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府(2023最新临江府百科介绍)

由网友(滚烫的冷雨)分享简介:临江古称“石龙乡”。唐武德8年(六二五),初于临江修萧滩镇。5代南唐降元2年(九三八)于萧滩镇初修清江县。宋淳化3年(九九二)置临江军,辖清江、新淦、新喻3县。元改置临江路。亮太祖癸卯年(一三六三年),改临江路为临江府,[一]府治清江县(县治正在今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辖清江、新淦(今江西省新湿县)、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

临江古称“石龙城”。唐武德八年(625),始于临江建萧滩镇。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于萧滩镇始建清江县。宋淳化三年(992)置临江军,辖清江、新淦、新喻三县。元改置临江路。明太祖癸卯年(1363年),改临江路为临江府[1]府治清江县(县治在今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辖清江、新淦(今江西省新干县)、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3县。明嘉靖五年(1526)新置峡江县来属。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至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江西布政使司和江西省均先后在临江设湖西分守道署(俗称“道台衙门”)。清末辖:清江、新淦、新喻、峡江共4县。1913年废。

中文名

临江府

建筑时间

唐武德八年(625)

地位

明朝是全国33大工商税收城镇之一

古称

石头城

建筑地点

临江建萧滩镇

古建筑

有四大古建筑

历史文化重镇

最新 2023年二季度热销SUV投诉销量比排行榜出炉,自主品牌表现抢眼

军事重镇

临江自建镇后,就有“后戈庚廪之积”,是驻兵囤粮要地,为兵家所必争。赵宋建军以来,先后设兵马都监、千户所和万户府、临江汛和精兵营,以“以重防守”。抗日期间设有团管区。清咸丰三年至七年(1853-1857),太平军曾三次攻占临江。1926年9月,北伐军攻克临江,在政治部主任李富春指导下,成立了全县最早的共产党支部。1927年春,中华全国总工会驻江西特派员陈毅来临江,将临江工人运动推向了高潮。1930年10月5日,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兵不血刃占领了临江。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吴商蜀贾走駸駸”是临江古代商贾云集的盛况,明朝被列为全国33大工商税收城镇之一,史称“舟车孔道,四达之地。”尤以药材、木业、酿造业闻名于世,是当时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传闻最盛时“城内三千户,城外八千烟”,繁荣的经济伴随着灿烂的文化。

临江古称“人文荟萃”之胜地,代产人文。自宋至清,苏轼、苏辙、范成大、朱熹、文天祥、解缙、查慎行等历代名儒硕士先后来临江访贤、览胜、讲学、吟诗,题写临江的诗文,现存数百篇。临江镇籍名标青史的人物:宋有向子甑,元末明初有龚守愚,明末清初有杨廷麟,清有钱时雍,清末民初有裴汝钦。

现存古建筑

门额立“万寿宫”石刻竖匾,青石门壁,素雕花木、戏剧、翔禽图案,砖木结构。该宫系明洪武(1368—1398)年间所建,深五进,面积1430平方米,是省内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道教圣地。

大观楼

系临江军、路、府署大门望楼,坐北朝南,面对府前街,门口两侧有雌雄石狮一对,有一人高,用完整麻石雕成。该楼气势雄伟,原有巨大木刻“临江府”竖额,悬二楼正中,系解缙所书。始建于宋元,是江西省境内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道台衙门。


钟楼

俗称“钟鼓楼”。明初大学士解缙曾有“风夹钟声过渡口,月移楼影到江心”的吟诵。曾有“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临江有座钟鼓楼,还有三尺三在天里头”的传闻而名扬天下。

临江府师姑井

临江府师姑巷内。井口直径1.4米,深30余米。砖石结构。水清且甜,旱不枯竭。〔明隆庆六年(1572)临江府志〕明洪武(1368—1398)年间建。清同治(1862—1874)年间重修。师姑井也被誉为“樟树10个风景最美的地方”。

异闻轶事

解缙从家乡吉水去南昌滕王阁访友,乘舟顺流而下,一天,舟至临江留宿。是夜,清风徐徐,明月高照,钟楼月色,辉映如画。解缙站立船头,饱览临江古镇夜色,心旷神怡。突然,钟鼓楼响起了清脆的钟声,解缙灵感一触,诗兴大发,随即吟出两句:

风挟钟声过渡口,月移楼影到江心。

清正莲

临江府署大楼门前有两口方形的小池内各长着一株并蒂莲。并蒂莲,本赞夫妻恩爱,可临江府内的并蒂莲,专显官员是否廉洁清正。临江府曾有一个昏庸知府,三年内并蒂莲阴阴郁郁,一直未开。三年后,贪官被革。新知府清谦正直,荣任六年,并蒂莲始终叶茂花盛,一红一白,楚楚动人。

以绝对绝

赣江曾流经临江镇,临江沿河有一棵大樟树,每逢艳阳高照,风和日丽之时,大樟树连同树上的栖鸟,倒映水中,清晰可见:水中的游鱼在树影间来回游动,悠然自得。一日,有一眉清目秀的书生,见此情景,兴致勃勃,吟曰:“樟树临江,鱼飞树梢鸟冲波”。问世几百年来,历尽沧桑,无人对上。

解放后,有人对曰:“莲花向塘,虾舞花间蝶戏水”。但还不尽人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