧美市场,他积极开拓哥伦比亚咖啡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981年~1991年,任哥伦比亚《时代报》副社长。

1991年~1994年,担任塞萨尔·加维里亚·特鲁希略政府的外贸部长,期间他努力扩大哥伦比亚的国际贸易,并在1992年代表哥伦比亚出席了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拥有丰富外贸经验的桑托斯推动哥伦比亚与智利、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等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且与欧美进行关税谈判,为哥伦比亚产品进入欧美市场争取到了优惠的条件。

1994年,桑托斯创办良好政府基金会,旨在推动哥伦比亚政府与反政府武装的和平谈判和设立非军事区。

1995年~1997年,担任哥伦比亚自由党领导委员会成员。

2000年~2002年,担任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纳·阿朗戈政府的财政和公共信贷部长。

2003年,桑托斯被自由党提名为圣菲波哥大市长候选人,但负于路易斯·爱德华多·加尔松。

2004年,桑托斯退出哥伦比亚自由党,转而支持总统阿尔瓦罗·乌里韦·贝莱斯。

2005年8月,桑托斯在总统乌里韦的支持下创建了哥伦比亚民族团结社会党。

2006年7月,他被总统乌里韦任命为国防部长,担任国防部长期间他的铁腕风格初现端倪:一方面对藏身丛林地区的游击队分子实施清剿,救出大量被绑架的人质;另一方面,寻求外援,积极推动美国的“哥伦比亚计划”,并起草了哥伦比亚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协议,还加强与以色列的合作,清剿哥武成果颇丰,指挥政府军参与营救被反政府武装劫持的总统候选人英格丽特·贝当古,政府军进入邻国厄瓜多尔,击毙“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二号头目劳尔·雷耶斯,桑托斯此举引发周边国家的不满,他因此被贴上了“亲美派”的标签。但是桑托斯多次表示,国家的稳定大于一切,铁腕打击反政府武装的决心不会改变,这赢得受战乱之苦的乡村选民青睐。

当选总统

2009年5月,桑托斯向总统乌里韦递交了辞呈,辞去国防部长职务,开始为竞选总统作准备。

2010年2月,由于哥伦比亚宪法法院拒绝时任总统乌里韦第三次参加总统竞选,桑托斯作为哥伦比亚民族团结社会党的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

在2010年5月30日举行的第一轮选举中,桑托斯获得46.67%的选票,处于领先地位,由于没有任何一位候选人赢得超过50%的绝对优势,桑托斯将与绿党候选人安塔纳斯·莫库斯一同进入6月20日进行的第二轮投票,胜者将成为下一任哥伦比亚总统。[1]

2010年6月20日,哥伦比亚举行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民族团结社会党候选人桑托斯获69.13%的选票,领先对手绿党候选人莫库斯41.66个百分点,成功当选为哥伦比亚新一任总统。桑托斯在大选中主张维持现任总统乌里韦的政策主张,走“以稳定促发展”路线,被国内称为“乌派”。

2010年8月7日,桑托斯正式就职哥伦比亚总统,总统权力交接仪式当地时间7日下午在波哥大市中心玻利瓦尔广场正式举行。桑托斯在国会主席贝内德蒂的带领下宣誓,并接过总统绶带,标志其正式成为哥伦比亚总统。接替执政8年的阿尔瓦罗·乌里韦·贝莱斯。随后桑托斯以总统身份发表第一次演说。他表示,他将在履行总统职责期间,致力于增加就业,以争取更大的社会公平。他宣布,将打击哥国内的非法武装组织,同时指出他对以从根本上消除暴力为目的的谈判持开放的态度。在谈到哥伦比亚的外交政策时,桑托斯称,他愿与委内瑞拉“开展直接、坦诚的对话”。他表示,其任期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改善与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邻国的关系。

连选连任

2013年11月20日,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将参加2014年总统大选以寻求连任,努力实现哥伦比亚的永久和平。

2014年5月25日,第一轮投票中,奥斯卡·伊万·苏卢阿加以29.26%的得票率位列第一,桑托斯获得25.68%的选票紧随其后。由于5位总统候选人无人得到一半以上选票,得票率居前两位的苏卢阿加和桑托斯需通过第二轮投票一决高下。第二轮投票于6月15日举行。

2014年6月15日,现任总统、民族团结社会党候选人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在99.9%的选区计票结果中,击败民主中心党候选人苏卢阿加,成功连任。

2014年8月7日,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出席在波哥大举行的就职仪式。当天,成功取得连任的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在波哥大宣誓就职,其第二任任期将持续到2018年。

