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鹊楼(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的名胜古迹)

由网友(时光糟蹋人心)分享简介: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果时有鹳雀栖其上而患上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乡西面的黄河东岸。初修于北周,因为楼体壮阔,布局奇巧,添之四周风光秀媚,唐宋之际文人教士登楼赏景留住很多没有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衰名。一九九七年一二月,该楼的复修工程起头,二零零二年九月二六日,新鹳雀楼完工并起头欢迎游人。新修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1]

废毁时间

元代初

始建时间

公元557年至580年(北周)

所在地

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的黄河东岸

建造者

北周大将军宇文护[2]

复建时间

1997年12月

别名

鹳鹊楼

中文名

鹳雀楼

历史沿革

十大名楼 太全了 你见过几个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仅存故址。

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清初诗人尚登岸写道:“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城西河洲渚上,周(公元557—571年)宇文护造。”唐朝李瀚有《河中鹳雀楼集序》云:“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遐标碧空,影倒横流,二百余载,独立乎中州,以其佳气在下,代为胜概。唐世诸公多有题咏。历宋至金明昌时尚存。有河中府录事李逵书楼额。”元代王恽《登鹳雀楼记》云:“至元壬申(公元1272年)三月,由御史里行来官晋府,十月戌寅,按事此州,获登故基,徙倚盘桓,逸情云上,虽杰观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云烟之胜,不殊于往古矣。”旧志云:“明初时,故址尚可按,后尽泯灭,或欲存其迹,以西城楼寄名曰鹳雀”。

改革开放以来,重修鹳雀楼的呼声日益强烈。1992年9月近百名专家、学者联名倡议“重建鹳雀楼”。永济市于1997年12月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拉开了鹳雀楼复建工程的序幕,是此楼自元初毁灭700余年后的首次重建。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开始接待游人。

约557-571年北周大冢宰宇文护军镇河外之地蒲州,始建鹳雀楼。

约704年前后唐朝才子王之涣游蒲州,登上鹳雀楼,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不朽诗篇。

1222年,金元光元年,金兵与元兵争夺蒲州,“焚楼、橹,火照城中。”从此,鹳雀楼毁于战火,仅存故基。

1272年,冬元朝王恽游蒲州,登鹳雀楼旧址故基,并写下《登鹳雀楼记》。

1992年7月,永济县邀请国家建设部、文联、文物局、省计委、古建所、建设厅、黄管局的专家在永济召开了鹳雀楼复建方案论证会。会议由国家著名建筑学家郑孝燮、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主持。论证会肯定了规划方案,初步选定楼址。

1992年9月,山西省计委、旅游局将“关于申请复全国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项目建议书的报告”上报国家计委和旅游局。

1993年6月,运城行署“关于复建鹳雀楼的请示”由省长胡富国批阅:“先立项,同意上报。”

1993年8月,国家旅游局局长孙钢到永济考察鹳雀楼新址,并对“修复方案”提出修改意见。

1994年7月,常务副省长刘泽民与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刘毅考察鹳雀楼项目,提出了国家、省、地方各拿1/3进行投资建设的意见。

1996年1月,省计委下达“关于复建永济市鹳雀楼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并对楼址、建筑面积、总投资、三方筹资额、形制等作了具体规定。

1996年5月,“山西永济鹳雀楼复建工程指导委员会”成立。郑孝燮、罗哲文等9位专家任顾问,行署专员黄有泉任主任,委员若干人。并成立了“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筹建委员会”市委书记石丙录任主任,副主任由四大班子成员,地营以上企业领导担任,委员有市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乡镇主要领导担任。筹建委员会下设指挥部,潘和平(市长)任指挥,张克让(原人大主任)任常务副指挥,崔克信(市委副书记)、刘临生(副市长)、仝毅(旅游局长)、王海雷(计委主任)、李满屯(普救寺文管所长)、李益民(市党校书记)任副指挥。后来(98年)补高思恭任指挥部成员。

1996年6月,永济市政府开始鹳雀楼占用滩涂土地的划拨兑换、附着物补偿等工作。

1996年7月,鹳雀楼复建指挥部委托山西省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对复建设计初步方案修改完善,并按设计编制图纸、设计说明、工程做法、工程预算等。

1996年8月,永济市召开鹳雀楼复建方案修改审定会,从四种仿唐和三种仿明方案中,选定仿唐第三种方案。

1997年4月,省计委对永济市鹳雀楼工程初步设计作了批复。

1997年5月,永济市人民政府组建了“永济市鹳雀楼景区管理处”,李满屯任主任(法人代表)。

1997年12月,省计委批准了鹳雀楼复建工程开工的报告。

1997年12月31日,永济市在鹳雀楼复建工地举行“奠基开工仪式”,副省长薛军、省旅游局局长王猫琛等领导为工程开工奠基、剪彩。

1998年3月,鹳雀楼复建工作列入运城地区重点建设项目。

1998年11月,“鹳雀楼主楼工程招投标”在普救寺进行。

2000年永市办发[2000]13号文件:补充杨宏业同志为鹳雀楼复建工程指挥部副指挥。

2000年5月,鹳雀楼复建工程列入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

2000年10月31日,国家文物局中国圆明园研究会会长马瑞田先生在对唐代彩画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承担鹳雀楼唐代彩画设计工作。

