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的介绍 九香虫的功效作用(血瘤怎么形成的)

由网友()分享简介:由于心火妄动,逼血人络,血热妄行,脉络扩张,气血纵横,结聚成形,显露于肌肤而成。...知了猴怎么做好吃 知了猴的功效与作用

九香虫的介绍 九香虫的功效作用



  九里香虫在体外对金黄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什么是九香虫?九香虫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九香虫的资料,欢迎阅读。

  九香虫的介绍

  九香虫

中华田园犬要不要驱虫

  九香虫(学名:Coridius chinensis)为兜蝽科九香虫属下的一个种。九香虫,即半翅目,异翅亚目,蝽科的瓜黑蝽。是一种会飞的青黑色昆虫,指甲般大小,状如水龟。春夏季节,爬在农作物的茎叶上吸食浆液,不留心碰上它,便放出一种奇臭难闻的气体,使人避而远之,因而落个“臭板虫”,“屁巴虫”或“打屁虫”的臭名。屁巴虫含有九香虫油,一经炒熟之后,即是一种香美可口、祛病延年的药用美食,因此,它又赢得了“九香虫”的美称。

  来源

  《本草纲目》:九香虫,产于贵州永宁卫赤水河中。大如小指头,状如水,身青黑色。至冬伏于石下,至惊蛰后即飞出,不可用矣。《中药大辞典》载:九香虫对于神经性胃病,精神忧郁而致的心口痛,脾肾阳虚的腰膝酸软乏力、阳萎、遗尿等症有显著疗效。所以李时珍说它:咸温无毒,理气止痛,温中壮阳,“久服益人”,“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

  外形特征

  九香虫全体椭圆形,长1.7~2.2厘米,宽1~1.2厘米,体一般紫黑色,带铜

  色光泽,头部、前胸背板及小盾片较黑。头小,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呈卵圆形,位于近基部两侧;单眼1对,橙黄色;喙较短,触角6节,第1节较粗,圆筒形,其余4节较细长而扁,第2节长于第3节。前胸背板前狭后阔,前缘凹进,后缘略拱出,中部横直,侧角显著;表面密布细刻点,并杂有黑皱纹,前方两侧各有1相当大的眉形区,色泽幽暗,仅中部具刻点。小盾片大。翅2对,前翅为半鞘翅,棕红色,翅末1.3为膜质,纵脉很密。足3对,后足最长,跗节3节。腹面密布细刻及皱纹,后胸腹板近前缘区有2个臭孔,位于后足基前外侧,能由此放出臭气。雄虫第9节为生殖节,其端缘弧形,中央尤为弓凸。

  生活习性

  九香虫成虫有翅能飞,其寄主植物主要是葫芦科植物,如各种瓜类的南瓜、冬瓜、西瓜、丝瓜、水瓜等。刚孵出的若虫(幼虫)多在寄主植物蔓裂处和叶芽和叶柄上,栖息于卷褶的黄色枯叶内。九香虫以寄主植物的汁液为食物,以成虫蛰伏在土石块下、石缝中、瓜棚或墙缝中穴内越冬。

  生长繁殖

  从自然界采集可在成虫羽化后,

  于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到寄主植物上采集成虫,也可在冬春时期,寻找成虫越冬地点,进行捕捉、不同地区成虫羽化时间以及进入越冬和越冬结束时间,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采集和捕捉。

  九香虫养殖可在室内进行,也可在室外或田间进行。饲养前应做好养虫的准备工作:养虫笼一般用木框和窗纱制成,规格大小可根据需要制做,一般为立体型。田间大养虫笼,底部开口,可以将在地面栽种的寄主植物(瓜类)罩在笼内,前面开门,人可进入操作、检查,笼的四面均为窗纱,笼的顶部也应装窗纱。然后将要饲养的虫源放人笼内,使其在笼内取食、生长发育。另一种小型纱笼,可放人花盆栽种的寄主植物供虫取食,前面只要开个小门即可,可从门伸进手进行操作。这种小型养虫笼可以放在田间或室外,也可放在室内饲养。寄宅植物的种植时间,可根据当地种植时间灵活掌握,可在田园地直播或播在花盆内。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1] 。

