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为什么机枪不重视

由网友()分享简介:一战为什么机枪不重视
谁说的?
一战的惨重伤亡,70%是由机枪造成的.
当时轻机枪还没有发明(实战中极少用).而...


一战为什么机枪不重视

谁说的?
一战的惨重伤亡,70%是由机枪造成的.
当时轻机枪还没有发明(实战中极少用).而马克沁重机枪和哈奇开斯重机枪已经大量普及.
重机枪的交叉火力,加上铁丝网的架设,再加上重炮.把双方阵线对峙地区,变成了无人区.



一战最初没有使用重机枪吗?

怎么可能没有使用呢?一战前各国就已经大量装备了机枪。但是机枪的威力真正发挥是在一战前期的西线运动战结束后,各国进入战壕战的时期。
因为当时的机枪还比较笨重,并且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水冷机枪没有水就完蛋,同时精度也比较低),因此如果没有事先选好阵地,做好种种准备,并且敌军正好从你预判的方向发起冲锋,机枪的效果就要被削弱。
但是当战争进入阵地战时,敌人的进攻方向是唯一的明确的,敌我双方之间是开阔地带没有掩护的,所有地形坐标我方是明确的,原地防守时物资是充沛的。在以上有利条件下,还要敌军战前炮火准备没有有效杀伤第二线预备队且敌军使用密集队形冲锋时,机枪的“战场收割机”的恐怖之处就爆发出来了。



一战的时候法军有用机枪扫射逃兵,是否真有此事

没有
请看一下历史,即便是1917年,法国厌战情绪高涨,很多士兵拒绝作战,甚至发动兵-变的时候,也没有出现你说的情况
贝当上台后,也就是出发了为首的人,其他人还是被宽大处理了



一战时期各国士兵手里有除了机枪以外的问你武器。自动武器吗

这个真没有,冲锋枪还是战后出现的,最早出现的“汤姆逊”冲锋枪也是战后出现的,这个发明者就是为了能在冲锋陷阵时使用自动火力杀伤敌人,降低自己部队伤亡才萌发这样的想法,可是当他发明冲锋枪后,美国军队因为大战已经过去了,对这种新鲜武器不抱好感



歪把子机枪与捷克机枪(ZB-26)样子好像 这是为什么

布伦机枪:是捷克式机枪的后裔子孙。
1932年ZB-26轻机枪参加英国新型轻机枪选型,其改型ZB-33于1933年被英国军方选中,并根据英国军方的要求改进为7.7mm布伦式轻机枪。在1935年由英国按授权生产。


两者的区别主要有4点


1、捷克式机枪(ZB26)的枪管上有一圈一圈的散热环,而布伦式取消了这圈效率不佳但加工困难的散热片


2、ZB26的导气管的位置比较靠前,枪口消音器上面有小圆孔。
3、 布伦机枪的弹匣是30发的弧形弹匣,而ZB26的是20发的直弹匣


4、准心的样式有所变化,布伦的更简单一些






一战中俄国为什么参战

俄国参战的原因归纳有三点:1. 俄国一直觊觎巴尔干半岛的霸权地位,因此和奥匈帝国势同水火,当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时,俄国认为这是奥匈帝国在“先下手为强”,于是不甘示弱加入了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之中;2. 俄国忌惮迅速崛起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势力,也寻求机会通过一次战争来解除西边的威胁;3. 出于上面两个原因,俄国加入了英国和法国的三国协约,当德国悍然向英法宣战时,出于同盟的义务,俄国也不得不加入战局了。



二战时日本军队的机枪为什么不用弹链而非

日本92式重机枪使用的弹板学名叫保弹板,一般是能装30发子弹,这个是预置的。这个保弹板对制造工艺要求非常高,它是一个直板然后把每一发子弹卡住。实际上日本生产这个保弹板还是比较费材料的。
那日本人为什么采用弹板供弹?
首先,弹板式供弹,优点是一个人就可以操作机枪。对士兵数量相对较少的日军来说,这是很大的吸引。
其次,弹板是用长条形金属板制作的,没有弯曲,金属板上有一个个抱住枪弹的弹性卡口,一般用冲压的方法生产,制造起来相对简单,工艺并不复杂。
再次,日军的军工水平很低,没有多大原创能力。日军开发新式机枪,但枪管发热过快,短时间射击后温度便急速升高,膛线很快损毁。
那么为什么不用弹链呢,来看一下弹链的优缺点吧
弹链是我们军事最熟悉的一种供弹方式。无论是马克思重机枪,或者说是二战时候德国人的mp42或者是现在美国所适用的通用机枪基本上都是弹链式供弹。这种供弹方式,既简单有高效。而且每一个弹链的长度又足够的长。可他就没有缺点吗?有!弹链在经过水浸泡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形变,这样的话就很容易造成卡咳,而且弹链的存放必须得小心谨慎,因为你不想你打仗的时候突然说要给机枪供弹了,却发现你的子弹链竟然混在了一起。



