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

由网友()分享简介: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点总结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点对历史的学习至关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承上启下的魏晋南...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点总结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点对历史的学习至关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点总结(一)

  1.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点总结(二)

  1.书法艺术:

  (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的时间:东汉末年。

  (2)演变: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行书也逐渐流行。

  (3)书圣: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2、绘画: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3、石窟艺术: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点总结同步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灭亡西晋的是( )

  A、匈奴人 B、氐族人 C、乌孙人 D、大月氏人

  2、东晋的建立者是( )

  A、司马炎 B、司马睿 C、司马懿 D、司马昭

  3、东晋的都城是( )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成都

  4、4 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西晋 B、东晋 C、魏国 D、前秦

  5、淝水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A、东晋和西晋 B、西晋和前秦

  C、东晋和前秦 D、南朝和前秦

  6、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

  ①揭竿而起 ②风声鹤唳 ③破釜沉舟 ④草木皆兵 ⑤斩木为兵

  ⑥纸上谈兵 ⑦问鼎中原 ⑧退避三舍 ⑨投鞭断流

  A、①⑦⑧    B、②④⑨    C、③⑤⑥⑦   D、②③⑤⑧

  7、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 ②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

  ③南朝从420年开始 ④南朝包括前秦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是在(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9、东晋南朝时期,南方海外贸易的中心是( )

  A、建康 B、番禺 C、扬州 D、江州

  10、下列关于东晋南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 ②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③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④发明了灌钢法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初一年级上册历史同步训练:第21课

  2015-12-14

  二、非选择题:

  11、东汉到东晋,北方人口南迁出现了三次高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高潮是什么时候?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第二次高潮是什么时候?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3)第三次高潮是什么时候?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4)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更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反映的南方经济状况如何?

  (2)材料一反映的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南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C 6、B 7、A 8、D 9、B 10、D

  11、(1)东汉末年。原因:中原地区连年战争,许多人为躲避战争,迁移到南方。(2)西晋末年。原因:国家动荡,内乱不断,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3)西晋灭亡后,各民族在北方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4)北方人南迁到南方,不仅补充了劳动力,而且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良种。

  12、(1)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2)农业和丝织业发展水平很高。(3)①南方相对安定,一些统治者也努力革除弊政,注意发展生产。②北方人南迁到南方,不仅补充了劳动力,而且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4)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知识点归纳

2.初一必备的历史知识: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3.七年级上册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试卷及答案

5.魏晋南北朝文化有什么特点

6.七年级上册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练习试卷

7.魏晋南北朝社会文化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



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知识可以借鉴历史经验,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一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长江流域:生活在云南的元谋人;黄河流域:生活在北京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最早懂得使用天然火的远古人类是元谋人。

4.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他们是旧石器(打制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

5.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6.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原始社会。(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

7.北京人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8.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9.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他们生活的地区曾是北京人生活过的地区。

10.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会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会捕鱼。会交换生活用品,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要埋葬。

11.山顶洞人过的是有血缘关系的氏族生活。(有共同的祖先,共同劳动,人人平等,没有贫富差别)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二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人)

2.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千年前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

3.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4.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子(通风防潮),过定居生活,会挖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简单玉器、原始乐器。

5.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

6.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木制耒耜和石刀,种植粟。

7.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半坡人)

8.半坡人饲养猪狗等家畜,用渔叉等捕鱼。

9.中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半坡人)

10.半坡人住半地穴式房子(取暖),制造彩陶,陶器上有图案,有刻画符号,这些符号被认为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11.半坡人会用纺轮纺线,织布、制衣。

12.大汶口人生活在距今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山东泰安。

13.大汶口人使用磨制石镰、石锄。陶器有黑陶、白陶。

14.大汶口人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甚至出现被残杀的奴隶或战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三

1.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生活在距今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大汶口人也生活在这一时期这一流域)

2.东方的蚩尤部落,相传以铜为兵器,在涿鹿大战中被黄帝和炎帝联盟打败,从此以后,形成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3.传说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养蚕缫丝,属下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因此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海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4.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5.尧和舜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禹传启,禅让制被世袭制代替)

6.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四

1.禹死启继,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3.夏朝都城建在阳城(今河南登封)。

4.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5. 夏朝的第一个国王是禹,第二代国王是启,最后一个国王是暴君——桀。

6.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汤建立商朝,都城定在亳(今河南郑州)。汤曾任用有才干的大臣——伊尹。

7.因为水患和动乱,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商朝又称殷朝。

8.商朝第一个国王是汤,最后一个国王是暴君——纣。

9.周文王任用姜尚(西周的开国功臣),使周国国力逐步强大。

10.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武王伐纣,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今陕西西安)。历史上叫做西周。

11.(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统治阶级,士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被统治阶级包括平民、奴隶。

12.诸侯的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13.分封制的作用(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14.国人暴动,赶走了西周的一个暴君——周厉王,他统治时期,导致百姓“道路以目”,被大臣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加以提醒。

