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广东省公办高校)

由网友(拼命十四郎)分享简介:嘉应教院(Jiaying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是1所具备百年师范教诲汗青的广东省属整日制私办原科低校,是“粤工具北低校振兴规划”设置装备摆设低校。[一]现任党委书忘吴琦。[二]校训为“节约诚疑、立己树人”。[三]截至二零二二年五月,黉舍共有四个校区,原部设正在江北校区,校园占高空积一八零零多亩,修建面积六一....

嘉应学院(Jiaying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是“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建设高校。[1]现任党委书记吴琦[2]校训为“勤俭诚信、立己树人”。[3]

定了 广东11所新大学今年开始招生 还有一大批新大学即将到来

截至2022年5月,学校共有4个校区,本部设在江北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1.98万平方米;学科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21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6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教职员工1800多人。[3]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新增为广东省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21年办学体制由“省市共建”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设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3]

截至2022年,嘉应学院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248名[4]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第482名[5]

中文名

嘉应学院

外文名

Jiaying University

现任校长

杨洲

主要院系

电信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政法学院、文学院(客家学院)、外国语学院等20个二级学院

校址

江北校区地址:广东省梅州市梅松路100号、江南校区地址:广东省梅州市华南大道19号、梅州师范分院校区地址: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师范路10号、医学院校区地址:广东省梅州市黄塘路146号

学校类型

综合

主管部门

广东省

学校主页

https://www.jyu.edu.cn/sy.htm

本科专业

59个

全国综合排名

419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8]

校训

勤俭诚信、立己树人

校庆日

11月8日

院校代码

10582

创办时间

1913年[6]

类别

公立大学[7]

属性

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建设高校(2018年)

主要奖项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广东省文明校园

本科招生电话

0753-2186877、0753-2186713

党委书记

吴琦

办学条件

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0个二级学院,开设59个本科专业。

院系名称专业名称
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物理与光信息科技学院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化学与环境学院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
文学院(客家学院)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新闻学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
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历史学、社会工作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资产评估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
美术学院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学、舞蹈学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
医学院药学、护理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
资料来源: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教职员工1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多人(正高职称140多人、副高职称410多人、博士290多人、硕士800多人)。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培对象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创新拔尖人才”1人、“南粤优秀教师”2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6人、省级扬帆计划4人。聘请了丘成桐、罗锡文、陈志杰、刘仲华等20多位院士、国家杰出青年为荣誉教授,聘请了一大批行业企业专家和中小学名师进校园协同培养人才。学校加大教师内培及“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实施青年博士、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攻读学位、进修、培训达1000多人次,形成一支素质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创新活力的教师队伍。[3]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有广东省优势重点一级学科1门,广东省特色重点二级学科3门。

广东省优势重点一级学科:地理学

广东省特色重点二级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应用化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重点建设学科: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体育学

教学专业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8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3个,有省级精品课程21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生物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化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生物科学、园林 、信息与计算科学、市场营销、运动训练(足球方向)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生物工程、数学与数学应用、小学教育、地理信息科学、物理学、历史学 、护理学

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省级精品课程(名单不全):结构化学、电路分析、客家音乐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职业技能、有机化学、植物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校园足球教学与训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体解剖学、植物生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C语言程序设计、混凝土结构、经济法学、数据结构、文字学

教学成果

2011年6月,嘉应学院获七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立项。

序号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
1李俊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定向培养基层“党政战略后备人才”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
2冯君客家学特色与历史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3彭梦侠适应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化学实验改革研究
4何日胜地方性高校教材建设成功获评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探索
5王金道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创新与师范技能训练体系研究
6索光举创新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7蔺云创新思维:数学文化教育教学的主旋律----高等数学课程教改探究
资料来源:

交通位置

交通位置

前身溯源

嘉应师范专科学校

1913年春,梅县女子师范学校在梅县懿德、崇实两所女子学校的基础上合并成立。

1937年秋,广东省立梅州师范学校创办。

1949年,广东省立梅州师范学校和梅县女子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广东梅州师范学校。

1970年,广东梅州师范学校更名为梅县地区师范学校。

1982年,在梅县地区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嘉应师范专科学校。

嘉应大学

1924年,嘉应大学创办。

1927年,嘉应大学停办。

1985年4月,嘉应大学复办。

1988年秋,嘉应大学与嘉应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统称嘉应大学。

嘉应教育学院

1980年8月,梅县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成立。

1983年,梅县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梅州教育学院。

1986年,梅州教育学院更名为嘉应教育学院。

广东省梅州师范学校

1913年,广东省梅州师范学校成立。

广东省梅州市卫生学校

1951年3月,广东省梅州市卫生学校成立。

合并发展

2000年3月,嘉应大学与嘉应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定名为嘉应学院。

2001年,广东省梅州师范学校并入嘉应学院,定名为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

2003年,广东省梅州市卫生学校并入嘉应学院,定名为嘉应学院医学院。

2004年,嘉应学院成为广东省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6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2年,学校启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卓越教师、卓越律师和卓越工程师。

