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江门市理工类院校)

由网友(Je t'aime 我爱你)分享简介:5邑大教(Wuyi University),是1所私办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教,是经本国度教诲委员会核准建立、广东省国民当局举办,广东省教诲厅主管的整日制平凡高档黉舍,实施省市共修,以市为主的办教体系体例。[一]是广东省较迟得到硕士、教士教位授予权之处低校,是广东省低程度理工科大教设置装备摆设低校、专士教位授予立项设置装备摆设单元。黉舍...

五邑大学(Wuyi University),是一所公办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1]是广东省较早获得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高校,是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位于广东省江门市,现任党委书记张焜、校长张运华。校训为“好学、多思、求实、创新”。[2]

专访五邑大学校长张运华 打开围墙汇聚创新力量

截至2022年2月,校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共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重点(名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等共39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省级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建设项目1个、省级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5个,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5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清洁生产技术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专任教师近1200人。[2]

五邑大学创办于1985年,[2]1987年9月,成立成人教育部。1987年,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1990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五邑大学获批成为省首批转型试点高校、成为广东与江门省市共建本科高校。2017年11月,五邑大学增列为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截至2022年,五邑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339名[3]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位列第355名[4]

中文名

五邑大学

外文名

Wuyi University

校庆日

10月7日

院校代码

11349

创办时间

1985年[5]

类别

公办大学

学校类型

综合

主管部门

广东省

硕士招生电话

0750-3296951

本科专业

88个

校训

好学、多思、求实、创新

校歌

五邑大学更辉煌

现任校长

张运华

主要院系

智能制造学部、文学院等19个教学机构

校址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东成村22号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5个

属性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本科高校(2016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

全国综合排名

339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6]

本科招生电话

0750-3296263、0750-3296265

党委书记

张焜

历史沿革

1983年9月,江门市第一届归侨、侨属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筹建江门华侨大学倡议书》;11月,江门市第八届人大会议一致通过在江门办大学的提议。

1984年1月,省政府同意创办五邑大学;3月,江门市委、市政府成立“五邑大学筹建委员会”。

1985年10月7日,国家教委、国家计委批准成立五邑大学。[7]

1987年9月,成立成人教育部。

1988年3月,批准办夜大学,并当年参加成人高等教育招生。

1987年,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1990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1992年10月,成立教学委员会。

1993年3月,国家教委公布五邑大学为全国首批(210所)可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5月,学校增设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校将基础课部改称数学物理系,成立了体育部、计算中心和教中心。

1996年,经国家教委评估,成为本科教学合格单位。

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等级。[8]

2016年,五邑大学获批成为省首批转型试点高校、成为广东与江门省市共建本科高校。

2017年11月,五邑大学增列为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省教育厅与江门市政府签署协议,投入21亿元(省财政将安排专项补助经费6亿元,江门市政府投入15亿元)支持五邑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2021年5月,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9]

办学条件

截至2022年2月,学校设有19个教学机构,开设88个本科专业(方向),学科专业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术等7个学科门类。[10]

五邑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

本科专业(方向)

五邑大学智能制造学部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模块)

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模块)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物联网工程模块)

通信工程(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模块)

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网络模块)

交通工程(交通控制与管理模块)

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自动化模块)

交通工程(轨道交通电气化模块)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机械工程

五邑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半导体绿色光源、光电工程模块)

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模块)

材料科学与工程

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市场营销

会计学

金融学

旅游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设施管理模块)

通信工程(物流工程模块)

交通工程(物流管理模块)

五邑大学政法学院

法学

社会工作

五邑大学纺织材料与工程学院

纺织工程(现代纺织技术与应用、针织品设计与服装模块)

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模块)

纺织工程(染整模块)

五邑大学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安全检测与管理模块)

环境工程

纺织工程(纺织化学与清洁生产模块)

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块)

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模块)

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模块)

