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江西省吉安市下辖县)

由网友(毕竟是你男神)分享简介:吉火县,隶属江西省吉安市,地处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吉安市西南部。东取永丰县交界,南取青本区相连,西取吉州区、吉安县邻接,北取峡江县接壤。地形兼有山地、丘陵、平本3大类,以丘陵为主。东、北、南3面地势稍低,西取东南稍高,并依序由东向西歪斜造成1个半启齿的盆地;西北取东南两端大,中部狭小。[一]县内天然资材富厚,首要包孕...

吉水县,隶属江西省吉安市,地处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吉安市东北部。东与永丰县接壤,南与青原区相连,西与吉州区、吉安县毗邻,北与峡江县交界。地形兼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以丘陵为主。东、北、南三面地势稍高,西与西北稍低,并依序由东向西倾斜形成一个半开口的盆地;东南与西北两头大,中部狭窄。[1]县内自然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动物、水利资源等。[2]截至2021年末,辖15个镇,3个乡,286个村(居)委员会,2308个村小组。[3]截至2019年,全县总面积为2509.73平方千米。[4]截至2021年末,全县总人口56.6万人。[3]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103818万元。[5]获得“全省农业农村综合工作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6]

截至2021年末,全县普通中学32所,小学219所,幼儿园23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全县卫生部门机构数24个,医院21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8个。[5]

吉水古称石阳县,建县时间为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县治设今醪桥镇固洲村,距今有1900年历史。春秋战国夏时隶扬州,周初为吴地,战国时属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吉水属庐陵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分扬州地立江州,庐陵郡属之。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庐陵郡立吉州,将石阳、吉阳二县并入庐陵县。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吉州庐陵郡兼军事为吉州路总管府,隶江西行省。民国1912年冬废府,吉水县直属江西省。1935年改属江西省第三行政区。1949年7月14日吉水解放,7月15日吉水县委、县人民政府宣布成立,隶属吉安专区。2000年5月隶属吉安市。[7]景点有大东山、石莲洞等。[2]民俗有铁脚戏[8]历史人物有杨万里、罗洪先等。[9]

中文名

吉水县

外文名

Jishui County

别名

石阳

地区生产总值

2103818万元(2021年)[10]

人均生产总值

50401元(2021年)[10]

政府驻地

文峰镇

邮政编码

331603

地理位置

江西省中部吉泰平原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方言

赣语

行政代码

360822

特产

水南腐竹、薄酥饼、板鸭、冬酒

主要民族

汉族

面积

2509.73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户籍总人口566029人(2021年)[10]

行政区类别

国家/地区

中国江西省吉安市

下辖地区

文峰镇、阜田镇、盘谷镇等15镇3乡

电话区号

0796

著名景点

住歧钓鱼台、鉴湖公园十景、石阳古城址

机场

井冈山机场

火车站

吉水站、吉水西站

车牌代码

赣D

美食

解缙豆花、玻璃鱼饺、皱皮蹄花

县委书记

肖梓才[11]

县长

段恩雄[12]

历史沿革

来之不易 吉州 吉安县 吉水县 泰和 永丰排名前5,接下来的是

吉水县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境内聚居。夏时属扬州,位于扬州地域之西境。商末后为吴地,战国时归楚。秦始皇(前221年)统一全国后,属九江郡庐陵县。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属九江王国庐陵县。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王国为淮南王国,吉水属淮南王国庐陵县。高祖六年(前201年),从淮南王国中析置豫章郡,庐陵县属之。

(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改庐陵县为恒亭县,吉水属之。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郡县名称和隶属关系皆复旧。和帝永元八年(96年),析新淦、庐陵两县之间地置石阳县(县治设今醪桥镇固洲村,为吉水县前身),属豫章郡。献帝建安四年(199年),析豫章郡置庐陵郡,石阳县属之。

