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电技术公司(2023最新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百科介绍)

由网友(有求B应)分享简介:国度核电技能私司(SNPTC)是1野中央间接办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视办理委员会。总部位于北京。[一]是由中央办理的国有沉要主干企业,是经国务院受权,代表国度对于外签约,受让第3代进步前辈核电技能,实行相干工程设计以及名目办理,经由过程消化接收再立异造成中国核电技能品牌的主体;是完成第3代核电技能AP一零零零引...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SNPTC)是一家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总部位于北京。[1]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对外签约,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实施相关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中国核电技术品牌的主体;是实现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引进、工程建设和自主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和研发平台;是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CAP1400/1700的牵头实施单位和重大专项示范工程的实施主体。

国聘行动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2015年5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外文名

SNPTC

成立时间

2007年(丁亥年)5月22日

公司类型

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董事长

王炳华

公司名称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经营范围

第三代核电技术、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

公司口号

崇和、尚实、精诚、创想

历史沿革

2007年5月,国务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等四家大型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1]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接受国家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的业务指导以及行业管理,实行计划与财政关系单列,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总经理由中央管理,其他副职由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管理。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0亿元。其中,国家出资24亿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60%;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各按10%的比例出资。

2011年10月27日,上海市国资委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在上海正式签署关于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成套院”)联合重组的协议,上海成套院正式加盟国家核电。

企业理念

以“核”为先公司强调“以核为先”。生命离不开太阳,生活离不开核能,我们生活中的所有能源都直接或间接来自核能,“核”是公司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公司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

以“合”为贵公司追求“以合为贵”。公司坚持把能利用的社会资源都为我所用,使能合作的企业都成为合作伙伴,在良好的合作中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核电产业的自主化发展。公司将以积极开放的心态、精诚合作的意识、海纳百川的胸襟,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产业环境。

以“和”为本公司推崇“以和为本”。公司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致力在竞争和合作中求得和谐;公司讲求企业内部的人和,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营造和睦相处的氛围,重视给员工发展提供公平的机会和舞台。

企业精神

崇和、尚实、精诚、创想

企业标志

由东道设计公司提交的“六合之花”方案,从2812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采用为国家核电标识。“六合之花”,图形取材于花,花朵中心是喷薄而出的阳光。国家核电表示,六合之花绽放,折射“六合”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体现国家核电志存高远、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象征公司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念。

公司规模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不断深化在先进核电技术研发设计、相关设备、材料制造、工程管理、运行服务等环节的产业布局目前,已形成了由4家全资子公司、7家控股子公司、2家参股子公司和6家分支机构组成的核电技术集团。目前主要成员单位包括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国核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公司、国家核电技术研发中心等。参股企业有湖南核电有限公司、中核包头核燃料元件股份有限公司。

成员单位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公司

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公司

国家核电技术研发中心

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能源核级锆材研发中心

国核大学

国家核电软件技术中心

国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企业定位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主要从事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研发、转让、应用和推广,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主品牌核电技术;组织国内企业实现技术的公平、有偿共享;承担第三代核电工程建设、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以及国家批准或授权的其他方面的业务。

成功引进第三代先进核电AP1000技术;

组织建设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4台机组(浙江三门核电站1、2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站1、2号机组);

组织实施好我国引进核电技术的转让和关键核电设备的国产化;

创新形成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

走出一条我国核电“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专业化管理、自主化建设”的新路子。

国家核电与中电投的合并重组引人关注。业内人士称,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合并是技术与运营资质的强强联合,被认为将形成中国核电建设的“三分天下”局面。在核电建设重启的大背景下,这一合并势必改写中国核电建设版图。

管理团队

国家电投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炳华兼任国家核电董事长。

郭宏波任国家核电党组书记;

王凤学、郑明光、曾曦任国家核电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李慧杰任国家核电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侯学众、严嘉鹏任国家核电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韩志伟任国家核电党组成员、总会计师。

依托项目

三门核电项目是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首个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先进压水堆核电(AP1000)技术的依托项目,厂址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的台州市三门县,坐落在三门县健跳镇猫头山半岛上,北距杭州市171km、东邻宁波市83km、西靠台州市51km、南离温州市150km。

