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政法类 公办 普通本科)

由网友(軟萌少女范)分享简介:东北政法大教(简称西政,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座落于沉庆市,由中国教诲部取沉庆市国民当局共修,是新中国最先成立的政法类高档教府,是鼎新开搁后尾批天下重心大教,是天下尾批卓著法令人材教诲造就基地、去华留教熟中国当局惩教金委派造就院校、中西部低校根蒂根基...

西南政法大学(简称西政,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坐落于重庆市,由中国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学府,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樊伟、校长付子堂[1]校训为“博学、笃行、厚德、重法”。[2]

西政系 掌管最高法五大巡回法庭,西南政法78级 难以复制的神话

截至2022年9月19日,学校共有沙坪坝校区、渝北校区和宝圣湖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00余亩。学校有5个学部,13个学院;30个本科专业,其中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职工2000余人。[2]

西南政法大学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重庆财经学院、贵州大学和云南大学政法相关院系,成立西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并入。1995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0年由司法部直属划转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模式。2012年成为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大学。[3]曾培养出王海萍、蔡卫宇、殷红等杰出校友。[4]

截至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政法类大学排名第3名[5];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第71名

中文名

西南政法大学

外文名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

简称

西政(SWUPL)

国家重点学科

2 个

创办时间

1950年[6]

知名校友

贺卫方、李昌麒、王卫国、周强、陈文清、朱新华

知名教师

田平安、赵中颉、孙鹏

硕士点

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4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

博士点

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

博士后流动站

1个

主要奖项

中国法学师资培养基地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重庆市发展研究奖

硕士招生电话

023-67258892、023-67258893、023-67258895

学校代码

10652

ABC排名

第71名(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8]

校训

博学、笃行、厚德、重法

校歌

《西政之歌》

现任校长

付子堂

主要院系

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侦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管理学院、外语学院、经济学院、应用法学院等

所属地区

中国重庆

校址

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301号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政法

属性

部市共建高校、全国重点大学、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卓越政法大学“立格联盟”、自主招生

主管部门

重庆市

全国综合排名

151名(2019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本科招生电话

023-67258088、023-67258828

党委书记

樊伟

历史沿革

1950年3月1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致电中宣部并转政务院,拟请创立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中央政务院即回电,同意创建西南人民革命大学。3月25日,这所大学在重庆市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筹办起来,并开始招生。5月14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总校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举行,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

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挂牌成立西南政法学院,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建校伊始,学校得到时任西南局负责人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校名。

1954年,学校从嘉陵江畔的化龙桥迁至歌乐山下的烈士墓旁。

1958年,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并入学校。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经历了西南大区、司法部、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多次隶属关系变更, “文革”期间曾一度被迫停办。

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西南政法学院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复办。

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点大学。

199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5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

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0年,由司法部直属划转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模式。[3]

2001年,学校开始建设位于两江新区的渝北校区

2003年,成为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4年,经人事部批准,设置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7年,学校办公中心由沙坪坝校区迁至渝北校区。

2008年,西南政法大学成为教育部支持、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9]

2011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高校。10月,学校进入“部市共建”大学行列。11月,入选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6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10]

2017年,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0]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1]

2020年4月,西南政法大学获批3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是重庆市首个获批该项目的高校。5月12日,与四川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6月,发起并加入法学教育创新联盟。[12][13][14]10月23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15]

2022年2月28日,西南政法大学人权学院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全国高校首家成立的人权学院。[16]

办学条件

截至2022年3月,学校下设13个二级学院,开办30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以法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2]

院系设置

院系名称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生态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应用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国家安全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监察审计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融媒体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专业设置

所属二级学院

专业名称

层次

民商法学院

法学

本科

经济法学院

法学院

行政法学院

国际法学院

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知识产权法

本科

刑事侦查学院

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经济犯罪侦查

本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

本科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

本科

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

本科

商学院(监察审计学院)[17]

劳动关系学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审计学

本科

外语学院

英语

本科

经济学院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

本科

人工智能法学院(应用法学院)[18]