15.公元前771年,戎族进攻西周,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16.西周的第一个国王周武王(他的父亲周文王为建立西周奠定了基础),后期的暴君——周厉王因为国人暴动被赶跑,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他被戎族杀死使西周成为第一个被少数民族灭亡的国家。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归纳



  八年级的历史科目是同学们必学的科目,那么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总结归纳的怎么样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归纳一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一、南昌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支工农红军队伍

  1、背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共吸取了革命失败教训,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3、南昌起义的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二、井冈山会师

  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并决定派毛泽东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2、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发动秋收起义。

  不久,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井冈山会师: 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队伍跟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5、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中考链接:

  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给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启示是: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毛泽东、朱德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种的中心内容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4、红军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主要是指: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

  三、红军的长征

  1、长征

  (1)开始时间:1934年10月 结束:1936年10月

  (2)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3)经过: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解放遵义(遵义会议召开保证了红军胜利完成长征)→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陕西。

  (4)红军长征的胜利:会宁会师(1936年10月)

  2、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1)内容: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3)意义: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的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中考链接:

  1、红军长征及长征的胜利说明: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2、红军长征精神遭到了哪些艰难险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国民党的围追堵截。(2006年中考题)

  3、长征精神: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朴素的作风。

  4、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主要是由于: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

  5、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的召开。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归纳二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一、九一八事变(1931年)

  1、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帝国主义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骤。

  2、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3、结果: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按蒋介石旨意命令不许抵抗,东北三省全部沦入敌手,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日本挟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府,东北同胞受日军欺压凌辱。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全国民众行动起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同时,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三、西安事变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压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2、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及国民党对日侵华的不抵抗政策。

  3、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如何评价张学良及张学良的行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

  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1927—1937年)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

  中考链接:

  1、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2、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抗日救亡

  3、西安事变后应对时局的方案较多,最好的是:和平解决,共同抗日

  4、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时局”是指:国共分裂对峙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归纳三

  全民族抗战开始

  一、七七卢沟桥事变

  1、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始。

  2、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的淞沪会战,11月,上海失守。

  4、19

  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一、南京大屠杀

  1、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南京沦陷,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

  2、日军占领南京后,大量屠杀我无辜同胞,达30万人以上。

  中考链接: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其共同点是:都实行过野蛮的屠杀政策。

  第14课 同仇敌忾,抗战到底

  一、台儿庄战役

  1、时间:1938年 指挥:李宗仁

  2、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上取得的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士气。

  二、百团大战

  1、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起,彭德怀等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2、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3、百团大战的意义: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取得了辉煌战绩,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最重要的意义: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延安)

  1、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和领导全国人民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俗人中国。

  2、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提出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3、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七大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5、中共七大召开的意义:七大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抗战结束

  2、抗战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中考链接:

  1、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全民族抗战)

  2、近代以来,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3、八年抗战结束了,回到祖国怀抱的是:台湾(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日本)

  二战中哪一国际文件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开罗宣言》

  4、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八年级历史知识总结归纳四

  两种命运的决战

  一、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

  1、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2、中共前往重庆谈判人员: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2005年中考题)

  3、主要成果:签订《双十协定》

  4、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5、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二、转战陕北

  1、从1947年3月起,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行。

  2、面对敌人的进攻,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三、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中考链接:

  (1)重庆谈判没有达成的协议是: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2)新民主主义时期,国共两党最高级的谈判举行地点是在:重庆

  (3)1945年8月,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的主要目的是: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将内战责任加于共产党。

  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4)美国支持蒋发动内战的原因是:企图把中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或控制中国)

  (5)抗战胜利初期,共产党面临的主要政治任务是:争取和平、民主

  第17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辽沈战役(1948年9月开始,歼敌41万余人)

  1、军队:东北解放军 指挥:林彪、罗荣恒

  2、攻占锦洲、关门打狗

  3、东北全境解放为华北的解放创造了条件

  二、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开始,歼敌55万余人)

  1、千里跃进,逐鹿中原(以徐州为中心)

  2、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

  3、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人指挥

  4、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使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的威慑之下。

  三、平津战役(歼敌52万余人)

  1、参加部队: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2、分割包围,瓮中捉鳖(围而不打,隔而不围/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3、国民党北平守将傅作义投降。

  4、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四、渡江战役

  1、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发起渡江战役(毛泽东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2、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统治中国22年(27年至49年)的国民党政权跨台。 3、1949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退至台湾,造成了当今海岸分离的局面。

  中考链接:

  1、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及全国各阶层的努力

  2、在决战中和平解放的是:北平

  3、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4、三大战役的胜利表明:国民党内战政策失败

初中历史知识问答题



历史问答题属于主观性测试题,这种题型通过文字表述的形式,提出一个指定的专题,来考查初中的学生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理论水平、历史学科认知领域的思辩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初中历史知识问答题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初中历史知识问答题一

1、★学习了某某烈士的事迹以后你有何感想和体会?