内阁成员

桑托斯政府于2010年8月7日组成,内阁部分部长后又经过了多次调整。

农业部长:胡安·卡米略·雷斯特雷波·萨拉查(2010年~2013年)、弗朗西斯科·埃斯皮尼安(2013年)、鲁文·达里奥·拉萨尔德(2013年~2014年)、奥雷利奥·伊戈里·巴伦西亚(2014年~)。

工业贸易旅游部长:塞尔西奥·迪亚斯·格拉纳多斯(2010年~2013年)、圣地亚哥·罗哈斯(2013年~2014年)、塞西莉亚·阿尔瓦雷斯·科雷亚(2014年~2016年)、玛丽亚·克劳迪娅·拉库蒂尔(2016年~)。

矿业与能源部长:卡洛斯·罗达多·诺列加(2010年~2011年)、毛里西奥·卡德纳斯·圣马利亚(2011年~2012年)、费德里科·伦希福(2012年~2013年)、阿梅卡尔·阿科斯塔(2013年~2014年)、托马斯·冈萨雷斯·埃斯特拉达(2014年~2016年)、玛丽亚·洛雷纳·古铁雷斯(2016年3月7日~4月19日)、赫尔曼·阿尔塞(2016年4月20日~)。

财政部长:胡安·卡洛斯·埃切韦里·加尔松(2010年~2012年)、毛里西奥·卡德纳斯·圣马利亚(2012年~)。

交通运输部长:赫尔曼·卡多纳·古铁雷斯(2010年~2012年)、米格尔·培尼亚诺萨·巴里恩托斯(2012年)、塞西莉亚·阿尔瓦雷斯·科雷亚(2012年~2014年)、娜塔莉娅·阿韦略(2014年~2016年)、豪尔赫·罗哈斯·希拉尔多(2016年~)。

外交部长:玛丽亚·安赫拉·奥尔金(2010年~)。

内政部长:赫尔曼·巴尔加斯·耶拉斯(2010年~2012年)、费德里科·伦希福(2012年)、费尔南多·卡里略·弗洛雷斯(2012年~2013年)、奥雷利奥·伊戈里·巴伦西亚(2013年~2014年)、胡安·费尔南多·克里斯多(2014年~)。

国防部长:罗德里戈·里维拉·萨拉查(2010年~2011年)、胡安·卡洛斯·平松(2011年~2015年)、路易斯·卡洛斯·比列加斯(2015年~)。

教育部长:玛丽亚·费尔南达·坎波(2010年~2014年)、吉娜·帕尔蒂(2014年~)。

公共卫生与社会保障部长:毛里西奥·圣马利亚·萨拉曼卡(2010年~2012年)、比阿特丽斯·隆多尼奥(2012年)、亚历杭德罗·加维里亚(2012年~)。

文化部长:玛丽亚娜·加尔塞斯·科尔多瓦(2010年~)。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部长:弗兰克·珀尔(2011年~2012年)、胡安·加夫列尔·乌里韦(2012年~2013年)、卢斯·海伦娜·萨米恩托(2013年~2014年)、加夫列尔·巴列霍(2014年~2016年)、路易斯·吉尔伯特·穆里略(2016年~)。

信息技术与通讯部长:迭戈·莫拉诺·维加(2010年~2015年)、戴维·鲁纳(2015年~)。

住房与国土部长:比阿特丽斯·乌里韦·波特罗(2010年~2012年)、赫尔曼·巴尔加斯·耶拉斯(2012年~2013年)、路易斯·费利佩·埃纳奥(2013年~2016年)、埃尔莎·诺格拉(2016年~)。

司法部长:胡安·卡洛斯·埃斯格拉(2011年~2012年)、鲁斯·斯特利亚·科雷亚(2012年~2013年)、阿方索·戈麦斯·门德斯(2013年~2014年)、耶斯德·雷耶斯(2014年~2016年)、豪尔赫·爱德华多·隆多尼奥(2016年~)。

劳工部长:拉斐尔·帕尔多·鲁埃达(2011年~2014年)、何塞·诺伊·里奥斯(2014年)、路易斯·爱德华多·加尔松(2014年~2016年)、克莱尔·洛佩斯(2016年~)。

为政举措

2010年8月,哥伦比亚新任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上台组阁。在总结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桑托斯政府拟通过刺激、鼓励和推动重点行业发展,保持整体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平稳增长和促进全社会就业,并进而实现改善民生的政策目标。基于对经济各行业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的分析,桑托斯政府将推动矿业、住房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科技创新等五个行业的发展纳入“2011—2014年国家发展规划”,并冀望上述行业发挥“火车头”作用拉动全国经济向前发展。