法学(律师方向、环境执法方向)

本科

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新闻学+法学、法学+工商管理、法学+英语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包括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全国资深翻译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英才”计划人选、重庆市“巴渝学者”计划人选、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近年来,学校涌现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先进集体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先进个人。[2]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田平安

重庆市教学名师(3人):赵中颉、孙鹏、田平安

重庆市“两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

序号

姓名

类别

设岗学科

1

岳彩申

专职

经济法

重庆市“巴渝特聘教授”(5人)

序号

姓名

类别

设岗学科

1

盛学军

专职

经济法

2

李雨峰

专职

民商法

3

孙长永

专职

刑法学

4

卢代富

专职

经济法

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序号

团队名称

负责人

获评年份

1

经济法教学团队

李昌麒

2008

2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

田平安

2009

3

刑事诉讼法教学团队

孙长永

2010

重庆市教学团队(10个)

序号

团队名称

负责人

获评年份

1

经济法教学团队

李昌麒

2007

2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

田平安

2007

3

刑事诉讼法教学团队

徐静村

2007

4

法理学教学团队

付子堂

2008

5

侦查学专业教学团队

管光承

2008

6

民法学教学团队

李开国

2008

7

刑法学教学团队

刘建宏

2008

8

商法学教学团队

赵万一

2009

9

政治学教学团队

肖唐镖

2009

10

行政法教学团队

王学辉

2009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12个,其中法学学科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8][7]

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法学一级学科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法学学科共同入围A档学科,成为重庆市唯一入围A档的学科。2018年,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学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与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一起获评A档,也是重庆市唯一进入A档的专业学位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重点学科

  • 级别

    学科名称

    批准时间

    国家级重点学科

    经济法

    2002

    诉讼法

    2007

    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

    法学

    2017

    政治学

    2017

    新闻传播学

    2017

    应用经济学

    2017

    哲学

    2017

    公共管理

    2017

    工商管理

    2017[19]

  • 西南政法大学学术学位授权点西南政法大学专业学位授权点

  •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是否博士学位授权点★

    是否硕士学位授权点※

    法学

    法学理论

    法律史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国际法学

    人权法学(目录外)

    知识产权法学(目录外)

    侦查学(目录外)

    监察法学(目录外)

    人工智能法学(目录外)

    社会法学(目录外)

    医事法学(目录外)

    国家安全学

    ——

    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

    传播学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中国哲学

    —— 

    外国哲学

    —— 

    伦理学

    ——

    应用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 

    金融学

    —— 

    国际贸易学

    —— 

    劳动经济学

    —— 

    法经济学(交叉)

    —— 

    政治学

    政治学理论

    —— 

    中外政治制度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国际政治

    ——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与党内法规(交叉)

    —— 

    外国语言文学

    ——

    ——

    工商管理

    企业管理

    ——

    会计学

    —— 

    财务管理(目录外)

    —— 

    人力资源管理(目录外)

    ——

    法务管理学(交叉)

    ——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24]

  • 序号

    名称

    批准时间

    1

    法律硕士

    非法学

    1995

    法学

    2009

    2

    翻译硕士

    2010

    3

    新闻与传播硕士

    2010

    4

    公共管理硕士

    2010

    5

    金融硕士

    2014

    6

    审计硕士

    2014

    7

    国际商务硕士

    2017

    8

    税务硕士

    2017

    9

    会计硕士

    2021

    10

    保险硕士

    2021[20]

新文科建设

2022年1月13日,入选重庆市高水平“四新”建设高校立项(培育)名单(新文科建设高校立项(培育)名单)。[21]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刑事诉讼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法理学、商法学、民法学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史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2门):外国民商法、国际贸易法成案分析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商法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法学专业、侦查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新闻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新闻学、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广播电视学[22]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侦查学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证据技术实验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教育实践基地

  • 教学成果

2000年-2014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28项,其中有3项教学研究成果分别获第四、五、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有4部教材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9部教材分获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评奖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9部教材获准进入“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序列。[23]

