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区(兰州市辖区)

由网友(穿草裙的少女)分享简介:7里河区,隶属于兰州市,位于兰州市中南部,是兰州市中间乡区之1,东交乡闭、榆中,南取临洮、永靖相连,西取西固,北取平和平静隔河相视,截至二一九年总面积三九七.二五平方私里,辖区一城五镇九街谈。[一]截至二零二一年齐区常住人嘴为七一二二七一人。[二]二零二二年地域出产总值实现五七八.二七亿元。[三]二零二一年三月,进选“二零...

七里河区,隶属于兰州市,位于兰州市中南部,是兰州市中心城区之一,东接城关榆中,南与临洮永靖相连,西与西固,北与安宁隔河相望,截至219年总面积397.25平方公里,辖区1乡5镇9街道。[1]截至2021年全区常住人口为712271人。[2]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78.27亿元。[3]2021年3月,入选“2021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市”榜单。

七里河区矿产资源有煤炭、岩石矿、土矿等。[4]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为金城郡金城 县地。唐为兰州五泉县地。元丰六年,在兰州城南40里置阿干堡。元初仍为阿干县及司侯司,属兰州。民国二年,为兰山道皋兰县地。1949年,8月29日,为兰州市第八区、第九区。1960年12月8日,阿干区并人七里河区,至2003年底仍为兰州市七里河区。[5]

七里河辖区系甘新公路、甘川公路、兰郎公路、兰阿公路、兰阿榆公路、南山公路、龚湖公路、西湖公路等公路交汇处。[6]旅游景点有象狮山风景区、大尖山风景区、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等。[7]

中文名

七里河区

外文名

Qilihe District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下辖地区

辖1乡5镇9个街道

电话区号

0931

著名景点

中央生态公园、水车园、黄河母亲、西湖公园、石佛沟

机场

兰州中川机场

火车站

兰州西客站、兰州西站

汽车站

兰州南站、兰州西站

人口

57.1万(2013末年)

面积

397.49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57.1万(2013末年)

国家/地区

兰州市

政府驻地

兰州市西津东路

邮政编码

730000

地理位置

东经103°36''一103°54'54''、北纬35°50'32''—36°06'12''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方言

兰州话

车牌代码

甘A

著名高校

兰州理工大学

历史沿革

走过青海湖 湟中游记攻略

七里河区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区境内就有大量先民耕作生息。夏、商、周为羌戎地。

秦始王时为陇西地,公元前214年,为陇西郡榆中县地;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为金城郡金城 县地。

东汉、三国魏、西晋及十六国时期,仍为金城郡金城县地,

北周时为武始郡地。

隋朝三年(583年), 以后为兰州地。

唐为兰州五泉县地。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至五代、北宋初为吐蕃住地。

北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为西夏地。

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为兰州地。

元丰六年(1083年),在兰州城南40里置阿干堡。

金属兰州,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阿干堡为阿干县,属金临洮府兰州。此为七里河区历史上第一次设县治。

元初仍为阿干县及司侯司,属兰州。元趾祖至元七年(1270年),废阿干县及司侯司并人兰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兰州降为兰县,成化十三年(1477年),复升兰州。明代今七里河区境为兰县、兰州地,设黄笋里、阿干里。

清为兰州府皋兰县附城西川、南乡。

民国二年(1913年),为兰山道皋兰县地。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皋兰县第三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第一行政督察区皋兰县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全国实行新县制,皋兰县定为一等县,城区设8个镇。其中握桥镇(今兰州市工人文化宫一带)、西屏镇(今七里河一带),在今七里河区境区。民国三十年年(1941年),7月1日兰州市成立,其西部以土门墩为第二区;石嘴山以北、土门墩以东属兰州市握桥镇、西屏镇部分地方;其余属皋兰县果园区、阿干区地。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11日,兰州市政府。撤城区8个镇,成立8个区,其中撤西屏镇改设兰州市第八区,撤握桥镇改设第五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在八里窑设第九区,其余属皋兰县地。

1949年,8月29日,为兰州市第八区、第九区。

1953年3月2日,兰州市第八区改为兰州市第四区,第九区改为第八区。

1955年9月30日,兰州市第四区改为兰州市七里河区。以离兰州城七里的七里河得名。第八区改为阿干区,以阿干镇得名。

1960年12月8日,阿干区并人七里河区,至2003年底仍为兰州市七里河区。

2004年,七里河区乡镇调整:撤销湖滩乡,将该乡的王家庄、邵家洼、鲁家三村并入黄峪乡,将湖滩村并入西果园镇;撤销崔家崖乡,设立秀川街道。

2016年,省民政厅(甘民复〔2016〕52号)批复同意撤销黄峪乡,设立黄峪镇。[8]

