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吉林省省会,副省级市)

由网友(好听的圈名 优质玩网圈名)分享简介:少秋,简称“少”别号“南国秋乡”,古称喜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域,位于西南的地舆中间,别离取紧本、4平、吉林以及哈我滨交界。是吉林省省会、副省级市。总面积为二四七四四平方私里,截至二零二零年五月下辖七个区、一个县,代管三个县级市。二零二一年年底,常住人嘴为九零八.七二万人。[一]是吉林省的政事、经济、文明中间;[二]是中国沉...

长春,简称“长”别名“北国春城”,古称喜都。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东北的地理中心,分别与松原、四平、吉林和哈尔滨接壤。是吉林省省会、副省级市。总面积为24744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5月下辖7个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为908.72万人。[1]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有“东方底特律”和“东方好莱坞”之称。2022年1月获得2021全球城市500强第489名的荣誉。[3]

主要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居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分布于市区东南部,属大黑山脉的一部分,略呈东北西南走向,。2018年年底,长春市实有耕地144.08万公顷。矿产资源方面,发现矿产58种。[4]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10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1]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1064所,特殊教育学校1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小学、初中)1199所,普通高中86所,中等职业教育93所,有长春大学[5]、吉林大学[6]等知名高校。有102所独立科研机构。[7]有卫生医疗机构792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98所,市辖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家。[1]

在四万年前旧石器时代,长春就出现原始人类“榆树人”;长春在汉至西晋时期,为扶余国都,中华民国时期曾是伪满洲国首都;1948年10月19日,长春和平解放;21日,长春市改称长春特别市,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1949年3月11日,长春特别市改称回长春市;5月9日,长春市政府改称长春市人民政府,隶属吉林省。热门景点有伪满皇宫博物院、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长影世纪城、南湖公园等[8]

中文名

长春

外文名

Changchun(英)、Чанчунь(俄)、ちょうしゅん(日)、장춘(韩)

别名

北国春城

地区生产总值

7103.12亿元(2021年)[1]

人均生产总值

78456元(2019年)[10]

高等学府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

主要民族

汉族、满族、回族

邮政编码

130000

地理位置

中国东北平原中部、吉林省中部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11]

方言

东北官话-哈阜片-长春话

城市精神

宽容大气、自强不息

行政级别

副省级市

城市标志

人民大街、新民大街、人民广场

最高建筑

长春国际金融中心(226米)

市花市树

市花:君子兰市树:黑松

市委书记

张志军[13]

面积

20565平方公里[9]

人口数量

908.72万人(2021年常住人口)[1]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国家/地区

中国东北

下辖地区

7个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

南关区人民大街10111号

电话区号

0431

著名景点

伪满皇宫、净月潭、长影世纪城、世界雕塑公园、南湖公园

机场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

火车站

长春站、长春西站、龙嘉站、公主岭站

车牌代码

吉A

轨道交通

长春轨道交通

坐标

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5’

行政代码

220100

市长

王子联[12]

海拔

最高711m

建制沿革

吉林未来 最吃香 的城市,辽源 通化落选,没想到是它

来自“茶啊冲”

这是古代肃慎人祭天时的祈福之语。因为祈福之地在喜都,所以后世渐用“茶啊冲”取代喜都(汉译转音为“长春”),成为地名。“茶啊冲”是长春最早的历史称谓。但此说的历史文献出处不明。

来自“长春厅”

据《长春县志》记载:长春厅“设治地点,原在长春堡较东偏数里,命名由此起。而建治之处,土人更名之日,新立城云。”这种说法认为,因厅设于长春堡附近,故名长春。据1982年《长春地名》资料记载,长春堡是由新迁居此地的汉族人命名的,取吉祥之意。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长春堡是沿用辽金时代长春州的旧名,因为此地原属于长春州辖境。《吉林地志》(民国二年版)和《增订吉林地理纪要》(民国二十年版)均认为长春一名源于长春厅,而长春厅是沿袭了辽金时的长春州而得名这种说法见于官方文献中。

来自“长春花”

长春是以蔷薇的别名而命名的。如:《满洲地名考》中提到:即“长春之意,是蔷薇的异名”。在此,进一步说明,此种说法“并不能断言这就是长春一名的出处”;持同种说法的《辽史》《吉林通志》也有记载。“花名长春,柔枝纷披,取以名地”。此外,近人对此说法进行了考证,其结论为:“长春这个地名,是以花使命名的。远在辽金时期,长春这一带生着许多乘技纷披,花团锦簇的‘长春’花,也就是蔷薇科野生月季花,月季花从古至今,一直叫长春花,是由月月开花而得名的……。”

建制历史

远古时期,在四万年前旧石器时代,长春就出现原始人类“榆树人”。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纺织技术和原始农业(左家山遗址)。[14]

夏商周及秦时期,肃慎族居于此。

汉至西晋时期,为扶余国辖地,公元346年起为扶余国都。

南北朝时期,公元493年,部分地区入高句丽扶余府。

唐渤海时期,属渤海国扶余府,为渤海国的边防重镇。

宋辽金时期,北宋初,辽设黄龙府(即“直捣黄龙”之黄龙府,今农安县城),属东京道。[15]北宋末,金国建立,曾定都黄龙府。金天眷三年(1140年),改黄龙府为济州。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济州为隆州。金贞祐二年(1214年),将州升为府,改为隆安府,属上京路。