三国吴末帝宝鼎二年(267年),析庐陵郡之石阳、阳城地置吉阳县。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庐陵郡治从西昌(今泰和县城西)徙石阳(今醪桥镇固洲村一带)。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吉水属江州庐陵郡之石阳、吉阳县。

东晋咸康八年(342年),庐陵郡治从石阳县城徙于今吉安市区孔家湾,郡县隶辖如故。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庐陵诸郡,置吉州,改石阳县为庐陵县。开皇十一年(591年),吉阳县并入庐陵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吉州为庐陵郡,郡治再徙石阳故城。大业末(615年~617年),分庐陵县水东的顺化(又作淳化、舜化、纯化)、文昌(又作永昌)、折桂、中鹄、仁寿、兴平、明德、永丰、龙云(含报恩镇)、云盖、迁恩(又作迁莺)等11乡置吉水县,县治设今文峰镇,属庐陵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庐陵郡复改吉州,吉水属之。武德八年(625),改吉州为庐陵郡。高宗显庆二年(657年),改庐陵郡为吉州。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州治从石阳故城迁今吉安市区道署坪一带。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吉州为庐陵郡,郡县隶辖未变。天宝十四年(755年),吉水县改为吉水镇(镇治设今城南)。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庐陵郡改为吉州。

十国吴高祖天祐七年(910年,用唐年号),杨吴占领吉州,沿承唐制。升吉水镇为吉水县,以新淦为都制置使治所,领新喻、丰城、吉水3县,欲遂图虔州,旋移治吉水,寻废。南唐烈祖升元二年(938年),罢新淦都制置使,吉水由县改场,还隶吉州。元宗保大八年(950年),吉水由场复县,仍隶吉州。

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吉州改称吉州庐陵郡兼军事,吉水属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析吉水县之兴平、明德、永丰、龙云(含报恩镇)、云盖五乡置永丰县。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庐陵县以同水乡及新嘉里换吉水县之顺化乡。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析吉水县之迁恩乡归永丰县管辖。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江西行中书省(简称江西行省或江西省),吉州庐陵郡兼军事改称吉州路总管府,吉水县属江西行省吉州路总管府。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吉水由县升为州,隶属未变。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改吉州路总管府为吉安路。惠宗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吉安路为吉安府,吉水属之。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吉水由州复为县。洪武九年(1376年),江西行省改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之下设道,吉安府属湖西道,吉水县属之。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破吉安,因袭明制。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废湖西道,吉安府直隶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世宗雍正九年(1731年),吉安府属分巡吉南赣道。高宗乾隆十九年(1754年),吉安府属分巡吉南赣宁兵备道。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冬,废府,吉水县直属江西省。民国三年(1914年),划江西为豫章、浔阳、庐陵、赣南四道,吉水县属庐陵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县直属省。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934年),境内苏区分别成立庐吉县、公略县、新峡县,国统区仍称吉水县。水南等革命老根据地与吉安合成庐吉县;水南、白沙、中鹄、水东、折桂、冠山等区划归公略县;同水区的阜田、枫江等大部村庄与新喻、峡江二县的边缘地区划归新峡县。公略县和新峡县直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1934年红军北上后,苏区根据地沦为国统区。1935年,吉水县属江西省第三行政区。

1949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中共江西省委决定成立吉安分区。1949年7月14日,吉水县全境解放。7月15日,中共吉水县委、吉水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隶属吉安分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9月,改吉安分区为吉安区,吉水县属之。1955年,改吉安区为吉安专区。1968年,改吉安专区为井冈山专区。1971年,改井冈山专区为井冈山地区。1979年,改井冈山地区为吉安地区。吉水县隶属不变。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吉安地区,设立地级吉安市,吉水县隶属吉安市。

行政区划

2015年,吉水县辖15个镇(文峰镇、阜田镇、盘谷镇、枫江镇、黄桥镇、金滩镇、八都镇、双村镇、醪桥镇、螺田镇、白沙镇、白水镇、丁江镇、乌江镇、水南镇)3个乡(尚贤乡、水田乡、冠山乡),278个村(居)委员会,2325个村小组。

