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利(中国工程院院士)

由网友(寒江映月)分享简介:杨胜利,一九四一年一月五日出熟于江苏省太仓市,熟物技能博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教院上海熟物工程研究中间研究员。一九六二年杨胜利结业于华东理工大教;一九九七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首要从事体系熟物教及其正在熟物技能中使用的研究,包孕基果工程正在酶、发酵以及制药工业中的使用研究以及开垦以及代谢工程研究。中文名杨胜利国籍中国...

杨胜利,1941年1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市,生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杨胜利院士 点拨医药企业展望能源未来

1962年杨胜利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胜利主要从事系统生物学及其在生物技术中应用的研究,包括基因工程在酶、发酵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和代谢工程研究。

中文名

杨胜利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41年1月5日

毕业院校

华东化工学院有机化工系

性别

职业

生物技术专家

出生地

江苏省太仓市

个人经历

1962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有机化工系。1962年9月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

1980-198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2-199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新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863”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技进步专家咨询委员等。

2014年11月26日,正式入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职院士,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名誉院长。

主要成就

杨胜利所主持的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研究中建立了基因克隆、定位表达系统,并采用DNA体内重组提高质粒的稳定性,优化了宿主和表达的条件,构建了高稳定性、高表达的基因工程菌,主要技术指标优于国际同类基因工程菌,发展了基因工程菌膜反应器,已于1990年用于工业生产。并致力于将微生物血红蛋白、热休克蛋白、分子伴侣等基因用于工业生产菌株的优化,推动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在医药和工业生物技术产业中的应用。他还在分子药理学、微生物血红蛋白和蛇毒基因工程、蛋白酶蛋白质工程、分子伴侣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988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获中科院第二届亿利达科技奖。近几年来,在分子药理学研究、微生物血红蛋白基因研究、蛇毒基因研究等方面不断创新开拓,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在国内外重要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杨胜利教授从事医药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科研、教学工作。是中国最早开展系统生物学研究科学家之一。先后开展新抗生素及细菌耐药性的研究、大肠杆菌表达质粒及宿主工程、血红蛋白能量代谢工程、枯草杆菌蛋白酶蛋白质工程、分子伴侣等研究。所研制的青霉素酰化酶工程,表达量高,稳定性好,超过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从事肝癌功能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科研项目13项,已获奖4项,其中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杨胜利教授共发表论文90余篇,获中国发明专利26项。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学委会主任。

人才培养

生物化工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培养博士研究生19名,硕士研究生14名。

荣誉表彰

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享受上海市特殊津贴。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