为引导并最大限度发挥五大重点行业的经济拉动“火车头”效应,实现政府2010—2014年经济发展规划中制定的目标,除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并建设服务型“好”政府外,哥伦比亚政府计划通过努力提高国内储蓄率(特别是提高公共部门储蓄在全社会储蓄中的比例)、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以及改革、发展和巩固国内资本市场等途径,为各行业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支持。作为基础性工作,哥政府将通过立法和出台新政策措施调整和改革原有政治经济结构和关系,进而营造出符合并有利于发挥哥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制度环境。

哥伦比亚政府在第一个执政年度努力推动的经济领域立法和政策措施主要有:改革原有矿产资源税分配方法、设立财政可持续性原则、设立中央政府财政量化指标、促进正规就业和创造就业、改革关税税率等。

矿业

哥伦比亚政府将发展矿业确定为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并预计随着世界经济的好转,在未来5年内哥矿业有望迎来投资和开发高潮。根据哥政府计划,预计2011—2014年哥石油日产量将从95万桶提高至110万桶;煤年产量将从9600万吨提高至1.24亿吨;镍年产量将从3.7万吨提高至5.1万吨;金年产量将从56吨提高至72吨。哥政府冀望矿业自身的快速发展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帮助政府实现公共目标的同时,能有效传导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政府提议的矿产资源税分配改革方案包含以下四点原则:促进社会和各地区平等、增加社会储蓄、增强地区竞争力和建立“好”政府。矿产资源税分配制度改革将改变原有的矿产资源税分配体系 ,通过建立矿产资源税分配总体系,赋予矿产资源税更多的使命和用途 ,并在保证资源产地等地区直接利益的同时,更好地兼顾全国其他地区和其他方面的发展需要,缩短地区差距,促进全社会各地区的共同发展。

农业

哥政府拟从民生和经济两个层面大力发展农业。首先,在民生方面,哥政府拟组织受武装冲突影响而被迫背井离乡的农民重返家园,并向他们归还原先拥有的土地;另一方面,政府将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村就业水平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哥一直致力于对外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为吸引境外涉农投资和拓宽农产品对外出口渠道创造前提条件和基础。

基础设施和科技

尽管哥伦比亚现有基础设施已有一定规模,但仍无法满足经济较快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降低出口成本、便利国内货物贸易流动和建设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哥伦比亚政府拟在上届政府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港口、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为此,哥伦比亚交通部计划于2011—2014年安排公共投资或以特许经营等形式吸引社会投资共计31.8万亿比索(约177亿美元)用于公路、铁路、水路、港口、机场和市内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和改造。规划中的主要项目 有:对4条对外贸易公路主干道进行单行化改造,扩建布埃拉文图拉港等主要港口和建设瓜希拉等新港、波哥大国际机场新控制塔建设和对巴兰基亚机场进行特许经营招标、恢复马格达莱纳河北部河段通航能力,以及波哥大地铁建设等。预计2011年用于公路、铁路和水路等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可行性研究费用约2340亿比索(约1.3亿美元);预计同年用于公路、水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和改造的费用约1.2万亿比索(约6.7亿美元)。

为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哥伦比亚政府将一方面继续制定并提供财政优惠政策促进该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将继续为中低收入水平家庭提供购房补贴。目前,哥政府计划于2011—2014年间新建100万套住房。

哥伦比亚政府重视发展科技和加强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以及增加劳动者收入的重要意义。为此,哥伦比亚政府将专门立法将矿产资源税收入的10%用于发展科技和进行人才教育。

促进就业

为降低社会非正规用工比例,降低年轻人失业率,哥伦比亚政府出台“促进正规就业和创造就业法”,鼓励成立小型和微型企业,鼓励正规就业,鼓励向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简化其注册登记和招工手续,减免准财政收费,并允许抵扣部分企业所得税。此外,该法中还废除了原劳动法第74和75条,取消本土企业在招收外国劳工时须满足的本国劳工最低比例的限制。该法于2010年12月公布并正式生效。

财政改革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政府财政收入相对有限且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的情况下,为完成保就业,促发展,消灭不平等和贫困等宪法赋予政府的任务,有必要在宪法原则中增加“财政可持续性原则”以确保收支政策,特别是支出政策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宪法中增加该原则的目的是约束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公共部门在制定和执行财政支出计划时均需遵循“财政可持续性原则”。

2011年7月公布该法并正式纳入宪法。

哥伦比亚新一届政府通过设立财政量化指标,成立储蓄和宏观经济稳定基金,改革原有财政政策和关系,合理统筹财政收支并有效管理公共债务。根据该法案,哥政府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自2022年起每年财政赤字不超过GDP的1%。在过渡期内哥政府将努力削减财政赤字以保证2014年财政赤字不超过GDP的2.3%,2018年财政赤字不超过GDP的1.9%。该法已于2011年7月公布并生效。

