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大学(上海市综合性公办院校)

由网友(含笑狂饮毒酒)分享简介:沪江大教(Shanghai College),开办于一九零六年,位于上海市,是二零世纪上半叶上海1任何浸疑会配景的综合性大教。尾任华人校少是刘湛仇。校训为“疑、义、勤、爱”[一]。沪江大教始名浸会神教院,一九零九年开设浸会大书院,一九一一年2部门归并为上海浸会大教,一九一四年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教。一九五一年二月,上海市...

沪江大学(Shanghai College),创办于1906年,位于上海市,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一所有浸信会背景的综合性大学。首任华人校长是刘湛恩。校训为“[1]

沪江大学初名浸会神学院,1909年开设浸会大学堂,1911年二部分合并为上海浸会大学,1914年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1951年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接办沪江大学。1952年秋,沪江大学在院系调整中被裁撤,各系科(组)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学院等院校。沪江大学校址和校友会先后移归上海理工大学。学校培养出了纪育沣[2]、谢希德[3]、邱式邦[4]等知名校友。

校训

信、义、勤、爱

主要院系

15个学院、2个教学部、30个研究所、12个研究中心、3个研究院

所属地区

中国 上海

类别

公立大学

院系调整

复旦大学、华师大、上财、上理工

原名

上海浸会大学

中文名

沪江大学

现任校长

许晓鸣

创办时间

1906年

知名校友

孟建柱、黄奇帆

主要奖项

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家科技园全国排名第六

校址划归

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

外文名

University of Shanghai

历史沿革

10月21 22 ┃青岛科技大学四方站 小智星魔法森林探秘挑战 幸运石 大象的牙膏 牛牛彩虹 魔法瓶制作

1900年,庚子之乱期间,美南浸信会(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的华中差会(在江苏传教)和美北浸礼会(American Baptist Missionary Union)的华东差会(在浙江传教)成员都来到上海避难。期间他们达成了共识,决定在上海联合创办一所高等学校。

1902年,经美北浸礼会传教士柏高德和美南浸信会传教士万应远代表各自差会合作筹备,在杨树浦军工路购得165.5亩土地,建造第一所校舍,名思晏堂。[5]

1906年,首先在北四川路北端开办了浸会神学院(Shanghai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校长是美南浸信会传教士万应远博士(Dr.R.T.Bryan)。

1909年开设浸会大学堂(Shanghai Baptist College),校长是美北浸礼会传教士柏高德博士(Dr.J.T.Procter) 。校址选定在沪东军工路,建成一所黄浦江畔的绿茵遍地、风景幽雅的美丽校园。1910年成立格致部(理学院前身),设置物理、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等课程。[6]

1911年二部分合并组建 “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and Theological Seminary”(上海浸会大学),校长为美北浸礼会传教士魏馥兰(Francis John White) 。校址选定在沪东军工路,建成一所黄浦江畔的绿茵遍地、风景幽雅的美丽校园。

1913年,葛学溥教授在学校创立了中国大学第一个社会学系,到1930年,社会学系成为全校除商业系外学生最多的学系。[7]

1914年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并确定校训为“信、义、勤、爱”。1917年由美国弗吉尼亚州颁发学位。

变迁

1921年开始招收4名女生入学,实行男女同校,开在华基督教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

1927年神学院分立;

1928年1月,经过改组的沪江大学校聘请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年仅31岁的刘湛恩博士为校长,这是沪江大学历史上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就任校长后,主张沪江大学“更为中国化”。

在华各基督教大学中,沪江大学是最早开展社会工作的学校。1913年在杨树浦眉州路创设沪东公社,这是一个以宣传基督教教义为主,同时兼办社会福利的教育机构。刘湛恩就任校长后,沪东公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为工人区儿童创办幼儿园和中小学,还开办了医院和诊所,免费为周围工人及附近农民施医送药,受到社会的欢迎。

1929年,沪江大学向中国政府立案,英文校名也改为University of Shanghai。

1932年,刘湛恩校长在接近市中心的圆明园路209号真光大楼创办了城中区商学院,这是沪江大学最富盛名的学院,院长为朱博泉。该学院专门为社会上的在职青年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培养工商业人才,实行学分制,分设有日班和夜班,这样方便学生业余就读,是当时办得较好的并卓有成效的一所夜大学。除本科外,还开办专修科、普通科和单科训练的特科。其办学认真,课程切合实际,聘请杨荫溥、章乃器、潘序伦、潘公弼等学者和社会名士执教,徐寄庼、刘鸿生、吴蕴初、王志莘等工商名流捐资支持办学并鼓励自己企业中的青年职工报考,设置了奖学金、助学金。开办以后入学者踊跃,遂与军工路本部商学院合并,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商学院。城中区学院是刘湛恩在“职业化”下进一步推行“平民化”的尝试,其目的除方便沪江商科学生实习外,更主要是为社会上提供各种形式的职业补习教育,以帮助那些清寒好学的学生能够完成大学学业,历届校友不但在商业财经界建树颇多,更是不乏名家和实业巨子,影响遍及五大洲。[8][9][10]

刘湛恩就任校长后,主持建造了大学图书馆,教员住宅楼,女生健身房,男生新膳堂及大礼堂等,使校舍从最初的思晏堂等3栋增致怀德堂、思雷堂等44栋,学校规模得到较大发展;添置了大量的实验设备,学生人数也有较大增加。