县人民政府驻文峰镇万里大道。

地理环境

吉水县地处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吉安市东北部。地跨地经114°38’~115°36’、北纬26°52’~27°33’。东与永丰县接壤,南与青原区相连,西与吉州区、吉安县毗邻,北与峡江县交界。

吉水县南距吉安市23公里,东至永丰县城38公里,北至峡江县城(水边镇)52公里,至省会南昌196公里。县境南北相距80公里,东西最狭处22公里,吉水县幅员面积2509.7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吉水县地形兼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以丘陵为主。东、北、南三面地势稍高,西与西北稍低,并依序由东向西倾斜形成一个半开口的盆地,盆地底部为吉泰平原;东南与西北两头大,中部狭窄。最高点为县城东北部的大东山,海拔891.3米;最低处为县城北新码头,海拔仅38.0米。

土壤特征

依照土壤命名的原则,县内土壤可分为5个土类(水稻土、红壤土、潮土、紫色土和石灰土),11个亚类(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漂洗型水稻土;红壤、红壤性土、黄红壤;壤质潮土、少质潮土;酸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和棕色石灰土),40个土属,136个土种。

根据土壤利用现状,县内土壤可分为农耕地(水田、旱地、菜地),园林地(茶园、果园),林地(阔叶林地、杉木林地、马尾松林地、竹林地、油茶林地、油桐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苗圃),荒山(灌丛地、草地、迹地),难利用地(裸露半裸露地,包括砾石地),水面(河流、水渠、水库、水塘),其他用地(建筑用地、河堤、公路、机耕道、田埂)七类。

吉水县土壤以水稻土的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是县内一类耕作土壤,共有面积706581亩,占吉水县版图面积的17.15%,占总耕地面积的88.8%。红土壤分布从海拔50米以上岗地低丘到海拔891米大东山,面积2542765.45亩(其中旱作土壤46352.49亩),占土地面积61.72%。潮土土壤分布在吉水县五大江和水溪两岸的河谷阶地上,由河流冲积物风化发育形成,面积73235.34亩,占土地面积1.8%,占耕地面积9.2%。紫色土壤面积363042.61亩,占土地面积8.81%。石灰土壤面积12322.69亩,占土地面积0.3%。

水文条件

境内主要河流属赣江水系,除赣江外,还有泷江(又名孤江)、恩江(又名乌江)、住岐水(又名八都水)、同江(又名小江)。吉水县水面面积共212548亩,其中小河流、溪、涧水占总水面积59.17%。

气候特征

吉水县属中亚热带区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东亚季风湿润气候特征。其气候特点是:春寒、夏热、秋旱、冬冷。冷、暖气流交换于境内,造成梅雨连绵;盛夏伏热高温,多呈旱象;夏秋之际,晴热少雨;深秋则秋高气爽;冬日寒冷。据历年气温记载,年平均无霜期290天,最长年份达348天(1965年),最短年份为247天(1988年)。初霜日期平均在每年的12月4日前后,终霜日期平均在次年的2月16日前后;年日照时数为1711小时,年降雨量为1541.8毫米,年蒸发量为1547.2毫米,年平均地温21.5℃。

自然资源

  • 地表水: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所有江河、溪水均汇入赣江。县境内东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689.6~898.1毫米;西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773.4毫米。经计算,县境地表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0.46亿立方米;境外流入县境客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543.73亿立方米,两者总和为564.19亿立方米。
  • 地表水:县境内已探明浅层地下水总量为1.65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日产水166立方米,但分布不均。地下水蕴藏量虽然较大,但可供开采利用的仅有0.3亿立方米。大气降雨为地下水主要补充来源。
  • 水力资源:县境内各中小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8.14万千瓦(不含省级以上规划),其中可供开发4.72万千瓦,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吉水县现有水力发电站12座,装机29台,总装机容量9515千瓦。其中单机500千瓦以上的有曹家电站和水口电站2座。