法学类教学成果
序号获奖时间成果名称主研人获奖类型及等级
12009 年 2 月法律实务教学平台的建构与利用陈彬、唐力、王学辉、杨建学、胡晓春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2009 年 2 月双师同堂解析民事案例教学模式田平安、张玉敏、唐力、刘有东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32009 年 2 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方法——项目参与模式下的社会调查陈苇、张华贵、朱凡、李俊、曹贤余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42009 年 2 月法理学教材建设新思路——以应用法理学为导向(教材)付子堂、赵明、张永和、周祖成、赵树坤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52009 年 2 月经济法回应型教学模式探索岳彩申、沈萍、黄茂钦、李永成、甘强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62009 年 2 月“多维协同”教学管理模式下优质教学资源培育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刘想树、胡雅彬、周文全、何滨妤、贾晅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72009 年 2 月高级知识产权实务人才培养模式张玉敏、张耕、李雨峰、刘有东、马海生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82009 年 2 月JM 教育专门化实务性培养模式邓瑞平、李燕、王成、穆静、邓纲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92009 年 9 月构筑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链接平台,培养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融通人才陈彬、付子堂、王学辉、杨建学、胡晓春、唐力第六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102013 年 7 月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法学本科人才分流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刘想树、周文全、钟曼娟、胡雅彬、胡朝明第四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12013 年 7 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嵌入与法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岳彩申、黄茂钦、叶明、王怀勇、张波第四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22013 年 7 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法律实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赵万一、张耕、汪世虎、王洪、孙鹏、韦忠语第四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32013 年 7月传播校友事迹,创新育人途径郭增琦 胡晓春 张闻 蔡伟 李雁第四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142013 年 7 月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宋宗宇、谭启平、秦鹏、张舫、王莉、刘丹、李延思第四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3月,学校与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130余个学生交流项目。入选教育部“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入选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高校和“巴渝海外引智计划”。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以色列等国知名高校合作举办20余个来华留学生短期学术课程项目。有英国考文垂大学法学本科教育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法律硕士项目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西部唯一承办法学学科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的高校。学校来华留学学历教育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推出了东盟英才博士班项目、“中国法”全英文硕士项目、中柬境外合作办学本科“2+2”项目等系列“留学西政”品牌项目 。[2]

学术研究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教育部共建、教育部高校高端智库联盟首批成员单位)、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审计署等单位协同共建研究基地以及省部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新型智库、重庆市科普基地等38个。[2]

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特色学科实验室”(1个):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研究机构
序号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校级科研基地校级研究所
1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重庆高校物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经济法研究中心法学研究所
2中国农村经济法创制研究中心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欧盟法律研究所
3市场交易法律制度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房地产法研究中心司法鉴定中心
4诉讼法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外国家庭法及妇女理论研究中心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国际法研究所
5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美国法律与政治研究中心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中心法律诊所
6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俄罗斯法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7中国市场经济法治研究中心内部审计创新研究中心矿产资源法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西南政法大学科学研究网)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3月,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近1700项,其中获得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45项,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3项,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2]