工程管理

建筑学

五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舞蹈学

工业设计

五邑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精算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五邑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

汉语言文学(新媒体与文化传播模块)

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

英语(翻译模块)

商务英语

日语[11]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近1200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比达44%,博士学位占比达53%;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1人(其中包括院士5人、国家“杰青”4人、海外“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等),省级高层次人才22人,海外各类优秀人才67人。[2]

师资队伍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吴今培、张有为、李碧捐、梁础坚、刘经燕、陈世权、叶家康、白世忠、张国雄、张焜[12]

全国优秀教师:彭博彦、吴今培、谢祥云、甘俊英

全国模范教师:张国雄[13]

省级教学名师:狄剑锋

南粤杰出教师:叶家康

南粤优秀教师:陈爽、王晋平、曹文华、李军、白世忠、马晓鸥、周利、龙拥兵、张万胜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

批 次

级别

人数

名 单

第一批(1996——)

省级

1

王浩

校级

11

狄剑峰、刘智勇、张国雄、曹文华、段方勇、李广平、

(99年新增:周利、谢祥云、孔凡国、曾宪纲、李秀平)

第二批 (2002——)

省级

3

曹文华(调出)、刘晋(调出)

校级

14

李连华、李军、张丹松、甘俊英、肖健华、覃辉、杨铁牛、陈爽、 仇秋生、罗爱平、余从荣、张运华、贺敏伟、王建生

继续培养

省级

1

王浩

校级

6

周利、谢祥云、孔凡国、王浩、曾宪纲、李秀平

(注:当时王浩、曾宪纲、李秀平已调离)

第三批(2004——)

省级

1

谢祥云

校级

6

孔凡国、李焕荣、黄长征、张能福、邓子胜、李霆

继续培养

省级

2

曹文华(调出)、刘晋(调出)

校级

11

覃辉、杨铁牛、陈爽、余从荣、李军、张运华、贺敏伟、王建生、

张丹松、甘俊英、肖健华

第四批(2006——)

省级

1

贺敏伟(调出)

校级

6

费明胜、周颖(女)、曾庆响、赵其明、刘进、卿宁

继续培养

省级

1

谢祥云

校级

6

孔凡国、李焕荣、黄长征、张能福、邓子胜、李霆

(注:贺敏伟取消培养)

第五批(2008——)

省级

2

肖健华、甘俊英(女)

校级

11

朱帮助、邱红(女)、辛玉红(女)、范佳凤(女)、王天擎、董超俊、

李玉瑛(女)、曾庆光、曹文胜、王润良、尹荔松

继续培养

校级

6

费明胜、周颖(女)、曾庆响、赵其明、刘进、卿宁

第六批(2010——)

省级

1

曾庆光

校级

10

吴海民、赵良辉、刘晶(女)、徐俊峰、邹祥福、何鑫(女)、李昌明、

梁淑芬(女)、刘红军、石坚平

继续培养

省级

2

肖健华、甘俊英(女)

校级

10

朱帮助、邱红(女)、辛玉红(女)、范佳凤(女)、王天擎、董超俊、

李玉瑛(女)、曹文胜、王润良、尹荔松

第七批(2012——)

省级

3

龙拥兵、刘进、朱帮助

校级

12

王平(女)、王传武、王纯阳(女)、王洪涛、刘赛华(女)、

张以红(女)、罗坚义、周宣丰、黄钢、曾军英、熊志平、翟懿奎

继续培养

省级

1

曾庆光

校级

9

吴海民、赵良辉、刘晶(女)、徐俊峰、邹祥福、何鑫(女)、梁淑芬(女)、 刘红军、石坚平(注:李昌明取消培养)

第八批(2014——)

