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立冬是哪天?2022立冬时辰在几点?_2021年立冬是哪天?2021立冬时辰在几点?

由网友(始终相信,那些击不)分享简介:2022年立冬是哪天?2022立冬时辰在几点?2022年立冬是哪天?立冬,二十四节气第十九个节气,冬季第一个节气。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公历11月7~8日交节。2022年立冬时辰在几点?2022年立冬时辰为 12时58分37秒 。立冬时辰的计算公式:(y*d+c)-l公式解读:y=年数...

2022年立冬是哪天?2022立冬时辰在几点?

2022年立冬是哪天?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

立冬,二十四节气第十九个节气,冬季第一个节气。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公历11月7~8日交节。

2022年立冬时辰在几点?

2022年立冬时辰为 12时58分37秒 。

立冬时辰的

计算公式:

(y*d+c)-l

公式解读:

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438,20世纪=8.218。

举例说明:

2088年立冬日期=[88×0.2422+7.438]-[88/4]=28-22=6,11月6日是立冬。

例外:

2089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立冬是什么意思?

立冬代表冬季开始的意思。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传统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今年立冬日几点几分是立冬时辰 2022立冬冷不冷

今年立冬日几点几分是立冬时辰

2022年立冬:公历2022年11月7日18点34分,农历壬寅年十月十四日,周一!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立冬也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通过冬季的休养,期待来年生活的兴旺如意。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

2022立冬冷不冷

立冬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还是比较低的,所以气候还算是比较寒冷的。

立冬时节,冬季气候取代秋季气候,西风急流在我国国境上空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并不稳定,会出现时强时弱的波动和东移,经常如此对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较大。

而且立冬时,亚洲区域常常呈纬向环流,而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就会出现大范围的湿潮天气。时间长了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建立,会常常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

立冬习俗吃饺子

立冬之日吃饺子是很常见的民间习俗,所以在立冬这一天,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一来立冬这天改善一下生活,而好吃不过饺子;二来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意指秋冬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有些地方要吃倭瓜饺子,夏天买的倭瓜经存放后做饺子馅,味道既与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蘸醋加烂蒜吃,别有一番滋味。在吉林,立冬的规矩是吃水饺,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2022年立冬的具体时间 立冬的时辰是几点

立冬的时候,不只是气候气温的下降,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不一样的风景和美丽的建筑在白雪里面的特殊感觉,尤其是冬天的花朵,因为立冬之后就没有适宜生长的温度了,所以在立冬之后的花基本上没有多少了,只有梅花还在冬日开放,带着不一样的香气。更能够表现出冬天的安静和干净。

2022年立冬的具体时间

2022年11月7日18点开始,这是立冬时候的开始,意味着周围的生气将逐渐减小,万物进入了休养的状态,秋收冬藏,所以冬天总是比较安静,夹夹着风雪看起来大地一片白茫茫的,这反而就是冬天的一种特色,带着一种寒冷,带着一种安静,也带着一种独特的肃杀之气。

立冬的美食

立冬这个时候代表着冬天的开始,一旦进入了冬天,我们周围的气候就会特别的寒冷,所以我们适当的吃一些暖和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是更好的,喝一点米粥或者是多喝一些汤,这些暖热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温暖身体,同时羊肉火锅是一种让人吃了会觉得浑身上下都非常暖和的物品,因为它原本就带着自己的热性。这些美好的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抵御严寒,开心的度过这个冬天。

立冬是古诗

《立冬》宋·紫金霜。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立冬日作》宋·陆游。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立冬》明·王稚登。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时间2022几点几分 今年立冬哪天

2022年立冬节气时间:公历2022年11月7日18点45分18秒,农历十月十四号,星期一。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水已经能结成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二候:地始冻

土地也开始冻结。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就入冬吗

立冬并不代表就一定入冬了,是代表着冬季慢慢开始,因为有些地方比较靠近赤道,日历上虽然到了立冬这个时间,但是气温还比较高,比如海南,入冬的象征就是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冬,而一般立冬节气的时候,我国部分地区仍然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所以这些地区即便迎来了立冬,入冬还需要等一些时日。

立冬时节,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按照气候学划分,我国部分地区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



2022年立冬是哪天 2022年立冬是几月几号几点几分

2022年立冬是哪天?