元明时期,元代设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明洪武八年(1375年),归属辽东都司三万卫管辖。永乐元年,属奴尔干都司亦东河卫,名为龙安站。明代中叶,属兀良哈三卫。明朝末年,属蒙古科尔沁部游牧之地。[16]

清朝时期,清初,朝廷设柳条边,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属郭尔罗斯前旗扎萨克辅国公封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土地开始被大面积开发,人口剧增。清嘉庆五年(1800年7月),设置长春厅,置理事通判,隶属吉林将军,是长春正式设置之始,治所在今新立城镇。道光四年(1825年),治所迁至宽城子。同治四年(1865年),挖城壕、建筑城垣,长春城成型。光绪七年(1881年),长春厅理事通判为长春厅抚民通判,并增设农安分防经历。光绪十五年(1889年),长春厅升为长春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北地区由军府制改为行省制,长春府隶属吉林省。[17]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2年(1913年),长春府改称长春县,置县公署。民国14年(1925年),设立长春市政公所,实行市治。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翌日长春沦陷。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定都长春,改名为“新京”;8月,改为“新京特别市”,隶属伪满洲国国务院。1945年9月20日,中共东北抗联和苏联红军进驻长春,伪都长春光复;12月20日,国民政府在长春市设置长春市政府,隶属吉林省。

1948年10月19日,长春和平解放;21日,长春市改称长春特别市,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

1949年3月11日,长春特别市改称回长春市;5月9日,长春市政府改称长春市人民政府,隶属吉林省。[14]

1953年8月1日,长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理。

1954年8月1日,长春市改为吉林省省辖市;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从吉林市迁至长春市,长春市成为吉林省省会。

1955年2月22日,长春市人民政府改称长春市人民委员会。

1958年11月,国务院批复双阳县、九台县、德惠县、农安县和榆树县划归长春市管辖,长春市实施市管县体制。

1968年3月6日,成立长春市革命委员会。

1979年,列为国家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1980年6月1日,长春市革命委员会改称长春市人民政府。

1988年,国务院批复九台县改为九台市(县级)。[14]

1989年2月,国家批准长春市为国家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0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复榆树县改为榆树市(县级)。

1992年,国家计委将长春市列为沿边开放城市,享有沿海开放城市同等的优惠政策。

1993年7月,国务院决定各省会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12月,长春市停止计划单列市。

1994年7月6日,民政部批复德惠县改为德惠市(县级)。

1994年2月25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长春市成为副省级市。

1995年8月,撤销双阳县建置,设立双阳区。[14]

2005年,九台市卡伦湖镇、龙嘉镇、东湖镇3个镇划归二道区管辖,德惠市米沙子镇、万宝镇和农安县合隆镇3个镇划归宽城区管辖,此次调整使长春市城区面积扩大了31.5%。

2005年6月2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的方正、泡子沿、盛家3个村(范家屯经济开发区)整建制划归长春市管辖,建立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复撤销九台市(县级)改为九台区。

2015年12月,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决定赋予农安县政府地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2015年9月,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长府【2015】45号文件,将东湖镇、卡伦湖镇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回九台区管辖,并与同年12月撤镇改街道。

2016年7月,吉民行批【2016】2号文件,将龙嘉镇撤镇建街道,由二道区变更为九台区管辖。

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7年修订)》。[18]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长春市下辖7个区、1个县、4个开发区、3个县级市。[19]

区划详情

7个区:南关区、宽城区、朝阳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九台区。

1个县:农安县。

4个开发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

3个县级市:榆树市、德惠市、公主岭市。[19]

自然环境

长春地处中国东北平原腹地松辽平原,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和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壤,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一带一路”北线重要节点城市、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城市、长吉图战略腹地城市、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

长春位于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5’;[20]居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4]

截至2018年,长春市总面积 20593.53 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 625.5 平方公里。

截至2020年6月19日,长春市土地总面积2466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长春地势较为平坦,为东部山区与西部松辽平原过渡地带。以富峰镇-上河湾一线为界,东南部属丘陵-低山区,海拔高程多为200-400m,最高山峰为双阳区东南部的老道洞山,海拔711m。西北部为冲洪积台地,属高平原波状起伏地形,海拔标高160-200m;至农安-德惠-榆树一线进入松嫩平原,海拔高程为137-160m,相对高差5-10m,地形坡度多在5°以下,最低处为榆树市与松原市交界拉林河谷,海拔137.5m。全市低山丘陵占地2.84%,高平原(台地)占37.5%,河谷平原占59.66%。

气候条件

长春的气候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类型。东部和南部虽距海洋不远,但由于长白山地的阻挡,削弱了夏季风的作用;西部和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畅通无阻,故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冬季严寒漫长。年平均气温4.6℃,历史上最高气温可达40℃,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温度出现在1970年,为-36.5℃。年降水量600-700毫米,全年无霜期为140-150天,全年冰冻期为5个月。[11]

水文特征

长春的地表水属松花江水系,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的中下游,还有沐石河、双阳河、雾开河、新开河及卡岔河等流经境内,有波罗泡子、敖宝吐泡子、元宝泡子等主要泡子湖泊7处;市区的地表水,较大的河流为松花江的支流,也是饮马河的支流——伊通河及其支流——新开河等。由于市区的下部基岩为中生代白垩系红色岩系,岩层致密,为一不透水层或含水性极微,因而无深层地下水源,故地下水贫乏。[4]