2005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省部级奖74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项,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22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0项,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3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社会科学)2项,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1项,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1项,中国社会保障论坛2008年主题征文奖一等奖1项。学校教师多次应邀为中央、地方党政部门领导授课,受托参与150余部法律、法规的立法及修订工作。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序号等级成果名称完成人形式
1一等奖经济法理念研究李昌麒、黄茂钦、李永成、陈鹏飞、薛克鹏专著
2一等奖生态法新探曹明德专著
3一等奖民法与人性刘云生专著
4一等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付子堂教材
5一等奖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卢代富专著
6一等奖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赵明专著
7一等奖羌族习惯法俞荣根、龙大轩专著
8三等奖对流行的“重新理解马克思”理论解释框架的评析王贵明专著
9三等奖关于意识指称的严格哲学确证崔平-
10三等奖抗日战争时期影响毛泽东美国观演变的因素梳理龚鉴瑛、邓斌-
11三等奖侦查程序与人权保障孙长永、李昌盛、李昌林、高峰、张吉喜-
12三等奖国家干预法治化研究种明钊、卢代富、应飞虎、郑鹏程、叶明-
13三等奖权利是如何实现的:纠纷解决过程中的行动策略、传媒与司法李雨峰-
14三等奖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立法建议洪海林、向桔-
15三等奖信息时代的监狱管理模式创新王利荣、曹大友、冯卫国、但彦铮、张武举-
16三等奖民事诉讼法学常怡、蔡彦敏、陈刚、范愉、廖中洪-
17三等奖农村民主选举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对4省市68个村选举的跟踪观察和研究肖唐镖、王欣-
18三等奖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研究刘建民-
19三等奖中国农村法治发展研究李昌麒(卢代富、岳彩申、曹明德、沈萍)专著
20三等奖自白制度研究——以西方学说为线索的理论展开牟军专著
21三等奖区域法治建构论——西部开发法治研究文正邦(付子堂、宋玉波、黄顺康、张谦)专著
22三等奖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刘俊专著
23三等奖道与中国法律传统龙大轩专著
24三等奖法经济学论纲——基于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解析李树专著
25三等奖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李光辉(冉志、陈应琴、文学平、秦文志)专著
26三等奖康德伦理学的方法论缺陷崔平论文
27三等奖从民法与宪法关系的视角谈我国民法典制订的基本理念和制度架构赵万一论文
28三等奖宪法学札记唐忠民专著
29三等奖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著
30三等奖从农民心态看农村政治稳定状况—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肖唐镖论文
31三等奖比较法视野中的刑事强制措施孙长永论文
32三等奖《蛮夷律》考略曾代伟(王平原)论文
33三等奖当代重庆简史俞荣根(张凤琦、李进军、胡攀、方大浩)专著
34三等奖中国实施反贫困战略的法学分析李昌麒论文
35三等奖论平行进口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谭启平论文
36三等奖关于隔离措施的法律制度亟待完善龙宗智论文
37三等奖生态法的理论基础曹明德论文
38三等奖21世纪中国刑事程序改革研究徐静村(熊志海、潘金贵、牟军、黄文)专著
39三等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种明钊(许明月、卢代富、石慧荣、刘俊)专著
40三等奖民法的伦理分析赵万一专著
41三等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与我国的策略选择李树论文
42三等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赵中颉系列论文
43三等奖中国古代哲学纵与横曾凡跃专著
44三等奖法律意识形态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黎国智、付子堂专著
45三等奖结婚与婚姻无效纠纷的处置陈苇等4人专著
46三等奖民主政制比较研究宋玉波专著
47三等奖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到可持续发展伦理的转变曹明德论文
48二等奖土地所有权国家独占研究刘俊-
49二等奖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引发的法学及媒体责任思考谭启平-
50二等奖知识产权管理与运用若干问题研究乔永忠-
51二等奖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陈 苇(宋豫、朱凡、李俊、张华贵)专著
52二等奖枪口下的法律:中国版权史研究李雨峰专著
53二等奖什么人在当村干部?——对村干部社会政治资本的初步分析肖唐镖论文
54二等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思想理论环境的合法性王贵明论文
55二等奖国家能力基本理论研究黄清吉论文
56二等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邓小平理论创新点研究钟枢专著
57二等奖消费者保护法李昌麒编著
58二等奖法律的私人执行徐昕论文
59二等奖内幕交易及其法律控制研究胡光志专著
60二等奖法治政府建构论——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研究文正邦(郑传坤、王学辉、杨明成、范履冰)专著
61二等奖权利的由来——人类迁徙自由的研究报告张永和专著
62二等奖中国刑法史精要高绍先专著
63二等奖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研究李邦友专著
64二等奖自由、人权、法治——人性的解读陈忠林论文