2000年12月31日, 鹳雀楼复建工程主楼结构封顶,永济市举行隆重典礼。

2001年1月,《永济市鹳雀楼景区详细规划》在太原进行专家评审。

2001年3月,鹳雀楼景区列入山西省“十五”期间建设的“十大旅游景区之一”。

2001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太原视察期间,应山西省委,省政府之请,为鹳雀楼题写了楼名匾额。[3][4]

2002年4月11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来鹳雀楼视察;4月2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任建新来鹳雀楼视察;5月23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慕华来鹳雀楼视察;7月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来鹳雀楼视察。

2002年6月,“山西永济鹳雀楼旅游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303万元。

2002年7月,鹳雀楼内部陈设方案,由上海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汤伟康主持编制和开展设计工作。

2002年9月19日,鹳雀楼试开放庆典活动与2002山西永济世界情侣月活动同时举行。

2002年10月1日,鹳雀楼正式对国内外游客试开放。

地理环境

鹳雀楼占地面积2.064平方公里,其所处的山西省永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端,运城盆地西南角,位于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是山西省的南大门,地理坐标在东经110°15′00″~110°45′33″和北纬34°44′50″~35°04′50″之间。永济西滨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芮城县接壤;东邻运城市;北接临猗县。

气候

鹳雀楼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最冷月平均气温-0.4℃,最热月平均气温27.1℃。

景区景点

永济鹳雀楼景区包括:鹳雀楼、普救寺、蒲津渡遗址、万古寺杨贵妃故居五个景区。

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该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区位优势,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焕《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

从九十年代初,永济市委、市政府根据市情,提出了建设古蒲州旅游开发区和重修鹳雀楼的宏伟构想。1993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应邀,为永济市委、市政府亲笔题写了唐---王之焕《登鹳雀楼》一诗;1994年元月31日,江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期间,又亲临永济询问了鹳雀楼的筹建情况。[3]

1997年月日12月3日,市委、市政府举行了奠基和七工典礼。鹳雀楼复建工程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该工程历经几年建设,于2002年9月26日主楼竣工,对游人开放,新建鹳雀楼系仿唐形制,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充分体现了唐代风韵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

普救寺

普救寺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由于中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的动人故事发生于此,所以,这座千年古刹早已成为旅游胜地而蜚声在外。新修复得的普救寺,有寺有园,古朴森严的寺庙在前,形式活泼的古典园林在后。

矗立在寺内的莺莺塔,重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764年),高36.76米,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其结构奇特,产生回音著称于世。据记载,为中国古园中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游人在塔下击蛙台以石相击,便能听到清脆悦耳的蛙叫声。如今,前来这里观瞻的游人,不仅要寻觅张生戏莺莺的故地,而且要在莺莺塔下俯首击石,听听蛙声,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1990年,普救寺正式对外开放,这里已逐步形成游览、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一体化、多功能的综合服务景点。仅去年一年游客达12万人,今年五一长假期间达2.5万人。

蒲津渡遗址

蒲津渡遗址位于永济市西部的黄河之滨,蒲州古城西侧。

蒲津桥始建于公元前741年(鲁昭公元年),“是黄河上的第一座浮桥”。据《蒲州府志》、《永济县志》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对蒲津桥作了加固和修建。两岸各铸铁牛四尊,以维河桥。牛下有柱连腹,入地丈余。牛旁各有一铁人,并有铁山四座,前后柱36根。

蒲津渡遗址出土的唐开元铁牛,其数目之多、体积之宏(长3-3.3米不等)、份量之重(柱、座计内,轻者45吨,重者可达70吨)、铁质之优、造型之美、工艺之精、实用价值之大,举世罕见。

万固寺

万固寺位于永济市西南15华里处的中条山北麓,与普救寺遥遥相对,始建于北魏时期。明洪武年间,又把石佛寺,竹溪寺,平陆县沉底村度门寺并入万固寺,合成丛林,时称中条第一禅林。

寺院建于中条山腰,从山脚盘旋而上,即入山门,山门立有第一禅林的石门房,隋代建有“大雄宝殿”,殿高五丈,殿后有“药师洞”一座,洞前翠柏绿林,蔚然成林。塔院建有青砖结构的宝塔,从塔门内螺旋砖梯而上,可达八层,俯瞻远眺,朝霞暮金,华岳三峰,隔河可辨。塔后建有无梁殿,上下两重,建造精湛,颇为壮观。

