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2023最新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百科介绍)

由网友(星星笑我、太天真)分享简介:南非非洲人人民大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ANC)现为南非在朝党,简称非国大,是南非最大的白国民族主义政党,也是南非专一跨种族的政党。一九一二年一月七日,非国大正在布隆方丹建立,最后鸣南非土著人人民大会,一九二三年改称现名,现有约一零零万党员[一]。南非非洲人人民大会一九六零年被南非政府颁布发表...

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ANC)现为南非执政党,简称非国大,是南非最大的黑人民族主义政党,也是南非惟一跨种族的政党。

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

1912年1月7日,非国大在布隆方丹成立,最初叫南非土著人国民大会,1923年改称现名,现有约100万党员[1]

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1960年被南非当局宣布为非法,主要领导人流亡国外。1961年决定开展武装斗争,并成立民族之矛军事组织,由曼德拉任司令员。1962年曼德拉被捕入狱。非国大主张摆脱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民族压迫,建立统一、民主和种族平等的南非。1994年4月,南非举行历史上首次多种族民主大选,非国大以近2/3的绝对优势获胜。曼德拉作为该党主席出任总统。有成员70万。

中文名

非洲人国民大会

成立时间

1912年1月7日

现任主席

西里尔·拉马福萨

外文名

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成立地点

布隆方丹

组织历史

1927年起与南非共产党合作至今。1956年制定《自由宪章》作为斗争纲领,提出南非民主改革的基本任务和战略目标。1960年,因参加发动“反对通行证法运动”及“沙佩维尔惨案”,被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宣布为非法组织而遭取缔,其主要领导人流亡国外,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设立总部,并将国内组织转入地下。1961年12月,非国大决定开展武装斗争,并建立军事组织“民族之矛”,曼德拉任总司令。1962年10月、1969年4月和1985年7月,非国大在国外分别召开三次重要会议,通过了《政治行动路线》、《战略与战术》等重要斗争纲领,将武装斗争和群众抗议运动相结合。

1989年提出政治解决南非问题和灵活处理制宪谈判的主张。1990年2月国民党政府解除党禁后,曼德拉等非国大领导人获释。1991年非国大倡议所有党派讨论制宪和制宪原则,主张通过民主选举的制宪议会负责起草和通过新宪法。1992年5月,非国大宣布放弃武装斗争和全面国有化政策,11月,有条件接受国民党提出的“分享权力”主张,不再坚持黑人多数统治,同意实行联邦制。1994年4月,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民主选举中,以非国大为首,由非国大、南非共产党和南非工会大会组成的三方联盟获62.65%选票,赢得大选,成为民族团结政府中的主要执政党。

1997年12月,非国大召开第五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曼德拉辞去党主席职务,姆贝基当选党主席。1999年6月,南非举行第二次全国大选,非国大以66.35%选票获胜继续执政,在国民议会中占266个席位,在全国7个省中居主导地位。2003年《议员转党法》实行后,非国大在国民议会的席位增至275个,同时成为西开普省和夸祖鲁/纳塔尔省第一大党。2004年4月,新南非举行第三次全国大选,非国大以69.68%选票获胜继续执政,在国民议会中占279个席位,全国9省省长均为非国大人士。2005年,非国大再获14席,议席总数达到293个。在2006年3月地方选举中,非国大除开普敦外,以66%的得票率获得全国6大都市中的5个,231个地方政府中的174个。

非国大于1999年11月正式加入社会党国际。

2002年12月,非国大第五十一次代表大会再次选举塔博·姆贝基为领袖,非国大其他领导人有副领袖雅可布·祖马、全国主席帕特里克·勒科塔、总书记卡莱马·莫特兰蒂、副总书记桑姬·姆坦比-马汗耶利和总司库曼迪·姆西芒。非国大于2007年12月举行五十二大,选举新一届党的领导班子。