自然资源

长春市地域辽阔,土地资源较丰富。土质主要是黑土、草甸土、黑钙土等,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4.5%、29.06%和15.28%。土质肥沃,一般黑土层厚达0.6米~1.0米。长春土壤共有12个土类、38个亚类、64个土属、190个土种,其形成与分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长春东部为暗棕壤地带,中部为黑土地带,西部为黑钙土地带,自东向西更替。受地形分异的影响,地带内的土壤系列各不相同。在暗棕壤地带内,组成了低山丘陵暗棕壤,台地白浆水、河谷草甸土和洼地沼泽土土壤系列;在黑土地带内,组成了台地黑土、河流阶地草甸土和低地沼泽土土壤系列;在黑钙土地带内,组成了阶地平原黑钙土、河谷阶地草甸土和盐碱土土壤系列。

矿藏资源

长春已查明的矿产资源共39种,258处,主要是能源矿、非金属矿和金属矿,多分布在九台区和双阳区。除已探明的煤、油质岩矿、水泥石灰岩矿、水泥黏土矿、珍珠岩砂、膨润土、萤石、铸型用砂矿、铜、银、铁以外,石油、天然气也有一定储量。[4]

生物资源

长春有林地26.5万公顷,森林的组成以东亚阔叶林成分为主,华北系成分、长白区系成分也有渗入,如黑松、樟子松、云杉、冷杉、长白落叶松、侧柏、桧柏、胡桃楸、水曲柳、黄菠萝、花曲柳、山杨、黑桦等。

野生植物资源群落中,有森林植物、草甸植物、草原植物等,具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300余种:可供药用的有五味子、大活、党参、苍术等到150多种;可做工副业原料的有胡枝子、芦苇、蒙古栎等50多种;可供食用的有蕨菜、黄花菜、山楂、山葡萄等30多种;可做饲料的有草木樨、小叶樟等50多种。

野生动物资源方面,有豹猫、红狐、鸿雁、林蛙、中华鳖、背角无齿蚌等5类34种。

人口

人口

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908.7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83.76万人,四县(市)人口324.96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4.8‰,死亡率6.2‰,自然增长率-1.5‰。城镇化率66.8%。

民族

长春市有50个少数民族成份,人口31.9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2%。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5个世居民族。有4个民族乡: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九台区胡家回族乡、九台区莽卡满族乡、榆树市延和朝鲜族乡。43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市级少数民族社团6个;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7家;市级朝鲜族群众艺术馆1所;乡级少数民族文化站4所。民族中小学13所;民族医院1所,民族乡医院4所,少数民族聚居村合作医疗点43个。[21]

政治

职务姓名任期
市委书记王云坤1992.11-1996.06
米凤君1996.06-2002.06
杜学芳2002.06-2005.12
王儒林2005.12-2007.05
高广滨2007.05-2015.11
王凯2019.04-2021.04
市长米凤君1991.03-1996.06
宋春华1996.06-1998.01
李述1998.01-2002.12
祝业精2002.12-2007.02
崔杰2007.02-2012.03
姜治莹2012.03-2016.05
刘长龙2016.10-2018.08
刘忻2019.01-2020.04

张志军2020.06-2021.07

现任领导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市委书记张志军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市长王子联[12][22]
副市长马延峰、陈宇龙、杨维林、李炜姝、曹武、赵显、杨少清[23]
秘书长赵心锐[24]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主任王志厚[12]
副主任徐连东、张知众、赵辉、吴相道、唐铁生
秘书长武凌[25]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主席高志国[26]
副主席孙丰月、刘春明、秦海涛、王桂敏、左毅、薛文革、梁国超
秘书长黄强[27]
参考资料来源:[28][29][30][31][32][33][34][35][36][37][38][39][13][40][41][42][43]

经济

长春是近海沿边开放城市,处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核心区域。长春“十三五”期间,将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吉林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再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和医药、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大数据等“六大”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长春经济率先在东北地区从低速增长区间回到合理区间,经济增速持续领跑东北四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被欧美多家主流媒体盛誉为“世界工业城市楷模”。[44]

2021年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10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4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960.47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3618.90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4∶41.7∶50.9。

2021年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7.09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税收收入520.06亿元,增长6.4%。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66.49亿元,下降10.9%,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1.42亿元,下降21.1%;教育支出147.46亿元,下降3.2%;卫生健康支出97.40亿元,增长4.9%;交通运输支出27.19亿元,下降16.9%;农林水支出118.35亿元,下降10.1%;住房保障支出48.62亿元,下降0.9%。

2021年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5%。从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变动情况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3%,衣着价格下降0.2%,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8%,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4.0%,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下降0.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下降2.5%。[1]


长春国家级园区
长春新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
参考资料来源:[45][46]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9.6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种植业产值365.62亿元,增长14.2%;林业产值5.80亿元,增长6.1%;牧业产值553.79亿元,增长2.3%;渔业产值6.94亿元,增长8.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7.52亿元,增长3.5%。

2021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4.1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5%。粮食总产量达到1236.52万吨,增长6.2%。其中,玉米产量1068.22万吨,增长7.9%;水稻产量148.72万吨,下降2.1%。猪出栏640.42万头,增长35.8%;牛出栏61.53万头,下降29.8%;羊出栏71.09万只,增长47.8%;家禽出栏2.53亿只,下降17.0%。肉类产量达到107.84万吨,增长1.4%;禽蛋产量达到36.22万吨,下降14.1%;牛奶产量达到7.04万吨,下降8.7%。全年水产品产量4.07万吨,比上年增长5.7%。