关税改革

为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扩大对外出口,抑制本币升值,并与已签署或拟商签的多、双边经贸协定中关于关税减让的规定进一步接轨,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出台2010年第4114和4115号法令对哥伦比亚进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根据关税改革的内容,现已将工业用原材料和资本货平均进口关税从原来的10%下调至5%,将消费品进口关税从20%下调至15%,整体平均进口关税税率从12.2%下调至8.25%。

下调进口关税,特别是哥伦比亚本国不生产的原材料和资本货的进口关税,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扩大内需、提高哥产品对内对外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抑制本币升值、促进国内市场竞争力、缓解通货膨胀和创造就业。根据哥国家计划署建立的模型分析,此次下调进口关税预计将刺激GDP增长0.22%,内需增长0.24%,投资增长0.24%,创造约15万就业岗位并使失业率降低至个位数。

工业发展政策

2014年9月16日,哥伦比亚政府推出2014-2018全国扫除文盲行动计划,将加大在扫盲方面的资金和人员投入,以达到在2018年桑托斯总统第二任期结束前将全国人口文盲比例由目前的5.7%下降至3.2%的目标,使哥成为继古巴、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之后的拉美第4个无文盲国家。目前,除首都波哥大的文盲率为1.8%外,哥全国其它省份的文盲率均在4%以上,其中CHOCO省的文盲率高达18.7%。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哥全国教育培训署和美洲国家组织将为此项行动计划提供支持,其中哥国家石油公司将在3年内为该项目捐赠600亿比索(约合3000万美元)。

2014年11月28日,哥伦比亚贸工部于正式公布2014—2018年哥工业发展政策。该政策设定了在新一届政府的4年内实现非能矿产品出口300亿美元、旅游收入60亿美元和新增4100家出口企业等一系列战略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贸工部将实行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首先,改革出口银行。出口银行将向企业发展银行转型,并通过与多边金融机构等的合作筹资3万亿比索(约15亿美元)支持60万家微型企业发展。第二,实现地方经济腾飞。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潜力积极推动地方走向国际。第三,大力发展旅游经济。重点开发卡塔赫纳、圣安德雷斯岛、咖啡区、波哥大和麦德林等地旅游资源。第四,简化出口手续。将免税区的管理职能从税务和海关总局(DIAN)划归贸工部,将加工农产品出口手续从食品药品监管局(INVIMA)划归贸工部。

和平进程

2012年9月4日,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宣布,哥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简称哥武)结束先期接触,达成一致,将开始为结束内战的和平谈判。为饱受内战创作的哥伦比亚和平带来希望。

2013年8月10日,FARC和哥伦比亚政府谈判代表团就双方休战后FARC的参政问题签署了框架协议。

2015年9月23日表示,桑托斯表示该国政府和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将在6个月内签署最终版和平协议,结束长达半世纪的内战冲突。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盛赞这是“重大的突破”。

2016年3月10日,桑托斯公布了延迟签署协议的打算,并表示从全体哥伦比亚人利益的角度出发,等全部问题解决之后才会正式签署和平协议。

2016年3月30日,哥伦比亚政府与哥第二大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签署了和平对话协议,有望结束双方长达半个世纪的武装冲突。

2016年6月20日,桑托斯表示将会在7月20日之前与哥伦比亚武装革命组织(FARC)完成谈判。如果谈判成功,这将成为哥伦比亚和平之旅中的关键一步,结束这个安第斯山脉国家50多年的战争。

2016年6月22日,哥伦比亚政府和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宣布,他们已达成停火协议。此举将是迈向结束拉丁美洲历史最久游击战的最后重要一步。

2016年6月23日,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和“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指挥官蒂莫莱翁·希门尼斯在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的见证下,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签署最终和平协议。

2016年8月29日,哥伦比亚政府和叛军哥伦比亚革命军(FARC)(FARC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革命武装力量”,哥伦比亚最大的左派游击队)停火协议于当地时间28日晚正式生效,这项历史性协议,终结双方52年来的武装冲突。哥伦比亚内战始于1964年,至今长达52年,导致26万人丧生、690万人流离失所、4.5万人失踪。经过近4年在古巴谈判,哥伦比亚政府与革命军25日表示,他们成功完成协商,达成一项最终协议。

2016年9月26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前左)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领导人罗德里格·隆多尼奥·埃切韦里在签署和平协议后握手。同年10月,桑托斯获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他在当地时间10月9日宣布,将把奖金捐献给饱受撕裂该国的冲突之苦的受害者。这笔奖金金额约为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03.11万元)。

