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2023最新活教育百科介绍)

由网友(可爱的小仙女)分享简介:“活教诲”思惟,是陈鹤琴师长教师于一九四零年正在江西省立试验童稚师范黉舍时提出,颠末七年的讲授理论成立的1个教诲实践系统。那个实践包孕:目的论、课程论以及要领论,和一七条讲授准则以及一三条训育准则。它既是陈鹤琴持久教诲理论的归纳综合以及总结,又有着深挚的实践根蒂根基,是中西文明取教诲思惟交融的产品。中文名称活教诲首创人陈鹤琴特性分组进修...

“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先生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建立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这个理论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及17条教学原则和13条训育原则。它既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又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中西文化与教育思想融合的产物。

中文名称

活教育

创始人

陈鹤琴

特征

分组学习,共同研讨等

性质

教育理论体系

外文名称

Living-education

提出时间

1940年

提出地点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活教育定义

美国幼儿教育活动大百科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用书 艺术

陈鹤琴认为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是“活的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简单的说,活的教育就是“不是死的教育”。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我们要活的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我们一起为儿童谋福利。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

要教育好儿童,要使我们的教育是活的,不是死的,必定要懂得儿童心理。引证中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描写中国现在教育的情形时的两句警语: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我们把它改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推广网站

活教育网站是致力于在家长中推广活教育理念的幼儿教育类网站,其中家长五分钟栏目刊载符合活教育原则的幼儿教育类经验和实践文章,涵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幼教商品栏目通过精选国内符合或教育原则的能够启发幼儿的图书、玩具、培训机构、移动应用,通过个性化推荐的方式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秉承或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地开展幼儿教育。

活教育的特征

1. 一切设施、一切活动以儿童为中心的主体,学校里一切活动差不多都是儿童的活动。

2. 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做人的态度,养成优良的习惯,发现内在的兴趣,获得求知的方法,训练人生的基本技能。

3. 一切教学,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4. 分组学习,共同研讨

5. 以爱以德来感化儿童。

6. 儿童自订法则来管理自己。

7. 课程是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来编订的,教材也是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来选定的,所以课程是有伸缩性,教材是有活动性而可随时更改的。

8. 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工作时很静很忙,游戏时很起劲很高兴。

9. 师生共同生活,教学相长。

10. 学校是社会的中心,师生集中力量,改造环境,服务社会。

死教育的特征

1. 一切设施、一切活动,教师是中心是主体。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差不多都是教师的活动。

2. 教育的目的,在灌输许多无意义的零星知识,养成许多无关紧要的零星技能。

3. 一切教学,集中在听,教师口里讲,儿童用耳听。

4. 个人学习,班级教授。

5. 以威以畏来约束儿童。

6. 教师以个人主见来约束儿童。

7. 固定的课程,呆板的教材,不问儿童能否了解,不管时令是否合适,只是一节一节的上,一课一课的教。

8. 儿童呆呆板板,暮气沉沉,不好动,不好问,俨然像个小老头。

9. 师生界限分明,隔膜横生。

10. 校墙高筑,学校与社会毫无联系。

陈鹤琴论

《活教育的目的》

“活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想一定会有人提出这一问题,我可以很简单的回答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诸位一定想,哦!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吗?那还不是老生常谈吗?

中国的教育应当和外国的教育有所畛哇,它自有它的特性。这“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就是中国教育唯一的特点,不苟同于其他各国的教育目的。

亲爱的读者,我希望你千万不要把“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一句话轻易放过。要晓得这一句话就是我们终身致学的目的。我们虽生而为人,生而在中国,生而在现代中国,可是有哪几个真正知道做“人”呢?有哪几个真正知道做“中国人”呢?更有哪几个真正知道做一个“现代的中国人”呢?做“人”不易做,做“中国人”不易做,做“现代的中国人”更不易做。你要做一个“现代中国人”,起码要具备几个条件。哪几个条件呢?