(资料来源:西南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网)[24]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3月,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以法学为主,涵盖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新闻学和管理学等学校所有学科,包括印刷型文献233万余册,CNKI、Westlaw等中外文数据库100余个,馆藏古籍线装书17505册,古籍善本图书605册,20部古籍入选《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韦苏州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是首批“重庆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图书馆自建有西南政法大学学位论文库、民国法律文献数据库、民国与古籍图书数据库、机构知识库和中国—东盟法律文献数据库等5个数据库,其中民国法律法规数据库系统收集民国时期各类法律法规近两万条。[25]

珍藏有部分善本法律古籍文献,特别是清代法律古籍文献,如:《钦定大清律例》、《大清律条例编》、《律例图说正编》、《钦定大清律例》、《大清律续纂条例》(手抄本)等;2010年,图书馆成功入选首批“重庆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订购有CNKI、万方、爱迪科森、北大法宝、北大法意、Westlaw、LexisNexis、HeinOnline等近60个综合类数据库和国内外法律专业数据库,数字资源总容量达848945.5GB;自建有“中国东盟法律文献数据库”、“西南政法大学学位论文库”等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

  • 学术期刊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是西南政法大学主办的包括法学在内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99年,是西南政法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法学为主的综合性社科学术刊物,其宗旨在于及时传播法学领域和其它社科领域的创造性研究成果,反映学术界的最新动态;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理论前沿、争鸣与回应、司法实务、教育与教学、学术动态等,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全文收录期刊。[26]

《现代法学》原名为《西南政法学院学报》,创办于1979年,是当时全国最早创(复)办的法学理论期刊之一,1982年,为适应本刊全国公开发行的需要,更名为《法学季刊》,1988年,更为现名《现代法学》(双月刊)。

《现代法学》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西南政法大学主办。主要栏目有:理论思考、观点回应、专题研究、评论;2002年8月,获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授予的“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2003年1月,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是建国以来期刊界的最高政府奖项,2003年4月,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1年12月,获重庆市第二届期刊质量考评中荣获质优期刊奖,获得重庆市“十佳期刊”的称号。

2005年,《现代法学》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2006年,《现代法学》获“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2007年3月16日,在“重庆市第四届期刊综合质量考评”的结果中,《现代法学》名列全市社科期刊之首,被评为“一级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00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27]

文化传统

校训

“博学笃行,厚德重法”

含义:“博学笃行”取自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又《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在今天,我们可以赋予它新的含义,“博学”指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包括人文、社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掌握法学知识,造就法学大家;“笃行”指重视实践,坚持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理解理论,深化理论,升华理论。“博学笃行”汲取了传统文化典籍的精粹,又具有时代气息,展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精神。

“厚德重法”不仅是传统文化与时代召唤的结合,亦体现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突出了学校办学特色及办学目标。《易经·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使品德厚实,即胸怀宽厚,与人为善。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究其根源,道德是一种内省自觉的价值力量,法治的真正实现是以道德为基础的,社会道德水准决定着法治的面貌,法治建设一定要与道德建设相结合。

法治思想是荀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法者,治之端也。”“至道之大形,隆礼重法则国有常。”《荀子·君道》。法治理论亦是韩非思想的核心。 法治德治相辅相成,德法结合,厚德重法,这是时代的呼唤,是法制的发展。总之,“厚德重法”不仅体现出学校作为政法大学的办学特色、办学目标,亦适应了时代的召唤。

“博学笃行”与“厚德重法”的关系:在政法大学,“德”、“法”要在“博学”的沃土中成长,在“笃行”的平台中成熟,没有“博学”的坚实基础,“笃行”的坚强后盾,“德”、“法”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难以造就博雅之士;“博学”、“笃行”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德”、“法”,没有“德”、“法”这个目的地,“博学”、“笃行”将是失却航向的舵手,难成大器。