行政区划

截止2017年,七里河区共辖9个街道、4个镇、2个乡:西园街道、西湖街道、建兰路街道、敦煌路街道、西站街道、晏家坪街道、龚家湾街道、土门墩街道、秀川街道、阿干镇、八里镇、彭家坪镇、西果园镇、魏岭乡、黄峪乡。[9]

2016年月28日,黄峪乡举行“撤乡改镇”揭牌仪式,从此兰州市七里河区黄峪乡正式更名为兰州市七里河区黄峪镇。辖9个街道、5个镇、1个乡。[10]

七里河区行政下辖乡镇街道
乡、镇、街道名称所辖社区/行政区
西园街道下西园社区,上西园社区,工林路社区,林家庄社区,西津东路社区,柏树巷社区,五星坪社区,文化宫社区,华林山社区,华林坪社区
西湖街道兰工坪南街社区,兰工坪北街社区,骆驼巷社区,梁家庄社区,建工中街社区,小西湖东街社区,小西湖西街社区,西津桥社区,安西路社区
建兰路街道建兰路社区,王家堡社区,建兰北路社区,吴家园社区,吴家园西街社区,火星街社区,光华街社区
敦煌路街道金港城社区,郑家庄社区,轴承厂社区,长征厂社区,任家庄社区,兰石厂社区,柳家营社区,西津西路社区
西站街道机车厂社区,西站东路社区,西站西路社区,西津西路社区,三角线社区,武威路社区,小西坪社区,建西东路社区
晏家坪街道晏家坪北院社区,晏家坪铁路院社区,中院社区,晏家坪南院社区,机车厂四区社区
龚家湾街道龚家湾社区,龚家坪西路社区,龚家坪东路社区,电机厂社区,民乐路社区,武山路社区
土门墩街道湾堡社区,河土门墩社区,兰通厂社区,建西西路社区,西津西路社区
秀川街道秀川社区,穴崖子社区,郑家庄村,马滩村,崔家崖村,大滩村,郑家庄新村
阿干镇大水子社区,石门沟社区,高林沟社区,中街社区,烂泥沟社区,马泉村,琅峪村,山寨村,深沟掌村,马场村,大水子村,阿干村,坪岭村,大沟村,杨家场村,铁冶村,西沟村
八里镇八里窑社区,岘口子社区,华林路社区,岘口子村,东果园村,清水营村,侯家峪村,花寨子村,二十里铺村,崖头村,后五泉村,八里窑村,五里铺村,西园村
彭家坪镇彭家坪社区,贾家山村,石板山村,彭家坪村,蒋家坪村,牟家坪村,西坪村,龚家湾村,土门墩村,王家堡村,任家庄村
西果园镇上岭村,青岗村,袁家湾村,鹞子岭村,草原村,堡子村,上果园村,西果园村,柴家河村,王家坪村,西津村,周家山村,晏家坪村,湖滩村
魏岭乡小山口村,柳树湾村,龙池村,白家岘村,海家岭村,晏家洼村,沈家岭村,绿化村,煤山村
黄峪镇尖山村,蒋家湾村,张家岭村,陶家沟村,中庄村,王官营村,宋家沟村,赵李家洼村,邵家洼村,王家庄村,鲁家村

地理环境

七里河区系甘肃省会兰州市辖区。位于市区中南部,东与城关区交界,东南和榆中县接壤,南与临洮县接壤,西邻西固区、永靖县,北临黄河。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6''一103°54'54'',北纬35°50'32''—36°06'12'',东西长21公里,南北宽33公里,面积397.94平方公里。

地形

七里河区地处黄河南岸,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321米。南部为石质山地,山高、谷深、坡陡,岩石裸露,双嘴山最高海拔3004米,黄河谷地海拔1500米。[9]

气候

区境内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季,垂直气候变异显著。气温、热量、光照,随海拔由南向北升高;降雨量由南到北降低。

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常有春旱、寒潮降温,风沙浮尘天气。河谷盆地多烟霾。风向以东风、东南风为主。

夏季,白天炎热,早晚凉爽,初夏少雨,蒸发量大,干旱明显;盛夏多雷雨,山区常出现冰雹灾害,风向以东南风、南风为主。

秋季,初秋多雨,光照少,湿度大;深秋降水减少,气候变冷,常有寒潮降温、早霜冻害。风向以西北风、北风为主。

冬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干旱少雪。盆地多烟霾。风向以北风、东北风为主。

温度,年际变化趋暖。冬季温度偏高,春夏有时偏低明显。年变化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春温高于秋温。夏季时低时高。冬季暖冬天气较多。日变化,受云量影响较大。晴天,夏日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至15时,冬日在13时至14时。日最低温度均出现在凌晨日出前后;阴天,多云时气温日变化复杂,无一定规律。