1933年中国建筑师学会庄俊等人应邀,筹划兴办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该科为两年制专科学校,以招收在建筑事务所工作的在职人员为主,以培养能力工作的建筑师为办学目的。该科始终得到中国建筑师学会的大力支持,许多学会会员主持或参与教学工作,办学之初,由学会黄家骅担任第一任系主任,并组织学会会员陈植、哈雄文、王华彬等制定了具体的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1935年秋,黄家骅离任,由哈雄文继任系主任,1939年起由吴子昂任系主任,直至1946年建筑系停办。该建筑科为当时上海最早的建筑教育基地之一。

刘湛恩校长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坚定不移的爱国者。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他被推举担任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中国基督教难民救济委员会主席以及太平洋国际学会和国际俱乐部创始人之一。他为宣传抗日,支援前线,救济难民,安抚流亡学生,作了大量的工作。1937年4月7日,刘湛恩上班之际,惨遭日伪特务暗杀,以身殉国。消息传出,震惊中外,引发全国人民极大的愤慨和悲痛,社会各界3000余人为这位杰出的爱国教育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1938年4月7日,樊正康接任校长。在重庆的沪江与东吴大学的校友曾联合开办法商学院。

抗战爆发之后,沪江大学因地处战区,校区遭严重破坏,学校本部迁往城中区商学院。

抗战胜利后,沪江大学于1945年10月1日正式复校,1946年2月又迁回杨树浦军工路原址。

1951年2月,沪江大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办,校务由余日宣、蔡尚思主持。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系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学院等相关院校,校址移归上海机械学院(今上海理工大学)。

1988年,台、港、沪三地沪江校友,在“上海机械学院”内设立了沪江城中区商学院,后来发展成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1]。这是沪江大学“文理商”三个学科中唯一被继承下来的学科,沪江大学第四人校长、首人华人校长、抗日烈士刘湛恩之女刘光坤,上海沪江大学校友会副总干事喻超等都曾在学院上课。[12]

2006年,在原沪江大学校址办学的上海理工大学,得到国家教育部的认可,正式将沪江大学作为前身。2006年10月28日,上海理工大学迎来了建校一百年庆典,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发表贺信,上海市市长韩正出席校庆庆典并致辞。[13]

2011年3月,“上海沪江大学校友会”(沪江大学校友会是上海市民政局登记在册的合法社团组织)正式变更登记为“上海理工大学校友会”,沪江大学校友会全部档案资料悉数归入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沪江校友通讯》的编辑也改由上海理工大学校友会为主,沪江大学校友会为辅。

校容校貌

沪江全景:

大学地处黄浦江西岸,得浦江天然风光之先。东临江海,为万国邮船进出必由之路;西倚大道,为淞沪唯一之通衢。浦江之滨,花木扶疏。深林广厦,丛林点缀有法;红墙映日,道路旋曲成纹。[14]

馥赉堂(Franklin-ray Hall):今上海理工大学第二教师公寓。

1948年,美国南、北浸礼会拨款建造,耗资16.95万美元,为沪江大学女生宿舍,这是沪江大学最晚建造的建筑。20世纪60年代始作教工集体宿舍,1999年8月改建为教师公寓,从2009年11月开始整修,准备迎接新引进的高水平的学者。

思伊堂(Evanston Hall):今上海理工大学第四宿舍。美国芝加哥伊文斯顿的哈里斯先生捐资4.35万美元建造。1919年落成,楼高4层,为学生宿舍。因其临江而立,浦江美景尽收眼底,曾有文这样描述:“每值暮潮初敛,夜阑人静,月光如水,波平如镜,风景绝胜。”1984年大修时将尖顶改成平顶。

大礼堂与思魏堂(Auditoriumand and White Chapel):今上海理工大学大礼堂。

为庆祝沪江大学建校30周年而建。1936年,为纪念沪江大学第二任校长魏馥兰博士募建思魏堂,上层为礼拜堂,下层设教会办公室、教员休息室,并在此举行30周年校庆活动。大礼堂与思魏堂为联体建筑,呈L形,大礼堂东西向,思魏堂位于大礼堂东北侧。整座建筑于1937年5月全部竣工,外观为后罗马风格,是沪江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1994年,此楼与原图书馆一起列入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

思裴堂(Breaker Hall):今上海理工大学第三宿舍。

由校长魏馥兰向美国墨疏利浸会募捐0.94万美元建造。1915年落成,楼高4层,为学生宿舍。取名思裴为纪念美国墨疏利浸会第一任书记裴理克博士(Dr. Manley J. Breaker)。1967年大修时将尖顶改成平顶。

怀德堂(Treat Hall):

今上海理工大学第五宿舍。[15]

1921年,科学馆落成后,特里特夫妇第二次捐款建造,为女生宿舍,耗资5.02万美元,1923年落成,楼高5层。女生宿舍的建成,为沪江大学在国内首次招收女大学生奠定了基础。曾有文描述此楼:“建筑精美,华丽堂皇,幽雅宜人,背球场而面黄浦,红照挂林,白练横江,每值星期六晚上,夜光灯影,歌声悠扬,裙履联翩,笑语杂闻,沪大男女学生之社交生活,咸以是为集中焉。”1963年大修时将尖顶改成平顶,以后大修时又拆除了楼台。

思乔堂

思孟堂(Melrose Hall):今上海理工大学第二办公楼。

由美国人士捐资建造,1920年落成,耗资4.91万美元,楼高4层,为中学部下院。内设办公室、教员室、图书室、课室,上层为宿舍。

思晏堂(Yates Hall):今上海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

建于1908年,1909年落成投入使用,是沪江大学第一座大建筑,耗资2.13万美元。取名思晏为纪念浸会第一位到中国的传教士晏马太。楼高原为4层,内设校长室、庶务处、教务处、邮务处、图书馆、礼堂和教室,集教学与行政办公于一体。1956年9月24日14时20分,因突遭龙卷风袭击,此楼西端半幢楼顿时倒塌,上课师生被埋,伤158人、亡37人。1957年5月15日完成重建,建筑上部已非原貌,楼高也变为3层。