2021年全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14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6%。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识产品491个,有机食品239个,绿色有机环境监测面积达到604.4万亩,绿色有机农业总产值516亿元。

2021年全年全市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共5.36亿元,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3.06亿元。获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级补助资金10435万元,改造农户卫生厕所90164户。

2021年全年全市新建续建农产品加工业产加销一体化项目23个,完成投资19.54亿元。省级以上和市级龙头企业数量分别发展到162户和169户。[1]

第二产业

长春是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是新中国汽车、轨道客车、光电信息、应用化学、生物制品等工业发展的摇篮,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47]、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48]是长春的著名企业。2017年,长春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工业总量居东北第一。[49]

2021年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2473.01亿元,比上年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增长29.7%;重工业总产值下降0.1%。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总产值增长39.7%;集体企业总产值增长12.1%;股份合作企业总产值增长46.3%;股份制企业总产值增长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总产值下降3.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增长6.6%。

2021年,汽车产业比上年下降1.2%;食品产业增长30.2%;医药产业增长39.7%;电子产业增长19.0%;建材产业增长16.7%;能源产业增长4.3%;装备制造业下降3.0%。

2021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0.5%,利润总额增长3.2%。

2021年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509.22亿元,比上年增长8.3%。[1]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5.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1%。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18.8%;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6.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5%。民间投资增长13.1%。全市工业投资增长4.1%。

2021年全年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8496.3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商品房竣工面积479.24万平方米,下降20.5%。商品房销售面积1027.25万平方米,下降8.8%。商品房销售额865.59亿元,下降13.6%。

2021年全年全市二手房交易6.14万套,交易面积541.3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5%。其中,住宅交易5.90万套,交易面积493.95万平方米,下降13.5%。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1918.27亿元,增长9.3%,餐饮收入300.91亿元,增长21.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07.35亿元,增长1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1.83亿元,增长10.2%。

2021年,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0%,粮油、食品类增长4.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5.8%,金银珠宝类增长53.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0%。  

对外经济、旅游和会展

2021年全年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179.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进口1013.84亿元,增长13.6%;出口165.93亿元,增长22.4%。按出口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110.37亿元, 增长15.9%。全年新批外资项目(企业)38个,直接利用外资4.72亿美元。

2021年全年全市来长春旅游人数达到10124.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9%。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5.65万人次,增长6.0%;接待国内旅游者10108.86万人次,增长39.9%。全年旅游总收入2045.73亿元,增长48.1%。旅游外汇收入5427.19万美元,增长11.3%。

2021年全年全市共举办规模以上会展活动42项,展览面积150万平方米,展会实现交易额近120亿元。

金融、证券和保险

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467.25亿元,比年初增长8.7%。住户存款余额7756.46亿元,增长11.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907.66亿元,比年初增长9.4%。

2021年年末有价证券成交总额19087.1亿元,比上年下降1.7%。其中,股票交易成交额12173.3亿元,增长9.9%;国债成交额6024.1亿元,下降20.0%;基金成交额447.8亿元,增长19.8%。

2021年全年全市保费收入314.35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5.13亿元,下降12.0%;人身险保费收入229.22亿元,增长15.3%。全年赔付总金额124.85亿元,增长25.3%。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62.58亿元,增长19.1%;人身险赔付金额62.27亿元,增长32.3%。[1]

文化

【主词条:东北官话、长春话】

长春话是长春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哈阜片-长锦小片[50],起源于大量河北、山东移民与原关外汉人和满族人语言的混合。由于长春城区在建国后工业、文化等的快速发展,各地移民大批融入,所以又形成了口音较四邻农村县份更轻、更接近普通话的特点。

电影事业

长春是最早接触电影的中国城市之一,1895年电影艺术诞生于法国巴黎,1907年便传入长春。长春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城市,是著名的“电影城”,为新中国电影事业聚集、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电影人才。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创造了新中国电影“七个第一”,先后拍摄了人民电影第一部纪录片《民主东北》、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并译制了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51]

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以来,共拍摄各类影片10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英雄儿女》、《刘三姐》、《五朵金花》、《白毛女》、《平原游击队》、《甲午风云》、《创业》、《开国大典》等老影片成为共和国经典。长影改制后,又拍摄了《辛亥革命》、《铜雀台》、《龙之谷:破晓奇兵》、《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等众多著名影片

长影世纪城是长影改革、二次创业标志性工程,国际十大影视城榜首、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娱乐园。

雕塑文化

长春是闻名全国的“雕塑城”。截至2017年9月,长春已经连续举办18届“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和5届“世界(国际)雕塑大会”。长春世界雕塑大会在国内外雕塑界享有盛誉,被誉为“雕塑界的奥林匹克”。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汇聚了来自世界五大洲216个国家和地区近700位雕塑家的700余件雕塑作品,涵盖了玛雅、毛利、爱斯基摩、印欧等各种文化。长春世界雕塑公园陆续从法国罗丹博物馆引进了罗丹名作《思想者》、《巴尔扎克》、《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和《行走的人》,使长春成为亚洲第一个拥有罗丹大型雕塑作品的城市。位于长春世界雕塑公园的长春雕塑馆是现今国内最大的雕塑艺术馆。

2013年5月14日,长春市城市雕塑学会成为中国雕塑学会理事单位。

建筑文化

长春市的城市格局与风貌具有广场统领、轴线放射、气势恢弘的杰出近代城市与建筑特色,是近现代规划理念在中国大规模实践的重要实例。[52]

