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偷袭不列颠和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代号分别是什么(德国轰炸不列颠)

由网友()分享简介:德国偷袭不列颠和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代号分别是什么
偷袭珍珠港的计划代号是“Z作战计划”。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


德国偷袭不列颠和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代号分别是什么

偷袭珍珠港的计划代号是“Z作战计划”。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大本营分别为陆海军拟定的开战暗语,“攀登新高山”是大本营拟定海军太平洋开战的暗语,大本营拟定的陆军太平洋开战的暗语是“日出在山形”。
德国入侵英国的作战计划代号是“海狮行动”,其中为了夺取英伦制空权的空战(即不列颠空战)的代号为“鹰袭”。



为什么韩国叫大韩民国.日本叫大和 英国叫大不列颠

英国的大不列颠岛就是一个岛名,不列颠群岛最大的岛,叫大不列颠岛,这是很正常的,没有任何争议。现在英国全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是清朝对英格兰的翻译造成的,英格兰一直是英国的主体。
我说说日本和韩国。
日本的国名是“日本国”,其日文也是日文汉字,除某些笔画写法不一样,其含义与汉字“日本国”一致,来意义是“日出之地”,以古代日本来访中国时的自称,后被中原多个王朝封为“日本国”,于是沿用至今。而大和是日本的主体民族,这个“大”字单独并没有任何意义。
而“大韩民国”是二战之后南朝鲜政权的正式国名,其来源是朝鲜族的主体(也是祖先)——三韩部落(辰韩,马韩,牟韩三部落,三韩是最早在朝鲜半岛建立社会组织和政权的,是朝鲜族的主体和本源,当然,后来与北方游牧民族混血严重),三韩合称“大韩”,是朝鲜族的另一个名字而已,“大韩民国”就是说是“朝鲜族的民主共和国”,类同于“中华民国”的起名。“韩”是古称,而高丽,朝鲜等不过是历史上的朝代名而已,就像中国对应于秦,唐,清。
韩国和朝鲜的英文名只差一个单词“people“,即人民,朝鲜的国名有“人民”,而韩国的国名“没有”。不过因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只承认一个,两国应该统一成为一个国家是国际共识,所以西方一般按英语称“北朝鲜”和“南朝鲜”,日本和台湾地区一般按古名称“北韩”和“南韩”。只有中国大陆分别称“朝鲜”和“韩国”。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全1--10卷)》和《不列颠百科全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那请问10卷的简明不列颠和20卷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具体的区别有哪些呢?
--------------------------------------------------------------------------------------
我来回答:
10卷本是85年翻译出版,每册接近900页,90年的时候又出了一册补遗
20卷本是90年代中期翻译的,每册550页
大英原版在1983年作了一次微调,将(百科详篇)长词条卷里的两页以下的词条移到了(百科简篇)短词条卷,原来10卷的短词条卷就变成了12卷
所以20卷本只是比10卷本多了百分之15的内容。依然没有触及大英的最有价值最核心的17卷(百科详篇)。
同样是简明版,11卷本旧书网上只要200元不到一套,比上千元的20卷本划算多了。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32卷英文版)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有什么不同。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让中国读者首次认识了真正的百科全书,在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参考价值。可是相对于《不列颠百科全书》原版的博大精深,《简编》也日渐暴露出有些条 目“过于简明”、图片过于简单、装帧设计过于单薄等遗憾。为了给中国读者呈现出《不列颠百科全书》作为世界最具权威百科巨著的全貌,1996年9月正值 《简编》出版10年之际,中美双方开始签署合作出版新版《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的备忘录。1999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以下简称 《新版》)正式出版。
和《简编》相比,《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全书共20卷,条目由《简编》的70 000余条增至81 600条;字数增加了近一倍,达到4350万字;图片增加了许多,是《简编》的2倍,为15300幅。全部条目按照英文版原书条目标题的外文词的字母顺序 编排,更便于读者查阅。《新版》为适应读者在新形势下的需要,凡《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有关对人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古今中外人物(如政治家、哲学家、科学 家)条目(共97人)均全文照译;为便于读者开阔事业和增长知识,还全译了《详编》中的“人权”、“舆论”和“儒家学说”等条目;距《简编》出版十多年来 因形势发展而出现的科技成就、政治变化、新的人物和事件等条目都已翻译收入。《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除补译了上万条参阅条外,另设索引卷2卷,包括 “条目标题笔画索引” 和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的“条目标题和内容索引”。后者为改善应用功能,在中、英文条头后,还附有简短的定性分类。这样既方便读者的进一步查阅,其本身又是 一部可以单独使用的简明百科词典。《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自出版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获得第四届国家辞书奖特别奖和第五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截止2005年,已再版7次。望悬赏