外交政策

桑托斯政府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实施外交为国内和平进程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战略,努力提高哥伦比亚的国际地位,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重视同美国的关系,加强同拉美地区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合作,同域内国家交往活跃。桑托斯总统2012年先后访问危地马拉、古巴、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巴拿马;巩固同欧盟的传统联系,增进与亚太国家的交流合作。任2011-2012年度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哥伦比亚现与171个国家保持外交关系。

哥美关系

2012年5月15日,美国哥伦比亚贸易促进协定正式生效。

2013年8月12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与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和外交部长奥尔古因举行了工作会谈。会谈之后,克里国务卿向当地媒体表示,美国“完全支持”哥伦比亚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在古巴举行的和平谈判,愿意对结束哥伦比亚长期内战提供必要的支持。他说:“我们站在争取和平的哥伦比亚人民一边。美国不会放弃和平,也不会放弃对哥伦比亚的支持”。

2013年10月,哥伦比亚与美国签署军事合作协议,允许美国租用境内7座军事基地,桑托斯2013年12月访问美国。

2013年12月2日,桑托斯在美国发表讲话,表示希望推进哥伦比亚的和平进程,并提出和美国建立新盟友关系的设想。

2016年2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一项4.5亿美元计划,以资助哥伦比亚和平进程。奥巴马对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说道,“战争时期,美国曾与哥伦比亚合作;现在,我们愿与哥伦比亚共同缔造和平”。

哥欧关系

2012年,哥伦比亚与欧盟签署自贸协定。西班牙首相马里亚诺·拉霍伊、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达哈尼、葡萄牙总理佩德罗·帕索斯·科埃略访哥。

2014年11月6日,桑托斯总统开始对葡萄牙进行工作访问,访葡期间,桑托斯与葡萄牙总统卡瓦科·席尔瓦、总理佩德罗·帕索斯·科埃略等葡政府高级官员举行会谈。席尔瓦6日在首都里斯本表示,葡支持哥伦比亚和平进程。席尔瓦当天在与到访的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会谈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说,葡萄牙对哥伦比亚政府重建国内和平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赞赏,并将继续支持哥伦比亚推进和平进程。他同时希望哥伦比亚国内各方尽快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分歧与争端,早日恢复和平稳定的社会秩序。桑托斯表示,感谢欧盟及葡萄牙对哥伦比亚重建和平所给予的帮助。他说,哥伦比亚政府与反政府武装的谈判已取得一定进展,随着和平进程的不断推进,哥伦比亚经济开始实现增长。桑托斯同时表示,希望继续深化与欧盟及葡萄牙在打击毒品犯罪和对抗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

哥拉关系

哥伦比亚加强同拉美地区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合作,同域内国家交往活跃。

2011年初,桑托斯同秘鲁总统阿兰·加西亚·佩雷斯、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伊诺霍萨、智利总统塞巴斯蒂安·皮涅拉在秘鲁会晤,初步签署《太平洋协定》,倡议组建以加强彼此间经贸联系和推动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拉美太平洋联盟。

2011年4月28日,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秘鲁在秘鲁首都利马发表《利马宣言》,宣布成立太平洋联盟。桑托斯总统2012年先后访问危地马拉、古巴、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巴拿马。

桑托斯2010年当选为总统后,提议与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会谈,修补两国关系,查韦斯表示愿意与新总统展开合作,为两国关系“翻开新的一页”。8月10日,桑托斯与查韦斯在哥伦比亚圣玛尔塔举行会晤,会谈后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恢复于2010年7月22日断绝的外交关系,并将建立5个专门的委员会,就经济、安全、贸易等进行对话。11月,桑托斯访问委内瑞拉,两国首脑承诺致力于改善双边关系。

2011年4月,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两国首脑在卡塔赫纳举行首脑会议,签署了16项双边合作协议,涉及公路及输油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出口、旅游、医药卫生、禁毒、边境安全合作等问题,两国将在贸易、禁毒和边境安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2012年9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表示愿意帮助哥伦比亚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达成和平协议。

2013年3月,查韦斯逝世后,桑托斯参加了查韦斯的葬礼。当年4月,尼古拉斯·马杜罗就任委内瑞拉总统后。

2013年7月22日,桑托斯与马杜罗在委内瑞拉阿亚库乔港举行会晤,双方在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决定恢复两国友好关系,重新启动两国高层委员会。

2013年10月,哥伦比亚与美国签署军事合作协议,允许美国租用境内7座军事基地,引起委内瑞拉强烈不满。

2014年4月,哥伦比亚政府指责委内瑞拉从俄罗斯采购武器,警告那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

哥日关系

2012年12月,日本和哥伦比亚开始EPA谈判。

2014年7月2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抵达哥伦比亚,系日本首相106年来首次到访哥伦比亚,安倍晋三与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于29日下午举行首脑会谈。双方在加速日哥经济合作协议(EPA)谈判、完善日企投资环境等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

