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伯特·戈尔(美国政治家)

由网友(沉默是我最好的选择)分享简介:艾伯特·戈我(Albert Arnold Gore Jr.,1般称为阿我·戈我),一九四八年三月三一日出熟于华衰顿。美国政事野,曾于一九九三-二零零一年担负副总统。其后成为1名国际上闻名的情况教野,因为正在寰球天气变迁取情况答题上的孝敬遭到国际的必定,于是得到了二零零七年度诺贝我以及平惩。二零一零年六月戈我取老婆蒂珀·戈我...

艾伯特·戈尔(Albert Arnold Gore Jr.,一般称为阿尔·戈尔),1948年3月31日出生于华盛顿。美国政治家,曾于1993-2001年担任副总统。其后成为一名国际上著名的环境学家,由于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上的贡献受到国际的肯定,因而获得了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2010年6月戈尔与妻子蒂珀·戈尔分居,这对美国政坛模范夫妻40年的爱情曾被戈尔称为是小说《爱情故事》的原型。

中文名

艾伯特·戈尔

外文名

Albert Arnold Gore Jr

国籍

美国

别名

阿尔·戈尔

主要成就

2007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政党

民主党

出生日期

1948年3月31日

出生地

华盛顿

教育背景

哈佛大学

代表作品

难以忽视的真相

信仰

美南浸信会

职业

政治家、环境学家

人物简介

戈尔亲自 讲授 气候变化,特朗普学到了什么

艾伯特·戈尔(Albert Arnold Gore Jr.),一般称为阿尔·戈尔。阿尔·戈尔 (Al Gore) 即小艾伯特·戈尔 (Albert Gore, Jr.),1948年3月31日生于华盛顿。其父艾伯特·阿诺德·戈尔是位很有名望的政治家,曾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

1969年6月,戈尔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同年8月进入陆军服役,任美国陆军航空兵学校的情报军官。他曾说反对越战最有效的办法是亲自参战。1971年戈尔以军事记者的身份前往越南,他被派驻西贡东北的一个空军基地的第二十工兵旅。当年,戈尔从陆军中退役,返回美国。回国后作为一家报社记者发表过系列报道,揭露官场丑闻。在纳思维尔定居,任田纳西州《田纳西人报》记者,期间在范德比尔特大学攻读宗教(1971年至1972年)和法律(1974年至1976年)。1976年11月2日,戈尔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并3次连任。他在1976年的大选中以90%多的支持率获得了田纳西州第四国会选举区的胜利。1984年10月6日,戈尔以超过60%的选票当选为美国参议院议员,1990年连任。1986年7月任白宫航空安全和防卫委员会主席。1988年尝试获取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席位,但未能成功。1992年11月作为比尔·克林顿的竞选伙伴再次参选,1993年1月任克林顿政府的副总统,1997年1月连任。2000年8月被民主党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在2000年11月举行的大选中,与共和党候选人乔治·布什得票不相上下,经过一个月的法律诉讼,戈尔宣布竞选失败。2000年竞选总统失利后,戈尔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

人物生平

1948年3月31日,艾伯特·戈尔出生于肯塔基,童年在田纳西州的肯塔基和华盛顿特区渡过。夏天他在父亲的农场里干活,大清早就起来喂牲畜,准备草料,开垦农田。有时他前往华盛顿特区看望在那里当参议员的父亲。

1965年戈尔在一次学校舞会上遇见了他未来的伴侣蒂柏。

1969年6月,戈尔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同年8月进入陆军服役,任美国陆军航空兵学校的情报军官。

1970年5月19日,戈尔与蒂柏完婚。

1971年戈尔前往越南,以军事记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越南之旅。他被派往驻西贡东北20英里处的一个空军基地的第二十工兵旅。1971年,这个基地被撤消后,他被派往西贡附近的一个大型陆军后勤基地。1971年戈尔从陆军中退役,返回美国。他和提普尔在纳思维尔定居,在那里他开始了任纳思维尔田纳西人报的记者,并参加维德比特大学宗教研究生院的课程。他后来在维德比特大学法学院学习。

戈尔在任纳思维尔田纳西人报记者期间,揭露了纳思维尔市政委员会主席杰克·克拉迪的作弊丑闻。当时,杰克·克拉迪在与市政有业务关系的两家公司里都拥有股票。另外戈尔还揭露杰克为了获得从开发商的好处,支持为一商业中心扩建下水道。杰克·克拉迪后因在这一交易中获得好处而被判有罪。

1976年11月2日,戈尔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他在1976年的大选中以90%多的支持率获得了田纳西州第四国会选举区的胜利。

1978年8月16日,戈尔主持了有关制药业控制物价的国会听证会。在有传闻称制药公司将一些一般通用药品都贴上了品牌商标,这使消费者要花更多的钱来购买普通药品。戈尔在听证会对记者们说:“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家制药公司只是用将一般药品贴上品牌商标就可获得近5000%的利润,那些需要这些药品的家庭被这些欺诈手法骗惨了。”