以伪满皇宫及八大部旧址为代表的长春大型历史建筑保存完好,分布于长春市中心地带,这些历史遗迹是长春独特建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春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已公布的第一批历史建筑99处237栋。还划定了10处代表不同历史时期的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其中6处被公布为吉林省历史文化街区。新民大街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第一汽车制造厂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长春电影制片厂早期建筑、伪满皇宫及日伪军政机构旧址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53]

戏剧文化

【主词条:吉剧、黄龙戏】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各地以及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区,是在建国后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剧种,因其诞生于吉林省的省会长春而得名,唱腔是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的综合体制,代表性剧目有《蓝河怨》、《桃李梅》、《包公赔情》、《燕青卖线》、《雨夜送粮》等。[54]

黄龙戏诞生于1959年,得名于辽金时代的“黄龙府”,以东北皮影戏音乐为基调,并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新剧种。代表作有《魂系黄龙府》、《大漠钟声》、《摩托格夫人》等。

饮食文化

【主词条:吉菜】

长春是吉菜的发源地,长春自古就有汉、朝、蒙、满等民族在此繁衍生息,特有的民族食俗,客观上形成了独特多元的吉菜饮食文化。20世纪30年代,长春成为伪满州国统治中心,溥仪的宫中膳房聚集了一批北京清宫御厨和山东名厨,宫廷菜、鲁菜与长春民间菜相互交融,形成了吉菜的基本雏形。又经过近年来的大规模挖掘、创新、推广,吉菜逐渐地以其独有的特色展现于世人面前。

特色名菜:长春蹄花丝、长春地三鲜、真不同酱菜、回宝珍饺子、满族八大碗、雪衣豆沙、韭菜烙盒、长春酱肉、翡翠人参茅台鸡、鼎丰真糕点、烧鹿尾、鹿血糕、渍菜白肉火锅、白肉血肠、鸡汤豆腐串。

老字号:鼎丰真、回宝珍、福义德灌汤包、真不同酱菜、春发合饭庄。

宗教文化

长春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且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全市经政府批准并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396处。

长春的寺观教堂有长春万寿寺、护国般若寺、百国兴隆寺、普门寺、大佛寺、长春观、长春天主教堂、长春西五马路基督教堂、长春市清真寺等。[55]

萨满教曾流传于古代中国东北地区,为众多满族人所信仰,因此其宗教特质成为本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萨满文化研究所是东北地区仅有的萨满文化专门研究机构。

遗产文化

长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存丰富,工业遗产特色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春具有独特的工业轨迹、工业风貌和工业历程,以铁路、有轨电车、一汽、长影、长客、长拖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业遗存具有深厚的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56]

截至2017年,长春市已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19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8处。

截至2017年7月,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有53个项目(9大类)。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30项,市级20项。

长春国家级遗产列表
名称类别
中东铁路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第一汽车制造厂
五家子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揽头窝堡遗址
农安辽塔
吉长道尹公署旧址
伪满皇宫及日伪军政机构旧址(11项)
伪满洲国中央银行旧址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早期建筑
长春电影制片厂早期建筑
唐代老边岗土墙(长城)
传统戏剧黄龙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艺东北大鼓
传统医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平氏浸膏制作技艺)
参考资料来源:

交通

2021年全年全市铁路客运量2221.4万人,货运量844.4万吨。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605.0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9.4%;旅客周转量为21.41亿人公里,下降6.7%。全年民航货邮吞吐量9.45万吨,增长12.9%;旅客吞吐量1128.97万人,增长20.6%。[1]

长春公路
国道102国道302国道334国道
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G1)珲乌高速公路(G12)长深高速公路(G25)
长春绕城高速公路(G0102)抚长高速(S26)
客运站长春客运中心站长春凯旋公路客运站长春高速公路客运站
参考资料来源:

铁路运输

长春是全国的重要铁路枢纽城市、“一带一路”北线重要节点城市。2017年10月13日,长春国际港暨中欧班列(长春-汉堡)正式开通。长春国际港依托长春铁路综合货场建设,是东北最大的一级铁路综合物流基地。[57]

长春北站、长春南站仅供列车员乘降或办理货运业务。

长春铁路
铁路线路京哈线长滨线长大线长图线长珲城际铁路
哈大高速铁路长白快速铁路长双烟铁路辽长铁路
火车站长春站长春西站龙嘉站德惠站九台站
参考资料来源:[58]

航空运输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前身是长春大房身机场,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现机场于2005年8月正式通航,位于长春东北部的九台区龙嘉镇,为民用4E级机场,是中国东北地区四大国际机场之一、东北亚区域重要的航空交通枢纽、中国主要建设的干线机场,总面积7.3万平方米,有1座航站楼,22个机位,1条3200米的跑道。龙嘉机场实现高速铁路和机场无缝衔接。二期工程正在扩建当中,预计2018年7月完成并投入使用。[59]

截至2017年底,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共有37家航空公司累计运营航线150条,通航城市73座,初步形成了辐射国内、布局东北亚、连接东南亚主要国家和俄罗斯地区重点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2017年,运输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增速位列东北四大机场第一。2017年11月13日,龙嘉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正式跻身“千万机场俱乐部”。[60]

市内交通

  • 公交

长春是“公交都市”,公交运营车辆近4000台,运营线路将近200条(含各类支线和区间线),线路长度2539公里,年客运量4.08亿人次。[61]

  • 出租车

长春出租车行业发达,出租汽车总量、人均出租车占有量以及出租车行业对经济贡献率均居于全国前列,其中人均出租车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