自然资源

七里河区矿藏资源按其成份分为三类:煤炭、岩石矿、土矿。煤炭主要分布于阿干镇、大煤山、煤洞洼、马场、青岗岔、湾沟、土儿沟。1952年勘测储量5488.4万吨。岩石矿,有玄武岩矿。主要分布在湖濉乡湖滩村尹家湾子,含量12.5万吨;石灰石矿,在黄峪乡赵家洼村,储量400万吨;石英矿,在阿干镇北煤山,储量137万吨;河卵石,在崔家崖乡崔家崖村一带;路标石,在黄峪乡赵家洼村,存量约5000万立方米。

植物资源

七里河区天然次生林,区境内9.1万亩,分布在南部石质山地阴坡和半阴坡地带。以山杨、桦树为群体,有少量圆柏和云杉,伴生有虎榛子、角榛子、枸子、小檗、野蔷薇、沙棘、丁香、珍珠梅、甘肃山楂等灌木。还有草莓、铁杆蒿等草类植物及党参、黄芪等200多种野生中草药。

水资源

七里河区水资源,除过境水、沟谷水外,在沟谷地带,马滩、雷坛河口南、王官营、车家坝以北的向斜地段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正常年景可开采量为1291万立方米。马滩、崔家大滩是城市饮用水源地之一。

土地资源

七里河区境内土地主要分布在黄河阶地、沟谷阶地、黄土梁峁,石质山地海拔2800米以下。南部石质山地宜大规模植树造林,种植粮食;中部黄土梁峁沟谷宜种植粮食作物,地势较平坦处宜发展果菜生产;河谷阶地,土壤肥沃,生物活动强烈,质地适中,易耕,保水肥,宜种植菜、果等经济作物。黄河谷地,四级以下阶地宜为城市建设用地。

人口民族

截止2016年末,七里河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回族、蒙古族、藏族、东乡族、维吾尔族等44个少数民族。总人口57.1万,其中农村人口8.96万,其中常住人口41.59万人、城区人口31.05万人,常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45人,其中城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11人;农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83人。

交通运输

铁路

七里河区境所辖线路东起陇海线天水站,西至兰新线安家河东站,北到包兰线小红山车站,南至兰青线水车湾车站,含4条干线及红会支线和兰州枢纽环行线,118个车站,营业里程922.9公里,电气化铁路749.2公里,有基层站段(院)、中心32个,固定资产90多亿元,职工37310人。客货运输吸收区域近60万平方公里。

公路

七里河辖区系甘新公路、甘川公路、兰郎公路、兰阿公路、兰阿榆公路、南山公路、龚湖公路、西湖公路等公路交汇处。城区西津路、滨河路系市区主干道。据在小西湖广场处统计,平时每小时通过3360辆机动车辆,高峰时通过3900多辆机动车辆。

经济概况

截止2014年3月,全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4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54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4.3%,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25%,拉动经济增长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4.19亿元,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8%,拉动经济增长6.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72亿元,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17%,拉动经济增长3.98%。

2018年,七里河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0.55亿元,同比增长5.3%;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65.1亿元,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11.25亿元,同比增长8%。

第一产业

截止2014年,完成农业增加值0.54亿元。一是备耕资金、物资充足,春耕生产正在有序进行,全年农作物播种开端良好。二是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区牛存栏7586头,比2013年有所增加,牛奶产量6844吨,生猪存栏2.17万头,生猪出栏1.58万头。羊饲养量2.45万只,家禽存栏14.13万只,出栏6.51万只,同比2013年增长32.59%,禽蛋产量301吨。其中特种养殖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区饲养獭兔3220只,野猪1000头。

第二产业

截止201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低开走高,完成工业总产值79.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8.3亿元,较2013年同期增加5.8亿元。

第三产业

截止2014年3月,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3.72亿元。

核算依据指标有增有减,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2013年同期增长32.7%;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2013年同期增长18.7%;住宿业营业额同比2013年同期增长14.42%;餐饮业营业额同比2013年同期增长17.15%;房地产销售面积4.7万平方米,同比2013年同期增长72.35%;重点服务业(纳入核算的有7家)营业收入0.27亿元,同比2013年同期下降42.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0.62亿元,同比2013年同期增长28.04%。

社会事业

截止2008年末,全区共有学校184所(包括幼儿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投资809万元,实施了2所寄宿制学校建设、2所学校排危改造、11所农村学校“三改”工程,截止2008年末,全辖区共有中小学136所,其中区属中学15所,小学103所。全辖区在校学生总数达58231人,教职员工4134人,其中专任教师3682人。全辖区共有幼儿园48所,在园幼儿6745人,教职员工753人。

