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雄(北京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合伙人)

由网友(4.来治猩猩的你)分享简介:周志雄,结业于北京工业大教,一九九零年于美国新泽西理工教院获电机系硕士教位。曾任凯鹏华盈投资合股人之1。中文名周志雄平易近 族汉族性 别男国 籍中国结业院校北京工业大教基原资料  一九八二年结业于北京工业大教无线电系半导体业余获工教教士教位 一九八七年赴美国留教  一九九零年正在美国新泽西理工教院获机电硕士教位  一九八九年...

周志雄,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1990年于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获机电系硕士学位。曾任凯鹏华盈投资合伙人之一。

中文名

周志雄

民 族

汉族

性 别

国 籍

中国

毕业院校

北京工业大学

基本资料

投资原来还能这么玩

  1982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系半导体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7年赴美国留学

  1990年在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获电机硕士学位

  1989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微电子中心工作

  1990年在莱普顿公司工作

  1992年后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AT&T贝尔实验室工作

  1995年底加入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任副总裁,负责管理软银在中国的投资项目

  2000年初加入软银中国创业投资基金任首席代表

  2001年加入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后成为SAIF基金),在SAIF二期基金成立时成为合伙人

个人简介

  周志雄曾任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的执行合伙人。周志雄是中国最活跃的风险投资人之一。他于1999年底加入软银中国风险投资基金负责北京业务,2001年加入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后成为SAIF基金)。在加入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之前他是SAIF基金的合伙人。他曾连续被评为2000、2001、2005及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活跃的风险投资人”,并被“投资与合作”评为“2005年年度最佳外资风险投资人”。 周志雄专注于寻找科技、媒体、电信、医疗卫生以及服务领域的投资机会。他曾参与若干SAIF基金的投资案例如盛大网络、橡果国际、ATA、世芯电子、环球雅思等。在加入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之前,他代表SAIF基金在14家被投资公司担任董事。

  周志雄于1995年回国任UT斯达康(中国)副总裁,负责管理UT斯达康和及其主要股东软银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在此之前,他曾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AT&T贝尔实验室和Lepton公司从事技术和项目管理工作。1982年至1987年期间,他曾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

  周志雄获得了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的电机硕士学位及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系半导体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演绎VC艺术

  在中国VC业界,周志雄无疑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与这个名字相关的是盛大神话,是之后一系列很难准确界定行业领域的案子,是大手笔独投的风格,是犀利独到的眼光,是变幻莫测的投资方向。所有这些,都成了资金涌动和高成长性企业相对稀缺的中国国情下,周志雄借以获得成功的筹码。 蜕变

  从加入软银中国到今天身为赛富基金(Saif Partners)的合伙人,周志雄进入创投行业已有6年时间。在这条时间轴线上,刻画了国际VC们涉水中国的两拨浪潮,记录了中国VC业从孕育到逐渐萌芽的转变,当然也描绘了周志雄职业生涯的蜕变。

  2002年盛大的案子是一个转折点。

  尽管周志雄本人一直强调“这是整个团队的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投入的精力很多,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从入资前投资条款的设计、谈判、尽职调查,投资后公司组织架构、股权架构、期权、各种长短期战略的设计甚至执行,到上市时故事的定位、上市路演,周志雄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这个案子涉及到了一个高速成长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基本上考验了我们团队整体的商务判断、经验和能力。” 周志雄对那段经历仍然记忆犹新。SAIF首席合伙人阎焱曾评价周是一个非常全能的人。

  冷静的心态加上准确的商务判断和活跃的思维,一个优秀投资人所应具有的典型特质在周志雄身上几乎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所投的企业中除了盛大已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以外,橡果国际、ATA和世芯电子均已进入了上市静默期,对于追求持续性优秀业绩的周志雄来说,这无疑是个极大肯定,也为他追求“一贯的优秀业绩”提供了契机。  

  成熟

  自2001年底加入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至今,周志雄所主持和参与投资的16个案子总金额“相信”已超过了3亿美元,这个数字在中国VC界屈指可数。同时,他还在中国合伙人当中创造了个人单笔投资金额最大的纪录。

  对于现在的周志雄来说,或许很难再有那种“20个月泡在一个案子”的疯狂,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从容的节奏。因此在资金之外,周志雄总是试图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以环球雅思为例,它与新东方直接拥有各个分校的模式不同,采用的是连锁加盟,因此不易控制,收入规模也较小。“我们进去之后肯定要改变它的经营模式和架构,参与确定战略发展方向,需要做非常多的工作。”