  • 公共自行车

2016年9月22日,长春开通了公共自行车服务,共设54个站点,约有2000辆自行车。[62]

  • 轨道交通

【主词条:长春轨道交通】

长春轨道交通包括长春地铁、长春轻轨和长春有轨电车。截至2018年8月,长春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6条,共设车站105座,运营里程约100.75公里。[63]

截至2018年8月,长春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共有4条(段),包括轨道交通8号线、9号线,以及其他线路延伸线(如2号线西延线、3号线东延线),在建里程近70公里。至2023年,长春市轨道交通线网将由12条线路组成,线网总长度341.62公里。

长春是中国第一个有地铁规划的城市(1939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五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2002年)。[64]

长春轨道交通
地铁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长春轨道交通2号线
轻轨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长春轨道交通4号线
有轨电车长春公交54路长春公交55路
建设中长春轨道交通8号线长春轨道交通9号线
长春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线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东延线
参考资料来源:

社会

  • 概述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1064所,比上年增加171所。教职工2.5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9万人。在园幼儿14.2万人,比上年增加1.98万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近5万人,比上年增加3.2万人。全市承担学前教育(幼儿园、附设幼儿班)专任教师1.35万人。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0所。教职工507人,其中,专任教师408人。全市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毕业生588人,招生605人,在校生3850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生194人,招生172人,在校生1337人。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199所,比上年减少185所;毕业生15.79万人;招生14.53万人;在校生68.16万人,比上年减少1.45万人。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普通小学873所,比上年减少188所。另有不计校数小学教学点475个,比上年增加155个。教职工3.3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8万人。全市小学毕业生7.75万人;招生6.79万人;在校生45.47万人,比上年减少1.05万人。全市承担小学教学任务(含普通小学、小学教学点、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段、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段、附设小学班)的专任教师3.62万人。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初中(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和职业初中)学校326所,比上年增加3所。教职工3.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74万人。全市初中阶段毕业生8.04万人;招生7.73万人;在校生22.69万人,比上年减少0.4万人。全市承担初中教学任务(含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段、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初中段、完全中学初中段、附设初中班)的专任教师2.23万人。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中(高级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学校86所,比上年增加3所。教职工1.8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48万人。全市普通高中毕业生4.3万人;招生5.47万人;在校学生16.08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全市承担普通高中教学任务(含高级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高中段、完全中学高中段、附设普通高中班)的专任教师1.13万人。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以下同)93所,比上年减少1所。教职工0.4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0.36万人。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1.36万人;招生1.96万人;在校学生5.04万人,比上年增加0.43万人。全市承担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任务(含中等职业学校、附设中职班)的专任教师0.37万人。[1]

  • 基础教育
长春主要小学
东北师大附小吉大一小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小学部)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
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明德小学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小学部)长春市安达小学
长春市朝阳实验小学白山小学长春市柳影中学(小学部)长春市汽车区第七小学
长春市宽城区天津路小学树勋小学长春市宽城区柳影小学长春市解放大路小学
长春市宽城区实验小学绿园小学长春市宽城区天津路小学长春市绿园区朝鲜族小学
长春主要中学
东北师大附中吉林省实验中学长春外国语学校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
长春市实验中学长春市第六中学长春市十一高中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长春汽车厂六中九台区第一中学长春市第一五○中学
长春市朝鲜族中学长春市第一中学长春市第二中学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长春市第五中学长春市第八中学长春市第九中学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
  • 高等教育

长春是中国大学在校生在城市人口中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长春拥有中国现今办学规模最大的普通高校—吉林大学、中国光学英才的摇篮—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中国航天员的摇篮—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长春本科院校
院校名称主管部门办学层次/性质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空军军队2110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陆军军队2110工程
吉林大学教育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111计划、新工科、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吉林农业大学1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长春师范大学博士点
长春工业大学新工科、博士点
吉林财经大学硕士点
长春大学硕士点
吉林建筑大学硕士点
长春工程学院新工科、硕士点
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点
吉林体育学院本科
吉林警察学院本科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本科
吉林工商学院本科
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省教育厅本科(民办)
吉林动画学院
长春建筑学院
长春光华学院
长春科技学院
长春财经学院
长春人文学院本科(独立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65]
长春大专院校
院校名称主管部门办学层次/性质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省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大学专科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长春东方职业学院吉林省教育厅大学专科(民办)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长春健康职业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65]
长春成人院校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长春职工大学
长春市建筑职工业余大学长春职工医科大学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大学吉林省教育学院
长春教育学院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长春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名单》[66]

科技事业

2021年全年全市专利授权量21668件,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051件,增长45.1%。全年登记的科技成果35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99.01亿元。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66户。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法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6家,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9家。全年实施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084批次,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2万台/件。[1]

文化事业

  • 场馆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文化(文物)事业机构282家,其中,艺术表演团体9家,艺术表演场馆5家,公共图书馆13家,艺术馆、文化馆13家,文化站193家,文化艺术科研、科技机构1家,文物保护研究机构1家,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家,其他文化事业10家,博物馆25家,文化市场管理机构7家。公共图书馆总藏量730万册,其中,少儿图书馆藏量121万册。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935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74家,文化娱乐场所278家,演出场所37家,艺术品经营店246家。市区(含开发区)文化经营场所679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276家,文化娱乐场所134家,演出场所23家,古玩(美术品)经营店246家。[1]