1984年10月6日,戈尔以超过60%的选票当选为美国参议院议员。

1988年,作为民主党1988年总统候选人,他在大选中共赢得了300多万张选票;还在阿肯色州、北加利福尼亚州、田纳西州、俄克拉荷马州、纳华达州、怀俄明州获得了初选的胜利。”

1992年11月3日,戈尔当选为美国第45届副总统。

1997年3月首次访问中国。

2002年6月来华参加第三届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

2005年10月访华。

2017年2月,美国前副总统艾尔•戈尔(Al Gore)本周以均价136.72美元出售215,437股苹果公司股票,获利约2940万美元。[1]

主要经历

国会议员

阿尔·戈尔28岁就已经加入美国议会,当过众议员(1976-1984)和参议员(1984-1993)。这段期间他育有三个孩子:基斯汀(Kristin,1977年6月5日出生)、莎拉(1979年1月7日出生)和阿尔拔(Albert,1982年10月19日出生)。戈尔通常每到周末就会返回家乡度假,并在家乡继续工作。

1976年戈尔以32%的得票率当选众议院议员,时比起最接近的对手多出三个百分点。随后他也连任了三届(1978、1980、1982)。1984年他出选参议院,成功取得一席。他尽管属民主党,立场较偏向中间派,如他支持反堕胎和禁止枪械买卖等。在议会时他还加入了众议院能源政策委员会和科学科技委员会,一共做了四年。在1991年波斯湾战争爆发时,戈尔更是十名支持开战的民主党成员之一。

选举提名

戈尔早在1988年就已参加了该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内初选。参选时他以最年轻的候选人(年仅40岁)和中间派立场作卖点,在美国南部赢得总统选举提名。尽管该届落败,却获得13.68%的得票率,在五位候选人中排名第三。

任副总统

1992年戈尔因家庭理由未有参选1992年美国总统选举,但其后他却答应出任同属民主党的克林顿之副手。最初许多人都批评这组合十分不智,因为戈尔就来自于与阿肯色州接壤的田纳西州,两州皆在南方,违反了正副总统候选人来自不同区域的传统选战策略。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许多人认为戈尔在1992年的选举中也是克林顿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两人的年轻特质给与选民一个清新的印象。

戈尔于1993年1月20日起正式成为美国副总统。当时美国面临着巨大的财政赤字,本着中间派的立场,任内戈尔极力主张减少政府的浪费和防止政府权力过大,并鼓吹缩减政府规模和一系列不必要的管制。这不但与民主党一贯的取态大相迳庭(传统民主党人主张“大政府”,增加政府支出),也与里根当总统时的取向有点相似,盖因里根在任时就着力废除了逾百条过时的法例。因着在议会时担任科技委员会的经验,戈尔又提倡发展高科技成为新经济的动力。从以后的效果看来,戈尔的主张不可谓没有成果,盖因在1996年开始,信息科技产业就成为了美国经济的新动力,为克林顿执政时期创造了长时间的经济繁荣。

戈尔是一位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在白宫任职期间,又积极推动克林顿签署《京都议定书》。在这条议定书草拟时,曾在美国国内引起争论,反对者的理由是,履行京都议定书有可能会大幅降低美国GDP增长。其中当时任得克萨斯州州长的乔治布什就抨击京都议定书,对美国中西部的影响最为严重,盖因这一带主要是以制造业来提供就业机会。而在议会内讨论这条议定书时,也没有得到任何一票支持(当时议会是以95票对零票通过了“伯德·哈格尔决议”,要求否决这项议定书),但在戈尔推动下,京都议定书最终在1998年上旬由克林顿签字,正式得到通过。

从日后的情形看来,京都议定书是有其积极的原意(促进环保),但反对和批评的声浪始终一直存在着。除了是影响经济和就业外,批评者还包括了环保主义者。他们质疑京都议定书的标准定得太低,根本不足以应对未来的严重危机。而戈尔本人的环保立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抨击。批评者批评戈尔一方面警告全球暖化的危机,一方面又常乘坐耗油量甚大的私人飞机,立场完全是自相矛盾。

总统竞选

早在1998年1月就已有传言指戈尔将会代表民主党出选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而戈尔亦于1999年6月16日于家乡田纳西州宣布出战党内参选。由于受到美国民主党党内的巨大支持,戈尔在党内初选一面倒支持的情况下,成为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候选人。其后他于2000年8月13日宣布找来了参议员乔·李伯曼当副总统候选人。后者属党内的保守派,立场比戈尔更保守,曾公开批评克林顿在“拉链门”一案的作为。一般认为是戈尔有鉴于克林顿“拉链门”触怒了不少保守人士,故特意找来一位保守人物当副总统,来增加胜算本钱。

戈尔起先在民意调查中领先共和党对手小布什11个百分点,但在电视辩论中却被批评太过傲慢,演说也过于生硬,政纲上又处处回避对手,使在选战后期布什在民意调查中后来居上,与戈尔的差距也缩短至单位数字。而正式大选时的一次争议,更使戈尔陷入政治生涯的低点。

