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首脑会议(北约峰会)

由网友(墨染流年つ)分享简介:北京大学西洋条约组织领袖集会(NATO SUMMIT),简称北约峰会。集会便沉大国际答题举行商量互助,协调态度,增强团体防务,每一年进行各类结合军事演习。一九五七年一二月,第一次领袖集会正在巴黎进行。集会沉申对于以及平取安齐的态度,夸大成立核武库的须要性,决议把中程导弹接给北约驻欧洲最低司令支配。二零二二年三月二四日,北京大学西洋条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首脑会议(NATO SUMMIT),简称北约峰会。会议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补给中心

1957年12月,第1次首脑会议在巴黎举行。会议重申对和平与安全的立场,强调建立核武库的必要性,决定把中程导弹交给北约驻欧洲最高司令支配。2022年3月2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首脑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1]

中文名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首脑会议

简称

北约峰会

首次举行时间

1957年12月

外文名

NATO SUMMIT

参与者

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2]

历史沿革

1949年4月4日,美国与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标志着北约正式成立。

1949年8月24日,《北大西洋公约》生效。北约的目的是与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若某成员国一旦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可以及时作出反应、联合进行反击。但这一条款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一直未曾付诸实施。及至前苏联解体,华沙公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遂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

会议内容

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

历次峰会

经过5次扩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已形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其边界直接与俄罗斯领土接壤。以下是北约历次首脑会议的简介:

对抗苏联

1957年12月,第1次首脑会议在巴黎举行。会议重申对和平与安全的立场,强调建立核武库的必要性,决定把中程导弹交给北约驻欧洲最高司令支配。

1974年6月,第2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会上签署了大西洋宣言,重申所有成员国对成立公约所承担的义务。

1975年5月,第3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重申集体防务义务和对付经济问题的互助义务。

1977年5月,第4次首脑会议在伦敦举行。会议承认人权是国家间合作的基本原则,开始研究对东西方关系的长期趋势和对防务的需要。

1978年5月,第5次首脑会议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着重讨论北约同华沙条约组织的关系,并就北约的长期防务计划作出决定。

1982年6月,第6次首脑会议在波恩举行。会议讨论了在欧洲部署新式中程核导弹和与苏联进行谈判等问题,通过了《波恩宣言》,强调了防务与对话并重的双重战略。

1985年11月,第7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美国总统里根向盟国通报了他在日内瓦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举行会谈的情况。

1988年3月,第8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重申坚持北约的威摄战略,对苏联既保持对话,又保持有力的防务。会后发表了题为《朝着常规武器控制目标前进》的声明。

1989年5月,第9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防务和军备控制政策的总体方案及处理东西方关系的政治声明两个文件,并正式肯定了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会上提出的欧洲常规裁军的新建议。

1989年12月,第10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认为北约和华约均是“稳定欧洲的支柱”,强调西方要在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协调立场,维持欧洲的边界现状。

1990年7月,第11次首脑会议在伦敦举行。会上通过的《伦敦宣言》在强调北约继续保持适当数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同时,向苏联和东欧国家表示了“和平友好意向”。

东扩

1991年11月,第12次北约首脑会议在罗马举行。会议通过了《北约新战略概念》、《关于和平与合作的罗马宣言》、《关于苏联的声明》等文件和对南斯拉夫实行经济制裁的决定。

1994年1月,第13次布鲁塞尔会议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关于同原华约成员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计划。这是北约东扩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

1997年7月,第14次马德里会议正式决定,首批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加入北约,北约东扩计划正式启动。

1999年4月,第15次会议在华盛顿举行,在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的同时,通过了面向21世纪的新战略。

2002年11月,第16次首脑会议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会议决定邀请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北约;决定加强防务能力和对北约的军事机构进行改革,并就国际反恐和伊拉克等问题进行了磋商。

2004年6月,第17次首脑会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它是北约2004年3月实现新一轮东扩后的首次峰会。会议将主要讨论北约战略调整、下一轮扩大、与第三方发展新型关系等重要内容。

2005年2月,北约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加强盟国在北约框架内的合作,特别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上的合作,是这次北约首脑会议的重要议题。

2006年11月,北约首脑会议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会议通过了《里加峰会声明》、北约未来转型战略等文件,并宣布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已完成组建工作。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由陆、海、空三大兵种的精锐部队组成。根据北约计划,这支快速反应部队能在5天内部署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在单次补给情况下可连续30天执行各种使命。这些使命包括共同防御、人道主义援助、作为先锋为后续部队开辟通道等。

2008年4月,北约首脑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北约扩大和阿富汗问题是此次峰会的重要议题。各成员国领导人决定,正式邀请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但马其顿的入约申请被暂时搁置,同时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的申请也未被接受。会议决定邀请黑山和波黑加入北约专为致力于入约国家而建立的“强化对话机制”。会议发表声明,承诺在阿富汗问题上共同承担长期责任。

2009年4月3日-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成员国峰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及德国的巴登巴登、凯尔举行,庆祝北约成立六十周年,并正式迎接法国重返北约指挥体系。会议决定任命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为下一任北约秘书长,同时还就北约在阿富汗实施新战略以及开始研究制订北约新战略构想等问题达成了一致。北约希望与俄罗斯建立“具有建设性的”关系。

现状

当地时间2022年3月24日,北约峰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会议持续了大约2个小时,会后发表《北约成员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联合声明》,声明作出三个方面的决定。一是继续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包括反坦克武器、防空武器和无人机以及防生化武器和防核武器的装备。此外还将向乌克兰提供保证网络安全的技术装备。二是加强北约部队在波罗的海沿岸、东欧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部署,除已在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波兰等地部署的四个战斗群外,决定在匈牙利、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增加部署四个战斗群,使北约在东欧和巴尔干地区的总兵力达到八个战斗群,约四万人,同时还包括空中和海上的军事部署。三是北约成员国同意增加军费,将使各国的军费开支达到或接近各自国内生产总值2%的标准。德国、比利时等国在本次会前已经宣布增加军费。[3]

相关新闻

当地时间2022年3月15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北约成员国首脑会议将于3月2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举行,与会领导人将讨论乌克兰局势以及如何加强北约防卫力量等议题。[4]

202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总额为1.5万亿美元的法案。该法案将在9月之前为美国政府提供资金,并为乌克兰提供136亿美元的人道主义和安全援助。美国白宫发言人普萨基在白宫简报会上宣布,美国总统拜登将于本月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3月24日举行的北约峰会,与北约领导人讨论俄乌局势,并重申美国对北约的坚定承诺。[1]此外,拜登还将参加欧洲理事会峰会,与欧洲领导人讨论俄乌局势、对俄制裁、相关人道主义救助等问题。[5]

2022年3月16日,根据CGTN报道,加拿大广播公司3月15日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称,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将参加下周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峰会。[6]

当地时间2022年3月16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他本人将参加2022年3月24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有关俄乌局势的北约峰会。[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