省级

1

曹文胜

校级

21

曾显华、王连坤、李辰、范东华、肖劲蓉、李翠叶、周庭华、 旷菊红、黄海娟、欧阳科、谢珊、李亦彪、王继远、姚婷、

张胜利、鲁斌、陈琼娣、谭海波、姜劲、樊建锋、黄东

继续培养

省级

3

龙拥兵、刘进、朱帮助

校级

12

王平(女)、王传武、王纯阳(女)、王洪涛、刘赛华(女)、张以红(女)、罗坚义、周宣丰、黄钢、曾军英、熊志平、翟懿奎[14]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

时间

省厅公布入选者名单

2013 年

化学与环境生物学院谢珊

经管学院王纯阳

数学与应用计算科学学院徐俊峰

2014 年

数学与应用计算科学学院熊志平 信息工程学院程懿奎 经济管理学院朱帮助 应用物理学院龙佣兵

2015 年

物理学院何鑫 物理学院罗坚义 文学院李翠叶 化环学院李滨[15]

市级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资料

奖项

获得者名单

时间

江门市优秀教师

陆桂芳

1993

钱能生、罗石胜、黄水生

1994

何东明、温文炯、甘俊英、胡克章、谭海鸥

1995

吴振辉、朱达斌、丁瑞钦

1996

李超元、邓祥明、江太辉、王晖、刘金山

1997

卫云棠、王浩、王晋平、何绍仪、黄坚

1998

傅全、易正强、谢子常、邓子胜、覃辉;

1999

侯宗肇、杜文琴、李立、陈毅希、郑长春;

2000

梁钊、李平辉;

2001

陈世权

2003

刘晋、罗清旭

2004

白世忠、熊焕庭、李日星

2007

王大承、柯贵文、李栗、严强、陈新田

2009

欧见平、吴明芬、李本强、马晓鸥、王艳云

2010

费明胜、林啸宇、廖金球、龙佳乐、朱蕙

2011

李玉瑛、温为才、朱慧群、周宏、王纯阳

2012

姜劲、黄辉、黄骁、周紫燕、朱昆

2013

江门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邓子胜

2006

王建生

2007

杨玉豪

2010

康献民

2011

王瑞霞

2012

姜少华

2013[16]

南粤教学名师:

奖项

获得者名单

时间

南粵杰出教师

叶家康

1997

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洪振国(特等奖)、卫云棠、梅伟强、甘洁芳、张歆奕

1992

叶家康(特等奖)、甘洁芳、叶竹钧、刘绍南

1993

胡百龙(特等奖)、梁浩云、钟军、黄水生

1995

陆桂芳、张国雄、郑晓曦、吴今培、刘志坚

1997

周建生、刘成才、谭海鸥、黄坚

1999

李立、卫云棠、赵耀庆、宣恒农

2001

肖健华、甘俊英、狄剑锋

2004

省级教学名师

狄剑锋

2009

南粤优秀教师

陈爽、王晋平、曹文华

2007

李军、白世忠

2009

马晓鸥、周利

2012

龙拥兵、张万胜

2015

南粤教坛新秀

叶海青、周晓聪、梁清

1994

刘智勇、赵品成、肖建芳

1996

谢祥云、李焕常、李秀平

1998

孔凡国、刘宁、罗文泉

2000

广东省优秀班主任

谢子常、李秀平

1998

朱涛、吴勇华

2000

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

傅全

2000

张运华

2009[17]

国家教学名师:

奖项

获得者名单

时间

全国优秀教师

彭博彦、吴今培

1989

谢祥云

2001

甘俊英

2009

全国模范教师

张国雄

2007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胡百龙

1995[13]

各类教学获奖者名单:

序号

比赛名称

获奖者姓名

获奖时间

获奖等级

1

广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基本功比蹇

傅蓉

2017 年

省级三等奖

2

广东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周紫燕

2014 年

省级三等奖

3

广东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蹇

王天雷

2016 年

省级优秀奖

4

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学基本功比蹇

王饪

2017 年

省级二等奖

5

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学基本功比蹇

罗华丽

2017 年

省级优秀奖

6

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详审活动

张建民、龙佳乐、李埠

2016 年

省级三等奖

7

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详审活动

谢嘉欣

2016 年

省级二等奖

8

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详审活动

王鹏

2016 年

省级三等奖

9

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详审活动

陈莉

2016 年

省级优秀奖[18]