在大选日2000年11月7日那天,戈尔赢得了普选,得票比布什多逾50多万票。可是在票源分布中,戈尔的优势却并不明显,尤其是他在家乡田纳西州中败给小布什,而一向属民主党地盘的西维吉尼亚州戈尔也落败。而后来佛罗里达州的点票出现了争议,更使选情陷入僵局:主要电视媒体最初报道佛罗里达州由戈尔胜出,但差距随着开票进展逐渐的拉近,接着被认为是由小布什胜出,到最后由于结果太为接近,被宣布无法判定。佛罗里达州在最初的重新计票中显示小布什获胜,但随即被指控在投票过程和选票处理上有所瑕疵。由于佛罗里达州的地方法规定,最后全州的选票都由机器进行重新计票。虽然第二波重新计票结果拉近了两人的差距,但结果布什依然获胜。不过该州却有四个郡出现大量废票,12月8日,该州最高法院宣布四个郡必须以人工方式重新计票。翌天再以机器计票,结果显示布什赢得了选举,这使得布什赢得了50个州里的30个。而在选举人票里,戈尔也以267对271票微弱劣势输给了乔治·沃克·布什,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个赢得普通选票却输掉选举人票的总统候选人。

这场选战至今仍然是一个具争议的议题,盖因事件反映美国选举制度中的漏洞,赢出的布什被一些人批评是缺乏正当性的总统,并为戈尔抱不平。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克林顿在连任后发生“拉链门”案,戈尔被受牵连,影响了这次选战。而戈尔的拍档李伯曼则批评戈尔在选举中采取了民粹主义的风格,认为那不是能使民主党赢得选战的战略。但无论原因如何,戈尔在这场大选后一沉不起,没有在政坛中活跃起来,减少了公开露面,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也没出战党内提名。

职场任职

戈尔是美国电视台Current TV公司主席、世代投资管理合伙公司(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 LLP)主席、苹果公司(Apple Inc.)董事会成员[2]、Google高级管理层非官方顾问及美国气候保护联盟(Alliance for Climate Protection)创始人兼主席。此外,他最近也加入了风险投资行列,并负责有关公司的气候变化解决工作。

2009年美国政府宣布政策将管制温室气体排放,因应气候变迁所造成对未来全球环境生态影响,而有必要限制企业造成温室气体的排增,该限制引起企业界反弹。戈尔对此评论:“这不是政治议题,而是道德议题”,他支持美国政府在对抗气候影响的政策 。

家庭情况

妻子蒂珀·戈尔(原名玛丽·伊丽莎白·艾奇逊)(Mary Elizabeth "Tipper"Aitcheson),他们育有三女一子。2010年6月,戈尔与蒂珀决定离婚。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前副总统戈尔2010年6月1日在一封发给朋友的电子邮件中宣布,自己已经与结婚40年的妻子蒂帕分居。

戈尔在电子邮件中说:“这是经过长期深思熟虑后在互相支持中共同作出的决定。”戈尔希望自己和家庭的隐私能够得到尊重,并且不会再对此事发表任何看法。

戈尔的新闻发言人确定了邮件的真实性。

戈尔曾担任克林顿的副总统。2000年竞选总统失败后,戈尔与妻子在田纳西州定居。此后戈尔在世界各地从事环保宣传工作,呼吁人们积极应对全球变暖,保护生态环境。

戈尔与妻子在高中时相遇,1970年在华盛顿国家教堂举行婚礼。夫妇二人共育4名子女,现在已经是3个孩子的祖父母。

个人著作

《平衡的地球:生态和人类精神》

《濒临失衡的地球》(陈嘉映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出版)

《难以忽视的真相》(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

主要成就

所获奖项

1993年4月《平衡的地球:生态和人类精神》获得1993年肯尼迪图书奖。

2006年,戈尔推出了自己参与制作和演出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和同名书籍,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大的回响,并因其对环境事业的贡献获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2007年6月6日,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基金会宣布将2007年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国际合作奖授予戈尔,以表彰他在改变全球大气变暖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2007年10月12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IPCC),以表彰他们为改善全球环境与气候状况所作的不懈努力。

2007年,戈尔参与制作的环保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该片主要讲述了工业化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生存的影响。

著名概念

他曾经提出著名的“信息高速公路”和“数字地球”概念,引发了一场技术革命。

人物评价

戈尔作风踏实,钻研并处理过外交、科技、能源、卫生等多方面的问题。他主张推动“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把美国各大学的实验室、政府部门、商业单位和个人计算机连接起来,促进科研的发展和应用。戈尔曾多次访俄。强调美俄必须共同削减核武器,认为中国参与此进程很重要,主张加快削减驻欧美军,要求盟国承担更大的责任。他反对“星球大战”计划,支持海湾战争。他热衷于环保事业,曾赴南极考察臭氧空洞问题,赴巴西实地了解和研究砍伐森林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呼吁发达国家为环保作贡献,希望同中国合作开发能源。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