思雷堂(Richmond Hall):今上海理工大学第一办公楼。

由美国南浸礼会差会拨款建造,1922年落成,耗资3.21万美元,为中学部上院。

思福堂(Faculty Residence):今上海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中心。

建于1936年,为女教员宿舍。取名思福为纪念美国弗吉尼亚州Henrietta Hall Shuck夫人,又称弗吉尼亚堂。

科学馆(Science Hall):今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1918年美国加州的特里特夫妇第一次捐款所建造,耗资13.67万美元,1921年落成,钢混机构,楼高4层并建有地下室,是当时沪江大学最有价值的建筑物之一。因配备的理科实验设备为当时国内最完善者,被誉为“国内仅见之建筑物”,使得在文科基础上发展理科的沪江大学,得以跻身于一流大学行列。1965年大修时将尖顶改成平顶。

图书馆(Library):今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办公楼。

建筑费大部分由沪江大学教职员、学生与校友捐资,部分由美国西门基金会资助,耗资约2万美元,1928年9月落成。1948年,为纪念刘湛恩校长,向东扩建,并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扩建工程耗费美金54832元,由沪江大学校友及全体师生在国内募集。此楼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体育馆(Haskell Gymnastum):今上海理工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由美国波士顿的哈斯科上校(Coloned E. H. Haskell)于1917年捐资1.81万美元建造。1918年落成,楼高2层。1932年,位于学校南面的女生体育馆建成后,该楼曾改称北体育馆。

健身房(Gymnastum):今上海理工大学南体育馆。

由美国人Edmands捐资建造,耗资1.08万美元,1932年落成,为女生体育馆,楼高2层,内设有膳厅、音乐室。

音乐室(Music Hall):今上海理工大学音乐堂。

建于1935年,楼高2层,初为中学部礼堂(Academy Assembly),上层为礼堂,下层为办公室、理科实验室,后改作沪江大学音乐室。

文化传承

上海理工大学坐落于上海市东北部、中环线和黄浦江之间,毗邻复兴岛和共青森林公园。校园绿树环抱,红墙晖映,拥有目前上海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群,共有20栋优秀大学建筑和15栋优秀别墅建筑列入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名单,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绝好的回眸历史、前瞻未来的人文景观。位于杨浦区的军工路校区,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位于徐汇区的复兴路校区,源于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96年华东工业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上海理工大学。1999年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并入学校。 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位于军工路516号的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群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

学校包融了沪江大学的美丽校园及其教育国际化的思想、视野、格局,也包融了沪江商科的发展思维;学校传承了德文医工学堂以来的百年工程教育传统,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传承发展“信义勤爱、思学志远”校训,以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学识抱负的合格公民。[17]

上海理工大学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是一所上海市属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2016年7月,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防特色高校。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17]

沪江青年报

《沪江青年报》是学校团委机关报,学校学生官方媒体。沪江青年报以“思想、良知、责任”为报铭、“自由思想,活力沪江”为口号,传承沪江文化,致力成为校园主流声音。

沪江青年报现有同名人人公共主页和新浪官方微博,实时传播最贴心的校园资讯,建立起师生与校内各职能部门沟通的桥梁,表达校园主流声音,为师生提供贴心的精神食粮及意见建议的首选表达途径。

校训

信、义、勤、爱

上海理工大学办学百年,文脉源远流长。1906年创建的沪江大学,以“信义勤爱”为校训。1907年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一战以后,原址变迁为中法国立工学院,后者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校训。持自强不息之志,擎教育兴国之旗,走民族振兴之路,是几代学人不变的追求。即便饱经沧桑,亦坦然以对,不忘教书育人、教育强国之神圣职责。百年以来,培育学子七万之众,正是“信义勤爱”人文理念的结晶。信,乃信崇真理,信而有征,讲信修睦,诚信不欺;义,即仁义礼智,遵道秉义,义薄云天,见义敢为;勤,则奋发勤勉,勤学好问,将勤补拙,业精于勤;爱,需大雅博爱,修身自爱,爱人以德,爱国敬业。

校歌

我来我校,时曰沪江,共高歌乐赞扬。

赞扬之声,遍于四方,我爱我校,爰升其堂,

惟我母校,信义勤爱,赞扬母校荣光,

使我学行,罔或不臧,增荣名仰沪江。

学校领导

柏高德(J. T. Proctor,1906-1911)

魏馥兰(Francis John White,1911-1926)

刘湛恩(Herman C. E. Liu,1928-1938年4月7日)

樊正康(T.K. Van,1939-1942)

凌宪扬(Henry Hsien-yang. Lin,1944-1949)

校长介绍

刘湛恩基本情况

20年代末,全国掀起“收回教育权”运动,沪江大学改组了校董会,增补8名华人为校董成员。1927年神学院分立。1928年1月,经过改组的沪江大学校董会聘请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年仅三十出头的刘湛恩博士为校长,这是沪江大学历史上首任华人校长。