总体而言,校训融传统色彩与时代气息于一体,集文化底蕴与学校特色于八言。

校徽

校徽含义:徽记中间形似独角兽的阴图,是由西南政法大学六个字的拼音中每个字的打头字母经过巧妙的变化组合而成(头面、双角组成X,鼻尖为n,正面独角为Z,右边眼睛为f,鼻尖n加一横为D,双角外层为X)。整个图形又似包公的脸谱,寓意着法律的公正与威严。

中间的阴图与外圈的阳图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关系和互补效果。外圈的阳图由郭沫若手写的校名、校名的英文翻译(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学校成立年份等共同构成。

整个徽记传承了中国民间的传统,又紧密结合现代意识,巧妙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其含蓄抽象的图形,郭老手书的专一性以及罗马字体的外文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强烈、美观、大方、内涵丰富的校徽。

校歌

《西政之歌》

作词:周应德、高绍先

群山逶迤,两江回环;

巍巍学府,屹立西南。

自强不息,历创业之维艰;

精思睿智,穷学术之浩瀚;

博学笃行,育时代之英才。

日新月异,志在峰巅;

继往开来,吾辈当先;

扬西政精神,垂久而传远。

学校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樊伟
校长、党委副书记付子堂
党委副书记吴钰鸿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市监委驻西南政法大学监察专员李蕾
党委常委、副校长袁永新、岳彩申、刘革、张北坪、唐力

资料来源:2022年5月西南政法大学官网[1]

历任领导

姓名任职时间职务
刘伯承1950-1953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
周保中1953.8-1954.10院长兼党委书记
胡 光1954.10-1959.4、1964.6-1978.5、1979.11-1983.11院长
1982.1-1983.11院长兼党委书记
刘佑东1956.2-1958.4党委书记
苏明德1958.4-1979.11党委书记
1978.5-1979.11院长
赵苍璧1959.4-1964.6院长
张文澄1979.11-1982.1党委书记
吴耀森1983.11-1995.2党委书记
杨炳勋1983.11-1985.8院长
种明钊1991.5-1997.8校长
1995.10-1996.5兼党委书记
胡泽君1995.2-1995.10党委书记
田平安1996.5-1997党委书记
1997.8-2002.4校长