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安倍在联合记者会上表示:“期待日本与中南美地区的关系取得巨大发展。”桑托斯表示:“日本与太平洋同盟具有互补性。我们(对强化关系)有着极高的兴趣。”关于促进双边投资,桑托斯指出日本对哥伦比亚而言是“最重要的亚洲投资国”,并表示正为投资协定生效履行相关手续。安倍在与桑托斯会谈时介绍了日本政府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经过,表示“安全环境日益严峻,任何国家单靠自己都是无法保卫和平与安全的”。桑托斯对此表示支持,称“谋求和平的心情是共同的”。

哥韩关系

2012年6月23日~25日,韩国总统李明博访问哥伦比亚。6月25日,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在首都波哥大与到访的韩国总统李明博共同宣布两国间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正式结束。

2013年2月21日,韩国和哥伦比亚在韩国首都首尔签署两国自由贸易协定,韩国国会于2014年4月对这份协定予以了批准。

2015年4月16日,韩国总统朴槿惠抵达哥伦比亚,开始对哥伦比亚展开为期3天的访问,17日,桑托斯与朴槿惠举行会谈,双方出席了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行的韩哥商务论坛。

2016年6月15日,哥伦比亚通报韩国政府结束对两国自由贸易协定的批准程序,当年7月15日,哥伦比亚和韩国两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将正式生效。

哥华关系

哥伦比亚与中国双边关系发展顺利,2012年5月8日—5月12日,桑托斯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在5月4日在总统府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哥伦比亚期望成为中国最好的朋友,希望哥中合作关系能够得到全面深入的发展。5月8日下午,桑托斯抵达北京,5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欢迎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访华。

2015年5月21日—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抵达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开始对哥伦比亚进行正式访问。当天下午在波哥大总统府同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举行会谈。

2015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18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会见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2]

人物政绩

桑托斯政府将施政重心锁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把矿业、建筑业、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创新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五大动力。进行矿业权益金分配改革,实行税制改革,加强汇市调控,抑制本币过度升值,增强出口竞争力。经济复苏势头进一步巩固。国内治安状况大幅好转,失业率和贫困率稳步下降。2011年哥伦比亚国内生产总值为615.67万亿比索(按当年平均汇率1美元=1847比索折算约合3334亿美元),同比增长5.9%,比2010年哥经济增长率高出1.9个百分点。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185美元。2012年哥伦比亚国内生产总值为664.52万亿比索(按当年平均汇率1美元=1798比索折算约合3696亿美元),同比增长4%,比2011年哥经济增长率降低了2.6个百分点。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8100美元。2013年哥伦比亚国内生产总值为706.68万亿比索(按当年平均汇率1美元=1869比索折算约合3781亿美元),同比增长4.3%,在2012年经济增速基础上提高了0.3个百分点,年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8200美元。

人物家庭

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族。他的曾祖父弗朗西斯科·桑托斯·加尔维斯(1848年~1900年)是哥伦比亚著名律师,曾担任法官,祖父恩里克·桑托斯·蒙特霍(1886年~1971年)1925年~1937年担任《时代报》副主任,1939年~1943年担任参议员,叔祖父爱德华多·桑托斯·蒙特霍(1888年~1974年)在1938年~1942年担任哥伦比亚总统,是《时代报》的拥有者。他的父亲恩里克·桑托斯·卡斯蒂略(1917年~2001年)担任《时代报》编辑达59年,在1942年~1981年担任总编辑,叔父埃尔南多·桑托斯·卡斯蒂略(1922年~1999年)1981年~1999年担任《时代报》总干事,叔父恩里克·桑托斯·莫拉诺(1942年~)是历史学家和记者。

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的兄长恩里克·桑托斯·卡尔德龙在1999年~2009年担任《时代报》主任,二哥路易斯·费尔南多·桑托斯·卡尔德龙在1972年~1997年担任《时代报》经理,1997年~2007年任《时代报》社长,堂弟弗朗西斯科·桑托斯·卡尔德龙(1961年~)在乌里韦政府中担任副总统(2002年~2010年),堂兄拉斐尔·桑托斯·卡尔德龙担任哥伦比亚中央大学校长,堂妹胡安妮塔·桑托斯·卡尔德龙是《时代报》记者。

1987年,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与平面设计师玛丽亚·克雷曼西亚·罗德里格斯结婚。两人共有三个孩子:马丁·桑托斯·罗德里格斯(儿子,1989年出生)、玛丽亚·安东尼娅·桑托斯·罗德里格斯(女儿,1991年出生)、埃斯特班·桑托斯·罗德里格斯(儿子,1993年出生)。