刘湛恩出身于湖北阳新县山区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就任校长后,他立即对这所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创办的宗教气息浓郁的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使沪江大学在当时私立大学中以学风纯朴闻名,较少教会气,更多中国化,致力革新校务,强调师生团结、学术自由。他曾说,沪江精神是积极的、前进的、建设的、牺牲的。他对学生从不疾言厉色,而是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在他的努力下,沪江大学于1929年获准在教育部正式立案。学校的设置作了一系列调整,相继成立了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等院系,从院长到系主任皆由华人充任。课程设置注重打好基础,强调文理相通,学生英文水平普遍较高。学生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有书法研究会、健美学会、口琴会、英美文学会、英文剧社、网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男女篮球队、田径队、女子体育促进会等。其中足球队的张邦伦后来成为上海的著名足球运动员。

刘湛恩早年有半工半读的亲身体会,因而对家境贫困、勤奋好学的学生十分爱护,设置了奖学金、助学金,还让他们有一边读书一边做工的机会。

开展社会工作

在华各基督教大学中,沪江大学是最早开展社会工作的学校。1913年在杨树浦眉州路创设沪东公社,这是一个以宣传基督教教义为主,同时兼办社会福利的教育机构。刘湛恩就任校长后,沪东公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为工人区儿童创办幼儿园和中小学,还开办了医院和诊所,免费为周围工人及附近农民施医送药,受到社会的欢迎。 1932年,刘湛恩校长在圆明园路真光大楼创办了沪江商学院,又称城中区商学院,这是沪江大学最富盛名的学院,院长为朱博泉。除本科外,另设专科与普通科,利用晚上业余时间上课,为在职职工、家境贫寒好学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办学认真,课程切合实际,又聘请章乃器、潘序伦等社会名流执教,因而颇得社会好评。成为当时办得较好的并卓有成效的一所夜大学。

主持校舍建设

刘湛恩就任校长后,主持建造了大学图书馆、教员住宅楼、女生健身房、男生新膳堂及大礼堂等,使校舍从最初的思晏堂等3栋增至怀德堂、思雷堂等44栋,学校规模有了较大发展,并添置了大量的实验设备,学生人数也有较大增加。

人物影响

刘湛恩校长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坚定不移的爱国者。他曾说:“我生平教导学生应为祖国献身,自己就应当以身作则,做出榜样。”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他被推举担任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中国基督教难民救济委员会主席,又是太平洋国际学会和国际俱乐部创始人之一。他为宣传抗日,支援前线,救济难民,安抚流亡学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他的影响下,沪江大学学生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初,日伪妄图利诱他担任伪教育部长,遭到他的断然拒绝。同年4月7日晨8时半,刘湛恩携子出门,在静安寺路大华路(今南京西路南汇路)口公共汽车站候车去圆明园路学校时,突遭日伪收买的暴徒狙击,当即牺牲,以身殉国,年仅43岁。消息传出,震惊中外,引起全国人民极大的愤慨和悲痛,社会各界3000余人为这位杰出的爱国教育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抗战爆发后,沪江大学因地处战区,校区遭到严重破坏,学校本部迁往城中区商学院。抗战胜利后,沪江大学于1945年10月1日正式复校,1946年2月迁回杨树浦军工路原址。

历史评价

建国前,中国共有13所基督教教会大学,分别是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齐鲁大学CheelooUniversity[18]、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之江大学Hangchou University[19]、华西协和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华中大学Huachung University、金陵大学University of Nanking、福建协和大学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华南女子文理学院Hwa Nan College、金陵女子文理学院Ginling College、沪江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岭南大学Lingnan University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起点很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因为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教会大学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它们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知名校友

纪育沣:浙江鄞县人。有机化学家、院士。1921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23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8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历任武昌大学、东北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广西大学、上海医学院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34年受聘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1958年~1982年任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化学学报》和《药学学报》编委。[2]

钟惠澜:广东梅县人。内科学家、热带病学家和医学寄生虫学家、院士。1921年保送上海沪江大学理学院医预系学习,次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29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从三十年代起曾先后获得英国伦敦热带医学及卫生学皇家学会会员、美国实验医学及生物学会会员、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巴西政府授予奖章、美国热带医学及卫生学学会荣誉会员、德国热带医学及寄生虫学会会员等称号。[20]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人物。1915年~1916年入上海沪江大学学习,后转入北京大学法科、美国克拉克大学社会学系学习。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政治、获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入伦敦剑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8年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授课。后应中华书局之聘,兼任中华书局编辑之职。1931年应胡适邀请,到北京大学英文系任教授,并兼任北京女子大学教授。[21]

李公朴:江苏淮安人。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著名的“七君子”之一。1924年入沪江大学附属高中学习,1925年考入沪江大学。五卅运动中,积极参加上海学生罢课游行,代表沪江大学学生参加上海学联会,任上海学联工人科科长。“九·一八”事变后,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和群众文化教育工作。1943年,创办了“北门书屋”和“北门出版社”,出版、销售进步文艺书刊,宣传抗日救国和民主进步思想。1946年7月11日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曾发唁电给予高度价:“先生尽瘁救国事业与进步民主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今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派毒手,是为全国人民之损失,抑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22]

涂长望:湖北武汉人。气象学家、院士。1929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地理系,后赴英国攻读气象学。1934年回国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1944年底与许德珩、梁希等发起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抗战胜利后改名为九三学社,被选为中央理事。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气象局局长,全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世界科学协会常委等。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三、四届中央秘书长。九三学社第五届中央副主席。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3]

侯祥麟:广东汕头人。石油化学工程学家、院士。1927年入沪江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31年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1935年考取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生,1945年到达美国卡乃基梅隆大学攻读化学工程学,获科学博士学位。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代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58年担任石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曾任石油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发明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兼化学化工评选组组长,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振华基金会副理事长。1986年获意大利恩里科,马太依国际科学技术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24]

