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组织贷款(2023最新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百科介绍)

由网友(尐釹馆)分享简介:国际金融组织存款首要包孕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存款以及亚洲开垦银行(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简称ADB)存款。中文名称国际金融组织存款简介国际金融组织存款是由1些概述国际金融组织存款首要包孕世分类世界银行(世行)存款首要指国基原先容国际金融组织存款是由1些国度的当局配合投...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主要包括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贷款和亚洲开发银行(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简称ADB)贷款。

中文名称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简介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由一些

概述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主要包括世

分类

世界银行(世行)贷款主要指国

基本介绍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贷款条件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由一些国家的政府共同投资组建并共同管理的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旨在帮助成员国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和平衡国际收支。其贷款发放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以发展基础产业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对低收入的贫困国家提供开发项目以及文教建设方面的长期贷款,对发展中国家的私人企业提供小额中长期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国际开发协会(IDA)、国际金融公司(IFC)、亚洲开发银行(ADB)、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和其他国际性、地区性金融组织提供的贷款。

分类

世界银行(世行)贷款主要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IDA)信贷,其目的是通过长期贷款的支持和政策性建议帮助会员国家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主要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息的中长期贷款,利率采用浮动制,利率水平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比较接近,贷款期限通常为20年,一般称为“硬贷款”。国际开发协会主要是向最贫穷的低收入会员国提供无息的长期开发信贷,贷款期限在35-50年,一般称为“软贷款”。世行从2000财政年度起不再向中国发放软贷款。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贷款是亚行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的长期性开发资金。目的是为了鼓励各国政府和私人资本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投资,对本地区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促进本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亚行贷款分为普通贷款和特种贷款。普通贷款(Ordinary Operation)主要用于帮助成员国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浮动利率,贷款期限为15-25年,普通贷款也称之为硬贷款。特种贷款(Special Operation)主要是为贫困成员国提供的优惠贷款。这种贷款不收取利息,贷款期限为40年,也称为软贷款。我国未使用过亚行的特种贷款。

贷款特点

(1)贷款条件优惠。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一般利率较低,期限较长,如国际开发协会,主要是对低收入的贫困国家提供开发项目以及文教建设方面的长期贷款,最长期限可达50年,只收0.75%的手续费。

(2)审查严格,手续繁多,从项目申请到获得贷款,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贷款条件

①限于成员国。

②用于工程项目。发放贷款的重点

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如交通运输(铁道、公路、水运、民航)和公用事业(如电力、通讯、供水、排水等);

发展农村和农业建设项目以及教育、卫生事业项目等。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发放非项目贷款。

凡非项目贷款,借款国只能用于满足进口某项物资设备所需的外汇、支持生产或用于克服自然灾害后维持经济发展计划的资金需求等。

③专款专用。并国际金融组织的监督:使用款项、工程进度、物资保管、工程管理

④贷款期限和利率。

一般为数年,最长可达30年。

贷款利率分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和可变利率三种。

⑤贷款费用。一般包括:先征费用,贷款生效时支付贷款额的1%;未支付余额承诺费,经借款人申请与贷款人协商批准后可有部分免除。

⑥贷款货币。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瑞士法郎或国际金融组织可有效出资的其他货币。

贷款优点

1.贷款期限长,利率低,适用于扩展国内投资期限长、取得经济收益较慢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以国际开发协会的贷款最为优惠;世界银行贷款虽然收利息,期限亦较短,但与一般国际商业信贷条件相比仍属优惠,适合需要长期发展的电力、水利、交通设施等建设项目。对于投资于基础建设和其他需要长期发展的建设项目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如果能成功申请到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不但能保证工程的如期进行,还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企业的效益。 2.有利于整体计划的拟订、发展与执行。国际金融组织对贷款计划的申请视其在借款国发展的优先性而决定核准与否,通常先派遣专家对借款国经济情况及贷款计划进行调查了解,并先协助进行可行性研究及拟订整体计划,待可行性研究与经济价值评估满意后,方可核准贷放。计划制定期间还视情况派员实地考察,考核进度情况,故有助于接受贷款国家整体计划的拟订、发展与执行。房地产企业应该根据本国、本地区整体计划来制定自身的开发计划,这样才能顺利地通过计划评估并取得贷款。

3.提高了私人企业在国际商业中的地位,有助于国际私人资金的流入。国际金融公司核贷或投资私人企业的标准颇为严格,故接受贷款企业在国际商业中的地位亦大为提高,且受贷企业投资成功后,国际金融公司转让股权于其他外来投资者,可引导国外私人资金的流入。成功申请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可以成为国内房地产企业进入国际大舞台的通行证,为将来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打下良好的基础。

4.贷款采购可获得高品质的器材与设备。国际金融组织利用国际招标采购器材与设备,由于国际竞争的原因,采购的物资品质较高,价格亦较低廉。国内房地产企业可以利用这种国际招标采购的机会,大幅度地进行装备的更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保持或提高企业的领先地位。