生物资源

  • 动物

常见兽类有野猪、野兔、獐、鹿、狼、狐、獾、黄鼠狼、水獭、刺猬、松鼠、田鼠等;稀有珍贵动物有华南虎、南山豹(金钱豹)、苏门羚、马鹿、穿山甲等;飞禽类动物有野鸽、野鸡、野鸭、鸳鸯、斑鸠、喜鹊、乌鸦、麻雀、斑鸡、白鹭、画眉、黄雀、凤鸡、白鹤、八哥、啄木鸟、猫头鹰等;鱼类动物有青鱼、草鱼、鲸鱼、鱤鱼、长春鳊、三角鲂、团头鲂、红鳍、黄鲴、中华鰟鮍翘嘴、红鲌、鳙鱼、白鲢、鲤、蛇鮈、长蛇鮈、圆简吻鮈、赤眼鳟、油条鲹、尖头红鲌、银鲴、高体鰟、鲥鱼、大银鱼、花鳅、大斑花鳅、花斑河鳅、泥鳅、大阿鲶、胡子鲶、黄颡鱼、粗唇鮠、鳗鲡、花鳗、乌鳢、黄鳝、白鳝、斑鳜、大眼鳜、圆尾斗鱼、叉尾斗鱼、刺鳅等。

  • 植物

县内有各种野生植物200余种,主要有山苍子、黄栀子、橡子、黄荆、松香、小山竹、金银花、谷皮、荆芥、砂仁、鸡血藤、乌桕子、香附半、猕猴桃、杜仲、杨梅、葛荇、钩藤、杜鹃、山茶、野当归、牛夕、楠木、罗汉松、云松、雪松、黄杨、樟、柏、檫、枫、荷、栎、梓、银杏等。

矿产资源

吉水县是吉安市矿产资源大县之一,世界上十二大类矿产资源,吉水县已发现九大类:即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金属、冶金辅助原料、燃料、化工原料非金属、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水气。

已探明的矿产种类有:铁、锰、钛、铜、铅、锌、钼、钨、汞、钴、金、银、稀土、耐火黏土、硅石、白云岩、煤炭、泥炭、油页岩、磷、重晶石、冰洲石、砷、石灰石、水泥配料用页岩、瓷土、陶土、砖瓦黏土、河砂、块石、花岗岩石材、矿泉水、地下水(地下热水)32种。其中可以直接开采的23种(铁、锰、铅、锌、钼、金、银、耐火黏土、河砂、块石、花岗岩石材、矿泉水、地下水地下热水等)。矿产产地(砖瓦黏土除外)有122处,其中中型规模储量1处,小型规模储量20处,矿点66处,矿化点35处。铁矿探明储量275.8万吨;铅储量3951.87吨;锌储量3516.19吨;银储量14.33吨;砂金储量213.17公斤;稀土储量368.37吨;耐火黏土储量32.60万吨;硅石储量71.15万吨;煤炭储量714.99万吨;泥炭储量95.7万吨;水泥用灰岩储量2260.40万吨;瓷土储量5.03万吨;矿泉水储量500万吨;地下水储量16644万吨;贡岩储量12.4万吨。此外,县内还有不少矿产地未作地质勘察。

人口民族

2021年年末全县总户数193607户,户籍总人口为566029人。年末常住人口412928人,城镇化率为52.68%。[10]

民族

境内共有21个民族,以汉族江右民系为主。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客家人、拉祜族、景颇族、布朗族、仡佬族。少数民族中以畲族、苗族、布依族为主。畲族聚居地区设4个畲族村(乌江镇凫冲畲族村、丁江镇铅坊畲族村、丁江镇袁家畲族村、水南镇沙田畲族村)。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书记

肖梓才

副书记

段恩雄、曾广炆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县长

段恩雄

副县长

唐小超、吴国斌、张青、曾志斌、宁彬山、黄锦荣、周小、姚珊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主任