省级以上获奖名单:

姓 名

获 奖 荣 誉

年 份

张 焜

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

1996年

南粤优秀教师

1999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6年

张运华

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9年

张国雄

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1997年

全国模范教师

2007年

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0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0年

广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

李霭康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1年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2003年

甘俊英

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2004年

全国优秀教师

2009年

谢祥云

南粤教坛新秀

1998年

全国优秀教师

2001年

谭金花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2015年

郑晓曦

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1997年

刘志坚

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1997年

吴勇华

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2000年

肖健华

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2004年

孔凡国

南粤教坛新秀

2000年

李 军

南粤优秀教师

2009年

周 利

南粤优秀教师

2012年

张万胜

南粤优秀教师

2015年

徐俊峰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2013年

王纯阳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2013年

谢 珊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2013年

熊志平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2014年

李 滨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2014年

何 鑫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2015年

罗坚义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2015年

省杰青

2015年

翟懿奎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2015年

李翠叶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2015年

曾庆光

“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2010年

刘 进

“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2012年

曹文胜

“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2014年

杨铁牛

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

2015年[19]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5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硕士授权覆盖学校所有理工科专业。[2]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系统、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企业管理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学科教学

省级重点学科: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侨乡文化与遗产、大健康产业及清洁生产技术、新型材料及元器件、数据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信号与信息处理[20]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共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重点(名牌)专业、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等共3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4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2]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土木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交通工程、土木工程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江门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纺织工程、旅游管理、法学、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服装设计与工程、工业设计、艺术设计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电子商务、纺织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通信工程、建筑学、软件工程、自动化、汉语言文学、网络工程

省级名牌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机械工程、纺织工程

省级重点专业: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土木工程

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轨道交通车辆工程

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五邑大学-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五邑大学-江门市嘉能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有限公司综合实践教学基地、五邑大学-维达纸业(广东)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五邑大学-叶氏化工 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五邑大学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五邑大学-广东海信通信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五邑大学-广东开平碉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实践教育中心、佛山国星光电等半导体绿色光源与照明实践教上学基地、五邑大学-江门市奔力达电路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五邑大学-开登(卫浴)江门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五邑大学-中国南车集团新会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实践教学基地、五邑大学-开平仓东村遗产保护教学基地、五邑大学-丽明珠箱包皮具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五邑大学-晶科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实践教学基地、五邑大学-冠华针织厂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五邑大学-江门市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实践教学基地、五邑大学-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五邑大学-云科聚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五邑大学恒电科技数据科学实践教学基地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电子电工实验中心、化工与环境基础实验中心、纺织服装实验中心、机电工程实验中心、光机电工程教育中心、物理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土木建筑实验中心、轨道交通综合实验中心、艺术设计综合实验中心、现代工程训练中心、现代纺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学

学术研究

截至2022年2月,学校拥有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清洁生产技术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文艺评论基地1个、省级区域产业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心1个、市厅级科研平台59个。[21]

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材料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中式家具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轻化工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功能性纤维与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功能性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等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市厅级科研平台:江门市移动商务研究中心 、江门市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江门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江门市建筑工程勘察与质量监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纺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轨道交通安全测控技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嵌入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江门市企业管理研究中心、江门市体质健康研究中心江门市LED研究院等

科研成就

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获批纵向项目333项,获得科研经费5096万元,其中:国家级研究项目14项,省部级研究项目79项,厅市级研究项目240项;与企业合作研究项目逾600项,实到研究经费7000多万元;共获省部级科研奖励9项;学校教师发表论文近2000篇,其中,被SCI收录418篇;获授权专利424件。

