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根亲王(神圣罗马帝国元帅)

由网友(ご弑血★冥君)分享简介:欧根亲王·冯·萨伏伊(德语:Prinz Eugen von Savoyen;一六六三.一零.一八-一七三六.四.二四),奥天时哈布斯堡王晨良好的军事统帅,神圣罗马帝国陆军元帅、军事委员会主席,取英国的约翰·丘吉我、法国的肖德-路易-埃克托我·维推我,并称为欧洲一八世纪后期最优异的将领。欧根亲王二九岁时成为帝国陆军元帅。...

欧根亲王·冯·萨伏伊(德语:Prinz Eugen von Savoyen;1663.10.18-1736.4.24),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杰出的军事统帅,神圣罗马帝国陆军元帅、军事委员会主席,与英国的约翰·丘吉尔、法国的肖德-路易-埃克托尔·维拉尔,并称为欧洲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将领。

欧根亲王 神圣罗马帝国元帅

欧根亲王29岁时成为帝国陆军元帅。大土耳其战争期间,率领部队在中欧和巴尔干三度击溃土军,大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期,两度与法军交战。并将法国逐出意大利。1718年大胜奥斯曼帝国,拿下巴尔干重镇贝尔格莱德。1736年在维也纳逝世。

欧根亲王被认为是奥地利乃至欧洲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之一。作为纪念,他的雕像和首个击败拿破仑的卡尔大公一起,坐落于维也纳英雄广场上。

中文名

欧根亲王·冯·萨伏伊

外文名

Prinz Eugen von Savoyen

逝世日期

1736.4.24

主要成就

奥地利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之一

职业

陆军元帅、军事委员会主席

出生日期

1663.10.18

出生地

法国-巴黎

国籍

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国

别名

弗朗索瓦-欧根

信仰

天主教

人物生平

欧根的曾祖父为意大利萨伏依王朝公爵卡洛·埃曼努埃莱一世,他的祖父为萨伏依-卡里尼亚诺亲王托马斯·弗朗西斯,父亲为法国萨伏依·苏瓦松总督欧根·莫里茨亲王,母亲奥林匹娅·曼奇尼为法国红衣主教马萨林(意大利人)之侄女,年轻时曾经是法王路易十四之情妇。1680年,奥林匹娅·曼奇尼因毒杀亲夫嫌疑突然失宠,1708年病死于布鲁塞尔。

从血统上来讲,欧根是个纯正的意大利人,从文化上来讲,他是个法国人,可是他一生都是在奥地利渡过,并效忠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家族,因此,三国都以他为荣。法国皇帝拿破仑则认为他是值得自己效仿的七大前辈名将之一。

圣战英雄

欧根自幼其貌不扬,身材瘦弱,有小修道士之称,其祖母也希望其进修道院,但他不为所动, 1683年他要求从军指挥一个连,却因其身材矮小为被路易十四拒绝,时值奥斯曼土耳其大举进攻中欧,基督教世界大受震动,19岁的欧根遂作为志愿人员赴前线参战。在维也纳城下遇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此时,欧根唯一的亲兄弟(欧根共兄弟姐妹五人,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除了长兄外,还有三个姐姐)正在帝国军队中任龙骑兵团长。维也纳之战最终以奥地利同盟方面获胜,土耳其军队解围逃走。欧根战斗英勇,获得赏识。但他的兄长却牺牲了,皇帝感念其殉国,又欣赏欧根的英勇,因此该年1683年12月,将一个新组建的800人的龙骑兵团交给欧根指挥。[1]

他深感知遇之恩,从此把奥地利作为自己的祖国。随后十余年,帝国军队收复了匈牙利等东欧大片领地,1686年参加攻克布达城战役,1687年24岁的欧根升为中将,战功卓著。1689年率部进军意大利,屡挫入侵的法军。

1693年,29岁的欧根晋升为帝国陆军元帅。1694年任北意大利军团总司令,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

1697年,欧根再次转入东线,担任对奥斯曼土耳其作战中的帝国军总司令,同年以急袭战术取得5万对10万,毙敌3万的森塔战役(Battle of Zenta)大捷。这是欧洲军队第一次击败一位苏丹御驾亲征(穆斯塔法二世),而且取得最彻底的胜利。赞塔战役的胜利者欧根亲王,几乎是一夜之间在整个欧洲声名鹊起,成了打击异教徒的全欧洲英雄。这次战役也迫使土耳其在1699年的《卡尔洛维茨和约》中割让了匈牙利、斯拉沃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和克罗地亚大片领土奥地利。这解除了帝国两线作战的困境。

对法战争

主词条: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00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欧根先是指挥帝国军避实击虚深入意大利中部,接着又是一次漂亮的奇袭,从下水道钻出活捉法军驻意大利司令维勒鲁伊元帅,结果,法国换了一个更能干的将领旺多姆公爵,利用比他多两倍的兵力夺走了他的大部分战果。

1703年起,回国任宫廷军事委员会主席和皇家枢密院主席,努力改善士兵的待遇和平息匈牙利暴动,1704年与英国名将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合作,在布伦海姆大破法军,决定了法国在这场战争中不能取胜的命运。

