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汉语词语)

由网友(清风兑酒)分享简介:睹微知著,是1个汉语词语,意义是睹到工作的苗头,便能晓得它的本色以及成长趋向。[一]中文名睹微知著简拼jwzz词性贬义词来由《黑虎通·情性》拼音jiàn wēi zhī zhù外文名To see a small beginning, that may have significant changes.近义词睹微知萌、本初...

见微知著,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1]

中文名

见微知著

简拼

jwzz

词性

褒义词

出处

《白虎通·情性》

拼音

jiàn wēi zhī zhù

外文名

To see a small beginning, that may have significant changes.

近义词

见微知萌、原始见终

释义

见到苗头,就知道实质和发展趋势

反义词

以偏赅全、管中窥豹

词语释义

汉听日历丨6月3日 见微知著 有些事不宜看得太远

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分解解释

见微: 1.从小处看到迹兆。[1]

近反义词

近义词:原始见终、因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一斑、一叶知秋

反义词:以偏赅全、以偏概全、管中窥豹

使用示例

1、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2、学习就是一个见微知著的过程,自己好好把握吧。

3、在这方面,我是个行家,能见微知著,我认为还是不做这笔生意好。

4、见微知著,小小的言行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与修为。

5、同行们能见微知著,但一般公众往往会忽视底层构造。[2]

成语故事

箕子是朝歌古代名人,其洞察力之强气节之高为后人称道。

  商代最后一位君主是帝辛,后人称他为殷纣王。年少时,“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手格猛兽”,是一个能文能武很有本领的人。继位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不杀奴隶,发展生产,更新观念,不事鬼神。征服东夷后,疆土扩大,农业发展,财粮增多。但到了统治后期,开始腐败。

  有一次,纣王让人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大臣太师箕子就感到非常可怕和担心。

  箕子见微知著联想了很多,他认为:用象牙筷子吃饭就一定不肯用陶土粗制碗具,必将用犀牛角或玉作成杯盘;餐具改变了,食品也会随之改变,盛的不可能是豆菽青菜,肯定会进一步升级到山珍海味,珍禽异兽将成盘中之物;食物改变了,将不满足穿着,麻布为衣将不再流行,朝中之人进而会穿绫着缎;穿着改了,下一步将造豪华的车子,建高阔殿宇楼台,追求享乐。如此下去将一发不可收拾,腐败之风会很快盛行起来。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韩非子,把箕子这种联想,说成“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这就是见微知著的来历。

  有一天,纣王长夜饮晏,不理朝政,竟忘了日期,询问左右,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便派人去问箕子。箕子对徒弟说:“君主忘日则天下忘日,不是好兆头,商之天下到了危险关头。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我也极其危险”。令徒弟告诉来者:“太师醉了也不知道”。

  以后箕子多次进谏,纣王充耳不闻,我行我素,骄傲恣肆,专横拨扈,使箕子非常失望。他装疯卖傻,以避迫害,但仍被纣王囚禁。

  正如所料,不过五年,纣王就被周武王所灭。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