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出版字典)

由网友(东亚小醋王!)分享简介:《中华大字典》是一九七九年一零月由中华书局出书的图书,做者欧阴溥存等。[一]该书为大型字典,送字4万8千不足,较《康熙字典》多1千多字,所增长的多为近代方言字以及其时科教新字。[二]中文名中华大字典编者陆费逵、欧阴溥存出书社中华书局成绩一九八零年前中国字典送字最多之1简介那部字典分部取《康熙字典》不异,仍为 二一四 部,...

《中华大字典》是1979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欧阳溥存等。[1]

中华歇后语词典, 中华书局出版

该书为大型字典,收字四万八千有余,较《康熙字典》多一千多字,所增加的多为近代方言字和当时科学新字。[2]

中文名

中华大字典

编者

陆费逵、欧阳溥存

出版社

中华书局

成就

1980年前中国字典收字最多之一

简介

这部字典分部与《康熙字典》相同,仍为 214 部,惟笔画相同的部首在排列次序上小有移动。每字下的注音都采用《集韵》的 反切,并加 直音,但又加注《佩文韵府》106 韵的 韵目 ,以资参照。书前附《切韵指掌图》,以明反切声韵的类别。这本书的特点是解释简明,并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字下每一义只引证一条,而每一义又都分行排比。其中形体相同而音义并异的都另列为一字。义同音异的则止列一字。书末附有笔画检字。其缺点在于释义过求详尽,有时不免重复;引书也有未出篇目的 。《中华大字典》 改正《康熙字典》的错误 4000 余条,还有许多地方可以补《康熙字典》之不足。1978年重印时删去了原版书前的题词、叙和《切韵指掌图》。

释义体例

本书释义体例是:先注音,注音以《 集韵》为准。每字注音只注一个 反切,另加一个 直音,标明一个韵部。注音之后是释义, 义项基本上按本义、 引申义、 假借义顺序排列。每一义项后都引一条文献作为书证。 同形同音不同义的字,全部释义归于一字;同形不同音不同义的字,复另立条目,以求明晰。

释物名词类字,有不常见者、难以叙述者,则配以插图。铁线笔法,精美细致、惟妙惟肖,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此外《中华大字典》书前还附有《 切韵指掌图》,书后附有笔

当然,上面所述的字形构造、典故、百科知识、配图等各部分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每个字的字义相配合,相互联系,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读者能够全方位、立体式地了解每个汉字的意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