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元旦是几月几日_2023年元旦放假安排 2023年元旦节是几月几日

由网友(软耳兔兔)分享简介:2023年元旦是几月几日2023年元旦是公历1月1日,星期日,腊月初十。元旦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都会统一安排三天假。元旦的起源变迁起源变迁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

2023年元旦是几月几日

2023年元旦是公历1月1日,星期日,腊月初十。元旦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都会统一安排三天假。

2023年全年放假安排预测版

元旦的起源变迁

起源变迁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2023年元旦放假安排 2023年元旦节是几月几日

导语:现在是2022年的12月了,即将迎接的是2023年元旦。元旦是要放假的,那么,2023年元旦放假安排是什么?2023年元旦节是几月几日?请大家注意查收接下去的这篇文章!

2023年元旦放假安排

2023年元旦放假安排2022年12月31日(星期六)-2023年1月2日(星期一),一共三天,不调休。另外,2023年元旦高速公路不免费。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一词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历法规定什么时候是元月(即正月),元旦就在那个月的第一天,如阴历“正月一日”、阳历“1月1日”等。在中国历史上,“正月一日”有许多称谓,如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各国元旦的习俗

1、中国

元旦原是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是纪念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国纪念采用西历,从此公历的1月1日就变为中国的元旦,中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2、朝鲜

和我们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

3、印度

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轻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

4、蒙古:

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而朝鲜和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韩国人在元旦这一天,全家除了团聚饭宴外,还要进行祭祀祈祷等活动。男孩子多半去放风筝,女孩子则跳跳板。

5、巴西

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瑞士人则有元旦健身的习惯。

6、希腊

在希腊的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谁吃到了就是中祝福。在元旦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



2023年元旦是几月几号

2023年元旦具体时间:2023年1月1日,星期日,农历腊月初十。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

阴历始日

中国的“元旦”这一概念,历来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时期的夏历以春一月为正月,商时期的殷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周时期的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冬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规定春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正月一日”在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阳历始日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一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就职誓词中,孙中山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尾。这就是中国“元旦”的来历。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夏历正月初一恰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的前后,因此便把夏历正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每年公历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公历年”、“阳历年”或“新历年”。



元旦是几月几日

元旦节是1月1日,元旦就是公历的新年。

元旦节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旦,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元旦节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5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元旦吃什么好?

1、元旦传统食物:饺子

在北方,大部份的北方人会在元旦这一天包饺子,冬天比较冷,蒸几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再酱点醋,那味道,真的是比任何山珍海味都香。

2、元旦传统食物:汤圆

小时候就听到歌里唱:卖汤圆、卖汤圆、这里的汤圆是圆又圆。汤圆在南方是很受欢迎的,像元旦、元宵节这种传统佳节都会煮上一份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

3、元旦传统食物:年糕

年糕有很好的寓意,吃了年糕有年年高的好意头,起源于江浙一带,不过现在南方也很流行吃年糕了。

4、元旦传统食物:糍粑

可能很多人对糍粑很陌生,特别是北方人,因为只有南方人才会在特定的节日里做糍粑吃,糍粑是用糯米粉制作,把糯米粉揉成泥状,然后包各种各样的馅,用油炸或者蒸,做法很多种,吃法也很多种。

5、元旦美食:丰盛美食

除了以上所说的元旦传统美食,其实我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去吃,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以出去外面吃,也可以在家里做着吃。



2022年元旦是农历几月几日

2022年元旦是2022年1月1日,星期六,

农历十一月廿九

元旦,非中国传统节日。世界节日元旦节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旦,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元旦的由来

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元”,是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据史料记载,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中国历史上,“元旦”有许多称谓,如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上日、华岁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元旦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不同,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日期也有不同。

元旦的传说

传说一:中国的元旦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传说二: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部落联盟”的首领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据说这就是古代“元旦”的由来。



2023年中元节是几月几日 2023年的中元节是哪天

中元节是几月几日

中元节具体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五,星期三。

的中元节是哪天

的中元节是,星期三,农历中元节当天比较忌讳安床,动土,安葬,开坟,婚配嫁娶。

中元节有什么风俗

扫墓祭祖

在中元节当天,人们往往会扫墓祭祖,以此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尊重。而且在民间认为祖先在七月半的时候会回家探望子孙,所以通过祭祖的方式能够表达出对祖先的思念之情。这样的行为也能得到先人的庇佑和保护,使得子孙后代兴隆昌盛,平安顺遂。