  药用价值

  药材鉴别

  1、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鉴别九香虫要点:一是头小,呈三角形,有单眼一对,点状突起;二是虫体呈六角状扁椭圆形,长1.8~2.2cm,宽l~1.2cm;三是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背部有膜质半透明翅2对,胸中有足3对,多已脱落;四是腹部比背部隆起,有5~6节,每节边缘有突起白色小点;五是质脆,具特殊臭气,味微酸。而混淆品小皱蝽极似上种,仅虫体较小,头呈半圆形,虫体呈椭圆形,余同上种。

  名典鉴别

  李时珍曰:“九香虫产于贵州永宁赤水河中,大如小指头,状如水龟,身青黑色。至冬于石下,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至惊蛰后即飞出,不可用矣。”《药材资料汇编》:“九香虫,别名黑兜虫。体呈长圆形,头部突出。身被金色短毛,闪毛带蓝。触角为丝状,单眼在头之两侧。前胸及中央两侧有节足三对;前翅为半革质及半膜质,后翅全为膜质,前翅之前缘及脚之跗节,大半呈赤褐色。生长在溪涧中的近水的潮湿地带,多伏居于水边石隙间。喜吸食伞形科及禾本科植物的液汁。通常在冬月捕捉,趁清晨下雾时用网罩捞取,亦有白昼掀石捕取者,放入布袋内,然后用开水潦过,及时晒干或焙干即可。”

  快速鉴别

  虫体呈六角状扁椭圆形,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长1.8~2.2cm,宽1~1.2cm。头小,呈三角形,有单眼一对,呈点状突起。背部有膜质半透明翅两对,浅棕色至棕褐色。胸部有足3对,足多已脱落。腹部比背部隆起,有5~6节,每节近边缘有一突起的小点。质脆,有特异臭气,味微咸[1] 。

  文献论述

  1、《本草新编》:九香虫,虫中之至佳者、入丸散中,以扶衰弱最宜。但不宜入于汤剂)以其性滑,恐动大便耳。九香虫亦兴阳之物,然非人参。白术、巴戟天。肉苁蓉、破故纸之类,亦未见其大效也。

  2、《纲目》: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

  3、《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神经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闷,因精神不快而发胸窝滞痛等症,配合其他强壮药同服有效。

  4、《本草新编》:兴阳益精。

  主治: 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元阳不足。用九香虫一两(半生焙),车前子(微炒)、陈桔皮各四钱,白术(焙)五钱,杜仲(酥炙)八钱,人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钱五分,以盐开水或盐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

  【产地和性状】本品分布于华东、西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生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冬、春二季捕捉,捕得后放罐内,加酒盖紧,将其闷死,或放入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

  本品呈六角状椭圆形而扁平,长1.8~2.2厘米,宽1~1.2厘米,棕红色或棕黑色。头很小,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呈卵圆状,单眼1对。触角5节,第1节较粗,圆筒形,长为第2节之半,其余4节较细长而 扁,第2节长于第3节,二三两节长度比约为4:3至5:3,触角多脱落。背部有翅2对、胸足3对,后足最长,多数脱落。质脆。有特异腥臭,味微咸。

  【性味和功能】性温,味咸。能理气止痛,温中壮阳。

  九香虫

  九香虫

  【成分和药理】本品含九香虫油,油中含硬脂酸、棕润酸、油酸。其臭气来源于醛或酮。

  【应用和禁】,已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① 用于胸隔间气滞,脾肾亏损,阳疾。将九香虫 30克(半生半熟)、车前子12克(微妙)、陈皮12克、白术15克、杜仲25克(酥炙)研为细末,炼蜜九,空腹服。

  ② 用于胸院胁痛。将九香虫卵克。炙全蝎60克研末,炼密九,日服2次。

  阴虚阳亢者慎服。(郑俊华)

  【摘自】《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九香虫油,油中含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其臭味来源于醛或酮,还含蛋白质、甲壳质等。

  2.药理作用:九香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并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作用。

  化学成份

  虫体含脂肪、蛋白质及甲壳质。脂肪中含有硬脂酸、棕榈酸、油酸。脂肪酸一部分是游离存在。其臭味来源于醛或酮,但未能分出。

  性味与归经:咸,温。归肝、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贮藏:置木箱内衬以油纸,防潮、防蛀。

  相关防治

  九香虫

  九香虫

  ①病害:经饲养观察,九香虫很少发生病害,仅发现个别若虫受真菌感染而死亡,病原菌尚未清楚。防治方法:经常保持养殖场地的清洁卫生,在成虫冬眠出蛰前对养殖地用1%~2%福尔马林进 行1次彻底消毒。