  2005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大批国际主流VC陆续进入中国特别是很多专注于中国市场的基金的出现,中国创投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周志雄却没有感受到这种压力。 联告范式

  2006年9月,周志雄投资的AD Union(ADU)就是一个“攒”出来的典范。

  ADU是一个由世纪辰光等13家搜索广告代理渠道组成的 “渠道联合体”。 联合以后仅一个“小试牛刀”的产品“联告”(ad-union)就整合了网易、中华网、Tom、21cn等门户搜索网站的广告平台,用户只需购买联告的关键词,就可以实现广告在这几个平台上的关联显示。

  业界对这个“渠道巨无霸”的出现也极为关注,“ADU很可能对搜索产业链形成一定的影响”。无论如何,将自己对产业的观察和创造力融入投资策略,确实显示了周志雄不同凡响的出手。他似乎在展示,VC也可以是一门艺术。

  不断地制造惊奇,这就是周志雄喜欢的方式。

投资之道

  周志雄的投资之道

  周志雄保持着他独特的投资之道,不去过热的领域扎堆,善于在冷门行业中挑选极具成长性的领先企业。

  此刻周志雄的离开,外界并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但是国外投资人对于中国风投行业的看好,再加上全面入世后大量资金的涌入,留给像周志雄这样优秀“操盘手”的将是更大的机遇。

  “鹰眼”的选择 周志雄将盛大的成功归结于团队的合作,但知情人士称,盛大的项目几乎凝聚了周志雄全部的心血。“从入资前投资条款的设计、尽职调查,公司组织架构、股权架构、各种长短期战略的设计、执行,到上市前的路演、定位,无处不是周志雄在操办。”

  从最初投进去4000万美元,到上市后20个月成功退出,周志雄赢得了5.6亿美元的回报。也因为盛大、携程等案例,刺激了主流基金投资人对中国概念基金的大规模投入,周志雄也因盛大一举成名。

  在软银赛富,他曾主持投资和管理的项目有盛大网络、橡果国际、银联商务、北京移数通和世芯电子等,他是中国单笔风投金额最大的人,而其投资总额则达到了2.3亿美元。

  离不开的中国风投

  回顾整个中国风投行业的发展,当前中国的“VC”已经开始变成真正的VC。“无论从决策机制,回报机制上都已和国际接轨。”

  “真正的VC不做其他考虑,就是以回报为主,这是区别于机构投资的根本。”周志雄原来的模式已经发生了转变。“转变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以前大家是不赚钱的,从盛大、百度、分众传媒后,这些案例开始赚钱了,所以国际投资人就开始看好中国了;第二就是VC要找高增长的市场,但美国已经很难找到,中国正是机会所在地。”

  一个好的趋势是,伴随着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行,股市全流通后,通过IPO、并购退出的路子也将越来越宽,周志雄也看到了中国VC更大的希望,“我想所有在中国想有作为的基金可能都会在这方面做一些筹划,用人民币投资而且在境内上市是越来越成为一个可能了。”

  VC的个人品牌

  周志雄依然保持着他独特的投资之道,不去过热的领域扎堆,善于在冷门行业中挑选极具成长性的领先企业。从电视购物企业橡果国际、提供考试认证服务的ATA、芯片业的世芯电子,到教育培训行业中的环球雅思,再到网络广告渠道联合体AD Union,在外人看来周志雄的目光所及始终难以捉摸。

  “勤奋和敏锐”是业界对周志雄最多的评价。但刚入行时,周志雄也称自己交过很多学费。因为,在投资界,对创业者来说,品牌和资源有时候比资金更重要。

再次单飞

  周志雄再次单飞 KPCB全球战略受挫

  不到1年的时间里,KPCB绘制的全球化美景已经不复存在。

  美景不再

  2007年4月24日,北京,KPCB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并推出其第一只海外基金—凯鹏华盈中国基金。凯鹏华盈将由赛富投资前合伙人周志雄、华盈基金合伙人汝林琪、徐传升和钟晓林共同领军。

  创建于1972年的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因为其历史上取得的骄人战绩而被称为全球创业投资界的双子星座。但是2006年以前,与大部分美国VC(创业投资机构)一样,KPCB还从来没有投资过美国本土之外的企业。