王序:江苏无锡人。药物化学家、院士。1935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36年去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获博士学位。1940回国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任教授(贵州遵义),1941年到北平研究院工作,1950年任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2年底改名为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有机化学教授、教研室主任。1956年当选为全国群英会代表,并出席全国群英会。曾任北京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副理事长,北京药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组副组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25]

张煦:江苏无锡人。通信工程学家、院士。1936年~1940年在哈佛大学攻读物理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生课程,获得哈佛大学科学硕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9年~1952年任沪江大学教授。1978年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和名誉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曾被选为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2003年获“全国光纤通信与集成光学杰出贡献奖”。[26]

吴浩青:江苏宜兴人。电化学家、院士。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1949年任上海沪江大学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57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并使之成为我国电化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61年担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主任、系主任、教授。1980年任博士生导师。曾为第五届国际锂电池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二十、二十一届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第二届亚洲固态离子学会顾问委员会顾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27]

王仁:浙江吴兴人。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院士。1938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附中,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航空工程系理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洛克菲勒奖学金,到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部深造,获哲学博士学位。70年代初,走上力学与地质学相结合的研究道路,开辟了我国地球动力学的新领域,被称为“中国地球动力学之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先后担任北京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并任《力学学报》副主编、《国际力学科学》《大地构造物理学》等国际、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28]

谢希德:福建泉州人。物理学家、院士。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后在上海沪江大学任教。1947年~1949年在美国史密斯学院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49年~1951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继续研读,1951年获物理系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3年~1988年任复旦大学校长。1984年~1988年任上海科协主席。198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1年~1996年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杉达学院第二任校长。[3][29]

邱式邦:浙江吴兴人。昆虫学家、院士。1935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生物系。1949年-195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系从事蝗虫生理研究。1951年-1957年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联合国粮农组织虫害综合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全国劳动模范。法国农业部曾授予农业功勋骑士勋章。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4][30]

郭慕孙:广东潮州人。化学工程学家、院士。1943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硕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9年在加拿大获国际流态化成就奖。1997年当选为瑞士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工程专业学会理事长,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国家科委化学工程学科组副组长,冶金学科组成员。《化学工程》编委,《钢铁》编委,《化学工程科学》(英国)国际编辑,国际循环流态化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数据库(CODATA)中国委员会国家代表。[31]

黄葆同:上海人。高分子化学家、院士。1940年~1942年在上海沪江大学就读,1944年获中央大学理学士学位。1948年在美国TexasA&M获硕士学位,1952年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52年至195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工学院塑料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1955年回国到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美国化学会会员。《高分子科学》(英文)、《科学通报》“PolymSci,PolymchemEd”(美国)编委、副主编、顾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32]

刘元方:浙江镇海人。放射化学家、院士。1948年~1949年在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求学,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现为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核学会和中国化学会的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放射化学与核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放射化学学报》顾问编委。1987年8月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会议上,被选为放射化学与核技术委员会衔称委员(相当于常务委员),1991年在汉堡会议上被选为副主席。[33]

汪尔康:江苏镇江人。电化学家、院士。1952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1959年获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副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心主任、研究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兼分析化学委员会主任,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委员,《分析化学》主编、《国际分析化学》、《国际微量化学》杂志编委。[34]

戴立信:北京人。化学家、院士。1942年~1943年就读上海沪江大学。1953年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膺首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35][36]

沈之荃:上海人。高分子化学家、院士。195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62年-1979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80年起浙江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议组成员及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任《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等10余杂志编委会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被选为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200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7][38]

胡壮麒:上海人。金属材料学家、院士。1952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高温合金与特种铸造研究室主任、快速凝固与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兼任中国材料学会理事,英文版《材料科学技术》杂志主编,《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顾问。200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9]

章乃器:浙江青田人。经济学家、金融学家、银行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的爱国民主先驱。1935年秋,被聘为沪江大学的教授,讲授“国际金融”、“中国财政”等课程。1936年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与沈钧儒等7人被捕,世称七君子事件。获释后任安徽省民众运动委员会秘书长,安徽省府委员、财政厅长等职。1940年创办上川实业公司任总经理。1949年被聘为中国人民银行顾问。1953年任粮食部部长。[40]

李一氓:四川成都人。外交家,诗人和书法家。1921年起先后在上海大同大学、沪江大学和东吴大学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南昌总政治部秘书长,同年参加南昌起义。1934年参加长征。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宣传部长、新四军秘书长。抗战胜利后,先后任苏北区党委书记等职。1949年担任旅大行政公署第一副主席、大连大学校长。建国后,曾任中国驻缅甸大使、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中联部副部长、中纪委副书记、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8次、12次、13次代表大会代表。[41]

张国藩:湖北安陆人。物理学家、力学家、教育家。1930年毕业于沪江大学。1931年赴美国留学获理科硕士学位和工程博士学位。1935年回国,在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沪江大学、北洋工学院、岭南大学等校任教。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特别是工科院校教育事业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发起人之一。[42]一级教授。曾任天津市教育局局长,津沽大学校长,天津大学校长,天津市副市长,天津市科协一届主席,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委,天津市委主委。[43]

雷洁琼:广东台山人。社会学家。1925年赴美国留学,获南加州大学硕士学位。1931年回国在燕京大学任教。1941年在沪江大学任教授。1945年参加创建中国民主促进会。1981年以来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担任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北京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常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常委、副主席;全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等职。[44]

李道豫:安徽合肥人。外交家。1952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历任外交部国际司科员、副处长。1980年外交部国际司处长。1981年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1983年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副代表。1984年外交部国际司司长。1988年外交部部长助理、部党委委员。1990年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副部级)。1993年驻美国大使(副部级)。1998年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会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会长,被授予“外交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45][46]

