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关于洲际弹道导弹进入末端后能否拦截的问题

由网友()分享简介:求助,关于洲际弹道导弹进入末端后能否拦截的问题
美国,中国,俄罗斯目前所部署的最高级路基洲际弹道导弹末端基本...


求助,关于洲际弹道导弹进入末端后能否拦截的问题

美国,中国,俄罗斯目前所部署的最高级路基洲际弹道导弹末端基本上是无法拦截的,因为采用的技术是分导多弹头末端可变轨,末端拦截的时候计算机已经来不及计算多枚弹头的高超音速机动后的弹道。一般末端拦截技术被应用在拦截中短程弹道导弹上,因为中短程弹道导弹的技术还停留在单一弹头不可变轨的状态下。



如何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用另一导弹摧毁?

洲际弹道导弹很难拦截,分三个阶段的拦截(初段、中段、末段)最好拦截的是初段,这时候的导弹处于爬升阶段,洲际弹道导弹的爬升高度是2000公里以上,这大概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然后加速平飞几分钟,这时预警卫星锁定了目标地面拦截导弹迅速发射;平飞过后导弹弹头脱离惯性飞行至目标上空,这段时期叫中段。现目前各国发展的重点就是中段拦截,因为初段从导弹发射到卫星预警拦截弹发射这段时间很短,除非离得很近才能拦下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要大力发展海上高机动的拦截平台;弹道导弹的弹头到了目标几千米上空后打开雷达照射攻击目标,弹头推进装置点火依靠火箭头里和重力加速落下,这时期称为末段,末段几乎是没有办法拦截的,弹头落下来的速度达到接近20倍音速,从发现到计算出轨迹,弹头基本上已经落地了,而且也没有任何大气层中的导弹能达到这速度,所以中国、美国一直研究激光武器用于这类目标的拦截。



拦截洲际弹道导弹有多难

拦截洲际导弹对中国现在来说一点也不难,不仅有大量的炮弹对准了不安全有危险地方,也有大量导弹拦截架设在那恭候着



什么是世界十大洲际弹道导弹

洲际弹道导弹(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 ,通常指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式导弹。它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核三位一体中两极的重要条件。主要用于攻击敌国领土上的重要军事、政治和经济目标。洲际弹道导弹具有比中程弹道导弹、短程弹道导弹和新命名的战区弹道导弹更长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

1、R-36M(SS-18“撒旦”) 俄罗斯 射程:16000公里

2、东风-5A(DF-5A) 中国 射程:13000公里

3、R-29RMU“轻舟”(RSM-54) 俄罗斯 射程:11547公里

4、UGM-133“三叉戟”II(D5“三叉戟”) 美国 射程:11300公里

5、东风31A(DF-31A) 中国 射程:11200公里

6、“白杨”-M 俄罗斯 射程:11000公里

7、“民兵”3 美国 射程:10000公里

8、M51 法国 射程:10000公里

9、UR-100N(SS-19“短剑”) 俄罗斯 射程:10000公里

10、RSM-56“布拉瓦” 俄罗斯 射程:10000公里



洲际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那个更难拦截?

现在已知的超音速巡航导弹还没超过5M 最高速度也在3M左右

现在常用的亚燃发动机充其量3.5~4马赫就到头了,5马赫巡航导弹必须使用超燃发动机。而超燃发动机在美国也仅仅是在实验状态。现在高超音速导弹的速度都是靠末端俯冲达到的,那是因为现阶段靠冲压发动机在巡航阶段就达到4倍音速以上是不可能的。由于目前只有俄罗斯和印度在开发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当然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可以实现的最高速度在25M左右 超燃冲压发动机是指燃料在超声速气流中进行燃烧的冲压发动机,一般采用碳氢化合物燃料,飞行速度在6~25马赫之间。相对比传统的吸气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是将超音速气流在进气道扩压到较低的超声速,然后燃料从壁面或气流中的突出物喷入,在超声速燃烧室中与空气混合并燃烧,最后,燃烧后的气体经扩张型的喷管排出。

但以现在的技术也只是在理论上可以论证

那么我就假设现在巡航导弹的速度为10M

从速度看 弹道导弹因为在下坠状态下是以弹头形式出现的 抛去了弹体 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25M以上 而且如果弹头未与弹体分立前在回到大气层中又做了变轨 详见下图 那么难度就会提高很多

弹道又要重新计算 但是因为此时弹头已经分离 如果又是分导式弹头的话 拦截难度就不言而喻了(进入大气层后 属于末端反导)

中段反导

中段反导对在太空真空飞行、还没有再进入大气层的来袭导弹进行拦截,摧毁。

中段反导有相对充足的捕捉时间和拦截空间,但中段反导难.

