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教(2023最新罗盛教百科介绍)

由网友(QQ五个字女生男生可用)分享简介:罗衰学(一九三一年四月二二日⑴九五二年一月二日),男,汉族,本名罗雨成,出熟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共党员,中国国民自愿军、抗美援晨兵士。一九四九年退伍,熟前系中国国民自愿军第四七军一四一师窥伺队文书。他于一九五一年到场中国国民自愿军进晨做战,一九五二年一月二日,果救晨鲜落火孩子崔莹而勇敢献身。罗衰学捐躯后,晨鲜当局...

罗盛教(1931年4月22日-1952年1月2日),男,汉族,原名罗雨成,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士。1949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

2023年最新抗德神剧 大爷不愧是大爷

他于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2年1月2日,因救朝鲜落水儿童崔莹而英勇献身。罗盛教牺牲后,朝鲜政府为他修建了纪念碑和墓,并授予罗盛教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中国志愿军政治部授予罗盛教“中国人民志愿军爱民模范”称号,入选全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1],还被追评选为“最美奋斗者”。[2][3]

中文名

罗盛教

外文名

Luo Shengjiao

逝世日期

1952年1月2日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身高

165cm

主要荣誉

最美奋斗者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中国人民志愿军爱民模范

体重

51kg

出生日期

1931年4月22日

出生地

湖南省新化县圳上镇桐梓村

别名

罗雨成(原名)

职业

中国人民志愿军

毕业院校

湖南省省立十三中

主要成就

牺牲生命救朝鲜落水儿童

信仰

马列、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

人物事迹

有一次,在敌人炮火袭击后,罗盛教和战友隐隐听到孩子的哭喊声。翻过山坡,他们看到一座防空洞旁,一个小孩哭着扑在一名妇女身上,不停地叫着“阿妈妮”,全身沾满鲜血。目睹这悲惨的一幕,罗盛教心中悲恸不已。他与战友安葬了那名朝鲜妇女,并把孩子交托给一位朝鲜老大爷抚养。当天晚上,罗盛教难以入眠,他打着电筒,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几句话:“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体面前停留;应该继续勇敢前进,为千万朝鲜人民和牺牲的同志报仇!”[4]

1951年7月,罗盛教所在部队进入临津江以东的驿谷川一带阵地。一天,连队驻地附近的安大娘家茅屋被敌机炸燃,正在连队统计实力的罗盛教不顾一切冲进茅屋,救出了安大娘和她的孙子,自己被火烧成重伤。[5]

1952年1月2日,新年伊始,正是朝鲜半岛冰天雪地的时节。罗盛教和战友一大早便来到了军队驻扎地附近的冰河边,准备练习投弹。就在这时,河面上突然传来几位朝鲜少年急促的哭喊声。罗盛

教听不懂朝鲜语,但当他看到朝鲜少年的手势和破裂的冰面时,立即明白了一切。他一边奔向冰窟,一边脱下棉衣,纵身跳进了冰冷彻骨的河水中。

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罗盛教沉着冷静,很快便摸到了落水的朝鲜少年,并成功将他托出水面。可是,由于冰窟边缘的冰面太薄,承受不了落水少年的体重,两人马上又跌落到了水中。

一次,两次,三次……少年3次被托出水面,但3次都没能上岸。这时,罗盛教的体力已消耗殆尽,但他仍顽强地再一次沉到水底,找到少年,并再次将他顶出了水面。此时,罗盛教的战友拖着电线杆赶到冰窟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出了水面。当战友尝试去拉罗盛教的时候,罗盛教已沉入了水底。

找到罗盛教烈士的遗体后,朝鲜人民以当地最隆重的葬礼将他安葬,并在他牺牲的地方竖起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生长在朝鲜土地上的人民,都应该永远记着我们的友人罗盛教同志,学习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4]

荣誉记录

为了纪念罗盛教和罗盛教勇救落水儿童的善举,1952年2月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表彰罗盛教伟大的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爱民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授罗盛教“模范青年团员”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将其献身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崔莹的家乡石田里改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佛体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在山上建立了罗盛教纪念亭和罗盛教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的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罗盛教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为了纪念罗盛教,1953年,朝方授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与“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罗盛教牺牲的地方,更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山也命名为“罗盛教山”。当地还先后出现过“罗盛教生产突击队”“罗盛教合作社”“罗盛教合作农场”。而罗盛教所救的少年崔莹,后来加入了朝鲜人民军,并成长为军队高级指挥官。[4]

外界评论

第141师上报的关于罗盛教的事迹材料,引起了第十九兵团和志愿军总部首长的高度重视。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颁布命令,为罗盛教烈士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一级爱民模范”光荣称号。共青团中央追认罗盛教烈士为“模范青年团员”的荣誉称号。罗盛教这个名字,很快就在广大志愿军官兵和祖国大地上传开了,国内各行各业也掀起了向英雄学习的热潮。罗盛教这位年仅20岁的志愿军战士,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全国妇孺皆知的英雄。[5]

朝鲜方面对罗盛教的事迹,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了解此事后十分感动,他亲笔为罗盛教烈士纪念碑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1953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分别授予罗盛教烈士“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所获得的朝鲜方面授予的最高荣誉。[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