1706年6月,欧根亲王为了解救坚守都灵的道恩将军,决心放弃后方,进行了一次超越时代的机动行军,这违背了那个时代一切已知的军事理念,尽管途中天气炎热,水源稀少,物资供应匮乏,沿途有法军多道防御阵地和波河天险,欧根亲王仍然率军以每天15英里的速度远程奔袭了240英里。抵达都灵城下,围攻都灵城的8万法军在城市外围修筑了一道防御工事。而帝国联军方面,在要塞内防守的兵力有1.5万人,用于解都灵之围的兵力为4.2万人。找到对方破绽后,欧根率领不到对方一半的兵力,勇猛出击,奥军死伤三千,但法军终于崩溃,总司令马尔森元帅战死当场,死伤被俘上万。都灵战役后,法国在意大利上百年的势力彻底瓦解。

1708年,欧根围攻由欧洲头号军事工程大师沃邦元帅设计建筑的法国里尔要塞,并打退了法国援军,最终将其拿下。在英国退出战争后,1714年欧根在同法国大元帅肖德-路易-埃克托尔·维拉尔进行的拉施塔特谈判和巴登谈判中,表现了高度的外交才能。为帝国争取到最大利益。

解放东欧

西班牙战争结束后,欧根亲王建议再次对土开战,在1716年至1718年的第二次奥土战争中,他本人重上战场指挥全局。

1716年7月,土耳其12万大军在驸马兼大宰相Salihdar Ali Pasha的指挥下,向奥军进攻,其实只有4万土耳其步兵,3万骑兵,其余都是各个属国拼凑来的杂牌军。8月5日,欧根以8万奥军大败土军,杀3万人,包括主帅Salihdar Ali Pasha。

1717年,欧根围攻土耳其在东欧的最重要基地贝尔格莱德,有一支土耳其大军在新任宰相率领下赶来救援,架起大炮轰击奥军营垒。欧根留1万人监视城中守军,亲率6万人于8月16日凌晨夜袭敌营,击溃土军,一周后攻克贝尔格莱德,对土耳其战争胜利结束。这是此前、此后200年帝国军队深入巴尔干最远的时期。彻底解除了土耳其对奥、匈的威胁。1718年《波日阿雷瓦茨和约》签订,土耳其割让包括贝尔格莱德在内的塞尔维亚北部予奥地利。

就在这次战争中,军中一位不知名的战士在军营中为他谱写了一曲颂歌《高贵的骑士》,立刻在德语地区广泛流传。二战中此曲改名为《欧根亲王进行曲》。

晚年及去世

战后直到他去世,只要他在维也纳,他就是内阁会议的首席,因为各帝国部长基本都是他的朋友,实际上欧根相当于首相的地位,尽管他对政治事务并不熟悉。他主张联合普、英反法,并主张皇帝约瑟夫一世的女婿巴伐利亚国王(后来的查理七世)来继承皇位,因为这样可以不动刀兵就把同样信奉天主教的巴伐利亚并入帝国。由此得罪了想把皇位传给女儿的查理六世皇帝。他也反对把玛丽娅·特蕾莎公主嫁给普鲁士王储(后来的腓特烈大帝)的计划,因为普鲁士不但遥远而且信仰新教。这就埋下了后来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伏笔。

有谣言传说波兰贵族想立欧根为国王,取代强者奥古斯特二世,以抵御俄国彼得大帝的扩张,他为了辟谣而从此隐居。可能是因为少年时期家庭的缺陷和丑闻,欧根长大以后几乎从不对人谈及个人的情绪和思想,而且终身未婚,也没有子女。

1736年4月21日,欧根在维也纳逝世。

主要成就

欧根担任奥地利内阁会议首席期间,主张联合普、英反法,并主张皇帝约瑟夫一世的女婿巴伐利亚国王(后来的查理七世)继承皇位,达到将巴伐利亚并入帝国的目的。他也反对把玛丽娅·特蕾莎公主嫁给普鲁士王储(后来的腓特烈大帝)的计划。

人物关系

曾祖父:卡洛·埃曼努埃莱一世,意大利萨伏依王朝公爵。

祖父:托马斯·弗朗西斯,萨伏依-卡里尼亚诺亲王。

父亲:欧根·莫里茨亲王,法国萨伏依·苏瓦松总督。

母亲:奥林匹娅·曼奇尼,法国红衣主教马萨林的侄女,曾是法王路易十四的情妇。

后世纪念

一战时奥匈帝国联合力量级战列舰第三号战舰被命名为欧根亲王号,德国在二战时将希佩尔级重巡洋舰三号舰命名为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党卫军第七志愿山地师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欧根亲王”师。

欧根的塑像在他202年诞辰那一天竖立在奥地利维也纳英雄广场,这是维也纳皇宫范围内第一个非皇室成员的纪念碑。

人物评价

欧根亲王在去世之前,就已经成为欧洲第一名将,欧洲各国提起他的大名无不如雷贯耳,三代帝国皇帝都把他视为帝国支柱。他也说过利奥波德一世皇帝就是他的父亲,约瑟夫一世皇帝就是他的兄长,查理六世皇帝只是他的主子而已。

在军事上,他善于利用战局,行动果决,治军严明,注重平时培训,重视给养装备等后勤保障。他是一个擅长利用利用地形来精心布置防御的高手,也是一个善于以闪电般速度奇袭敌军的大师。他治军严明,忠诚无私,关爱士兵,备受部属的爱戴,也极受盟友的钦佩。

欧根亲王有较深的科学艺术素养,和孟德斯鸠、莱布尼茨等学者私谊甚笃。他还是位著名的文物收藏家,1714年欧根在皇帝赐给他的维也纳的第三区土地上建造巴洛克式宫殿──美景宫,建筑各个部分的宫殿持续到1723年。里面有丰富的文化珍藏传世。欧根亲王死后,他的侄女沉溺于赌博,不得不把这些宫殿变卖。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