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乃的意思_乃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由网友(Ricegirl(痞女))分享简介:古文中乃的意思乃的意思:1、代指你的;你们的。例如《示儿》中“家祭无忘告乃翁。”2、代指这;这样。例如《齐桓晋文之事》中“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3、表判断,是。例如《赤壁之战》中“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4、竟然;却。例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才。例如《祭十二郎文》中“闻汝丧...

古文中乃的意思

乃的意思:

古文中的 拳拳 是什么意思

1、代指你的;你们的。例如《示儿》中“家祭无忘告乃翁。”

2、代指这;这样。例如《齐桓晋文之事》中“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3、表判断,是。例如《赤壁之战》中“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4、竟然;却。例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才。例如《祭十二郎文》中“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6、仅仅;只。例如《垓下之战》中“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7、又。例如《庖丁解牛》中“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8、甚至。例如《赤壁之战》中“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9、于是;就。例如《岳阳楼记》中“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乃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乃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

1、于是,就。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乃入见;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2、才,这才。例: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3、却。例: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今君乃亡赵走燕。

4、是,就是,原来是。例:视之,乃庞德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竟然。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他的。例:是芋视乃妇也。

7、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8、可是。例: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

9、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10、这样。例:夫我乃行之。

11.你,你的。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乃字的意思 乃是什么意思

乃的拼音是nǎi,很多小伙伴只知其音,不知其意。那么乃的意思是什么?乃字到底有何解释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乃字的意思 乃是什么意思吧。

乃字的意思:

nǎi  ㄋㄞˇ

◎ 才:今乃得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是,为:乃大丈夫也。

◎ 竟:乃至如此。

◎ 于是,就:“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时”。

◎ 你,你的:乃父。乃兄。“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廼、迺 nǎi 

〈代〉

(1) 你,你的 [your]

余嘉乃勋。——《左传·僖公十二年》

几败乃公事。——《汉书·高帝纪上》

谁谓乃公勇者?——《史记·淮南衡山传》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陆游《示儿》

(2) 又如:乃父(乃翁。你的父亲);乃祖(你的祖父;先祖);乃公(你的父亲);乃兄

(3) 他的 [his]

乃心在咸阳。—— 曹操《蒿里行》

(4) 又如:乃眷(他的妻子);乃尊(尊称别人的父亲);乃老(他的父亲);乃堂(他的母亲)

(5) 此,这个 [this]

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

(6) 又如:乃今(如今;从今);乃者(往日;从前)

(7) 这样,如此 [so]

子无乃称。——《庄子·德充符》

(8) 又如: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刻;乃尔(如此;这样);乃若(至于)

词性变化

nǎi 

〈动〉

(1) 是,就是 [be]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真乃英雄好汉;失败乃成功之母;乃是(却是)

nǎi 

〈副〉

(1) 刚刚,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just now]

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春秋经·定公十五年》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只,仅仅 [only then]。如:唯虚心乃能进步

(3) 竟,竟然 [unexpectedly;actually]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唐· 韩愈《师说》

(4) 却 [at the same time]

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却每天寻找可买的合适的土地房屋。)——汉· 刘向《列女传》

(5) 于是;就 [then;whereupon]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乃令张仪佯去 秦,厚币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婉贞挥刀奋斫…敌乃纷退。——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又如:乃遂(就,于是);乃其(于是,就)

nǎi 

〈连〉

可是,然而 [but;however]

时夫仆具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徐霞客游记》

乃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上】【丿字部】乃; 康熙笔画:2; 页码:页81第12

〔古文〕



古文中期的意思

1、名词:时限;期限;限定或约定的时间。《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病梅馆记》:“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2、动词:约会;约定。《大铁椎传》:“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3、动词:期望;要求。《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察今》:“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4、动词:预料;料想。《水浒传》:“曾有东京来的人传说兄长的豪杰,不期今日得会。”

5、名词:时日;日期。《促织》:“业根,死期至矣!”《梅花岭记》:“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6、动词:及;至。《归去来兮辞》:“宝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7、副词:必定;必然。《西门豹治邺》:“然百岁后期令子孙思我言。”