彭黎明

副主任

罗四留、王向红、罗立波、郭忠桂、袁小彪、周寿厚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主席

胡传清

副主席

夏甫海、李新保、赖婷婷、解小燕、罗俊杰、邝葵华、黄祯裕

参考信息来源:吉水县人民政府[13]

经济概况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103818万元,可比增长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0292万元,可比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816839万元,可比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006687万元,可比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3:38.8:47.9。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0401元。

2021年全年财政总收入221881万元,比上年增加20302万元,增长10.1%。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10.5%,人均财政总收入5316元。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215万元,比上年减少703万元,同比下降0.6%,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84元。

2021年全年税收收入181961万元,比上年增加18848万元,增长11.6%。地方税收收入76295万元,比上年减少2157万元,同比下降2.8%,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5.6%。

2021年全年一般预算支出445595万元,比上年减少35374万元,同比下降7.4%。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2%,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增长3.2%,卫生健康支出增长0.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5.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同比下降73.3%,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9.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3.4%。[10]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92050亩。其中:谷物1176150亩;豆类58964亩;薯类51173亩。油料播种面积218985亩,同比下降1.2%。其中花生54510亩,同比下降3.7%;油菜籽161895亩,增长0.7%;芝麻2580亩,同比下降39%。

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51.37万吨,增长2%。谷物产量48.29万吨,增长0.05%。其中早稻产量19.57万吨,一晚产量5.66万吨,二晚产量21.41万吨;豆类产量0.85万吨;薯类产量2.23万吨。

2021年全年油料产量1.84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1.02万吨,芝麻产量0.02万吨,花生产量0.8万吨。

2021年全年生猪出栏20.09万头,增长12.85%,猪肉产量16117吨,增长11.16%,生猪存栏9.05万头,同比下降7.05%,能繁母猪存栏8594头,增长113.72%

2021年全年牛出栏1.63万头,增长62.4%;牛存栏3.3万头,增长31.5%;牛肉产量1816吨,增长108.5%。羊出栏5852只,增长33.55%;肉羊存栏4520只,增长8.37%,羊肉产量为128吨,增长43.8%。家禽出栏1034.85万羽,增长40.8%;家禽存栏273.43万羽,增长5.19%,禽肉产量1.42万吨,增长13.81%;禽蛋产量2769吨,增长1.76%。

2021年年末实有茶园面积3845亩,同比下降11.6%,茶叶产量275吨,增长0.7%。年末果园面积98699亩,增长1.73%,水果产量56377吨,增长21.2%。全年水产品产量24670吨,增长1.01%。其中养殖产量24595吨,增长2.45%。

2021年全年木材产量11.3万立方米,竹材产量371万根,苗木产量7.6万株。年末实有油茶林面积8079公顷,油茶籽产量4720吨,茶油产量1135吨。

2021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5.19万千瓦时。耕地有效灌溉面积33.06千公顷。农村用电量9798万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6.36万吨。[10]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21505万元,可比增长1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家,实现增加值706992万元,可比增长11.7%。“1+4”主导产业作用明显。军民融合产业完成513489万元,增长61.1%;电子信息产业完成772267万元,增长55.4%;林化香料产业完成676991万元,同比下降9.7%;绿色食品产业完成491413万元,增长1.6%。

2021年全年水泥产量17.5万吨,同比下降30%;锯材产量1.33万立方米,增长2.3%;人造板产量90.1万立方米,增长80.9%;松香类产品产量3.83万吨;电子元件3.4万只,增长100%;印刷电路板737万平方米,增长43%。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119840万元,增长20.6%,实现营业收入3109442万元,增长17.5%,实现利润总额296479万元,增长21.7%,实现税金总额45118万元,同比下降3%。全县工业园区开发面积7.22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82501万元,园区内投产工业企业165家,完成营业收入2901627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79373万元,累计安置就业2.03万人,完成出口交货值336178万元。

