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西平(中国现代教育家)

由网友(饮下年华)分享简介:陶西平(一九三五年三月⑵零二零年五月一九日),湖南损阴人,教诲野,中人民办教诲协会首要倡议人之1、尾任会少。[一]他从一九五五年起头从事教诲事情,前后担负过北京市教诲局局少、党组书忘,天下人大学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结合国学科文组织协会世界结合会副主席、声誉主席等职。二零二零年五月一九日,他正在北京友情病院归天,享年八五岁...

陶西平(1935年3月-2020年5月19日),湖南益阳人,教育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主要发起人之一、首任会长。[1]

雕塑家君艺豪 华颂 作品在亮马桥外交公寓落成 打造中国最大的文化门户网站

他从1955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担任过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荣誉主席等职。

2020年5月19日,他在北京友谊医院去世,享年85岁。

中文名

陶西平

逝世日期

2020年5月19日

国籍

中国

民族

出生日期

1935年3月

逝世地

北京

性别

享年

85岁

人物生平

陶西平,1935年3月出生,湖南益阳人,曾任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导主任、校长,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北京市市长助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青少年专门小组副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荣誉主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

主要贡献

(一) 引领和推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改革开放之初,借助系统论理论分析了学校内部管理诸因素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提出以整体优化思想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整体改革。建立以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和教职工聘任制三位一体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实现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分配体制相协调的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广,为后来为全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发挥了促进作用。

(二)推动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担任北京市教育局长期间,主持推动了教育评价研究课题,在北京市研究的基础上,1990年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担任第一任理事长,并连续任15年。陶西平同志主持的关于教育评价的研究是较早将教育评价理论引入我国,并在教育实践中应用和推广的,对在全国教育评价研究的启蒙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主编的《教育评价词典》至今仍然是教育评价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文献。

(三)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促进因材施教。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是中方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于2000年8月签署的国际合作项目,是国内唯一具有签约授权的多元智能(MI)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它先后被批准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陶西平同志是课题总负责人。这项研究参与广泛,在十一五期间,又从基础教育研究拓展到职业教育研究,对改变传统的人才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实践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四)积极参与促进中国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担任民办教育促进法起草领导小组成员,参与民办教育促进法全部调研、起草和宣传工作,2008年创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担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首任会长,进行民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改革与发展研究。发起成立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为我国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从2003年开始,主持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督导评估中心参与的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研究。陶西平担任课题专家组组长。研究方向是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评价体系。对全国20个实验区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持续跟进研究并完成评估,为我国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做出了贡献。

(六)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

2009年起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调研、起草。担任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教育公平组的组长,主持完成两万字调研报告。后担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组组长,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试点的调研与指导工作,完成的《成都市以城乡一体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报告,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并批示加以推广。

(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998年,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委托北京教科院及随后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执行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陶西平担任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时代特色、能力建设以及有效推进学校与地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并促进优质教育与深化素质教育以及推动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地方与国家教育政策与规划等的研究,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近千所中小学中产生了深度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效果。促进了将“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八)促进国际民间教育交流活动。

长期领导与推动我国民间教科文交流运动。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曾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主席等职务,搭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主办的“亚欧教育论坛”等重要教育国际交流平台,为推动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作品

曾主编《教育评价辞典》《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丛书》,著有《让失败率为零——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一路走来—陶西平教育漫笔》等。

人物逝世

2020年5月19日早晨6:15在友谊医院去世。[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