组织性质

非国大自认为是一个开放的群众性组织,以非暴力主义为基础来维和非洲人民的权利,对整个非洲大陆的振兴都负有神圣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这一思想,起初都是采用请愿、诉讼等手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了不满“温和”手段的青年组织“青年同盟”。非国大至今仍把1955年6月26日由其主导通过的《自由宪章》作为执政纲领,坚持认为民族民主革命仍是南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非国大总书记莫特兰蒂认为:“以《自由宪章》为指导,非国大在领导南非人民战胜‘白人至上’反动思想后,也一定能够通过自身的改革,大力整治腐败。”

1960年3月,非国大在反对“通行证法”的“沙佩维尔事件”后,被南非当局宣布为“非法组织”,主要领导人流亡国外,国内组织则转入地下。1961年,非国大决定进行武装斗争,并于当年12月成立军事组织——“民族之矛”,由曼德拉任司令。1962年,曼德拉等人被捕入狱。从1989年开始,非国大逐步调整斗争策略,主张政治解决南非问题和灵活处理制宪谈判。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成为执政党。在1994年、1999年、2004年三次大选中,以非国大为主体的三方联盟得票率分别为62.66%、66.36%、69.68%,处于优势地位。在全国9省地方选举中,非国大在其中7个省获胜,并与新国民党和因卡塔自由党分别在西开普省和夸祖鲁—纳塔尔省联合执政,实质上执掌全国九省政权。

获得成就

南非在非国大的领导下,取得的成就:

一是民族团结和解放,大力提高广大黑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同时强调包括白人在内的各个民族都是国家主人,保护他们的切身利益,逐步消除种族隔离时代造成的种族鸿沟,使各族人民平等地生活在一起,促进了南非民主进程。

二是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执政以来,非国大先后为300万人提供了干净饮用水,为贫困黑人建造了80万套房屋,给黑人重新分配土地22万公顷,为200万用户安装了电灯,为130万个家庭安装了电话,新建638个医务所,为6岁以下儿童和孕妇提供免费医疗。

三是外交政策。原南非只与30个国家保持外交关系,现已增至150多个。南非是不结盟运动的重要成员,是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主席国、全球贸发大会主席国。四是改造了军队、警察、监狱、司法机关,使之成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合法力量,而不再是白人政府的专政工具。

组织领袖

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组织领袖为纳尔逊·曼德拉。1964年因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被关

入监狱,直到1990年才获得自由。他后来成为南非总统。1944年,曼德拉参加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并参与组建了“非洲人国民大会青年团”[2]。他先后担任过南非德兰士瓦省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全国非洲人国民大会第一副主席、全国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2]。他在1952年的非国大反抗运动和1955年的人民议会中起到了领导作用,这些运动的基础就是自由宪章。1953年他在非国大一次会议上发表“自由之路无坦途”的讲演,成为南非黑人向种族主义政权进行斗争的宣言书[1]。1961年,曼德拉意识到以前的非暴力运动不能为黑人争取到应有的权力,于是,他创建了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并担任总司令,计划用武装斗争方式对抗政府的暴力镇压。1962年南非当局以所谓“煽动罪”和“非法出国罪”将曼德拉逮捕,两年后判处他终身监禁[1]。1990年,时任南非总统德克勒克解除对非国大的禁令。1990年2月曼德拉出狱,其声望甚高,人们迫切希望他担任非国大的第一掌门人,但他坚持由非国大下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赞扬时任非国大第一把手坦博的领导功绩。直至1991年7月,通过非国大选举,曼德拉才正式成为非国大的第一号人物。1994年5月9日,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曼德拉在南非首次多种族大选后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1]。1997年12月,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3]

1912年1月7日,南非黑人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政治组织--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成立。该组织主张非洲人团结,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建立一个非种族的、统一的、民主的南非”。1929年与非洲人工会、南非共产党联合成立非洲人民权利,要求废除通行证法和许可证制度。1952年与南非印度人大会发起“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1955年6月参与制定《自由宪章》, 要求一切非洲人享有平等的公民权。 1960年参加发动“反对通行证法运动”。 “沙佩维尔惨案”后被宣布为非法组织。1961年建立武装组织“民族之矛”,同时大力开展政治、外交等多种形式的斗争,国内影响不断扩大。得到非洲统一组织的承认与支持。1989年重新成为合法组织。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