8、期服;为去世的亲属服一年的丧。《墨子 公孟》:“伯父、叔父、兄弟,期”。



古文中幽的意思

古文中幽的意思有:

1、阴暗、昏暗。出自宋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深邃。出自《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3、幽静。出自杜甫《北征》: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4、幽雅。出自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5、通“黝”,黑色。出自《礼记·玉藻》:再命赤靶幽衡。

6、幽静隐蔽的地方。出自《管子》: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7、古地名。在今北京市及所属通县、房山及河北省武清、永清、安次等县境内。



古文中直的意思

⒈端正,不弯折,跟"曲"相对:坐直,直线。

⒉竖,跟"横"相对:直立。

⒊公正,正确的道理:正直,理直气壮。

⒋爽快,坦率:直爽,心直口快。

⒌捷径,不绕弯子:直道,直截了当。

⒍伸,把弯曲的伸开:伸直。

⒎连续不断:直到今天,她一直是积极工作。

⒏汉字笔形,从上往下写。古文言文中,“直”有时通“值”:“价值,价格”的意思。



古文中直的意思

⒈端正,不弯折,跟"曲"相对:坐直,直线。

⒉竖,跟"横"相对:直立。

⒊公正,正确的道理:正直,理直气壮。

⒋爽快,坦率:直爽,心直口快。

⒌捷径,不绕弯子:直道,直截了当。

⒍伸,把弯曲的伸开:伸直。

⒎连续不断:直到今天,她一直是积极工作。

⒏汉字笔形,从上往下写。古文言文中,“直”有时通“值”:“价值,价格”的意思。



古文中幸的意思

1、侥幸 ,偶然有所得益或意外免去灾难;

2、幸运,幸福;

3、喜悦,高兴;

4、敬词,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

5、期望,希冀;

6、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特指皇帝与女子同房;

7、宠爱,哀怜。



古文中归的意思

1、女子出嫁。如:《项脊轩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2、返回;回去。如:《屈原列传》:“楚兵惧,自秦归。”

3、使……返回。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4、送回;归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5、归向;归聚。如:《赤壁之战》:“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6、归依;归附。如:《荆轲刺秦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7、结局;归宿。如:《周易·系辞》:“天下同归而殊涂。”《归田园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8、死。如:《尔雅·释训》:“鬼之为言归也。”

9、珠算一位数除法。

10、通“馈”,赠送。如:《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11.归宁:1.妇人回娘家看望父母;2.有时亦指男子回家省亲。

12.归田:旧时称辞官还乡。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文言文中穷的意思 文言文中穷的意思是什么

1、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形>走投无路,处境困窘。形>不得志;不显贵。动>穷尽;用尽。动>走到尽头;寻究到底;

2、穷基本字义

(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

(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

(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

(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

(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

(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文言文中欲穷其林的穷的用法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穷:(走)尽。形容词作动词

想探寻那片桃树林到哪里为止。

欲:想要。穷:(走)尽。形容词作动词,其:代词,这(片)。林:桃林

欲穷其林,“穷”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用法为: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与其用法相同.

山穷水尽的“尽”和“穷”在这儿是同义,都是“完”的意思,引申为“尽头”.为形容词.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①走投无路,处境困窘。②不得志;不显贵。③穷尽;用尽。④走到尽头;寻究到底……

穷基本字义

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改变一~二白的面貌。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穷尽:无~无尽。理屈辞~。日暮途~。

3.用尽;费尽:~兵黩武。~目远望。

4.彻底(追究):~究。~追猛打。

5.极为:~凶极恶。~奢极侈。

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讲究。~折腾。~开心。

穷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读音:qióng

①走投无路,处境困窘。

《〈指南录〉后序》:“穷饿无聊,追购双急。”

②不得志;不显贵。

《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荆轲刺秦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③穷尽;用尽。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促织》:“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④走到尽头;寻究到底。

《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

⑤贫困;贫乏。

《鱼我所欲也》:“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又】贫困的人。

《赵威后问齐使》:“振困穷,外不足。”

⑥彻底;到头。

《察变》:“实则今兹所见,乃自不可穷诘之变动而来。”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辨】贫,穷。先秦两汉时期,“穷”才指贫穷、贫乏、缺少衣食钱财。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