祭祀土地

在七月十五的时候,民间除了祭祀祖先之外,还会祭祀土地和庄稼。在七月半当天会将贡品撒进田地,然后再烧纸。因为在古时候,庄稼收成的好坏都要指望天气,如果遇到天灾人祸,就会影响到庄稼的收成。而风调雨顺,可以大获丰收。所以人们祭祀土地,一方面是为了祭祀土地神,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来年拥有一个好的收成。

放河灯

在就是中元节的时候,民间还有放河灯的习俗。灯一般是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然后将和灯放置在江河湖海当中,任其漂流。放河灯的目的是为了普度与祈祷,这样的行为可以保佑家人平安顺遂,同时也体现出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跳天灯

在七月半的时候还有跳天灯的习俗,不过这个习俗大多来自于广东,广西地区,在中原以及东北区域,这个活动是比较少的。跳天灯主要目的是为了迎神赛会,驱逐鬼异,这是一种迷信活动。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迷信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了体育活动。在中元节的时候,人们会参加一些体育项目,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同时也能增加生活的乐趣。

中元节禁忌几点不能出门

中元节和其他的传统节日相比,总有一丝丝的凉意,主要还是因为中元节的另一个称呼,民间又称之为鬼节,七月半。

由于我国南方中元节这天会在河里放河灯纪念亡故的亲人;而我国北方这边的习俗是,到已故亲人的坟前焚香烧纸。看

在古代,中元节禁忌很多,甚至有晚上不能出门的说法,那么,晚上几点不能出门呢?其实,中元节晚上几点出门都没关系,只是人们觉得,中元节这天最好不要出门,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由于中元节是祭祀的节日,晚上到处都是祭祀的场景,一些胆小的人很容易会被吓到。再就是中元节之后都是秋天了,晚上比较凉,尤其是身材单薄的人极易受凉,从养生角度来说,晚上待在外面不好。



2023年1月1日元旦节这天周几几号 元旦是中国节日还是西方节日

2023年1月1日元旦节这天周几几号是大家都有的疑问,毕竟竟随着国庆假期的结束,就大多数人较近的假期就要数元旦了,不过由于时下疫情仍在小部分地区爆发,所以该话题便成了大家常常讨论的,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2023年1月1日元旦节这天公历什么时间。

2023年1月1日元旦节这天周几几号

2023年的元旦是星期日。

2023年元旦,就在2023年1月1日,当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十号,恰逢周日,当天人们应该都能享受到元旦假期。中国古代称新年第一天为“元旦”或元日、元长、元朔、元春,具体日期在西汉以前各不相同。

2023年1月1日元旦节这天公历什么时间

2023年1月1日元旦节这天是公历1月1日。元旦节是一个很久远的日子,而且同时他也是一年之中的第1个节日,对于我们的日子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2023年01月01日,星期日,农历腊月初十。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一词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如阴历“正月一日”、阳历“1月1旦”等。在中国历史上,“正月一日”有许多称谓,如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

元旦是中国节日还是西方节日

元旦是中国节日还是西方节日是很多友友好奇的,不过元旦是个尴尬的节日。从名字上讲,它是中国自己的节日,但从立法上讲,它却又是个从西方引来的洋节。它既不像西方宗教节日那样有文化内涵,也没有中国自己的传统民俗。



2023年1月1日放假几天 2023年元旦是休哪三天

导读:每年元旦在1月1日,那么2023年1月1日放假几天?一般情况下是放假三天时间的,那么2023年元旦是休哪三天呢?想知道2023年元旦的具体放假时间表,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2023年1月1日放假几天

2023年1月1日放假3天,2022年12月31日(周六)-2023年1月2日(周一),共三天。

2023年元旦是休哪三天

2023年元旦休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2023年1月2日这三天时间,因为与周末连休,不调休。

元旦的由来简介

其实元旦是全世界人民传统的新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特色。

关于阴历的祖先——埃及历,把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的那天作为元旦。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2023年元旦适合去哪里看雪

1.向雪

最佳时间:12月-次年3月(12月中下旬为旺季)