  ②天敌:九香虫的主要天敌是蚂蚁和蜘蛛。他们常侵入笼、网罩内,咬伤或咬食九香虫的若虫。防治方法:在笼、网罩内发现有蜘蛛,可用人工捕捉;发现蚂蚁,应立即找出蚁穴并以堵塞,在笼、网周围撒石灰,或用猪骨等食物引诱蚂蚁聚食集中杀灭。另外选择养殖场地时,要避开蚁穴(巢)场所。

  九香虫的功效作用

  九香虫

  【中药名】九香虫 jiuxiangchong

  【别名】臭屁虫、屁板虫、瓜黑蝽、黑兜虫、瓜黑蝽。

  【英文名】Aspongopus。

  【来源】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的虫体。

  【动物形态】全虫六角状椭圆形而扁平,紫黑色带铜色光泽。头小,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卵圆形,单眼1对。喙较短,触角5节。前胸背板及小盾片均具不规则横皱纹。翅2对,前翅为半鞘翅,棕红色,翅末1/3为膜质。足3对,褐色,以后足最长。腹面密布细刻及皱纹,后胸膜板前缘区有2个臭孔,能由此放出臭气。

  【产地分布】成虫常在土块、石块下及石缝中越冬,每年3月飞出。分布于我国西南、华南、华东地区与湖北、湖南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季捕捉。置适宜容器内,用酒少许将其闷死,取出阴干;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干燥。

  【药材性状】本品呈六角状扁椭圆形,长1.6~2厘米,宽约1厘米。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泽。头部小,与胸部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卵圆状,单眼l对,触角1对各5节,多已脱落。背部有翅2对,外面的l对基部较硬,内部1对为膜质,透明;胸部有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每节近边缘处有突起的小点。质脆,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的内含物。气特异,味微成。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咸。归肝经、脾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行气止痛、温肾壮阳。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煎汤;或入散剂,0.6~1.2克。一般炮制后用。用治肝胃不和或寒郁中焦所致的胸肋胃脘胀痛以及肾阳不足之腰痛、阳痿。

  【药理研究】实验表明,九香虫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其水煎液具有较强的纤溶作用和镇痛作用。九香虫的抗癌、抑癌元素锰和镁含量较高,可能有抗癌作用。

  【化学成分】含脂肪、蛋白质、甲壳质等。脂肪中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

  【使用禁忌】阴虚内热者禁服。

  【配伍药方】①利膈间滞气,助肝肾亏损:九香虫(半生半熟)30克,车前子(微炒)12克,陈皮12克,白术15克,杜仲(酥炙)24克。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5克,盐白汤或盐酒送下,空心服,临卧仍服一次。(《摄生众妙方》乌龙丸)

  ②治慢性肝炎之胁痛:九香虫150克,参三七200克,炙全蝎100克,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苏子大。每服1.5克。早、晚各1次,开水送下。(《虫类药的应用》宁痛丸)

  ③治喘息型慢性气管炎:将九香虫用火焙焦,研成粉与鸡蛋搅匀,再用芝麻油或棉油煎鸡蛋(不用猪油),每日1次,每次用鸡蛋、九香虫各1个。服药期间,忌食猪油和吸烟。[《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9,(4):66]

  ④治血管瘤:九香虫若干只,以镊子两把,一把夹住九香虫前半部,另一把夹破虫体尾部,挤出其腹腔内容物,涂在血管瘤上。视血管瘤面积的大小,涂布均匀为度,每日3~4次,连用数日[《中医杂志》1987,(1 1):40]

看了“九香虫的介绍”的人还看了:

1.血瘤怎么形成的

2.吃什么中药炖汤壮阳补肾

3.草药大全功效和作用

4.中医中草药英文名称I-K

血瘤怎么形成的



血瘤怎么形成的

  血瘤,瘤的一种。呈半球形或扁平状隆起。边缘明显,质软如绵,或软硬间杂,表面色红或紫红色,也有肤色如常者,压之可暂时缩小或退色,擦破则出血难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血瘤的相关知识。

  血瘤怎么形成的:

  病因

  由于心火妄动,逼血人络,血热妄行,脉络扩张,气血纵横,结聚成形,显露于肌肤而成。

  症状

  血瘤血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四肢、躯干、面颈部多见。常在出生后即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而长大,长到某种程度后,可停止进展。瘤体外观呈暗红色或紫蓝色,亦可为正常皮色,小如豆粒,大如拳头,质地柔软,状如海绵,压之可缩小,肢体活动时胀大。血瘤可并发出血、感染和溃烂。婴儿患者有的可在数年内自行消退。