  此番情景恐怕只能成为美好的追忆了。尽管周志雄的照片和简历仍然在KPCB的官方网站上挂着,但是周志雄的离开几乎已经是铁定的事实,甚至连远在欧洲的周志雄本人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先天不足的三大体病

  虽然周志雄加盟KPCB不到1年就离开,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但是在一些VC看来,凯鹏华盈的特殊组合本来就很难长久,“某个关键人物的离开只是时间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浮出水面的更多的是凯鹏华盈当初设计出的机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利益分配、决策机制、管理模式等三个方面。

  第五种模式后话

  2007年年初,沃顿商学院登出了其一年前与KPCB合伙人塔·史莱(Ted·Schlein)的关于美国VC进军中国市场模式的一段对话。塔 ·史莱根据长期的观察总结出了美国VC进军中国市场的4种模式,即旅行者VC采用的“没有领导者”模式、雇佣初级创投人士的“烤鳗鱼卷”模式、由GP(普通合伙人)变身LP(有限合伙人,即投资人)的“北京烤鸭”模式以及“连锁店”模式。塔·史莱当时刚刚当选为美国国家创业投资协会(NVCA)的主席。

  “我以前关于四种模式的说法可能是不正确的。”不到1个月后,塔·史莱就否定了自己的说法,“KPCB进军中国的方式—凯鹏华盈应该属于第五种模式”。

  非对等结构

  虽然还没有得到最后的确认,但是KPCB总部调解的结果就是周志雄离开。关于这一点,在创投界几乎已经被公认为是事实了。

  其实,周志雄离开KPCB再次“单”飞,几乎在凯鹏华盈成立之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约翰·多尔在汝林琪三次深谈之后,才试探性向后者提出能不能在TDF原有团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人,约翰·多尔向汝林琪推荐的这个人便是周志雄。

  在征得汝林琪的同意后,周志雄才得以顺利加盟KPCB出任凯鹏华盈执行合伙人并执掌其北京办公室。

  按照KPCB最初的计划,KPCB美国的李颖和上海办公室的杨啸(两位美女哦:))等将转到凯鹏华盈北京办公室。不幸的是,李颖和杨啸先后都选择了离开KPCB,另谋高就。周志雄于是不得不开始从外部寻找新的专业投资人士。

  据了解,周志雄很快就招到了一个分析师、一个投资经理和一个副总裁,另外还看中了一两个人。但是,周最终也没能把自己看中的这一两个人招进来,原因在于“上海那边有些意见,觉得我们北京办公室招的人有点多。”

  当凯鹏华盈北京办公室和上海办公室之间出现的问题尖锐到需要KPCB美国总部出面解决的时候,KPCB总部的天平会偏向哪一方,相信已经不会什么悬念了。毕竟,主要由原TDF成员组成的凯鹏华盈上海办公室拥有一个相对比较完整并且已有一段合作历史(尽管钟晓林在TDF独立后才正式加盟)的团队,此时凯鹏华盈北京办公室基本上仍然可以认为只有周志雄这样一个“独行侠”。

  从历史上来看,侠客的风格向来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虽然已经是21世纪了,侠客的风格是不会发生什么本质变化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

职业生涯

  所在企业

  担任职务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KEYTONE,Ventures  创始合伙人  2008-04
  凯鹏华盈  执行合伙人  2007-04  2008-01-21
  北京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合伙人  2001  2006-12

投资项目

  投资项目

  投资时间

  涉及金额

  涉及股份

  所属行业

  ,红孩子  2007-06-09  2500万美元  N/A  ,目录销售
  ,亚都,科技  2007-04-01  5000万美元  N/A  传统制造
  秀满天下  2006-12-01  500万美元  N/A  动漫动画
  ATA  2006-05-01  300万美元  N/A  ,网络教育
  移数通  2005-12-01  750万美元  N/A  ,电信技术
  ATA  2005-09-01  210万美元  N/A  ,网络教育
  杰得  2005-09-01  1100万美元  N/A  ,半导体芯片
  ATA  2005-03-01  1400万美元  N/A  ,网络教育
  世芯电子  2004-12-06  1000万美元  N/A
  瑞斯康  2004-01-01  N/A  N/A  ,半导体芯片
  ,盛大  2003-03-01  4000万美元  24,9%  ,网络游戏
  移数通  2002-12-01  500万美元  N/A  ,电信技术
  ,和舰科技  2001-01-01  5600万美元  N/A  其他IT业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