公历 2022年11月7日 18:45

农历 壬寅(2022)年十月十四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传统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

在古代民间是“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我国一些地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贺。

立冬应该吃什么传统食物?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吃团子

团子是长江流域的著名小吃,有白团子和青团子两种。团子是圆球状,寓意团团圆圆,它与北方的元宵像似,又比元宵的个头大,有苹果一般大小。一个饭量大的成年人,吃上三个就肚儿圆了。团子外面一层蹦脆蹦脆的,而里面的各种香料也会随着团子加热,香气扑鼻而来。

团子和包子结构一样,外层是糯米江,里层是各种不同的馅。团子的馅料丰富:肉、豆腐干、榨菜、大蒜、姜、香葱,藕、梅干菜、辣椒……把它们剁成细丁细粒,调味后放锅里炒熟,并放上盐等调味品,冷却后开始用沥干的糯米浆包团子。

吃羊肉火锅

民俗有云:北吃饺子南吃葱,铜锅羊肉好过冬。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中医讲究“热则寒之”的食疗方法。因此,吃羊肉时要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凉性蔬菜一般有冬瓜、丝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莲藕、茭白、笋、菜心等;而红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姜母鸭

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立冬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吃饺子

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



2022年立冬是几点 2022年立冬具体时间

开始时间:2022年11月07日 18:45:18

结束时间:2022年11月22日 16:20:18

农历时间:农历十月十四,星期一

2020-2030立冬时间表

2020年

11月7日

07:13:46

2021年

11月7日

12:58:37

2022年

11月7日

18:45:18

2023年

11月8日

00:35:23

2024年

11月7日

06:19:49

2025年

11月7日

12:03:48

2026年

11月7日

17:51:46

2027年

11月7日

23:38:15

2028年

11月7日

05:26:54

2029年

11月7日

11:16:23

2030年

11月7日

17:08:20

立冬简介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冬季普通盛行东北风和北风,气温逐渐下降,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南岭,天气越来越冷。在北方地区,立冬前就已很寒冷了。

民间习俗

贺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立冬作为“四立”之一的重要节气,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也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通过冬季的休养,期待来年的兴旺吉祥。立冬不仅是冬季的第一个季节,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也被当作重要的节日来庆祝。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人们一般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立冬是十月的大节,在中国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这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2022年立冬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2022立冬是哪一天的什么时候

导读:节气方面的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天气变化,很多节气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不仅要隆重庆祝,更不能错过节气当天的美食和习俗活动。那么,2022年立冬时间几点几分几秒?2022立冬是哪一天的什么时候呢?想知道就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2022年立冬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2022年立冬节气时间是公历2022年11月7日12点58分37秒,农历壬寅年十月十四号,星期一。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冬季普通盛行东北风和北风,气温逐渐下降,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南岭,天气越来越冷。在北方地区,立冬前就已很寒冷了。

2022年立冬三候

立冬有三候,表示这个节气的气温、气候是怎样的。

一候:水始冰

水已经能结成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二候:地始冻

土地也开始冻结。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立冬三候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就入冬吗

立冬并不代表就一定入冬了,是代表着冬季慢慢开始,因为有些地方比较靠近赤道,日历上虽然到了立冬这个时间,但是气温还比较高,比如海南,入冬的象征就是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冬,而一般立冬节气的时候,我国部分地区仍然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所以这些地区即便迎来了立冬,入冬还需要等一些时日。

立冬时节,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按照气候学划分,我国部分地区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

立冬有哪些讲究

立冬节气在民家是有一些讲究的,对于二十四节气,民间尤其是务农的人是很看重的,这一天,要避免晒太久的太阳,要避免洗澡时间过长等。

1、忌日晒过长

过久的日晒会消减人的水五行,减少财运。在健康方面,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

2、忌活动过剧

剧烈的运动过后心跳容易加速,血压升高,这个季节里特别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最好立冬过后一般人不要选择剧烈运动。

3、忌外出过早

冬季的早晨,室外是一天温度最低的时候,不仅外出最易引起感冒,而且阴气比较重,非上班人士最好选择上午10点以后到室外锻炼。上班人士注意添衣保暖。

4、忌洗浴过长

冬天阴气比较重,立冬后洗浴过长会削减人的阳气,并且冬季空气干燥寒冷,许多老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所以不宜长时间泡在水里。

5、忌“小疾”不治

立冬后天气寒冷,人容易遇感冒、咳嗽、头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须及时治疗,以防患于未然。不要因为一时疏忽,就积累下老毛病。



今日立冬是几点几分几秒 2022年立冬时间

开始时间:2022年11月07日 18:45:18

结束时间:2022年11月22日 16:20:18

农历时间:十月十四,星期一

立冬是什么意思

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粮入仓,菜入窖”,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了。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我国国境区域跨度大,就算除开华南沿海、青藏高原,其他地区也不是一同入冬的,古代以中原为尊,各种习俗也是由此传承,而二十四节气主要是根据黄淮地区设立,所以,入冬主要也是符合黄河、淮海一带的气候规律。而南方地区入冬稍晚。

立冬后的天气变化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曰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具有一定的能量。由于地表尚有“积热”,所以初冬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冷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南北跨度大,南北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一些地区来说,显然偏迟。立冬后,其气候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在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正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在南方初冬时节一般不会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在冬至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 [14] [36]

立冬后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雨雪降温天气。华北部分地区的初雪常在此时降临。东北和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了,尤其是东北黑龙江地区,已经异常寒冷,这里早在立冬到来之前就已经呈现冬天景象。冷空气不断发力,也让北方地区陆续迎来供暖季。