  并发症

  血瘤是血管组织错构,瘤样增生而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继发性主要是先天性血管免疫功能低下,后天所在的生活环境及习惯、情绪、碰撞等因素形成引起,一般在婴幼儿期表皮比较多见。成年期发现在内脏及其它碰撞部位多见。原发性即先天性胎生是人体胚胎期血管网状增生而形成,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及孕妇期间受到环境、污染、药物刺激及不良情绪因素导致胚胎三个月内血管网异常增生扩张。出生时即见或在1-2个星期内形成,且生长较快。

  预防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1]

  治疗

  血热瘀滞型

  【证见】

  初起或瘤体色红,或肿胀,或患处有热感。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凉血活血,滋阴抑火。

  血瘤【方药】

  1.主方 芩连二母丸(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黄芩9克,黄连6克,知母9克,象贝母9克,川芎6克,当归9克,生地黄30克,羚羊角骨15克(先煎),地骨皮12克,侧柏叶9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芩连二母丸,每次6克、每日2次,灯心煎汤送服。

  3.单方验方

  (1)丹参地鳖方(颜德馨验方)

  处方:紫丹参12克,生牡蛎30克,泽兰12克,王不留行12克,炮穿山甲4.5克,丝瓜络6克,川芎6克,土鳖虫4.5克,威灵仙12克。疼痛较甚加桃仁12克、水蛭粉1.5克(分吞)。水煎,头2汁内服、第3汁外熏,每日1剂。适用于静脉性血管瘤。

  (2)五灵脂消瘤方(袁金生验方)

  处方:生黄芪45克,桂枝15克,桃仁12克,干姜15克,防风15克,三棱9克,莪术9克,五灵脂15克,茯苓13克,泽泻9克,炒白术24克,知母15克,生姜30克,香附片12克,制草乌12克,当归9克,大枣5枚,牡丹皮9克。水煎服,每日l剂。适用于海绵状血管瘤。

  (3)九香虫外涂方(潘大理等《中医杂志》1987.1)

  处方:活九香虫若干只,将虫盛于瓶中备用。用时用一镊子夹住九香虫前半部,另用一镊子夹住虫体尾部,挤出腹腔内容物,涂于血管瘤上。视瘤体大小用药,以涂布均匀为度。每日3―4次,连用数日。

  寒凝血瘀型

  【证见】

  病久,或瘤皮紫暗,或兼见畏寒,疼痛人夜更甚。

  【治法】

  温经补气,活血行瘀。

  【方药】

  1.主方 通窍活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

  处方:赤芍9克,川芎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大枣12克,黄芪30克,三棱9克,莪术9克,桂枝9克,干姜9克,制附子9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十二温经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参照血热瘀滞证单方验方。

吃什么中药炖汤壮阳补肾



吃什么中药炖汤壮阳补肾

  现在的人们工作力度很大,再加上晚上加班以后,自己的肾都出现很大的问题。那怎么样去保护自己的肾呢,吃什么食物可以补肾呢?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带有关中药炖汤壮阳补肾的方法,欢迎各位的阅读!

  壮阳补肾炖汤方法

  肉苁蓉羊肾汤

  材料:肉苁蓉30克,羊肾2只

  做法:将羊肾切开洗净,挑去白色筋膜,与肉苁蓉一起加水煮汤,食盐调味服食。

  功效:补肾,益精,壮阳。

  海参杞参汤

  材料:海参150克,党参、枸杞子各12克

  做法:一起煮约60分钟左右后,加入味精、油、盐等调味品,即可吃参喝汤。

  功效:补气益肾、生精养血。适用于气虚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腰脚酸软、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等症。

  海参煲鸭汤

  原料:海参200克,老鸭一只

  做法:将鸭去毛杂、洗净,与海参一同加水慢炖,鸭肉熟后,加入食盐、味精、葱花、姜末等即可食用。

  功效:养阴益肾。适用于肾阴亏虚、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头目昏花、手足心热、失眠多梦等。