桑托斯的妻子克雷曼西亚同样出身名门。尽管他们的婚姻有家族撮合的成分,但是二人情投意合,生活美满,共育有两子一女。克雷曼西亚曾经先后在哥伦比亚银行、哥国家通讯部任职。目前她担任哥伦比亚宗教艺术博物馆馆长,还创建了一家专门出版儿童读物的出版社。她平时是一名忙碌的事业女性,生活中是桑托斯的贤内助。甚至有哥伦比亚媒体透露克雷曼西亚曾劝说桑托斯在一些问题上和乌里韦保持一致,显示出她成熟的政治头脑。

前任总统乌里韦的夫人是名家庭主妇,被称为“历史上最神秘的第一夫人”。但是克雷曼西亚很早前就是公众人物,她主张妇女要拥有自己的事业,不少哥伦比亚女孩视其为偶像。当人们问到桑托斯在家里表现如何,克雷曼西亚回答:“在家里,他是我第四个孩子。”这句话让这位第一夫人的温柔母性中透出一种强势。

荣誉奖项

2015年10月,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获得2015年度“全球公民奖”。

2016年10月7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以表彰他对结束哥伦比亚超过50年内战的所作出的贡献。

人物轶事

演讲事件

2014年3月18日,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桑托斯在该国沿海城市巴兰基利亚的总统连任选举演讲中小便失禁,但处于演讲亢奋状态的总统本人却似乎毫无察觉。

当看到他裆部逐渐湿成一片时,人们都惊呆了。

尽管遭遇这一尴尬事件,桑托斯仍像没事人一样,继续慷慨激昂地进行演讲,不知是否察觉异样。起初,他那米色裤子上只有一小点儿湿痕。随着演讲的继续进行,湿痕变得越来越明显。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桑托斯的助手们并没有走上前去给总统提个醒或者叫他离开。《每日邮报》认为,这些助手可能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或者害怕这样做,毕竟当面说着总统的糗事会让他下不了台。

62岁的桑托斯2012年底因为摄护腺癌动手术,两个月以后又因为尿道感染而住院,或许与这次事件有关。

外交态度

桑托斯面临的外交问题之一是处理与邻国委内瑞拉的关系。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向来摩擦不断,外界视乌里韦为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盟友,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则与美国针锋相对。

查韦斯先前警告,如果桑托斯赢得选举,委内瑞拉将完全切断与哥伦比亚的经贸往来。

美国前驻哥伦比亚大使迈尔斯·弗雷谢特谈及乌里韦时说:“他重视美国利益……是那种美国等了20年的领导人。”一些分析师认为,桑托斯将继续追随乌里韦亲美政策。相对而言,莫茨库斯属于左翼,与查韦斯有类似政治和思想理念,愿意与查韦斯对话解决分歧。

务实风格

如果说对桑托斯的政坛生涯影响最大的人物,当属前任总统乌里韦。2004年,桑托斯突然宣布脱离原来的哥伦比亚自由党,转而支持时任总统乌里韦。乌里韦主张严厉打击反政府武装,维护国家稳定,这一点引起了桑托斯的共鸣。

多年从事经济工作的桑托斯曾将哥反政府武装比喻为国家发展的毒瘤,势力庞大的反政府游击队从事绑架和贩毒,影响了哥伦比亚的生产和吸引外资,而乌里韦的主张桑托斯觉得很“对路”,所以他决定转投乌里韦门下,成为最为坚定的“乌派代表”。

2006年,在乌里韦的任命下,桑托斯开始了他毁誉参半的国防部长生涯。他的铁腕风格也初现端倪:一方面对藏身丛林地区的游击队分子实施清剿,救出大量被绑架的人质;另一方面,寻求外援,积极推动美国的“哥伦比亚计划”,并起草了哥伦比亚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协议。

桑托斯此举引发周边国家的不满,他因此被贴上了“亲美派”的标签。但是桑托斯多次表示,国家的稳定大于一切,铁腕打击反政府武装的决心不会改变。在大选中,他的“铁腕”路线得到了大部分选民的认可,最终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大选。

尽管桑托斯是铁杆乌派,但是评论家们也指出,桑托斯不是乌里韦,他有他自己的特点:商人出身的桑托斯有一种灵活务实的态度,不像乌里韦文人气质那么浓郁。也正因如此,他能在就职后第一时间解冻和委内瑞拉的外交关系,而且与委签署的复交联合声明中特别提到了推进边境贸易关系、签署经济互补协议这些条款,这说明桑托斯的执政风格更为务实。

调侃世界杯

7月29日,在与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结束会谈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哥总统聊起了刚刚结束的巴西世界杯。在本届世界杯小组赛阶段,日本与哥伦比亚被分在同一小组,日本队最终大败于哥伦比亚队脚下,小组垫底遭淘汰。