知名校友

  • 大法官与大检察官
大法官(22人)
周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首席大法官,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28]刘季幸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一级大法官
姜兴长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二级大法官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二级大法官,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常委
刘家琛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李少平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原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南英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景汉朝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张建南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组组长,二级大法官杜万华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
苏泽林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黄松有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熊选国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胡云腾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第二巡回法庭庭长、研究室主任,二级大法官
张述元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原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张轩原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长、院长,二级大法官
敬瑞祥原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白泉民原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
张忠厚原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康为民原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
王海萍原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张林春原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
刘晓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李占国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
侯建军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夏道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
李智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
大检察官
胡泽君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一级大检察官,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柯汉民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李如林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胡克惠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二级 大检察官
朱孝清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曾任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穹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张学军原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陈文清原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贾志鸿原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崔伟原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李春林原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陈俊平原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和占钧原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秦信联原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于天敏原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游劝荣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原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顾雪飞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于天敏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朱玉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傅信平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贺恒扬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霍敏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李钺锋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原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业务标兵
李林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茅院生新华书店总店总经
央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李方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标兵
  • 国家机关
杨焕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十八届中央委员陈文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党委书记、部长,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十八届中央纪委副书记
张晓明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何超明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院首任检察长
张轩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陈际瓦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
尹晋华原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马儒沛原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办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邓修明天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第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
张鸣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9]李连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牛平原国家安全部副部长刘跃进公安部反恐专员(副部长级)、党委委员,副总警监
熊选国司法部副部长、全国律师行业党委书记杜航伟公安部副部长,副总警监警衔,原陕西省副省长,陕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
李殿勋湖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天敏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姜延虎原贵州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贵州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武警贵州省总队第一政委、党委书记、党委第一书记王双全浙江省副省长、浙江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督察长
余建甘肃省政府副省长、甘肃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督察长(兼),副总警监警衔何挺重庆市副市长,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督察长(兼)、武警重庆市总队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
谭家玲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市红十字会会长胡忠雄贵州省副省长,原湖南省长沙市市长、岳阳市委书记、益阳市委书记
毕志强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思培原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刘作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阿坝州委书记李明清重庆市副市长,原南川区委书记
黄武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袁宝成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蒋斌江西省新余市委书记
白新潮原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斯金锦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夏先鹏福建省厦门海事法院院长吕瑶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张金明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楠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张建魁四川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王体乾原成都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夏凤俭四川省委政法委副书记
黄明耀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中伟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向凯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蒋平云南省委610办主任
张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罗绍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周瑞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蒋惠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麦教猛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陈华杰原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陈文敏广东省委政法委副秘书长、省委维稳办主任陈武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
黄文艾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超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洪适权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谭玲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商小云云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省监狱管理局第一政委(兼)柳玉祥江苏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
刘伟原贵州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省监狱管理局第一政治委员(兼)季森贵州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原贵州省纪委副书记
黄伟贵州省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光杰贵州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委员会委员,省纪委省监委秘书长、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
庞鸿贵州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兼)、贵州省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兴文贵州省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
张文强贵州省黔南州委常委、瓮安县委书记高宗祥原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
陈尚云江西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江西省纪委常务副书记张建华原湖南省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田云翔原云南省昆明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昆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小秋原重庆市大渡口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青锋原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政府法制协调司司长张建田中央军委法制局正师职法制员
袁诗鸣国务院法制办政府法制协调司副司长
  • 高校领导
曹诗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宏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明国辉原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李春茹原重庆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李志雄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周治滨原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四川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
董国祥原湖北警官学院党委书记杨立平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
  • 全国人大代表
姓名届数工作岗位
梁慧星66级中国社会科学院
李连宁78级全国人大
姜兴长68级全国政协
周强78级湖南省委
康为民79级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南英98研最高人民法院法院
崔伟85级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柯汉民78级最高人民检察院
徐睿霞86级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
韩德云78级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
陈忠林83研重庆大学
陈俊平函授82级贵州省人民检察院
郑向东刑86级重庆市巫溪县委
沈长富95研修重庆移动
  • 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姓名获评年份
顾培东1995年,第一届
陈桂明1999年,第二届(2010年11月逝世)
卓泽渊1999年,第二届
江必新1999年,第二届
张新宝2002年,第三届
景汉朝2002年,第三届
吴大华2002年,第三届
赵旭东2002年,第三届
谭世贵2004年,第四届
邱兴隆2004年,第四届
左卫民2004年,第四届
孙长永2007年,第五届
曹明德2007年,第五届
付子堂2011年,第六届
肖永平2011年,第六届
应飞虎2011年,第六届
左卫民2004年,第四届
孙长永2007年,第五届
曹明德2007年,第五届
付子堂2011年,第六届
肖永平2011年,第六届
应飞虎2011年,第六届
  • 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2011年)
姓名工作单位
贺卫方北京大学
孟勤国广西大学
吴大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谭兵海南大学
景汉朝最高人民法院
邱兴隆湖南大学
应飞虎深圳大学
顾培东四川大学
左卫民四川大学
肖永平武汉大学
曹明德中国政法大学
谭世贵浙江工商大学
张新宝中国人民大学
李林中国社会科学院
梁慧星中国社会科学院
王卫国中国政法大学
赵旭东中国政法大学
范忠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卓泽渊中央党校
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
陈苇西南政法大学
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
孙长永西南政法大学
田平安西南政法大学
张怡西南政法大学
陈桂明(已故)中国人民大学

(以上为部分校友,详情请参考资料)

学校荣誉

2019年11月,获得“‘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称号。[30]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31]

2022年, 西南政法大学团委被授予2022年“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32]

2022年4月29日,西南政法大学金融财税法教研室被授予2022年重庆市工人先锋号。[33]

获得排名

时间榜单名称排名
2022年5月
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71名[8]

学校地址

渝北校区:重庆市渝北区宝圣湖街道宝圣大道301号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2号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