  巴戟二子酒

  材料:巴戟天、菟丝子、复盆子各15 克,米酒250 克

  做法:将巴戟天、菟丝子、复盆子用米酒浸泡,7 天后可服用。

  功效:适用于肾虚所致精液异常、滑精、小便频数、腰膝冷痛等症。

  炖猪腰

  材料:猪腰子2 个,杜仲30 克,核桃肉30 克

  做法:先将猪腰切开去腰臊洗净,与杜仲、核桃仁同煮,炖熟后拣出杜仲、核桃肉蘸少许细盐食用。

  功效:补肾助阳,强腰益气。凡因肾气不足而引起的腰痛、乏力、胃寒、肢凉、小便频数、视物不清、阳痿、遗精等症者,可辅食。

  九香虫粉

  材料:九香虫适量

  做法:将九香虫炙熟,研细末,每次3 克,日服2 次,空腹食用。

  功效:对肾虚所致的精液异常、尿频,有辅助治疗功效。

  黄精枸杞牛尾汤

  材料:带皮牛尾1 条(约750 克),黄精20克、枸杞50 克,覆盆子10克、芡实10克、龙眼肉10克,精盐7.5,姜30 克

  做法:枸杞子分为两份,一份25 克水煮取浓缩汁25 克,另一份用清水洗净。牛尾刮洗干净,剁成段,放入开水锅内氽一下,取出洗净,姜切片。将牛尾、黄精、覆盆子、芡实、姜、枸杞25 克放在瓦罐内,加入清汤、料酒、味精、酱油、精盐,用武火烧滚后,再加入枸杞浓缩汁25 克,转用文火炖烂取下,拣出姜、葱,连瓦罐上桌食用。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适宜于肾虚者,如男子阳痿、早泄,女子月经不调、性欲减退、腰膝酸痛等症。

  壮阳补肾煲粥方法

  1、益智粳米粥

  原料:粳米50克,益智仁5克。

  做法:先将益智仁磨成粉,再将大米清洗干净以后倒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先用大火煮沸腾,再用小火熬成稀粥。再把磨好的益智仁粉末倒入,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养胃,适合于肾虚、腹中冷痛等症状。

  2、虾米粥

  原料:虾米30克,粳米100克,食用油、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先将虾米用水浸泡30分钟,与洗净的大米同人砂锅煮粥,食用时加入调味品即可。

  功效:养肾强肾,补钙壮骨。

  3、核桃粥

  原料:核桃50克,白米、白糖各100克,清水1公斤。

  做法:先把核桃去壳切成丁状,然后放洗净的白米入锅内煮成糊状时,最后倒入核桃丁与冰糖即可。

  功效:补气养,润燥化痰,滋肺润肠。

  4、枸杞大枣玉米渣粥

  原料:玉米渣100克,大枣10个,枸杞15克。

  做法:将枸杞、大枣用清水清洗干净,锅中加入清水烧开。下入玉米渣慢火煮至半小时左右,等到熟烂时,下入大枣和枸杞,慢火煮熟,即可享用。

  功效:养血安神,补肝,肾降血糖。

  5、锁阳羊肉粥

  原料:锁阳10克,羊肉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羊肉剁细留着备用。然后将锁阳倒入锅中煎再去渣,过10分钟后倒入羊肉、大米一同煮成粥品,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调味品。

  功效:温阳补肾,适合于肾亏所致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症状。

  壮阳补肾的食谱

  黄秋葵鲫鱼汤

  功效:黄秋葵袪脂降压,通便,减肥,补肾,壮骨,抑癌抗瘤,补肾蔬菜王,营养价值很高,用黄秋葵和鲫鱼烧汤营养又滋补。

  秋葵袪脂降压,通便,减肥,补肾,壮骨,抑癌抗瘤

  原料:鲫鱼1条、黄秋葵5个、油少许、盐少许、黄酒少许、姜少许。

  黄秋葵鲫鱼汤的做法:1、所有食材(鲫鱼已洗净);2、黄秋葵洗净切块;3、起油锅加热,放入鲫鱼煎;4、煎好后放入黄酒和姜;5、再放少许清水煮;6、煮至汤乳白色,放入黄秋葵煮3分钟;7、最后放少许盐煮开即可。

  党参鸡汤

  功效:健脾益肾,通利精窍。适用于脾虚湿盛、肾气虚弱、阻滞精道所致性交不射精等症。

  材料:党参10克、白术5克、茯苓10克、青皮5克、薏苡仁10克、菟丝子10克、锁阳5克、仙灵脾5克、路路通10克、穿山甲10克、姜片5克、葱10克、盐3克、料酒10克、清汤1500克。

