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23最新北京市顺义区百科介绍)

由网友(妓多不压身)分享简介:逆义汗青悠长,夏商周3代随北京地域属冀、幽、燕。西汉时,汉低祖5年(私元前二零二)至102年(私元前一九五)置狐奴、愉逸两县属渔阴。唐贞观2102年,之内附契丹别帅析纥就部置回逆州,原为契丹紧漠府弹汗州(紧漠府正在今辽宁省阜新、彰武1戴),天宝元年(七四二)改称回化郡,坤元元年(七五八)复称回逆州,领怀柔县(取今怀柔区有关)...

顺义历史悠久,夏商周三代随北京地区属冀、幽、燕。西汉时,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至十二年(公元前195)置狐奴、安乐两县属渔阳。唐贞观二十二年,以内附契丹别帅析纥便部置归顺州,本为契丹松漠府弹汗州(松漠府在今辽宁省阜新、彰武一带),天宝元年(742)改称归化郡,乾元元年(758)复称归顺州,领怀柔县(与今怀柔区无关),州、郡、县治所同一。

北京顺义区李桥镇 搜狗百科

  明朝于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降顺州为顺义县,属北平府,后为顺天府所辖。民国三年(1914)十月,改顺天府为京兆特别区,民国十年(1928)六月,北京改称北平,顺义直属河北省。1948年12月8日顺义县城解放。 1949年8月,顺义属河北省通州专署领导。1958年4月,划归北京市,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制,设立顺义区。

  

中文名

顺义区

行政区类型

地级市

国家

中国

所属地区

华南

人口民族

  顺义区人口稳定,2004年末户籍人口为554104人,其中,农业人口364459人,非农业人口189645人。男性人口273692人,女性人口280412人。全区常住人口72.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6.6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10人。全年出生人口3050人,出生率为5.53‰,比上年降低了0.0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624人,死亡率为6.57‰,比上年降低了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4‰,比上年上升了0.1个千分点。

  2008年最新资料:户籍人口56.4万,常住人口70.3万,区境内有回、满、蒙等25个少数民族。城乡劳动力在二三产就业人数达到21.8万人,占本区劳动力总数的88%。2007年,累计安置城乡劳动力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2%。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顺义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连续三次跻身于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在全国80个基本实现小康县(市)中位居前列。98年,被评为国家级城郊型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市)、全国明星县(市)等。

  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顺义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顺义是北京市重要的副食品生产基地,先后建起了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猪场、鸡场,涌现出一批蔬菜、瓜果基地镇,初步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副食品生产体系,主要副食品产量占郊区商品总量的1/4。全区农业正在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区镇工业蓬勃发展。顺义坚持调整结构、扶优扶强、组建集团、科技兴企、争创名牌等发展战略,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涌现出燕京啤酒、北京醇白酒、顺美服装、鲲鹏食品等名牌产品,形成了食品酿造、汽车配件、建筑建材、服装纺织、机械电子等十大行业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全区拥有三资企业6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4亿多美元。

  市场建设兴旺发达。顺义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相继建成的农副产品、建材、煤炭、服装等50多个专业批发市场使年贸易成交额达到近10亿元。一批大中型商场的建成,提高了购物环境的档次。

  投资环境优越。顺义区是中国20家最佳投资区之一。交通便利、通讯快捷、电力充足。城区环境幽雅、街道宽阔整洁,是北京市卫生城之一,基础设施配套,基本上形成了水、电、热、气、交通、通讯配套的多功能新型城市。沿机场周边建起的两个区级工业开发区,已吸引国际上众多知名大公司兴办企业。

 荣誉记录

2017年6月,国务院发布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北京市顺义区获得区域示范基地。[1]

现任领导

副区长:支现伟、岳艳美(挂职)[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