陆燕荪:浙江嘉兴人。机械工程专家。毕业于沪江大学附属中学。1954年起在哈尔滨锅炉厂工作,历任总工程师、厂长。1984年任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总经理,1985年任机械工业部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986年任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总工程师、机械电子工业总工程师,1989年~1994年任机械电子部副部长、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焊接协会理事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理事长,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副会长,国家科技奖励复审委员会委员等。[47]

朱经农:浙江浦江人。教育家。1916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硕士学位,1925年任沪江大学文科主任。后历任上海市教育局长、齐鲁大学校长、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曾与陶行知一起主编了我国第一套平民千字课本。1947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光华大学校长,同年出席国民代表大会。1949年11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文教会议首席代表,后留美从事译著。[48]

潘序伦:江苏宜兴人。会计教育家。1923年获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翌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博士学位。1927年在上海创办“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1928年创办立信教育事业。1931年,创办沪江商学院(又称城中区商学院),受聘执教。1937年夏,正式创建了经当时教育部立案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曾担任国民政府经济部处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创始人。号称中国会计之父。[49][50]

苏祖斐[51]:上海人。儿科专家。1927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32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34年创办了著名的湘西湘雅医学院儿科专业,任儿科主任。1937年与富文寿医师共同创办了上海难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前身)。1939年任上海同德医学院儿科教授。历任上海市第一至第五、第七、第八届人大代表,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称号、记大功一次,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首届“樟树奖”(献给儿童事业并作出杰出贡献人物的最高荣誉奖)。[51]

吴经熊[52]:浙江觐县人。法学家。1916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学习理科,1917年进了东吴大学法科获法学士学位。1921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博士,1921年-1923年分别在巴黎大学、柏林大学、哈佛大学任研究员,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历任国民党政府立法院委员、台湾方面宪法起草委员会副主席、立法院外交委员会委员长,1945年任国民党第六届候补中央委员,1946年任驻梵蒂冈教廷公使。卸任后在夏威夷、新泽西和台湾等地讲学任教。[52]

李储文:浙江宁波人。外交家、社会活动家。1941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历任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中国福利会副主席,上海杉达学院第一任董事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受周恩来同志的直接指派,前往昆明开展中共地下党活动,吸引西南联合大学的华罗庚、吴晗、闻一多、潘光旦等著名学者在政治上向中国共产党靠拢,同时向美、英等国外交官、新闻官以及美国志愿航空队(陈纳德的飞虎队)成员等积极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促成爱德尔曼、贝尔、海曼等美国士兵到重庆与毛泽东见面。解放后,广泛从事社会与外事活动,1983年,调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通过与香港宗教等各界人士的密切接触,促成了汪辜会谈及海峡两岸的交流,推动了香港回归进程。[53][54]

陈序经[55]:海南文昌人,社会历史学家、教育家。1922~1923就学于上海沪江大学生物系,后入复旦大学社会学系。1925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政治学和社会学,获硕士、博士学位。抗战期间参与筹建北大、清华、南开联合建立的长沙临时大学,后随校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法商学院院长。1948年8月出任岭南大学校长。1956年被任命为中山大学副校长,1962年暨南大学在广州复校后兼任该校校长。1964年调任南开大学副校长。[55]

黄自:江苏川沙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转入耶鲁大学音乐系,以作品交响序曲《怀旧》获音乐学士学位。1929年回国、到上海沪江大学附属中学担任音乐教员。1930年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专职教员并兼任教务主任和作曲系教授。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爱国主义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是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之一。创作的爱国歌曲《抗敌歌》、《热血颂》,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声乐作品中的精品。[56]

施蛰存:浙江杭州人。作家、文学翻译家。1935年夏,与阿英同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1951~1952,沪江大学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分配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建国后,主要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是20世纪30年代叱咤中国文坛的巨匠,蜚声中外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和编辑家,在海内外享有“中国现代派鼻祖”、“中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者”和“新感觉派大师”等美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界硕果仅存的国宝级人物之一。[57]

李道豫:安徽合肥人。外交家。1952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历任外交部国际司科员、副处长。1980年外交部国际司处长。1981年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1983年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副代表。1984年外交部国际司司长。1988年外交部部长助理、部党委委员。1990年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副部级)。1993年驻美国大使(副部级)。1998年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会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会长。被习近平主席授予“外交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58][59][60]

荣鸿庆:江苏无锡人。银行家、实业家。1946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工商管理系。1964年起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董事、1983年副董事长,1991年董事长。1971年成为香港太平绅士。现任台湾中国旅行社董事长、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洋集团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香港南洋纱厂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61]

李坚 (李浏英) :上海人。音乐活动家,音乐教育家。1948年毕业于沪江大学音乐系。历任云南省歌舞团团长、江西省文化厅厅长、江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现任江西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省钢琴学会名誉会长。她在传播、发扬祖国音乐文化事业和音乐教育、音乐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曾策划设计过许多重大音乐、舞蹈活动,如聂耳音乐周、江西音乐周等,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大型舞剧《召树屯与南女吾诺娜》、大合唱《阿诗玛》等的创作、排练和演出活动,与词作者合作的《啊!西双版纳》歌曲,由中国唱片社出了大小唱片,并被上海音乐学院选入声乐教材。2004年获文化部授予的“特殊贡献个人奖”,2010年被江西省文化厅党组评为优秀党员。[62]