要看雪景,那是向雪,每年有很多人去那里旅行。这里学期长,降雪频繁,雪期长达七个月,雪质好,朋友们可以去看看这里的雪景。但是,最近几年,向雪会有骗人的新闻,大家要多加注意。

2.雾凇岛

最佳时间:12月下旬-明年2月底

冬天,除了雪景,吉林的雾凇也是必去之地,尤其是雾凇岛。雾凇岛的雾凇超级漂亮,一个是颗粒状,结构紧密,形成微小的冰块;另一种是结晶雾凇,结构松散,片状大。吉林的雾凇属于后者。建议去雾凇岛看日出,超级美。

元旦哪些城市会下雪

说到看雪,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哪些地区会下雪,还是会兴高采烈地走到最后空,这就更不用说有多惨了。就以往数据来看,元旦假期,陕西西南部、重庆东南部、湖北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贵州中部和东部、江西西北部、安徽中部和南部、江苏南部、浙江西北部、西藏东部和青海南部。

此外,华南中西部、江南南部、云南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云南南部有大雨。特别是安徽大别山和长江沿线的江南地区,以及黄山、宣城、池州的部分地区。但由于天气变化莫测,具体情况还是要看每天的天气预报。



2022年几月几日是元旦 元旦何时成为法定假日

几月几日是元旦?

众多周知,我国现在通行的历法,是公历。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之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确定使用公元纪年法为我国的正式历法,

1月1日为元旦,

同时把农历一月初一定位“春节”。共#建国以后,基本沿用了——正式统计日里采用公历,节日采用农历——这套双重历法的体制。

公历又称阳历、格列高利历,是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颁布推行的。公历是一套完全的阳历,是根据太阳围绕黄道运行的周期来推算的,虽然每年也分12个月,但是与月相没有任何对应关系。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周期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公历的平年是365天,所以大约每4年就要有一个闰年,但是4个5小时48分46秒又不够一整天,所以每100年就要少一个闰年。为了进一步调节,每400年还要闰一次。也就是说,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例如,一般来说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但是1900年就不是,而2000年是闰年。所以,公历基本上就是计算闰年的问题。

元旦何时成为法定假日?

1949年9月27日,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明确区分了农历和公历第一天, 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并列为法定假期。而元旦节日的“出生”是在民国时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就职誓词中,孙中山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尾。所以对我们中国人民来说,元旦其实只有短短72年的历史。

2022年元旦放假时间安排:

2022年的元旦节是在周六,所以没有调休,加上周末放假时间就是1月1日——3日,共放假3天。



元旦节是几月几日?(中国元旦的风俗)

元旦节是哪一天?

元旦到底是哪一天?

元旦节是几月几日?(中国元旦的风俗)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几月几号是元旦节

一月一号

中国古代人们所说的“元旦”是指哪一天 ?

元旦一词,最早出于南朝梁人《雅乐歌》:"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元、旦合起来,比喻一年的岁首,也就是一年开始之日。但将哪一天作为岁首憨我国历代有不同的择定。《史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又恢复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延续下来。辛亥革命后,改公历纪年,将阴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公历1月里日称为新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1月1日为元旦。

什么时候是元旦节

公历 2016年1月1日 星期五

距离元旦还有11天

元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1周为1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为元旦。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传统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头一天。元旦是合成词,拆开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升起。 在中国,元旦这一名称,都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据《史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以十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我国把正月初一称作春节,公历1月1日叫新年,不称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才又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阴历的祖先埃及历,把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的那天作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而寒带的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

求采纳

“元旦”是什么时候有的?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欢度元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语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触”,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旦是几月几日?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

元旦是1月1日。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

1月1日呀!

元旦是几月几日?

按照公历,每年的1月1日为元旦。

按照农历,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新年,也叫“春节”。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

“新年”指新的一年,“元旦”指新年的第一天。“元旦”一词古代指农历年的第一天,现在专指公历年的第一天。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并不是公元纪年,而是每个皇帝每个朝代都有单独的纪年,是阴历纪年。现行的公元纪年,是西方历法的体现。是以基督诞生为公元1年。中国只是到了中华民国以后才逐渐改用公元纪年。因此,中国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比公历的元旦更有节日气氛。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其实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村;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世界各国通用的公历。为了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从此,元旦成为我国全国性的欢乐节日。

至于过那个,个人觉得还是阴历新年更有味道,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补充一个元旦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 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元旦是指阳历的一月一号。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