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峰(中国工程院院士,党组成员,秘书长)

由网友(纽约城门口旳小木匠)分享简介:陈修峰(一九六五年八月二九日-),出熟于浙江宁波,结业于浙大,化教工程博野,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党构成员、秘书少。他持久从事缴米质料以及超沉力技能范畴的研究,为中国超沉力技能由互助追踪到国际工业引领的沉大改变作出了凸起孝敬。中文名陈修峰国籍中人民族汉族首要成绩国度技能发现2等惩二项(二零零二、二零一二)国度...

陈建峰(1965年8月29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

他长期从事纳米材料和超重力技术领域的研究,为中国超重力技术由合作跟踪到国际工业引领的重大转变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文名

陈建峰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主要成就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2002、2012)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7)
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当选)

毕业院校

浙江大学

学位/学历

博士

性别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出生日期

1965年8月

出生地

浙江慈溪

职务

中国工程院秘书长、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

专业方向

纳米材料

人物经历

1986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

1992年在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4年6月从浙江大学博士后出站

1994年6月至北京化工大学工作

1996年晋升为教授

1997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7年-1998年在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化工系任客座教授

1999年-200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环境科技研究院任研究员。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

2017年04月,中共北京化工大学委员会常委。[2]

2017年04月,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3]

2018年06月,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1]

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1],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化工学院院长,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纳米材料与器件主题专家组召集人,国家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兼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材料学会青年委员会高级理事;加拿大《The Canadian Journal ofChemical Engineering》副主编、美国《Ind. Eng. Chem. Res.》、欧洲《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 ProcessIntensification》、《Chemical & EngineeringTechnology》、《Particuology》、《化工学报》、《功能材料》等十种刊物编委。

研究领域

纳米材料和超重力反应分离工程。他在纳米材料化学合成与产业化技术、纳米复合材料、超重力反应工程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工作。

主要成就

他原创性地提出超重力法合成纳米材料的新思想、新方法,开发建成国际首条万吨级超重力法生产纳米碳酸钙工业生产线,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开创了超重力反应工程的新研究领域,其突出的创新成果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部分技术和产品已出口美国、新加坡等国,通过技术合作,新建纳米材料生产线7条,年产能3.97万吨。创制了母料法生产无机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共混加工工艺,以及纳米碳酸钙基复合增韧母料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形成了一系列无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工业化专利技术。开发了系列超重力反应和分离技术,美国DOW化学公司等国际著名大公司主动寻求科技合作,合作开发出具有国际示范性的超重力反应与分离技术装备,并在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公司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性。

主持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等系列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和国际公司合作项目。共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6件(授权6件)、国家发明专利150余件(授权60余件),在AIChE J.,Chem. Eng.Sci.,Ind. Eng. Chem. Res.,Adv. Mater.,Small,Biomaterials,Nanotechnology等化工和材料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论文24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2200余次,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 获何梁何利创新奖(2008),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2)、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7)共2次,省部级一等奖5次、二等奖2次,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共2次,并获国家石油与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美国DOW化学研究员基金奖,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八届中国高校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突出贡献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和北京市创新标兵称号等荣誉。至今,他已申请国际发明专利9项,国家发明专利30项(其中已授权7项),出版专著二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被特邀在欧美等国际会议作学术报告多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发明奖二等各1次、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一次。陈建峰教授在超重力反应工程特别是在纳米材料超重力法工业性制备新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原创性的突出研究成果,提高了我国超重力反应工程的研究水平,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位居国际前列,在国际同行中已占有特色鲜明的重要地位。

工作分工

负责学校国际教育、国际交流及港澳台事务、人才引进工作。分管国际处、国际教育学院、人才引进办公室;联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物质中心。[4]

任免信息

2017年4月28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决定:陈建峰同志任中共北京化工大学委员会常委。[5]

2017年4月28日,教育部研究决定:任命陈建峰为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3]

2018年6月,据中国工程院官网“院领导”页面更新显示,陈建峰已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