长春主要公共文化场馆
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伪满皇宫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革命博物馆吉林省自然博物馆
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吉林省群众艺术馆吉林省美术馆吉林省民间工艺美术馆吉林省图书馆
长春市博物馆长春地质宫博物馆长春汽车博物馆长春市文庙博物馆东北亚金融博物馆
长春市工人文化宫长春市群众艺术馆长春市图书馆长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长春市规划展览馆长春雕塑馆长春市方志馆吉林国际动漫博物馆职业教育博物馆
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长春市少年宫
参考资料来源:[67]
  • 传媒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广播电视台7座,节目23套,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转播台10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为100%。[1]

长春电视台/电台
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吉林教育电视台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长春广播电台长春交通之声广播电台
长春报刊[10]
新文化报吉林日报东亚经贸新闻
长春日报长春晚报城市晚报
  • 节庆会展

长春是中国节庆会展名城[68]

长春的节庆有中国长春电影节、瓦萨滑雪节、长春国际啤酒节、长春动漫节等。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中国第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电影节,中国四大电影节之一,最高奖项为“金鹿奖”。[69]

长春的会展有东北亚博览会、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长春农博会、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长春世界雕塑大会等。东北亚博览会是世界唯一由东北亚六国共同参与并面向全球开放的国际性综合博览会。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是中国五大汽车展会之一,中国唯一国际级汽车博览会。

卫生事业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7924个,比上年减少0.5%。其中医院、卫生院398所,增长5.9%。拥有医疗床位6.62万张,增长2.0%。卫生技术人员为8.47万人,比上年增长5.2%。市辖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家。[1]

长春三级甲等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省脑科医院
吉林省前卫医院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大学第四医院/一汽总医院吉林大学口腔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春市中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长春市妇产科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

体育事业

长春是中国重要的体育城市,在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上有着突出的表现,培养出诸多体育人才,拥有闻名全国的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和吉林东北虎篮球俱乐部。

2021年全年成功承办了瓦萨国际越野滑雪赛等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50余项次。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健身场地设施,改善健身条件,开展各级各类健身活动512余项次,近百万人次参与活动。

2021年全年全市销售体育彩票14.39亿元,占全省销售的比例为39.5%。[1]

长春主要体育场馆
吉林省滑冰馆吉林省速滑馆长春奥体中心长春五环体育馆
长春市体育馆长春市工人体育馆长春市滑冰馆长春富奥冰球馆
长春体育场长春经济开发区体育场南岭体育场

邮电通信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邮政局(所)239个,其中市辖区87个。全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1.88亿元,比上年增长47.8%。订销报刊杂志累计16236.83万份。特快专递73万件,增长0.9%,集邮446万件,下降16.5%,邮政储蓄平均余额5581.03亿元,增长30.5%。

2021年年末全市移动电话期末到达户数1315.42万户,比上年下降7.8 %;互联网接入用户638.68万户,增长19.9%。[1]

城市建设

2021年全年全市道路新建和扩建长度286.8公里,道路总长度5950.21公里,总面积10123.68万平方米。

2021年全年全市公共水厂日综合生产能力为123万立方米/日,城区使用自来水人数达414.8万人。全市天然气供气总量达到8.95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达到4.22万吨;城区使用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户数达到218万户。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1251万平方米。

2021年全市公园面积6393.2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3717.3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2%。[1]

环境保护

2021年全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1958.5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5%。全社会用电量300.60亿千瓦时,增长6.3%。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下降4.1%。

2021年全年全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54.9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9.7dB(A)。

2021年全年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级天数330天,占总天数的90.4%,其中,一级优天数171天,占优良天数51.8%;二级良天数159天,占优良天数48.2%;空气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每立方米31微克,比上年下降11微克;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每立方米9微克,下降1微克;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每立方米31微克,下降1微克。全市环境空气综合指数3.58,下降0.54。[1]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95起、死亡205人;全市亿元GDP死亡率0.0289,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0.8309;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62。[1]

人民生活

2021年年末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281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73元,增长11.0%。[1]

社会保障

2021年年末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65.91万人,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在职职工185.93万人,增长12.3%;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5.52万人,增长18.0%;全年征缴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206.4亿元;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0.04亿元。全年共为80万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65.93亿元,增长17.3%;为2.3万名人员发放失业金2.18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36.7万人,参保率达到95%以上,其中职工医疗保险201.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635.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137.44万人。

2021年全年全市开发就业岗位19.3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1.6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0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06.41万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全市累计援助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226人,年末实有公益性岗位人员15535人。

2021年年末全市城市居民6221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112442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全年发放城乡低保资金9.33亿元。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42家,总床位数48203张。其中:国家办养老机构85家,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357家。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78所。

2021年全年全市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23亿元。募集善款6262.78万元,总支出慈善募捐款5713.58万元,受助群众达2.2万人次。[1]

旅游

长春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70],风景名胜众多,其中以伪满皇宫、伪满八大部、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长影世纪城、世界雕塑公园、长影旧址博物馆、长春国际汽车公园、莲花山滑雪场、长春文庙、南湖公园、长春东北虎园、庙香山风景区、关东文化园等景点最为盛名。

截止2017年,长春市共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4个[71],4A级旅游景区12个。

长春国家级景区
5A级伪满皇宫博物院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长影世纪城长春世界雕塑公园
4A级莲花山滑雪场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长春孔子文化园长影旧址博物馆
御龙温泉长春现代农业博览园东北民族民俗馆长春动植物公园
庙香山风景区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关东文化园天怡温泉
3A级吉林省自然村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石头口门水库金穗山庄
农安辽塔长春天下一家生态养生村缘山湖生态园吉林省剑鹏马城
绿宝石山庄八台岭古驿村落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72]