中段是弹道导弹飞行高度最高、速度最快的一段。“弹道导弹从发射到进入中段,飞行时间很短。要在中段实施拦截,就要尽可能提前发现对方发射的弹道导弹,进行跟踪,计算飞行弹道,得出最佳拦截点,紧接着将中段拦截弹发射到拦截点,释放拦截弹头。因此,构成一个中段反导系统是很复杂的工程,要有几十个卫星组成的导弹预警和监测网络。”

中段反导必须使用高速火箭推进的拦截弹。拦截弹又需要采用高端技术的弹头。

拦截弹弹头不能很大、很重,而且要求有飞行精度。它有先进的动力系统、目标捕获系统、制导系统。动力系统要推动弹头,瞄准目标;制导系统捕捉目标的物理特征、特别是红外特征,识别、跟踪、锁定,引导带有动力的弹头碰撞目标,将目标摧毁。

弹道导弹飞到外大气层,速度超过20倍音速,至少距离地面800千米,远远超出地球上防空导弹的飞行速度和拦截高度,所以最先进的远程防空导弹也不能进行中段反导。这需要大推力陆基拦截弹。

从以上看弹道导弹(我现在讲的是末端反导和中端)因为可以进入大气层变轨 而且是分式弹头 要求有多目标跟踪打击能力 速度也极快 但在大气层外速度 高度又是极限

虽然的确10M的巡航导弹拦截难度很大 但是他还是在雷达的可控范围内的  其的制导方式不外乎根据GPS、惯性导航、地形匹配等技术制导 因为只有在大气层外速度才能达到3马赫以上 所以拦截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所以对比 弹道导弹 速度快 多弹头 难度更大!!

望采纳!!



世界上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是?

威力最大射程最远的洲际导弹还是俄罗斯SS-18, 是目前唯一仍然装备10颗分弹头MIRV的战略导弹. 最厉害的是俄罗斯白杨-M(SS-27). 白杨-M是目前唯一携带机动弹头(MARV)的战略导弹, 可以突破任何中端与末端拦截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白杨-M潜艇发射型是圆锤, 性能应更高, 但最近三次发射连续失败, 所以还无法判断其实际性能如何. 精确度最高的是美国三叉戟-2, 从潜艇水下发射. 该导弹圆周误差CEP达到90米.三叉戟-2使用GPS制导, 在试验中CEP接近20米.相比较而言白杨-M的CEP只有150米.陆基洲际导弹精度最高的是美国的改进型民兵-3(使用MK21运载工具), CEP约130米. 中国最先进的是东风-31A, 单弹头情况下射程达13000公里, 与民兵-3基本相当.东风-31A精度保密, 西方猜测是200米左右, 该导弹也可能装备类似白杨-M那种机动化弹头. 楼上所说美国想研制的新武器并不是传统概念的洲际导弹. 猎鹰是一种高速滑翔弹头, 用火箭送入外空. 俄罗斯的MARV弹头虽然可以机动来改变下落轨道, 但机动范围有限, 只能用来回避反弹道导弹的拦截器, 并无法达到精确打击或发射后临时改变打击目标. 滑翔弹头却能做到, 至少理论上可以做到



中国研制的洲际弹道导弹主要是什么系列

东风系列,取东风压倒西风之意
空空导弹就是霹雳系列
地空导弹为红旗系列
反舰导弹一开始的时候,分为:海鹰系列(岸舰)、上游系列(舰舰)、鹰击系列(空舰)
现在基本变成鹰击系列一统天下



苏联SS-18洲际弹道导弹的用途是什么?

SS-18洲际弹道导弹(苏联命名为RS-20)在60年代末期发展成功,是SS-9导弹的后续型,而且在尺寸上超过任何苏联现今第四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事实上,当1987年美国泰坦二型导弹除役之后,在体积与投掷掷重量上,SS-18导弹都远大过于任何已部署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它在1974年开始部署经整修及升级的前SS-9导弹的掩体中。这些掩体后来在80年代初期再度改良,据报导现在已可承受超过每平方英寸5000磅(每平方公分365千克)的压力,美方称之为“超级强化工事”,实当之无愧。

持续的部署直到1982年止,从那时数量就保持在308枚,主要部署于俄中部泰瑞坦导弹试验中心附近半圆地区中6个发射阵地里。一型与三型均配备单一的大当量弹头。二型则有8到10枚5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四型则有10枚5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