2013年6月8日,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被选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成为广东省首批1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之一。

2018年11月,嘉应学院入选“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建设高校。

教学建设

科研机构

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客家研究院、1个校级研究院、1个校级研究所。

研究院名称属性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广东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资料来源:

校级研究院:嘉应学院客商研究院

校级研究所:嘉应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8月,学校发表客家研究论文10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30多部,承担科研课题200余项,其中与中国国外院校合作课题近20项,参与中国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

学院部分科研成果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别负责人
1加权Hilbert空间的若干特征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刘小松
2基于NF-kB通路的浦桃种子酚类化合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和构效关系研究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张声源
3中国左翼文学的想象与叙述(1927-1949)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陈红旗
420世纪王船山文学思想研究史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石朝辉
5“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雪核心竞争力中介平台论研究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陈明
6晚清民国时期粤东北客家侨乡民间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肖文评
7基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杜德栎
8孔隙弹性问题的自适应有限元方法及其预处理算法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玉平
9老化猪粪炭内源铜锌在硫化物矿区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环境风险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王开峰
10双酚F和双酚S对斑马鱼生殖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陈伟庭
资料来源: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8月,学校图书馆有藏书224.6万册,电子图书105.45万册,纸质期刊2234种。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拥有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5个,购买读秀学术搜索平台、超星移动图书馆等数据库14个,有专题数据14个、电子图书7个、试用电子资源30个、自建数据库6个。

学术期刊

《嘉应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是由嘉应学院主管、主办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设有客家学研究、中央苏区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文学研究、政治与哲学、法学研究、语言文字研究、高教研究、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物理与电子信息、化学与环境、建筑与材料科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地理科学与生态、体育科学等栏目;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扩展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8月,近年来,嘉应学院与中国国外17所高校签署合作意向书;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先后组织16批次63位专家学者到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高校参加客家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校选派教师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进修培训;2017-2018 学年聘请来自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4人。

形象标识

校徽

释义:学校校徽内圆鸿雁状图案是“嘉”字的汉语拼音首写字母“J”,象征嘉应学院培养的人才展翅飞翔;圆内似树叶又似双手状的是“应”字的汉语拼音首写字母“Y”,象征培养人才;整个图案象征学校地处“三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学校校徽底色为蓝色,中文、英文及园内树叶图形为白色;学校校名由饶宗颐教授题写。

精神文化

校训

勤俭诚信、立己树人

校歌

《嘉应学院之歌》
周溪河闪耀着青春的波光,
耀着青春的波光,
梅子岗天天升起新的太阳,
升起新的太阳。
我们在嘉应学院的旗帜下集合,
豪情满怀,志气昂扬,志气昂扬!
周溪河永远在心中流淌,
永远在心中流淌。
梅子岗处处洒满绚丽的霞光,
洒满绚丽的霞光。我们从嘉应学院的旗帜下出发,拥抱未来,托起辉煌,托起辉煌!
勤俭诚信、立己树人,
我们要成为民族的栋梁!
扬起风帆、乘风破浪,
向着理想的彼岸远航,远航!
勤俭诚信、立己树人,
我们要成为民族的栋梁
扬起风帆、乘风破浪,
向着理想的彼岸远航,远航!

学校领导

职务名单
党委书记吴琦
党委副书记、校长杨洲
党委副书记罗任权
副院长罗嘉文、袁铎、张丽霞、廖志成、陈建存

资料来源:2021年8月学校官网[2]

历任领导

姓名学校名称职务任职时间
丘小宏嘉应学院党委书记2011.6-2018.4
李俊夫嘉应学院党委书记2006.10-2011.6
程飚嘉应学院校长2005.10—2009.9
罗传厚嘉应学院党委书记2002.1—2005.10
张亮嘉应学院院长2002.1—2005.10
罗传厚嘉应大学党委书记1997.5—2001.12
张亮嘉应大学校长1997.5—2001.12
黄绿清嘉应大学校长1992.3—1997.4
陈百川嘉应大学党委书记1992.2—1997.4
刘筠谦嘉应大学党委书记1989.4—1991.4
校长1989.5—1991.4
何万真嘉应大学党委书记1987.3—1989.4
叶联华嘉应师专校长1986.9—1988.7
杨培新嘉应大学校长1985.10—1989.5
杨元嘉应师专党委书记1983.7—1988.7
陈望平梅县地区师范学校大专班校长1980.1—1982.11
资料来源:

学校荣誉

2022年4月,嘉应学院以总分112.5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419位。[8]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