部分科研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类别主持人合作单位经费
工程机械用重防腐科研横向项目尹荔松江门四方威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72000
醋酸酯合成研发横向项目尹荔松江门谦信化工发展有限公司10000
高效散热和低成本封装的铝基板LED项目横向项目尹荔松江门市华恒灯饰有限公司150000
江门市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横向项目尹荔松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100000
大功率LED路灯高效散热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横向项目尹荔松澳克士照明有限公司40000
LED驱动电源及其可靠性容差设计研究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周党培10000
利用含镍废弃物制备动力电池关键材料氢氧化镍省高校重点创新项目尹荔松300000
江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研究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尹荔松400000
衬底球面修饰可传递三维微结构的高亮度OLED器件研究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李阳10000
合作项目-江门市长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特派员工作站 (第二参加单位)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企业特派员工作站(第二批)李阳500000
合作项目—基于大功率白光LED路灯照明的高效散热模组、驱动电源模组及配光的关键性技术研究(第一参加单位)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引导项目(第一批)李阳300000
一维掺杂半导体纳米氧化物的微结构与其光学性能的研究省高校人才引进专项曾庆光200000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工艺研究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陈毅湛10000
产业集群过程的非平衡态辐射输运理论研究与模型实现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周国荣5000
基于Pt与W03纳米线复合结构薄膜的光催化及其机理研究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罗坚义30000
Pt/WO3纳米线复合结构薄膜的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研究(第二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启)罗坚义30000
高亮度OLED衬底球面修饰可传递三维微结构制造工艺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启)李阳30000
基于离子替代干压异方性高性能永磁材料的研发横向项目王忆广东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40000
高性能陶瓷涂料开发横向项目尹荔松江门四方威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40000
LED驱动产学研创新成果合作协议书横向项目周党培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50000
资料来源: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58.61万册,其中中文纸质图书141.86万册,外文纸质图书5.03万册,中外文过刊7.22万册;图书馆还订阅了中外文期刊、报纸共1475种;馆藏电子图书132.5万册,订阅了28种(类)中外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国研网,北大法宝、EBSCO、SPRINGER等),拥有自建数据库3个(英语语音学习数据库、华人华侨数据库、随书光盘数据库)。

  • 学术期刊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信息技术、纺织工程、管理科学、体育等相关学科的原创性学术论文。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设栏目有“侨乡文化研究”“南粤名人研究”“文学艺术”“史学园地”“经济与管理”“哲学与法学”“语言探究与教学”“高教改革与探索“等;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及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多家数据库或电子期刊收录。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葡萄牙等18个国家及地区共6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其中,与美国罗格斯大学、美国罗德岛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英国利物浦热带医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等13所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共建国(境)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短期研修项目。[2]

学校标识

  • 校徽

校徽为圆形图案,外圆为学校中英文校名,内圆中间为学校南区教学主楼图形,上方为五只飞翔的大雁,下方是建校时间,寓意“内外合力,共建大学”和“办侨乡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

  • 校旗

校旗旗面为白色,旗上图案由校徽和中英文校名组成。校徽位于旗面左上角,中英文校名横排位于校徽下方居中。

  • 校训

校训:好学、多思、求实、创新。

学校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张焜
党委副书记、校长张运华
党委常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罗清旭
党委常委、副书记李霭康
党委常委、副校长周飚、李霆、陈廷根、董超俊

资料来源:2021年8月学校官网[22]

历任领导

姓名(按离任时间排序)职务任职时间
叶家康校长1985.05—1998.06
党委书记1986.04—1998.06
胡百龙党委书记1998.06—2003.05
王曙星党委书记2003.05—2004.09
林健校长1998.06—2007.05
胡社军校长2007.06—2010.01
王克党委书记2004.08—2014.04
资料来源:

学校荣誉

2022年4月,五邑大学团委被授予“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3]

学校排名

2022年4月,五邑大学以总分126.3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339位。[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