贷款程序

①提出计划,确定项目。

②组织专家,

③审议通过,签订贷款合同。

④工程项目招标。

参加投标的国家,仅限于成员国。

国际金融组织按工程进度发放贷款,并对贷款的使用进行监督。

在建设项目所需物资确已成交后,国际金融组织才能将贷款直接付给供应商或借款者。

国际金融组织还要对设备的招、投标合同的过程进行监督。

派出检查团定期检查工程进度,了解是否严格执行了批准的贷款合同,确保资金按计划使用。

⑤项目投产后,做出后评价。贷款全部发放后1年左右,企业效益、社会效益、银行效益以及经验教训等。

中国应用

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引进外资的重要渠道之一。自1981年至今,中国利用世界银行(简称世行)、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累计达457个,承诺贷款金额约为657.5亿美元,并累计获得国际金融组织赠款28亿多美元。其中70%分布在中西部,涉及交通、能源、城建、环保、农业和农村发展、教育、卫生、工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为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取得较好财务、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还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为载体,中国引进了竞争性招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先进管理制度,借鉴了环境影响评价、供水和污水处理收费等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的国际经验,推动了公用事业(1596.311,20.76,1.32%,吧)单位改革、区域卫生资源规划等多项试点工作。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主权外债,通过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执行质量和偿债信誉最好的国家之一。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各有关部委、地方各级政府以及项目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财政部作为中国政府外债的统一管理部门,多年来与有关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一道,逐步完善政府外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涵盖“借、用、还”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强化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着力提高项目执行机构能力和人员素质,积极推动与国际金融组织的贷赠款合作实现从重数量向重质量和效益转变,从重筹借向重使用和偿还转变,从重资金引进向资金和智力引进并重转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管好用好每一笔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资金。

管理措施

完善规章制度

有关部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水平。财政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研究和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部门规章和部门规范性文件,并指导各地财政部门因地制宜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更好地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各有关部委及地方各级政府作为转贷(赠)款项目管理机构也重视并加强项目的制度建设,制定、发布了一系列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

把好项目立项审批关

中国已逐步建立了发改委牵头、财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合作、各司其责的科学的贷款决策体系。各部门对拟立项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从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相关性、财务可行性、还贷能力、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认真把好项目立项审批关,促进中国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的整体质量不断提高。

加强项目监督检查

除审计工作以外,其他监管部门还充分调动各方面检查力量,采取经常性检查与专项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强对项目全过程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整改。为加快建立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财政部正进一步完善贷款项目监督检查办法,以专项检查和重点检查为主,细化步骤,量化指标,制定明确的监督检查计划并认真落实。各行业主管部门及地方各级政府对所管的项目以开展经常性检查为主,督促项目单位加快项目执行进度,规范贷款资金使用,并监督有关部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实际需要,财政部和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一直重视加强国际金融组织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采取各种形式为项目管理人员和项目具体实施人员提供培训。特别是,针对部分基层项目财务管理不规范、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逐步加强了对基层单位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项目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培训工作的加强,中国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支精通业务、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为完善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加快建立绩效评价体

系财政部正与各有关部委、地方各级政府一道,研究建立覆盖绝大多数项目的动态监控体系,并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项目准备、实施和后期运营的全过程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评价,并切实将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到贷赠款管理的各个环节,以改进和提高贷款管理工作质量。在各方的支持和配合下,财政部在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正探索将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纳入到整个财政管理信息体系,逐步实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和技术一体化的目标。

研究建立长效机制

为防范化解政府外债风险,中国中央和地方基本建立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还贷准备金制度,通过充分发挥还贷准备金的周转垫付功能,有效规避还贷风险,切实维护了中国的偿债信誉。为建立政府外债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关部门正研究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政府外债统计、监测与预警体系,以掌握政府外债的全口径统计数据,有效监测政府外债风险并提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方案,更好地为科学管理决策服务。

贷款领域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领域

“十二五”期间,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仍以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贷款领域包括:农业(含林业、水利)、交通、能源、城建、环保、教育、卫生、金融及扶贫、其中以农业、交通和城建环保为主,更加注重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在逐步试点的基础上,适时加大对职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领域以及扶贫、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服务等项目的支持。

(一)农业(包括农、林、水)

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安全、农村经济开发示范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生态能源和环境治理、土壤改良、畜牧养殖、渔政渔港建设、生态林建设、林业产业化发展;农村节水灌溉、引水工程、洼地除涝及防洪、病险水库治理、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和土地荒漠化治理、农村安全引水等。

(二)交通

依据国家铁路网、公路网、水运规划,建设国家干线铁路网,干线公路、国省道改造(道路养护、超载治理),农村公路网建设,内河航道综合整治,内河航运和航电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城际综合运输通道),民航机场等,现有的干线机场改造扩建,新建支线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综合交通(多式联运)。

(三)能源

清洁能源、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风电、中小型水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热或光伏发电、地热利用、沼气回收利用、煤层气开发利用,热电联产,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改造、输配电系统节能改造等工业节能,建筑节能,节能服务公司。

(四)城建、环保

城市交通,包括体现公交优先,快速通达的路网改善,交通场站、枢纽的建设,交通管理与道路安全改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包括城市供水、污水、中水回用、垃圾、集中供热、供气、污泥处置;重点湖泊、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小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指的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如污水、垃圾等农村面源处理、农村路网);文化遗产地基础设施;循环经济:城市废弃物收集、分类、回收、利用,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等。

(五)社发及其他

职业教育、农民工培训、城乡社保一体化、扶贫、结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有益探索、研究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