三门核电工程于2004年7月21日批准实施,2004年9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三门核电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准三门核电按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规划建设,一期工程建设2台,并明确将通过招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

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第三代技术招标工作从2004年9月2日发出招标书、2005年2月28日收标,通过两年来的招标谈判,2006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在中国合作建设先进压水堆核电项目及相关技术转让的谅解备忘录》,国家核电技术招标机构宣布选择美国西屋联合体作为优先中标方。

三门核电工程将采用西屋公司AP1000技术建设,由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联合美国西屋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和绍尔工程公司(Shaw Group Inc.)负责实施自主化依托项目的工程设计、工程建造和项目管理。

海阳核电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作为海阳核电项目的业主单位,全面负责项目的前期开发、常规岛工程建设、生产运营及核安全管理,全面开展和推进山东海阳核电项目建设工作。

公司由6家股东出资设立,分别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山东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烟台市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华能能源交通产业控股有限公司。

公司开发建设的海阳核电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辖海阳市留格庄镇原冷家庄和董家庄,厂址距海阳市22km,距烟台市93km,距青岛市107km,距威海市100 km。

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并预留有扩建场地。其中,一期工程建设2台AP1000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预计投资达到400亿元人民币,首台机组计划于2014年投入商业运营。

我国提出建设核电强国目标 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 “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原则同意《核电安全规划》,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核电强国的目标。”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简称国家核电)总经济师盖其庆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电力主题日”活动启动仪式上透露说,随着世界多个国家重启核电,我国悄然开启建设核电强国的新里程。

据盖其庆介绍,在新的核电发展路线图中,我国核电将推进以项目驱动型为主向以技术驱动型为主转变,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而快速发展的三代核电,将成为未来核电技术的主流。

据了解,自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泄漏事故之后,核安全问题便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谈核色变”。随着国务院核电“国四条”的出台,提出暂停审批核电项目,一度规模庞大的中国核电发展战略也被暂时搁置。

据了解,《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和《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核电安全规划》等四份报告已上报国务院常务会。前两份已获得通过,被外界看作是放开核电暂停的大门已经半开,为核能重新回归正常发展带来了新希望。

“实际上,后两份关于核电的规划———《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核电安全规划》,也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说《核电安全规划》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核电强国”的目标,并将核电产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还特别提出了“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严格的标准”的要求。

“《核电安全规划》中全面建设核电强国的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核电发展将从‘以项目驱动型为主向以技术驱动型为主'转变。”盖其庆告诉记者。据盖其庆介绍,国家核电作为我国核电自主化战略的实施主体,近年来在推进我国三代核电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

首先是A P1000技术引进基本完成。三门、海阳核电厂建设总体进展顺利,A P1000主泵成功完成耐久性试验,标志所有核岛主设备研制均已攻克,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建设已不存在颠覆性因素。

其次是设备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主管道、压力容器、爆破阀及钢制安全壳等相关制造技术已全部掌握,一个涵盖国内外近百家制造研发企业、较为完整的核电设备供应体系基本形成。

其三是国产C A P1000标准设计基本完成,具备批量化建设条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C A P1400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初步设计,一个产学研用开放合作的核电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据了解,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核电已不仅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先选择,而且已成为强国技术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美、法、日等传统核电强国和韩国等新兴核电国家,纷纷采取多种手段,整合核电行业资源,加快核电产业发展,以期占领国际技术和市场的制高点。

“这些变化启示我们,核电正在从单一技术的竞争扩展到全产业链的竞争,从竞争主导转变为合作与竞争并重,从企业之间的竞争上升为国家之间的竞争。”盖其庆说,我国三代核电发展已呈现出新格局、新态势,基本具备了标准化、批量化、自主化发展的条件。不仅将为中国大规模提供安全经济便利的清洁能源,也将同步带动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冶金、材料、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切实创新完善我国安全高效的核电工业体系。

谈及我国三代核电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国家核电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章华认为是C A P1400。他介绍说,这是在A P1000基础上消化创新后形成的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与A P1000相比,C A P1400机组功率更大,单机功率超过140万千瓦;机组可利用率更高,达到93%;技术更加先进,安全标准也更高。对于我国“建设核电强国”意义重大。[2]

所获荣誉

“一带一路”中国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19位。[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