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由网友(征服伱旳心)分享简介:人工智能是平凡高档黉舍原科业余,属于电子疑息类业余。原业余是中国低校人规划创造的业余,旨正在造就中国人工智能财产的使用型人材,鞭策人工智能1级教科设置装备摆设。二零一八年四月,教诲部正在研究拟定《高档黉舍引领人工智能立异步履规划》,并研究创造人工智能业余,入1步完美中国低校人工智能教科系统。[一]中文名人工智能教科门类工教业余代码...

人工智能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本专业是中国高校人计划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2018年4月,教育部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并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1]

中文名

人工智能

学科门类

工学

专业代码

080717T

专业层次

本科

专业类别

电子信息类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修学年限

四年[2]

主干课程

179 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是泡沫还是蓬勃发展

1.认知与神经科学课程群

具体课程: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基础、人类的记忆与学习、语言与思维、计算神经工程

2.人工智能伦理课程群

具体课程:《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

3.科学和工程课程群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实验科学家和理论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寻找人工智能的突破点,同时必须要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让人工智能学科走在正确、健康的发展道路上。

4.先进机器人学课程群

具体课程:《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

5.人工智能平台与工具课程群

具体课程:《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6.人工智能核心课程群

具体课程:《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3]

培养目标

以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理论与工程技术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学习机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深度学习框架、工具与实践平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处理与识别技术、视觉智能处理技术、国际人工智能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理论方法,培养人工智能专业技能和素养,构建解决科研和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思维、专业方法和专业嗅觉。[4]

背景信息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2017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占据51%,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中国却只有5%左右,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超过500万。

全球共有超过360所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其中美国拥有近170所,中国仅30多所。虽然一些中国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总体上缺乏人工智能的基础教学能力,高校在独自培养具有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上有所欠缺。[5][6]

发展历史

2018年4月3日,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透露,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在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教育部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通过科教融合、学科交叉、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5][6]

2018年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宣告成立,于2018年面向全国招生。每年计划招生40人左右,高考招生选拔15人左右,校内新生选拔15人左右,少年班再选拔10人左右。

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确定新增审批专业名单。根据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3]

2020年3月3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在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人工智能”专业新增最多。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180所高校都新增了“人工智能”专业。此外,“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医学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等智能领域相关专业,也同样是高校的新增备案和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中的热门。[7]

专业目标

探索实践适合中国高等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应用型人才。[5]

开设院校

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建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吉利学院

天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河北: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保定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河北外国语学院、河北东方学院

山西: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工商学院

内蒙古: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沈阳工程学院、沈阳城市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吉林:吉林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大学、长春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江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常州大学、盐城工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工学院、扬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浙江:浙江大学、温州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宁波工程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安徽: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巢湖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马鞍山学院

福建: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阳光学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江西:江西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山东: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青岛滨海学院、山东女子学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青岛黄海学院、山东现代学院、山东协和学院、齐鲁理工学院、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河南:中原工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黄淮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

湖北: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江汉大学

湖南:湖南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怀化学院、湖南工商大学、南华大学、长沙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湖南信息学院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

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学院、北部湾大学、贺州学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重庆: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四川: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旅游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贵州:贵州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贵州师范学院

云南:云南农业大学、玉溪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商洛学院、西安邮电大学

甘肃:兰州大学、河西学院

青海:青海民族大学[8]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