第一个条件是要有健全的身体,身体的好坏,对一个人的道德学问有绝大的影响。在外国素来把身体的康健看得很重,像美国更把健康列为学校七大训练目标的第一项,这是何等看重身体的健全,我们中国人向来被人讥为“病夫”,一到50岁就倚老卖老,自居朽木,准备息影家园,以娱“晚年”了,可是外国人在这样的年龄,正是开始做事呢!这为什么原因?无非是我国人体质太差而已,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中国人对于这一点当然要特别注重。我们有了健全的身体,才能应付现代中国艰巨的事业,这是毫无疑义的。

第二个条件是要有建设的能力。有人说:“有破坏然后有建设”这句话或许有一部分的正确性,可是我们中国却向来破坏多于建设,结果呢?弄得凡百俱废,如偶有人努力于建设事业,反会被人嫉妒,指为好出风头,这真不是好的现象,我们现在急切需要的是各种建设。诸如文化,建筑物,山林古迹等等,不仅要消极的保存,还要积极地建设。就学校来说,学生在校里应当训练他们从事于种种建设工作,大一点的为开辟校园农场,设立工厂图书馆,小一点的,修筑道路,整理桌椅,粉刷墙壁,布置环境,学校里面的一切东西有破坏,就要学生自己去修好,一有缺点,就要学生自己去补救,过去学生的建设能力往往太薄弱,现在我们要把它培养起来,以适应国家的需要。

第三个条件就是要有创造的能力,中国人的创造能力本来是很强的,不论是文化抑或制度在古代就已经很好,只因近数百年来因循苟且不知创造,及至科学一兴,思想就格外受到束缚,一般文人学士,摇笔呐喊的能力本领虽有余,而创造能力则不足。时至今日,我们亟需培养儿童这种创造的能力。儿童本来就有一种创造欲,我们只要善为诱导善为启发,可以事半而功倍。例如苏联的儿童能组织北极探险队,苏联的科学馆中陈列着许多的儿童作品,什么飞机模型呀,汽车呀,精巧绝伦,就是成人做起来也不见得胜过他们呢!我有一个做工程师的朋友曾告诉我一件事实,我觉得十分有意思。他说英国有一个汤纳公司是专门做玩具的。起初他们做的玩具都是装置完好的,让小孩子买去玩好了,后来有一次那公司负责人汤纳先生看见一个朋友把玩具的飞机坦克等东西零零碎碎的的拆下来,又左凑右拚的配上去,仍旧装配成一件完好的玩具。他看了觉得很有意思,他就索性把各种玩具的零件卖给小朋友,让他们自己去装配,到后来更进一步,他特意制造了许多小机器,让小朋友四个一组五个一组,去自己动手制造各种玩具,小朋友竟比玩玩具更高兴得多,连饭都忘了吃了。这就是证明儿童喜欢创造的,我们只要加以适当的训练,不难养成他们这种可贵的能力。

第四种条件就是要能够合作。我们中国人个性很强,喜欢各自为政,在团体活动中,常常缺乏合作能力的表现。外国人则不然,对于团体工作(Team Work)极其注重,常能牺牲小我,以成全大我,这种合作精神,着实值得我们钦佩。回顾我们自己,不免有些惭愧,当初南洋各地都是我们中国一手开发,经济力全操纵在华人手里,可是因为我们缺乏合作,被外国的资本家把我们各别击破,将经济权控制到他们手里。新加坡的陈嘉庚就是被外国的橡皮公司打倒的,这好比打仗一样,你赤手空拳,孤立无援,怎么不会被人打败呢?外国人骂中国人为一盘散沙,可说一点也没有挖苦我们,自己一想就不禁要为之寒心。所以我们对于小朋友要从小就训练他们能合作团结,才能使他们配做一个新中国的主人翁。

第五个条件就是要服务。总理曾经指示我们:“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如果我们训练的儿童,熟读各种知识和技能,可是不知服务,不知如何去帮助人,那这种教育就可以说完全无意义,人原是利己的动物,如何制止这种劣性而养成一种崇高的德性,这就是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使人动物所区别的方法。动物都只知自私自利,而不知帮助别人动物,只有在生了小畜的时候,发生一种母爱,可是这也只限于极短的时期,过了这个时期,小畜长大了,就又要互相争夺,互相噬啮了。狗是如此,猫是如此,动物莫不如此。人如果也不知道助人,不知道为大家服务,那么就一定变成一个自私自利,只知道有我不知有他的市侩,与禽兽也就相去不远了。如果人人如此,那么民族的生存就极堪忧虑,国家的前途也就万分危险呢?

上面所说种种,可见要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是非常不易的。“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儿童做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中国人”,做这样的“现代中国人”。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