龚兆源:江苏昆山人。1941年就读沪江大学化学专业。曾任上海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委第一副主任,同时兼任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上海电气集团、华能集团董事长。现任上海市电气集团顾问组组长、上海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上海工业经济联合会顾问、上海市塑料行业学会名誉会长。学生时期积极从事中共地下工作,1943年初到1947年领导开辟了昆、嘉、青地区的党的工作。解放后,历任上海市嵩山区委书记,卢湾区书记处书记,上海重型机床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厂长,上海市机电局副局长。1972年在担任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总指挥、党委书记时,亲自指挥百万大军围海造堤,为上海石化城的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63]

梁丽娟:广东中山人。1945年-1949年就读沪江大学社会系。曾任《人民日报》记者英国记者站站长。学生时期参加地下革命活动和学生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在团中央国际部工作,担任团支部书记。1975年调入《中国建设》英文组,1978年任《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1982-1984年任《人民日报》英国记者站站长。1986年离休后,以“夫人外交”全力协助其夫何振梁完成我国申奥大业,被称为申奥"第一夫人",她还翻译了《萨马兰奇和奥林匹克》一书,为国人了解奥运以及为申奥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64]

虞浦帆:浙江宁波人。1945年毕业于沪江大学物理系。曾任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1959年12月研制出的上海地区第一台103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62年8月设计了小型功率脉冲变压器,为中国最早成功使用汉字点阵的输出方式,打破了我国没有计算机高速输出设备的局面。1964年10月研制成功国内运算速度最高的每秒运算5万次的J—501型电子管计算机,为原子能、天文、气象等方面解决了许多重要的计算课题,特别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等国防项目发挥了作用。于1954年、1955年、195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上世纪60年代,虞浦帆完成的“B510型电灼式快速输出(打印)装置”获得了新中国首次“国家发明奖励”,得到毛泽东主席题字、聂荣臻同志签发的“发明证书”。[65][66]

姚锡福:安徽歙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41年至1945年就读于沪江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曾任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化工局副局长,国家科委新材料组组员兼有机氟分组组长。1954年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援助海州市化工厂恢复建设和生产,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奖章和奖状。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1990年获化工部“化工老专家”证书。2008年被中国有机氟硅材料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任年产千吨级有机氟工业技术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时,组织了以F-22水蒸汽裂解为特征的新技术开发,包括对有机氟残液的焚烧处理取得成功,该项新技术项目1991年10月获上海市首届科学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7]

张龙翔:浙江湖州人。著名生物化学家、教育家。1930年至1933年就读于沪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1933年至1934年就读于沪江大学化学系。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生物化学学会第一至三届副理事长。专于生物化学,从事致癌芳香烃代谢作用、结核菌脂质、葡萄糖脂肪酸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并通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研究动物的亲缘关系,提出了大熊猫应在食肉目中划为独立一科的见解。1958年他领导生化教研室师生成功完成八肽(催产素)的化学合成。1985年在对胰蛋白酶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又开始了胰蛋白酶的分子设计与蛋白质工程的研究,这项研究成为国家高技术发展“863”计划中生物技术领域中的一项专题研究。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我国第一批生物化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生物学科发展均做出了重要贡献。[68]

陈一鸣 :浙江上虞人。1940年毕业于沪江大学社会系。曾任上海市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顾问。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上海地下学生运动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学生运动。1946年10月接受党组织安排赴美留学,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硕士学位。还将纪念美国南北战争时反对黑奴制的歌曲《约翰•布朗的身躯》,创作了《团结就是力量》在学生中广泛传唱。1985年离休前后,积极从事整理、编写、出版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史料,还担任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顾问。荣获上海市统战系统优秀党员、上海市老有所为精英奖、上海和全国党史工作先进个人、关心下一代工作上海和全国的先进个人。[69]

张乾源:浙江宁波人。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43-1945就读沪江大学附属中学。曾任华东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总建筑师),兼任上海锦江集团、新亚集团、中国信证公司顾问。出身建筑世家,23岁时就参与北京苏联展览馆和上海中苏友好大厦的设计,在20多项重大工程项目中成绩卓著。1957年-1959年连续三年获上海市劳模奖章和前苏联青年劳模金质奖等殊荣。上海电视一厂彩电装配车间设计项目获国家银质奖工程;与倪天增(原上海市副市长)合作设计的上海龙柏饭店,获中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的一等奖、国家设计一等奖、国家银质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并作为经典个案录入英国版的世界建筑史;曾任上海市最早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建筑结构联谊大厦的设计总工程师,是东方明珠两个球体的设计创意者,在设计波特曼大酒店、锦江花园饭店等重大工程中又作出杰出贡献。编著的《建筑综合论》是我国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著作,书中突出了“低碳、环保”等理念,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大学图书馆收藏。在《香港宁波精英成功之道》第一辑中与包玉刚、邵逸夫、范徐丽泰、董建华等均名列其中。[70]

张耀忠:江苏太仓人。1946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曾任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副书记、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上海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上海沪江大学校友会会长。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做好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以及团结党外代表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上海沪江大学校友会创始人之一,二十多年来一直担任校友会的主要负责人,他始终坚持和遵循校友会设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广泛联系海内外校友,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为祖国的民族统一大业,振兴中华贡献力量。”的宗旨,在他的领导下,沪江校友会在弘扬和传承沪江精神,团结和凝聚海内外校友,支持母校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的积极推动和促进下,2011年3月,上海沪江大学校友会注册名称正式变更为上海理工大学校友会。[71]