2022立冬冷吗 今年立冬当天冷不冷

导语:转眼又是一年立冬节气将至,从其含义上来看,立冬就是冬天的开始了,而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立冬时节确实已经是冬天的景象了,不过,每年气候不同,每年立冬的气候情况也不同。那么,2022立冬冷吗?到底今年立冬当天冷不冷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2022立冬冷吗

2022年立冬南方大部暖和,北方多地寒冷。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未来三天,南方大部地区降水较弱,气温回升明显,部分地区气温将回升到25℃以上。5日夜间至6日,华北西部和中南部、黄淮东部、东北地区中南部有小雨,山西北部、吉林东部部分地区有雨夹雪,公众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立冬时节气候特点:

1、南北两方温差拉大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数十个纬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11月,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两者的温差可达30℃-50℃之多。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2、热带气旋强弩之末

根据统计,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个热带气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气旋,还有可能发展到台风强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地点主要在台湾、广东和海南。如果当年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热带气旋比较活跃,如果中纬度盛行经向环流,也就是冷空气强,不容易有台风。

3、华南南北秋夏两季

立冬期间的华南北部,即便寒风扫过,气温会迅速回升,晴朗无风之时,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之说。这里往往12月才会进入冬季。华南南部、台湾以及以南的海南岛等岛屿地区,11月尚未进入冬季。但11月的气温也不是很高,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下。此外,也不排除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强烈降温的情况,只不过近些年来较少出现。

4、入冬深秋易有霜雾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立冬节气如何养?

注重防寒保暖

在冬季,人们如果不能应时增添衣被,进而感受寒邪,那么就会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导致老年人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关节等部位疾病的发生或加重。因此冬季防寒非常重要,在添减衣物的同时,尤需重视关键部位的保暖,避免因受寒而出现感冒、咳嗽、胃肠功能紊乱等情况。

注意头面部的保暖。外出时,戴上口罩、帽子或耳罩,以预防感冒、咳嗽、冻疮、面瘫以及头痛的发生。 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是人体护阳的屏障,所谓“背不寒,则全身不寒”。对于老人、儿童及慢性病人群来说,背部保暖尤为重要,穿一件贴身背心,就能保护背部不受寒。

注意膝关节的保暖。有关节炎的患者可戴上护膝,或选择加厚的秋裤,且不宜负重,从而保护好膝关节。

注意双足的保暖。俗话说:“寒从足生”。在这里建议大家可在晚上9点左右用温水泡脚,泡脚时可按摩足底涌泉穴,促进血液循环,既能御寒防冻,也能促进睡眠。需要注意的是,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5—20分钟。同时,有高血压、糖尿病者可适当缩短泡脚时间。

立冬时节运动

适当运动锻炼

冬季仍需坚持锻炼,俗语云:“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四肢较为僵硬。所以,在锻炼之前先进行伸展肢体的热身活动非常重要。适度的运动可增强抗病能力,但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大雾中锻炼。同时在运动后要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以防感冒。此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应避免剧烈运动,有呼吸系统疾病者应在阳光充足的时候锻炼,避免受寒诱发疾病。

饮食宜温补

冬季对应人体的“肾”,而人体的肾精需顺应时节封藏在体内。因此冬季进补的关键就是补肾。建议多吃一些黑色补肾的食材,如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黑枣等。相反,不宜吃过咸的食物以防止耗伤肾精,如海带、紫菜等。另外像螃蟹、海虾、西瓜等寒冷食物要尽量少吃。

在冬季,如果有乏力、气短、腹胀、头晕等症状的气虚人群,可适当吃黄芪、党参、太子参、山药、大枣等。而阳虚怕冷者可多食用牛肉、羊肉、龙眼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等,且忌食生冷的食物。

立冬时,秋燥尚未完全消退,天气却越发寒冷,这时也是老年人慢性咽炎、支气管炎、哮喘的高发季节,此时常吃萝卜既能补充必需的维生素,也能润肺化痰止咳,理气消食通便。



今天是立冬吗 今日立冬几点几分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7日18时45分将迎来立冬节气,意味着开始进入寒冷的季节。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一个节气,一般在公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之始,它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

立冬的“冬”字意通“终”,有万物收获、储藏的意思。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至今民间仍有从立冬开始存储大白菜、土豆、萝卜、大葱等冬季当家菜的习俗。

立冬时节,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已是风干物燥,花木枯萎,大地开始封冻,甚至有初雪飘飘,而南方地区浓郁的秋色还在延续,但气温下降趋势日益加快。

天气渐寒,身体自然需要存储足够的能量以“捂暖避寒”。

立冬后人们在饮食起居上有何讲究?

饮食上少食寒凉之物,可多吃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糯米、栗子、牛肉、羊肉、鲫鱼等,同时多吃新鲜果蔬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在起居上注意“养藏”,早睡晚起,充足睡眠,以利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做好保暖,让身体“去寒就温”健康过冬。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