  党参鸡汤的做法:鸡杀后去毛、内脏,洗净。党参、薏苡仁洗净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包于干净纱布内。各料放沙锅内,加汤炖约2小时,去药袋、姜、葱,调味即成。

  党参莲子眉豆猪脚汤

  材料:党参15克、莲子20克(含带心的10克)、眉豆30克、枸杞子10克、陈皮1/4块、猪脚半个。

  材料:党参15克、莲子20克(含带心的10克)

  党参莲子眉豆猪脚汤的做法:1、陈皮泡软刮去囊,其余药材洗净。2、猪脚去毛、架,洗净,斩件,开水里焯出泡沫捞起。3、砂煲里加水煮沸,以上材料全部放进去煲沸后,转小火煲1.5~2个小时莲子眉豆软烂即可。喝时按个人口味调入适量食盐。

看了吃什么中药炖汤壮阳补肾的人还看:

1.补肾壮阳药材煲汤食谱

2.补肾壮阳有哪些中药方剂

3.吃什么壮阳补肾简单实用 

4.补肾煲汤食谱大全

中医中草药英文名称I-K



  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医中草药英文名称,欢迎大家学习!

  中草药英文名称I:

  Incised Notopterygium Rhizome /Forbes Notopterygium Rhizome 羌活

  India Canna Rhizome 美人蕉根

  India Madder Root 茜草

  Immature Bitter Orange 枳实

  Incised Corydalis Herb 紫花鱼灯草

  India Mustard Seed 芥子

  Indian Epimeredi Herb 防风草

  Indian Iphigenia Bulb 山慈菇

  Indian Kalimeris Herb 马兰

  Indian Mockstrawberry Herb 蛇莓

  Indian Rorippa Herb 旱菜

  Indian Skullcap Herb 疔疮草

  Indian Azalea Leaf 红花杜鹃

  Indian Buead 茯苓

  Indian Damnacanthus Herb 虎刺

  Indian Stringbush Root 了哥王

  Indigowoad Root 板蓝根

  Inula Flower 旋覆花

  Involute Spikemoss Herb 兖州卷柏

  Irkutsk Anemone Rhizome 九节菖蒲

  Indian Trum etflower Seed 木蝴蝶

  Indian Zehneria Herb 马包儿

  Ivy Glorybind Rhizome 打碗花

  Ivy Tree Bark 鸭脚木

  Indigowoad Leaf 大青叶

  中草药英文名称J:

  Japanese Buttercup Herb 毛茛

  Japanese Cayratia Herb 乌蔹莓

  Japan Clover Herb 鸡眼草

  Japanese Ardisia Herb 矮地茶

  Japanese Climbing Fern Spore 海金沙

  Japanese Dock Root 羊蹄

  JapaneseFloweringFernRhizome 紫萁贯众

  Japanese Ampelopsis Root 白蔹

  Japanese Ginseng 竹节参

  Japanese Honeysuckle Stem 忍冬藤

  Japanese Hop Herb 路草

  Japanese Metaplexis Pericarp 天浆壳

  Japanese Milkwort Herb 瓜子金

  Japanese Pachysandra Herb 雪山林

  Japanese Peristrophe Herb 九头狮子草

  Japanese Snailseed Root 木防己

  Japanese Snakegourd Root 王瓜根

  Japanese St. John'swort Herb 田基黄

  Japanese Stephania Root 千金藤

  Japanese Polypody Rhizome 水龙骨

  Japanese Premna Herb 腐婢

  Japonese Pearlwort Herb 漆姑草

  Japonica China Fern Rhizome 狗脊贯众

  Java Brucea Fruit 鸦胆子

  Japanese Raspberry Root 天青地白

  Japanese Thistle Herb or Root 大蓟

  Japanese Wormwood Herb 牡蒿

  Jiuxiang Bug 九香虫

  中草药英文名称K:

  Katsumade Galangal Seed 草豆蔻

  Kelp 昆布

  Kadsura Pepper Stem 海风藤

  Kadsura Root-bark 紫荆皮

  Kirilow Groundsel Herb 狗舌草

  Knoxia Root 红大戟

  Korean Monkshood Root 关白附

  Kusamaki Seed 罗汉松

  Kusnezoff Monkshood Root 草乌

  Kudzuvine Root 葛根

藏民地 冬虫夏草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