长春文庙是全国参与“祭孔”的14家文庙之一,每年2月和8月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纪念孔子。2013年3月5日,长影旧址博物馆被评为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成为全国十大入选景区之一。

长春新十五景:长东北文化旅游产业园、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长影旧址博物馆、伊通河景观带、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劳动公园、长影世纪城、长春孔子文化园、净月潭国家风景名胜区、长春东北虎园、东北民族民俗馆、百花百草百木园、松山韩蓉非洲艺术收藏博物馆、长春国际汽车公园、长春现代农业博览园。

长春主要景点
公园世界雕塑公园长春奥林匹克公园长春国际汽车公园
长春动植物公园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长春观澜湖公园
长春世界风景园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长春东北虎园
长春友谊公园长春德苑主题公园长春胜利公园
长春公园长春牡丹园南湖公园
名胜古迹伪满皇宫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伪满八大部
佑国塔农安辽塔长春万寿寺
护国般若寺大佛寺百国兴隆寺
普门寺吉长道尹公署长春文庙
滑雪场净月潭滑雪场莲花山滑雪场庙香山滑雪场
新立湖滑雪场
著名步行街重庆路桂林路长江路
同志街红旗街巴蜀映巷
城市地标人民广场文化广场人民大街
新民大街太阳鸟净月女神
重要场所/设施长春烈士陵园长春解放纪念碑苏军烈士纪念塔
参考资料来源:[73]

著名人物

梅娘柏青陈佩斯刘威李幼斌
张凯丽田连元王刚侯天来李思思
沙溢刘烨姜超关悦梁博
郭俊辰李锐徐松子武大靖爱新觉罗·溥仪
万国权黄大年彭桓武周洋韩天宇
王皓



参考资料来源:

荣誉

  • 荣誉列表
长春荣誉
荣誉称号荣获时间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1992年-2016年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8年
中国四大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01年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2年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07年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08年-2017年
国家卫生城市2008年-2016年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0年
全国文明城市2011年/2014年/2017年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2年/2017年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2013年
中国十大休闲城市2014年
荣列“中国十大科研城市”2015年
荣列“中国城市引才十强”2016年
国家森林城市2016年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7年
荣登“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2017年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74]2018年12月21日
“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018年12月21日
“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018年12月21日
2018年WFBA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75]2019年1月
2020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76]2020年11月
2020中国国家旅游年度臻选旅游城市[77]2021年4月21日
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获评为二线城市[78]2021年5月
参考资料来源:[79][80][81]
  • 长春之最

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管道煤气的城市(1930年代)。[82]

亚洲第一个实现主干道电线入地的城市(1930年代)。

中国第一个全由外国专家规划设计的城市(巴黎、堪培拉)。

中国第一套自主研发的商用遥感卫星组“吉林一号”。

长春素有“汽车城”、“电影城”、“科教文化城”、“森林城”、“雕塑城”的美誉,是新中国汽车、轨道客车、电影、光学、应用化学、生物制品等行业的发祥地。

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的中国一汽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辆轿车。

中国轨道客车的摇篮,长春客车厂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轨道客车、第一辆有轨电车、第一列地铁列车、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实验);长春客车厂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也是世界规模最大轨道车辆制造商。

中国电影工业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了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新中国第一部动画等。

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制出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电子显微镜以及神舟六号的有效载荷(主要部件)和玻璃窗;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是中国最早和最负盛名的光学研究机构。

中国应用化学的摇篮,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制出神舟六号的耐火材料。

中国生物制品的摇篮,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出中国第一支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第一支基因工程干扰素、第一批单克隆抗体;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中国最早和最大的疫苗研究生产单位。

2018年10月,长春市入选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83]

2018年12月,长春市荣获“2018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称号。[84]

2018年9月,长春入选2018城市文旅新引力排行榜,排名第36位。[85]

2018年10月,“2018中国区域最安全城市排行榜”公布,长春市以90.33分排第1名,成为中国东北十佳最安全城市。[86]

2018年11月,长春入选全球科研城市50强第42名。[87]

2018年11月,长春入选“2018中国地级小康城市100强”,排第58名。[88]

2018年12月,长春入选“2018中国陆最佳商业城市榜”,排第46名。

2021年5月21日,“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长春位列第30位。[89]

对外交流

截至2017年12月,长春与世界上19个国家的20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与世界约25个国家的49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城市关系。

长春友好城市
城市名称所属国家缔结时间
仙台市日本1980年10月27日
诺维萨德塞尔维亚1981年11月10日
伯明翰市英国1983年07月07日
明斯克市白俄罗斯1992年05月18日
温泽市加拿大1992年08月25日
日利纳斯洛伐克1992年11月23日
蔚山韩国1994年03月15日
小石城美国1994年06月02日
马斯特顿市新西兰1996年09月12日
乌兰乌德市俄罗斯2000年09月27日
清津市朝鲜2003年10月25日
穆拉市瑞典2005年01月01日
沃尔夫斯堡德国2006年06月12日
蒙特勒依法国2008年05月06日
蒂华纳墨西哥2009年04月01日
巴真府泰国2011年09月22日
普罗夫迪夫保加利亚2011年11月11日
瓦南布尔澳大利亚2012年08月26日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俄罗斯2014年12月01日
约灵自治市丹麦2017年06月28日
参考资料来源: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