当地农民企业家李双喜已投资200万,对部分设施进行修复。下一步将再投资500万,一年后对外开放。

杨贵妃故居

杨贵妃故居,位于永济市首阳乡独头村东向100米处(杨贵妃生长于此)。占地面积64亩,建筑形制为仿唐民居。由当地民营企业家王占一牵头多方筹资,历经一年总投资近200万元,于1997年11月开始接待游客。

杨贵妃故里,是一座类似城堡式的独宅三进院落,它依山势而建,南北走向,下瞰黄河。

中院,过去是杨贵妃姐妹兄弟和叔婶居住的地方。这次修复后,为了再现杨贵妃的香踪芳迹,精心泥塑大型贵妃生平彩塑群像160余尊,栩栩如生。使这位唐时绝代美人再现人间。

从角门出去,可直通花园,这里奇花异木,假山曲桥,亭台水榭,不仅可以赏花划船,还可以在望河亭举目远眺,使游客心旷神怡,胸襟坦荡。望河亭下面建有贵妃池,乃是杨贵妃童年洗头的清水潭,池水光滑如脂,清澈见底。

建筑结构

新建鹳雀楼是中国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总重量58000吨,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这是因为鹳雀楼建于北周而盛于唐。这次恢复,以再现唐代风貌为指导思想。鹳雀楼整个的油漆彩画,也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经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多方考察抢救,重新创作设计,所以说,鹳雀楼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外表经过磨平处理后,进行了油漆彩绘,立刻使该楼变得古典风雅起来,充分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

以鹳雀楼为中心形成的鹳雀楼景区规划面积3300亩,现有面积1640亩,景区规划为“四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鹳雀楼园内共有四个游览区,一是名楼游览区,包括影壁、鹳影湖、唐韵广场和鹳雀楼;二是黄河风情游览区,在主楼区的西面,有蒲州风情园、黄河风情馆、柳园等;三是山水游览区,在主楼南面,有苍山自然风光园、吉祥如意湖、鹳雀苑等;四是康乐游览区,包括蒲津游乐园、唐风马球场等。整个景区以鹳雀楼独特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黄河文化为包装,以地域历史文化为特色,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题,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磅礴气势为主旋律,形成“上下五千年,放眼看世界”的高远意境,成为国家级旅游景区。

鹳雀楼景区开发建设共分二期,2002年9月26日以鹳雀楼为中心的名楼游览区一期工程竣工。

鹳雀楼内部陈设于2004年7月底已基本完成,为提升文化名楼的文化内涵,增加游人的参与性和观赏性。鹳雀楼内部陈设着重以河东文化和黄河文化为主题,充分说明黄河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华夏民族的先祖在这里写下了辉煌历史,其时代跨越中华上下五千年。其中以硬木彩塑制作的《中都蒲坂繁盛图》再现了盛唐时期蒲州城的繁荣景象,生动有致,精美逼真。宇文护《筑楼戍边》及王之涣《旗亭画壁》的故事,采用了欧塑形式表现,高贵典雅。还有以浮雕、壁画、雕塑等形式表现在中华历史中具有代表的舜帝、禹帝、关公、柳宗元、司马光等人物故事和传说。同时,还有反映河东人民勤劳智慧和丰富的民间工艺的制盐、冶铁、养蚕、剪纸、年画、社火等,这些都充分再现了悠久的华夏文明。鹳雀楼是黄河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它的再度辉煌,标志着民族的又一次繁荣,祖国的再次腾飞。

文化底蕴

鹳雀楼高台重檐,黑瓦朱楹,占河山之胜,据柳林之秀,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鹳雀楼立晋望秦,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吸引了历代名流登临作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李益的《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畅当的《题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旅游信息

1、运城也和山西的其他地方一样,有着丰富的节庆活动,永济市的“正月十五”非常的热闹,每个镇区代表团都要表演节目,有首阳的背冰最为著名,表演者光这身子在正月十五背着冰块游街,其场面可谓精彩,每年都有三天,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还有关公文化节等等。

2、最佳旅游时间:5月--10月

3、鹳雀楼美食:运城风味小吃著名的有闻喜煮饼、烧麦、豆沙糕、老劲子麻花、稷山麻花、解州羊肉泡馍、晋南醪糟、“三倒手”硬面馍等等。

开放时间

冬 季 AM 08:00 ~ PM 05:30

夏 季 AM 08:00 ~ PM 06:00

公交指南

线路一 到永济乘三路公交车到普救寺转车

线路二 到永济乘二路公交车

西安市 火车、汽车站 180KM 乘坐出租或市内2路公交车直达

洛阳市 汽车站 260KM 乘坐出租或市内2路公交车直达

太原市 火车、汽车站 450KM 乘坐出租或市内2路公交车直达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