安倍在记者见面会上开玩笑表示,下届世界杯还希望日本能够与哥伦比亚来一场“决胜战”。安倍还誓言称,在下届世界杯上,日本队要“一雪前耻”。

据称,在日本与哥伦比亚的比赛期间,安倍全程观看了比赛整个过程,目睹了日本队的惨败。对此,安倍开玩笑说,“本来以为已经出线的哥伦比亚只要稍微发下力就行,但没想到他们依然全力争胜,这让我十分佩服”。

桑托斯则回应称,“或许下届世界杯日本与哥伦比亚还会狭路相逢,到时候一定要认真观战”。

三谢中国

遇到克强总理来串门,拉美主人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继第一站巴西那场“长度惊人”的会谈后,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又在总统府纳里尼奥宫和总理唠了两个多小时。随后共同会见记者时,东道主似乎意犹未尽,要借两国举行乒乓球友谊赛的“东风”和客人“过过招”。克强总理说若非访问时间有限,真可以和桑托斯切磋一下。

总理在哥伦比亚有多受欢迎?一个小细节值得回味:当总理的专机降落在波哥大卡塔姆空军基地时,一些正在忙着迎接的工作人员抓住机会纷纷掏出手机对准专机,其中不乏带着黑超、携带对讲机的安保人员。一些离着近的则自拍与专机合影。

往小里说,这是哥伦比亚民众对大国总理的好奇和苏马帕斯高原上的热情释放;往大里说,这源自两国所处发展阶段和道路的趋同带来的发展理念的共鸣。

中哥同属发展中国家,有着相似的诉求;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均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在彼此核心利益和关切上能够做到互相理解和支持。有了这些理念上的共鸣,克强总理才会说中哥是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好伙伴;桑托斯总统则把中国当成哥伦比亚在推动国际合作方面的重要伙伴。

如果说朋友间约球是为见个面出出汗,两位国家领导人的约定就不那么随意了,至少说明他们投缘,谈笑风生间两个国家寻到了理念的共鸣和利益的共赢。

在共见记者环节,桑托斯总统在约10分钟的发言里,三次向中国表达谢意。

第一次是在提及中国对哥伦比亚和平进程的支持,他连用三个“非常重要”来形容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特别强调了中国为哥战后重建提供的800万美元无偿援助。

谈到近期哥北部的重大泥石流灾害时,他用两个“非常感谢”表达对中方慰问电的感激,尤其是“中国政府愿意为灾后重建提供哥伦比亚方面需要的帮助”。

第三次是在讲话临近结束时,他说克强总理的访问为双边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哥伦比亚对中国永远心存感激,将继续与中国在双边和多边渠道进行更宽泛的合作。

如果一个国家说和你做生意不追求贸易顺差、希望双边贸易能保持平衡,你还犹豫什么?面对中国这样一个靠谱的贸易伙伴,桑托斯总统没有犹豫,率先宣布将与中国启动双边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

他只对两件事表示“不满”:一是中国每年有1亿人次出国旅游,但只有9000人来哥伦比亚;总理笑着回应说,这次他带着庞大的代表团,虽然不是来旅游的,但会引导更多的中国人来哥伦比亚,希望哥伦比亚准备好旅馆。听到这,桑切斯笑了。

去年中哥双边贸易额已达156.4亿美元,虽已比十年前提高了不少倍,但桑托斯总统觉得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总理回应说,两国企业家要做好准备,因为开启中哥自贸区可行性谈判意味着双边贸易将大幅度增加。听到这,桑托斯又笑了。

沉船宝藏

2015年12月,哥伦比亚发现一艘1708年在加勒比海近卡塔赫纳港口沉没的西班牙大帆船“圣荷西”号残骸,船上载有大量黄金、白银、翡翠、银币等珠宝及秘鲁总督的个人财产,被历史学家和寻宝者称作全世界沉船中的“圣杯”。

一些报告称,圣荷西号帆船上载有116箱珠宝,2吨白金。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称,这批宝藏至少价值6.62亿英镑(约10亿美元),也有史学家猜测可能价值约20亿美元,这使得圣荷西号成为在西半球沉没的载有最多宝藏的帆船。

12月4日,桑托斯在推特上公布了这一消息:“好消息!我们发现了圣荷西号大帆船。”随后他在卡塔赫纳海军基地通过电视说:“毫无疑问,在圣荷西号大帆船沉没307年之后我们发现了它。我们将在这里建一座博物馆,用来收藏和展示这些文物。”桑托斯称,“这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最伟大的水下文化遗产之一,这项遗产属于所有的哥伦比亚人。”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