2021年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5484万元,可比增长2%。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0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52332万元,增长1.1%。[10]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1080894万元,增长10.4%。其中工业投资808273万元,增长8.8%,占投资比重的74.8%。

2021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8198万元,增长100.2%。全县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11家,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03.7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7.74万平方米。全年房屋竣工面积15.5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5.51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8.73万平方米,增长29%,商品房销售额182187万元,增长11.7%。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6465万元,增长18.3%。“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0459万元,增长23.5%,从所在地来看,城镇实现零售额90257万元,增长23.6%,乡村实现零售额203万元,增长19.8%;从消费形态来看,餐饮收入为10751万元,增长28.6%,商品零售为79708万元,增长22.9%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40414万美元,增长134.1%。其中外贸总额40000万美元,增长157%。全年招商引资签约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合同金额74.59亿元,增长0.71%,实际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60.43亿元,增长9.09%。实际利用外资12285万美元,增长7.5%。

金融

2021年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23597万元,可比增长20.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739602万元,比年初增加180448万元。其中住户存款2104112万元,比年初增加25911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198448万元,比年初增加299799万元。其中住户贷款1077687万元,比年初增加69854万元。[10]

社会事业

2021年全县普通中学32所,小学219所,幼儿园23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全县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483人,小学专任教师1956人,幼儿园专任教师1022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36088人,小学在校学生数42653人,幼儿园在校学生数15361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数2756人。

2021年全年全县科学技术支出9803万元,增长1.2%。全年通过市级科技项目5项。

2021年年末全县文化馆1个,组织文艺活动11次,举办训练班22次;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1.23万册;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666件(套),参观人次4.5万人次;文化站18个,年末藏书8.15万册;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演出场次110场,观众4万人次。全县广播电台1个,广播站18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站18座,有线电视用户1.6659万户。2021年全县电影放映单位数18个,放映场数4365场,观众人数32万人次。[10]

医疗卫生

2021年年末全县卫生部门机构数24个,医院21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8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221人,其中执业医师459人,执业助理医师195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2662张。

2021年年末全县养老服务机构数26个,床位数1723张,年末收养照料人数1043人次。全县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81户,3223人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城市低保金1943.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197户,21318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农村低保金9199.1万元。2021年全县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27384人次,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2590.12万元,其中农村特困人员供养人数1224人次,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2475.44万元。全县享受高龄补贴人数43792人次,发放高龄津贴723.6万元。[10]

邮电旅游

2021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444.2万元,增长8.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314.2万元,增长4.2%;运营商业务总量22130万元,增长9.3%。全县固定电话年末用户2.53万户,同比下降2.5%;宽带用户15.6万户,增长9.9%;移动电话用户41.9万户,同比下降0.7%。

2021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854.9万人次,增长36.1%,实现旅游总收入79.9亿元,增长34.7%。[10]

居民收入

202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37元,增长8.7%,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9.2平方米,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37.4辆、摩托车25.9辆、空调135.8台、彩色电视机128.5台,计算机24台。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27.7%。

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14元,增长9.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82.1平方米,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46.7辆、摩托车47.4辆、空调130台、彩色电视机137.6台,计算机10.1台。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5.9%。[10]

社会保障

2021年年末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213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任务数603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2%。

2021年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65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7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5万人。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的人数49.7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09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6.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3.43万人。[10]

资源环境

2021年全县土地面积2509.73平方公里,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0488公顷。其中水田45157公顷,早地5331公顷。

2021年全年总降水量1135.4毫米,日最大降雨量76.5毫米,最长连降雨日数8天。年末全县蓄水工程3105座,总供水量28943万立方米。其中水库198座(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25座,小二型水库170座),供水量22293万立方米,塘坝2907座,供水量6650万立方米。年末全县泵站24处,供水量1780万立方米;水闸32座,供水量900万立方米;机电井19482眼,供水量780万立方米,全年堤防长度111.28公里,达标堤防长度33.53公里,堤防保护人口7.47万人,保护耕地4.4千公顷。年末城乡集中式供水工程147处,覆盖人口36.6万人,供水量1226万立方米。