大不列颠岛的地理

大不列颠岛是不列颠群岛中的最大的岛屿。东依北海,西隔爱尔兰海与小不列颠岛相望,北为大西洋,南方一英吉利海峡和法国相对,是个独立於欧陆之外的世界。
整个大不列颠岛是介於北纬50°与59°之间。是南北长,东西窄的长形岛屿。0°经线正好经过伦敦郊外的格林威治,所以它横跨东西两个不同经度区,大部分集中在西经度,小部分在东经度。但由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主岛全部位于东半球。不列颠岛原是欧陆的一部份,经过两次地壳运动,使不列颠岛地块往大西洋漂流,群岛和欧陆之间陷落形成北海,而成为孤立的岛屿。
大不列颠岛地形北高南低,起伏平缓,冰河地形为其主要特徵。
因岛屿为狭长形,所以河流长度都不长,加上雨量丰富,几乎每个河口都是天然良港。一般人提到英国时联想到的不外乎寒冷,潮湿,多雨雾等字眼,实际上的情形也确实如此。由於是岛国又有湾流夹带大量水气流经其周围海域所以降雨机率很高,年雨量平均全岛各地都在一千公厘以上,11月和
12月是降雨最多的月份。因为有湾流从南方引进温暖的空气,所以温度不会太低,比起北欧国其它国家算温暖了。大不列颠岛包括三个地区:英格兰占南部和中部,威尔士占西部山地半岛,苏格兰占北部;其中以英格兰最为重要。大不列颠岛是欧洲第一大岛,海岸非常曲折,长达一万一千四百五十公里。英语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
英语是印欧(1ndo-European)语系。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包括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大部分语言。讲印欧诸种语言的总人数约有十八亿七千五百万,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左右。早在1786年,英国梵文(Sanskrit)学者威廉·琼斯爵士(SirWilliamJones)就指出:欧洲、印度、波斯等地的大多数语言,包括古希腊语、古拉丁语及古印度语属于同一“家族”。
公元七世纪初,这些小园合并为七个王国:南部有撒克逊人的威塞克斯(Wessex)、萨塞克斯(Sussex)和埃塞克斯(Essex);东北部和中部有盎格鲁人的梅尔西亚(Mercia)、诺森伯里亚(Northumbria),和东盎格里亚(EastAnglia);东南部有朱特人的肯特(Kent)王国。各国竞相争雄,达两百年之久;在英国历史上称为“七国时代”(theAnglo-SaxonHeptarchy)。这三个日耳曼部族虽然有各自的方言,但这些方言均属低地西日耳曼语(LowWestGermanic)。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三个部落在语言方面基本上是相通的。他们都使用一种叫做茹尼克(Runic)的文字。这种文字是古代日耳曼各民族通用的文字.它的字母主要由直线组成,以便于刻在木头或石块上,是一种由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发展起来的北欧碑文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逐渐形成统一的英吉利民族.他们各自使用的方言也逐渐溶合,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枣盎格鲁撒克逊语(Anglo-Saxon)。这就是古英语。它是在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中,经过一系列民族迁移与征服的过程所形成的。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



大不列颠王国的历任国王

安妮女王(1707年-1714年),(1702年至1707年期间,安妮女王的头衔是英格兰女王、苏格兰女王、与爱尔兰女王)
乔治一世(1714年-1727年)
乔治二世(1727年-1760年)
乔治三世(1760年-1801年),(1801年以后,乔治三世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国王,直到1820年驾崩为止)



英国为什么叫英国,不叫不列颠国?

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国土范围是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北部。而不列颠只是指英国的主岛,大不列颠岛,如果用作国名就不全面了。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通称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

除本土之外,其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总人口超过6600万,其中以英格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占83.9%。

扩展资料:

一、区域位置

英国是位于西欧的一个岛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共同组成的一个联邦制岛国。

英国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东临北海,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公里即为法国。

国土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其中英格兰地区13.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88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08万平方公里,北爱尔兰1.41万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

英国西北部多低山高原,东南部为平原泰晤士河是国内最大的河流。塞文河是英国最长的河流,河长338公里,发源于威尔士中部河道呈半圆形,流经英格兰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峡。

泰晤士河是英国最大的一条河流,流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8.9亿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西经2°08′~东经0°43′,北纬51°00′~52°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



指尖帝国大不列颠,能升级精锐吗



大不列颠王国的18世纪的英国

18世纪前的英格兰王国和1707年后的大不列颠,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着世界影响力的殖民大国,是法国在殖民竞争中的主要对手。1707年之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在美洲、非洲和印度迅速扩张,很快地便成为了大英帝国经济和人口的中坚地区。1756年开始的七年战争是历史以来首个波及到全球范围的战争,英国在欧洲、印度、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菲律宾群岛及非洲沿岸地区均发生了战斗。1763年,法国再次战败,其签订的巴黎和约是英国迈向大英帝国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合约中,法国在北美的大片领地被割让予英国,其中包括了相当多的讲法语的人聚集的地区,西班牙割让佛罗里达予英国;而在印度,法国被迫从中撤出,只保留5个飞地市镇。英国也因此在殖民地争夺战中大胜法国,成为世界上占霸主地位的殖民势力。



道丁元帅为什么在不列颠之战后辞职

道丁将军
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皇家空军的老飞行员,道丁在1936年战斗机司令部成立时,他就任司令。他极力主张皇家空军采用金属的单翼战斗机,而且还很快认识到了雷达的前景。他主持建立了情报室、作战室、观察所和指挥调度台,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网络,使原始的雷达变成了有效能的武器。
道丁是一位虔诚有奉献精神、言行很正统的人,他没有几个朋友,也不会像他的上级一样玩什么外交和政治手腕。但是,他对空战,了如执撑,无可比拟。他对飞行员的福利关怀备至,使部队的士气非常之高涨。
道丁如果决定做什么,他就会不折不扣的将它完成。在法兰西之战中,他就表现出非凡的勇气,拒绝向法国派往更多的战斗机,因为这一点,他得罪了邱吉尔,但却保存了实力,战斗机司令部是输不起的。
不列颠之战道丁关于保存战斗机实力的战略,证明是正确的,但也是他辞职的要素。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