一战刚开始美国为什么不参战

因为当时直接参战对没有没有什么好处,毕竟一战主要是欧洲战场,欧洲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美国过早参与没什么好处。
战争初期,美国与同盟国、协约国都有贸易往来,但迫于英国强大的海上力量,美国开始彻底转向协约国,这时候和德国的关系也就紧张了,俄国开始发起“无限制潜艇战”攻击美国商船,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利益。德国甚至怂恿墨西哥对美国开战,这时候给美国足够的借口参战了。



古惑仔里面为什么没有福田一战?

因为“福田一战”过于激烈,伤亡过于惨烈,所以电影《古惑仔》中没有“福田之战”,只在漫画中出现。

因为洪兴打仔伊健被东英干掉导致与东英的联盟决裂,同时抓了东英扛把子大东的兄弟要挟两百万,洪兴的老大目前是陈浩南,被毒蛇帮龙头山鸡打赌太子与地中海拳赛中输了蒋天生给他的最后三千万美金。

再加上大东让陈浩南在股市上赔本一个亿,种种原因让陈浩南开始吸毒,被古惑仔洪兴上代龙头蒋天生出面撤销职务,为了挽回尊严,陈浩南一人单枪匹马去闹东英与毒蛇帮的结盟大会。

得知这么一消息的陈浩南好友,决定动用武力及热兵器来救陈浩南出火海,于是大飞,太子,灰狗,山下忠秀,大天二,亦龙以及生藩就出发了。去从两千东英毒蛇帮联军中救出陈浩南,七人毅然决然陪陈浩南踏上终极一战。

首先倒下的是大天二,被众人围困体力逐渐不支,大飞发现后要去救大天二,结果被毒蛇帮长牙组组长拦截没能成功,结果大天二被连捅数刀毙命。

之后就是地中海一路战斗到底,没有了实力相当的太子,其他人都是软脚虾,回手一刀,刺中大飞的胸口,大飞当场“毙命”,同时以大飞身体为支点,一跃到了空中,从上而下将灰狗一刀斩成两半,战后只剩下重伤的陈浩南。

扩展资料

1、陈浩南

1968年12月5日出生。重情讲义,老家在澳门,年少时原是学校好学生;后来因一直被靓坤欺负以及母亲病危,为了筹集手术费而受到大飞的资助;被引荐跟随大佬B。

大佬B死后,成为洪兴铜锣湾话事人;实力渐涨,不断扳倒江湖猛人;其中就包括花仔荣、靓坤、阿郎等人,成为洪兴十二话事人之一。先后与东英社顶梁柱——东英五虎开战,最后在太子、立花正仁以及赵山河等江湖猛人的帮助下连同东英社幕后龙头水灵一同消灭。

2、大飞

洪兴香港仔区一名话事人。1965年11月29日出世,真名徐飞鸿。外号“大飞“。古惑仔“仁义智勇“”四大主角之“义”字主角人物。为人仗义,义薄云天,对朋友极为真诚。可以说他是陈浩南的第一挚友。



为什么一战二战都是由德国发起的

因为德国要争夺大陆(殖民地)霸权或者世界的领导权。

矛盾的焦点就在两个霸权,殖民霸权和欧洲大陆的霸权,这两霸权一个在英国手里,一个则在法国和德国手里反复交替。

德国是资本主义后起的新兴国家,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德意志帝国建立的时候,他们发现世界上的殖民基本已经被分割完,欧洲大陆上的对手法国又逐渐恢复国力,更是一个殖民地大国,整个北非几乎都被它掌握。

这时的德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世界强国英国,而德国的工产品急需市场,工业需要原料。德国自然而然要向英国日不落帝国发起挑战,加上法国,俄国都成了他们的目标。

至于二战这和一战有关,德国因为一战是战败国,签订了条件极为严苛凡尔赛条约,这个条约几乎扼杀了德国的未来。

德国失去八分之一领土和十分之一人口,16%煤产地和近一半的钢铁,所有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赔偿1320亿马克,法国更趁机占领了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区,直接导致了德国经济的崩溃,这对德国打击很大。

凯恩斯评价称凡尔赛条约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残的暴行之一。

加上1929-1933年那场波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德国经济更是陷入了人间地狱,这种情况下,激进民族主义抬头,法西斯上台,战争不可避免。

扩展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

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战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