SS-18洲际弹道导弹已具有携行10个以上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能力。在1978与1979年两次测试中,携带10枚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SS-18导弹投放穿透大气层并改变方向十次以上。

1983年的另一次测试中,据报没有携带任何重返大气层载具的SS-18导弹也投放穿透大气层达14次。有两种可能:要不该型导弹可装载14个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不然就是它可以携行10个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及4个辅助穿透装置、金属片或诱饵。

所有已部署的SS-18洲际弹道导弹均假定为具有10个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第四型,然而据报导有一部分是较少载具的第二型。

SS-18部署在俄中部六个阵地中的308个掩体,其范围西起卡塔里经多巴夫斯基、依门尼盖斯托罗、张兹托勃、艾里斯克至极东的乌松。最近,美方宣称俄方的SA-12地对空导弹所扮演的角色之一就是协同克雷松斯克雷达提供SS-18洲际弹道导弹阵地的反弹道导弹保护。

如同美国国防部所形容“极具准头”,SS-18洲际弹道导弹是用来攻击美国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及其它强化工事目标。美方认为:现今部署的SS-18四型导弹若以二对一的方式攻击时,美方将有65%到80%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掩体会被摧毁。而且,即使在这种攻击下,俄方还会剩下至少一千颗SS-18导弹用的弹头可用来攻击其它目标。

SS-18导弹绰号“撒旦”;长33米,宽3米;射程(一型)12000千米,(二、四型)11000千米,(三型)16000千米;发射重量78000千克,投掷重量7575千克;发射方式为二节推进,液态燃料,冷射;导引系统惯性;弹头(一型)1枚2500万吨,(二型)8或10枚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三型)1枚2000万吨,(四型)10枚55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圆周公算偏差值260米。



美国能够拦截多少枚进入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

美国并不能拦截多少颗进入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因为美国的军事专家经过非常多的测试能够拦截不到30多颗进入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已经是相当成功的。所以一旦对方国家进行非常密集饱和式的导弹攻击的话,那么美国本土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

因为现在的武器防御系统并没有那么严谨。更多的只是防御少数的弹道导弹袭击。而且就算是少量的弹道导弹袭击,也要精准的测量给予一个防御时间。这就更不要说那些密集饱和式的导弹攻击了。因为一旦遭遇那样的攻击的话,美国本土将会遭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而且没有任何一个导弹防御系统可以拦截到。所以说发展导弹要比发展武器防御系统简单的多。

当然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傻到向美国本土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因为那样会遭到美国猛烈的军事报复打击。这样的话会使整个国家的经济以及军事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任何国家都不会犯到的错误,当然也包括美国。美国也不会向拥有非常多的洲际弹道导弹国家发射导弹。因为那样同样会遭受到非常猛烈的军事报复。

所以现在拥有洲际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更多的是起到一种战略威慑作用,而不是选择进行报复打击。因为一旦拥有这种技术,就不怕像美国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对自己进行战略威慑。从而可以保证国土安全以及民族自由。而且可以在世界上都能称作是有影响力的国家。



洲际弹道导弹速度这么快,拦截系统是怎么拦截的?

洲际弹道导弹(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 ,通常指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式导弹。
特点
弹道导弹具有如下主要特点:一是通常采用垂直发射,导弹平稳、缓慢上升,有利于缩短导弹在稠密大气层中的飞行时间;二是导弹沿着一条预定的弹道飞行,攻击固定目标;三是导弹绝大部分弹道在稠密大气层以外,故动力装置只能使用火箭发动机;四是弹头再入稠密大气层时,速度大,空气动力加热剧烈,故须采用有效的防热措施;五是导弹飞行姿态的修正,须借助推力方向的调节或改变喷管内排出气流的方向来实现。作为高技术武器的弹道导弹,通过制导系统,达到能按预定弹道飞行,并准确实施打击目标的目的。
导弹防御系统
导弹防御系统其实早起源于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在当时来说,BMDS在理论上已经可行。不过在理论上可行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却是另外一回事,足足半个世纪后,BMDS才出现眉目。
我军称之为两MD系统。就是拦截向我方进攻的导弹的系统,包括卫星探测,雷达预警,系统锁定,地面指挥,陆基拦截及校正等程序,是由海陆空天精密合作,快速反应的一种防御系统。
而导弹防御系统并不是金钟罩什么都能拦下来的。例如多弹头的火箭,或者直接在太空发射的武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