夏志清: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原籍江苏吴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文学家。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1946年后任教北京大学英文系。1948年考取北大李氏留美奖学金赴美深造(其时美国华侨李国钦先生捐给北大三个留美名额,文、法、理科各一,北大校长胡适出了《出国留学两回事》的英文论文标题,在几十名应征娇娇者中,他一举夺冠,以88分独占鳌头,胡适亲自为他写了推荐信),1951年获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1952年至1954年在耶鲁从事研究,展开对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工作。其后执教美国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匹兹堡州立大学等校。1969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的中文教授,1991年退休并任中文名誉教授。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中包括李欧梵、刘绍铭、王德威等人,现在都成了美国汉学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权威,其中李欧梵、王德威已经入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72]

曾维祺:

方先之:中国骨科先驱,誉为“骨圣”

徐次达:著名工程师、固体力学家

冯亦代:翻译家、作家

张资珙:化学家

毛人凤:

程及:画家

朱抚松:

简史

沪江大学创办于1906年,原名上海浸会大学,为美国基督教南北浸礼会所创办。上海浸会大学最初的校长为美国人柏高德博士。另设浸会神学院,由美国人万应远博士任院长。校址位于黄浦江畔的杨树浦军工路。

1914年经校董会决议,改中文校名为“沪江大学”。并确定校训为“信、义、勤、爱”。

1917年沪江大学在美国弗吉尼亚注册立案。1921年开始招收4名女生入学,实行男女同校,开在华基督教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

20年代末,全国掀起“收回教育权”运动,沪江大学改组了校董会,增补8名华人为校董成员。1927年神学院分立。1928年1月,经过改组的沪江大学校董会聘请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年仅31岁的刘湛恩博士为校长,这是沪江大学历史上首任华人校长。

刘湛恩就任校长后,主张沪江大学“更为中国化”,致力革新校务,强调师生团结、学术自由。他曾说,沪江精神是积极的、前进的、建设的、牺牲的。他对学生从不疾言厉色,而是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在他的努力下,沪江大学于1929年获准在教育部正式立案。学校的设置作了一系列调整,相继成立了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等院系,从院长到系主任皆由华人充任。课程设置注重打好基础,强调文理相通,学生英文水平普遍较高。学生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有书法研究会、健美学会、口琴会、英美文学会、英文剧社、网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男女篮球队、田径队、女子体育促进会等。其中足球队的张绑伦后来成为上海的著名足球运动员。

刘湛恩早年有半工半读的亲身体会,因而对家境贫困、勤奋好学的学生十分爱护,设置了奖学金、助学金,还让他们有一边读书一边做工的机会。在华各基督教大学中,沪江大学是最早开展社会工作的学校。1913年在杨树浦眉州路创设沪东公社,这是一个以宣传基督教教义为主,同时兼办社会福利的教育机构。刘湛恩就任校长后,沪东公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为工人区儿童创办幼儿园和中小学,还开办了医院和诊所,免费为周围工人及附近农民施医送药,受到社会的欢迎。

1932年,刘湛恩校长在圆明园路真光大楼创办了沪江商学院,又称城中区商学院,这是沪江大学最富盛名的学院,院长为朱博泉。除本科外,另设专科与普通科,利用晚上业余时间上课,为在职职工、家境贫寒好学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办学认真,课程切合实际,又聘请章乃器、潘序伦等社会名流执教,因而颇得社会好评。成为当时办得较好的并卓有成效的一所夜大学。

刘湛恩就任校长后,主持建造了大学图书馆、教员住宅楼、女生健身房、男生新膳堂及大礼堂等,使校舍从最初的思晏堂等3栋增致怀德堂、思雷堂等44栋,学校规模有了较大发展,并添置了大量的实验设备,学生人数也有较大增加。

刘湛恩校长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坚定不移的爱国者。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他被推举担任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中国基督教难民救济委员会主席,又是太平洋国际学会和国际俱乐部创始人之一。他为宣传抗日,支援前线,救济难民,安抚流亡学生,作了大量的工作。在他的影响下,沪江大学学生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初,日伪妄图利诱他担任伪教育部长,遭到他的断然拒绝。同年4月7日,刘湛恩上班之际,惨遭日伪特务暗杀,以身殉国。消息传出,震惊中外,引起全国人民极大的愤慨和悲痛,社会各界3000余人为这位杰出的爱国教育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抗战爆发后,沪江大学因地处战区,校区遭到严重破坏,学校本部迁往城中区商学院。抗战胜利后,沪江大学于1945年10月1日正式复校,1946年2月迁回杨树浦军工路原址。

1951年2月,沪江大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办,校务由余日宣、蔡尚思主持。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系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相关院校,校址移归上海机械学院,“沪江”之名遂成历史。[73]

参考文献

Hipps, John Burder.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Valley Forge: Board of Founders of 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1964

王立诚:《美国教会高等教育在中国:沪江大学个案研究》。博士论文,上海:复旦大学,1995。

沪江大学校友会:《沪江大学纪念集 (1906-1986)》。上海:沪江大学校友会,1986。

一霜:〈沪江大学的“大家庭”精神〉。《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59辑 (1988),页120-127。

朱博泉:〈沪江大学校史述略〉。《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47辑 (1984),页206-212。

刘王立明:〈沪江大学始末简记〉。《全国文史资料选》(北京),第31期,页120。

鲁易:〈沪江大学女学生的制服〉。《民国日报》,第77册 (1928年12月6日),总页585。

王立诚:〈沪江大学与近代商科教育〉,《近代中国》,第6辑 (1996),页41-61。

顾宗沂:〈沪江大学〉。中国学生社编:《全国大学图鉴》,页176-180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

刘王立明:〈先夫刘湛恩先生〉。《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1期 (1947),页116-118。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