卫生

截止2008年末,全区共有43所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投资671.38万元,完成了晏家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和5所乡镇卫生院改造,2008年年末,辖区内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个体诊所344个,病床4033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499人。

民俗

兰州鼓子

兰州鼓子以名兰州鼓子词,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民间曲艺也是中国古老曲种之一。它以唱为主,有单档、双档、三人唱之分;主要表演手法是唱和说,一般采用自弹自唱,讲究说、嚎、弹、唱,演员的手势和面部表情都要给听众以美感。

兰州鼓子曲牌丰富,唱腔优美,风格高雅,韵味悠长,且乡土气息浓厚。截止2009年已收集的曲牌约有一百多种,声腔分为平调、鼓子、越调三种。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扬琴、月琴、琵琶、二胡、板胡、梆子、小铃、萧、笛为辅。

太平歌

太平歌是过去兰州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群众基础广泛。

太平歌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为清咸丰年间流传下来的表演形式,一人击鼓,周围的人自由唱太平歌,歌词内容多为《三国》、《水游》中的历史英雄人物。四句一阕,接连数阕不止,表达出英雄人物一生重要事迹。另一种表演形式是在太平鼓表演完一场后的间隙中,由一人唱一曲小令,一人击太平鼓为节拍,内容多表达劳苦大众的生活,有哀怨、有相思,也有愤世小令。太平鼓表演间隙唱的太平歌,城关地区也叫身歌小曲,即兴表演,为社火队助兴添趣。

美食

陈春麻辣粉

陈春麻辣粉是现定居兰州的川味“麻辣陈”传人陈德金1989年来兰后,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口味,创出的一个最受欢迎的川味小吃。

陈春麻辣粉的汤采用土鸡熬制,在熬制过程中从调料到火候诸工艺都经过严格的把关,味道别具一格。1992年首届兰州丝路节、93兰交会和1994年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举办期间,陈春麻辣粉被评为地方名优小吃和“中华老字号”。1997年12月上旬由中国烹饪协会在杭州举办的“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陈春麻辣粉再获殊荣。

熏鸡

朱家熏鸡采用最上乘的沙仁、桂皮、内扣等20余种调料按比例配制,产品熏香浓郁、色艳味佳、油而不腻、烂而边丝、咸淡适宜,是走亲访友及宴席珍品,经营10年常盛不衰。

猪脏面

猪脏面是用猪大肠烹制的风味面食,清代兰州人创制,民国时以宣家巷的风味最佳。因制作精巧、软烂醉香、风味独特而颇受欢迎。做猪脏面时,选用新鲜的肥猪肠,用食盐、碱和醋水反复搓洗,并用清水冲净,直至除去异味。食用时,再用煮过面的灰汤将肠煮熟,切成小段。将拉面条捞至碗里,浇汤,加肥肠段,并调以萝卜片,佐以蒜泥、辣椒油、食盐、大葱、陈醋等,吃起来光滑流畅,风味独具。

旅游

石佛沟国家级森林公园

石佛沟森林公园位于兰州市区南16公里处,占地面积近10万亩。公园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内,为一东西走向的山沟,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950米—3124米。1992年,国家林业部批准石佛沟为国家森林公园。

小西湖公园

小西湖公园位于七里河东侧,西津西路与滨河南路之间,原系明朝肃王府园林,名曰”西园“,号称兰州古八景之一。光绪六年(1880年)总督杨昌浚由浙调甘,为寓不忘乡土之意,再次重建改名为小西湖,又名“莲池夜月”。后几经战乱,至建国前夕,湖废园毁,昔日胜状,不复有矣。

银滩大桥

兰州银滩大桥北起安宁营门滩,南至七里河马滩,是黄河上游的第一座大型现代化斜拉式大桥。兰州银滩大桥全长1 391.41米,桥面宽25.5米,由主桥、引桥、引道三部分构成,由铁道部第一勘探设计院设计,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施工,于1997年3月15日开始修建,2001年8月18日正式通车。

银滩大桥正好处在黄河“S”形大转弯处,地势平坦,周围是大片的滩涂和荒地。由于周围目前基本上还是一片荒滩,在空旷的野地衬托下,银滩大桥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俯伏在大地上。夜晚,桥上斜拉杆上连缀的彩灯齐放,银滩大桥像一把悬在夜空中的彩扇,分外漂亮。

所获荣誉

2018年12月,入选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020年1月8日,入选甘肃省县域竞争力十强县。[11]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83[12]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13][14]

2021年3月,入选“2021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市”榜单。[1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