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立(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执行董事,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由网友(夜里赴花海)分享简介:田国立(一九六零年一二月-),金融野,出熟于河北省,结业于湖北财经教院基修系基修财政取疑用业余,[一]中共党员,研究熟学力,专士教位,低级经济师。中国共产党第109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设置装备摆设银行党委书忘、董事少(副部少级)。[二]田国立一九八三年七月至一九九九年四月任职于中国设置装备摆设银行,曾事情于多个岗亭,前后担负支行行...

田国立(1960年12月-),金融家,出生于河北省,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基建系基建财务与信用专业,[1]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副部长级)。[2]

田国立1983年7月至1999年4月任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曾工作于多个岗位,先后担任支行行长、分行副行长、总行部门总经理及行长助理。田先生目前还担任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理事长。1999年4月至2010年12月历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总裁,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12月至2013年4月担任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其间兼任中信银行董事长、非执行董事。2013年4月加入中国银行,自2013年5月至2017年8月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其间兼任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非执行董事。[3]

中文名

田国立

性别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60年12月[1]

主要荣誉

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金融家称号(2010年)[7]

毕业院校

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

职务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执行董事,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5][6]

民族

汉族

职业

企业家

出生地

河北省

人物经历

中信集团公司副董事长 总经理 田国立

1983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建财务信用系,获学士学位。

1983年7月至1993年1月,在中国建设银行多个岗位工作,历任支行副行长、支行行长。

1992年,任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在北大攻读在职经济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

1993年1月至1994年7月,任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

1994年7月至1997年7月,任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营业部总经理,

1997年7月至1999年4月,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助理,

1999年4月至2010年12月,历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总裁,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4年,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总裁。

2010年12月至2013年4月,任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其间历任中信银行董事长、非执行董事。

2011年5月,任中信银行董事长。

2013年4月,任中行董事长。

2013年4月,任中国银行党委书记。

2013年5月,任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2015年6月15日,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8]

2015年7月,入选“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 。

2017年10月,任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执行董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9]

2018年3月30日,任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银行业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

2020年12月2日,建设银行发布公布称,董事会同意由董事长田国立代为履行行长职责,代为履职期限自刘桂平因工作变动不在该行履职之日起至董事会聘任的新行长正式履职之日止。[10]

2023年3月,任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6]

现任建设银行董事长、执行董事,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5][6]

中共十九大、二十大代表,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1]中国银行业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

任免信息

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田国立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6]

社会活动

2015年9月,田国立等15位中国企业家作为参与中美企业圆桌会议的首席执行官,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同出访美国,参访西雅图、华盛顿、纽约三地。[12]

荣誉记录

2010年,获“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金融家称号。[13]

2015年6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任命田国立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2015年7月,入选“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

人物观点

在2019年建行年报中,田国立指出: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和各种挑战,面对全球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将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底线思维,持续增强“三个能力”,坚持以“新金融+高科技”谋篇布局,进一步下沉普惠金融、“三农”金融、社区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等服务重心,推进新金融实践扩面上量。我们将以只争朝夕的奋斗激情,守初心砥砺前行,担使命凝聚力量,在继续一手全力支持抗击疫情,一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大行担当,在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中付出应有努力,以新金融行动绘就“第二发展曲线”,进一步推动全行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积极贡献,也为助力全球抗击疫情作出建行应有的努力。[14]

个人自述

银行不能继续陶醉于“灰犀牛”背上的狂欢,留恋于“躺着赚钱”的美好时光。面对新时代经济社会矛盾的新变化,银行是时候该做出改变了。

中国梦具体到人民大众来讲就是安居乐业的梦。金融不应该是“高大上”的贵族话题,它关系到百姓居家生计、柴米油盐。银行属于服务业,是实实在在为大众服务的机构,只有回应人民的期盼和诉求,才有我们的事业发展。这不是我们放低身段,而是社会在俯视着我们,市场在教育着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是千千万万的消费者,是前赴后继的企业家,为银行铺垫了发展的基础、成就了如今的基业。饮水思源,我们要心怀感恩和敬畏,始终把大众的切身利益和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金融人的使命,不只是用理论去解释问题,更要找到切实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只有本着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脚踏实地解决社会问题,重塑商业银行的价值观和服务文化,才能让银行业重新赢得民众的尊重,让银行工作者重新赢得职业的尊严。

金融工作说到底是社会实践工作。像住房难住房贵、融资难融资贵这些社会痛点,都有其复杂的成因,解决起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然“病去如抽丝”,那就让建行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既以金融工作者的专业和专注,更以社会工作者的热情和担当,深入社会研究问题,沉下心来一根一根地剥茧抽丝,为社会大众的安居乐业而奋斗![1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