2021年全年平均气温为20.2C,平均相对湿度78%。年日照总时数1584.7小时,最长连早日数22天。大气质量达到国家I级标准,主要河流断面化质水率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断面优质水率100%。

2021年全年人工造林面积2183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542公顷,森林抚育面积6667公顷,森林覆盖率65.5%。

2021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为108554万千瓦时,增长15.5%,其中工业用电量65541万千瓦时,增长24.9%。[10]

安全生产

2020年,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起,死亡人数4人。其中道路交通发生事故6起。[14]

交通概况

2021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6524万元,可比增长10.9%。全年全县客运量167万人,旅客周转量9100万人公里;全年全县货运量2289万吨,货运周转量425608万吨公里。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410676万吨公里,内河货运周转量14932万吨公里。[10]

旅游名胜

南麓斋

南麓斋坐落于洴塘村南山天柱峰脚下东南方,系宋元之际的一座吉水名书院,为宋末学者杨家庄人杨桂所建。斋坐北朝南,占地200余平方米,土墙砖木瓦屋结构,青砖碧瓦,古朴雅致。大门首上部嵌有“南麓斋”三个醒目的大字。

石阳古城

石阳古城东为丘陵,西临赣江,西南为固州和马家城两村,北至城上村,面积大约为一平方公里。古城周围曾筑有土城,城内建有驿道路。临城村落,根据文化坐落方位,分别起名为城上、南门前、官路上、官路下等。历史发展一千多年,古城已夷为平地,但古城遗址处仍不时能挖掘到古陶片及器皿等文物,其文化层厚达1.5米。陶片多属印纹硬陶,文饰以绳纹为主,曾于区内拾得新石器时代石磷一个,晋石质“鸡壶”口沿一片。

住歧钓鱼台

吉水住歧乡赣江之滨有一座钓鱼台,相传为严子陵和张果老的垂钓处。

阜田石莲洞

石莲洞位于吉水县阜田镇北7.5公里处。内大小洞五、六处,大洞名曰“佛庐”,洞口岩上刻有“石莲洞”3字,洞内可容百余人,岩壁纹形黝黑,天然成人物鸟兽状。“佛庐”右后有一小洞,洞高8米,洞顶嵌有钟乳,以石击之,“着着”有声。洞口岩上有一石床,相传为罗洪先读书、憩息之处。石床左上首岩壁上刻有罗洪先所书“梅关”2字.洞门右有数株罗汉松,树干丈余围、虬枝纠结,古老蓊郁。洞上岩有棵古荆树,高达数丈,据传,罗汉松、古荆树均为罗洪先亲手栽植,距今已有400余年。

桃花岛

桃花岛位于江西省吉水县城南郊赣江河道中央。距吉安市15公里,105国道直达桃花岛渡口。是岛礁河滩型的生态观光果园。桃花岛面积约1平方公里。

鉴湖公园

鉴湖公园于1997年初开始兴建,到1998年底建成开园,前后历时两年。

著名人物

从唐至清,吉水中举者1435人,进士556人,其中状元6人,榜眼3人,探花4人,描述当时盛况是:“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杰出代表人物如:南宋诗人杨万里,《鹤林玉露》作者罗大经,爱国名臣杨邦乂,抗金名将杨再兴,明《永乐大典》总纂解缙,建文状元、内阁首辅胡广,理财名臣周忱,明朝使臣陈诚,东林党领袖邹元标、李邦华,兵部尚书毛伯温,嘉靖状元、地理学家罗洪先,文学家曾同亨,《中华大字典》和《辞海》主编徐元诰等人。

城市荣誉

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15]

2020年11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名单”。[16]

吉水头条

吉水头条,微博本地资讯博主。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