答:①从小就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②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③党的利益高于一切。④我们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努力学习文化,报效祖国。⑤热爱祖国, 不畏强暴, 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2、爱因斯坦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适用于所有科学家类)

答:①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的探索。②善于学习前人的成果和经验。③大胆怀疑现成的结论。④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⑤勇于实践。(其它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对的)

3、马克思有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政治家如毛泽东等)

答:从小勤奋好学,有大志,有抱负,决心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同时亲自参加工人运动,把工人运动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通过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革命活动,他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

4、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①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②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③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重大措施。④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戊戌变法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

5、1911年和1919年,中国发生了两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是哪两次革命运动?各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最终失败。五四运动迫使政府惩办卖国贼,拒签和约,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原因: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不能充分依靠广大群众,加上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破坏,辛亥革命最终失败。而五四运动由于无产阶级积极参与,并表现出伟大的力量,加上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最终取得胜利。

初中历史知识问答题二

6、★试比较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的异同。

答:相同点:①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要求得到进一步发展所引起的战争。②都有领导革命的核心人物,独立战争是华盛顿,内战是林肯。③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不同点:①独立战争既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次民族独立战争。美国内战是一次资产阶

级革命。②独立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国家的统一,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7、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①都是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②革命中,人民群众都起了重要的作用。③革命都取得了胜利。④都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资产阶级革命。

不同点:①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比美国独立战争更曲折。③美国独立后存在两种不同经济形态。

8、说一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结果有何异同。

答:性质:两者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反对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13块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斗争。 结果:两者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英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成为总统制的联邦国家。

9、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新航路开辟的不同之处。

答:①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加强同其他国家的联系;西欧开辟新航路主要是为了寻找新土地、黄金及香料。

②规模不同:郑和出航的规模远远大于西方。

③时间不同:郑和1405—1433年先后7次远航,比西方早半个多世纪。

④影响不同: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10、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有人主张杀蒋,有人主张放蒋,你认为该如何做,为什么? 答:我认为应该放蒋。因为杀蒋,就会引起新的内战,削弱全国抗日力量,中华民族的危机会更加严重。如果放蒋,就能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历史证明,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是正确的,促使国共两个政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初中历史知识问答题三

11、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答:①早在三国时期,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开始发展起来。②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得到加强。③元朝时,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④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⑤“二战”中,《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一致强调日本必须将其窃取的台湾等领土全部归还,台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⑥综上所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事实。

12、结合史实评价华盛顿这位人物。

答:评价:①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②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④被誉为“合众国之父”。⑤为美国及世界历史的发展作过重要贡献。

13、评价林肯

答:①林肯维护了国家统一。②他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③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④林肯是美国受人爱戴和尊敬的总统。

14、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评价拿破仑?

答:①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②他掌权后采取各种措施便利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制定和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为培养人才,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作出了贡献。③拿破仑也有不足之处,他的对外战争,功过参半。前期的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后期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导致人民反抗。他迷信武力,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终于玩火自焚,一朝覆亡。

15、 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进行了哪些侵略中国的活动?

答:①19世纪70年代侵入台湾。②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③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把福建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④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⑤1904年—1905年与俄国争夺中国东北,发动日俄战争。⑥1915年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16、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和德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是为什么? 答:在美国,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的经济得以恢复,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发主制度,防止了法西斯专政在美国的建立。

在德国,为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垄断资产阶级寄希望于建立强权政府对内稳定统治,对外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重新分割世界。纳粹党头子希特勒1933年上台,建立起法西斯恐怖统治。 17:从1840年—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五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问:

1、清朝与西方列强之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指的是哪一次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3、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或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从中受到哪些教育?

4、从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怎样的?

5、面对列强的步步侵略,清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学生,你会怎样做?

答:1、中英鸦片战争。2、中英《南京条约》;《辛丑条约》3、斗争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等;爱国志士如林则徐、冯子材、邓世昌等。 主要受到爱国主义,以国家为重,不计个人得失,敢于同封建统治者、外国侵略者作坚决斗争等精神教育。4、清政府的本质是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5、首先应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宣传革命思想,组织起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发动革命斗争,推翻清朝的统治。

18、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遭受了两次大规模的军事入侵。问题:①请写出两次侵略战争的名称。②写出在两次反侵略战争中涌现出的英勇抵抗的将领和相关战役各二例。③这两次侵略战争的结果对中国历史各产生了什么深刻影响?④从这两次战争的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①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

②邓世昌—黄海战役;李宗仁—台儿庄战役

③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到兴的转折点。 ④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报效祖国。

初中历史知识问答题四

19、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有何共同的原因?其性质有何差异?“一战”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性质的差异:“一战”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①为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②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③巴黎和会的召开,中国外交失败,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

地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20、孔子的教育思想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①要想有所成就,必须重视教育。②必须先学会做人,之后才应该多学文化知识。③学习中应该讲究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④应扬长避短,促使自己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21、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何时何地?标志是什么?有何重大发明?对社会有何影响?

答:时间:18世纪六十年代。地点:英国 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重大发明:①瓦特改良蒸汽机。②史蒂芬孙发明火车。③富尔敦发明汽船。

影响:①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有了惊人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②它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③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它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④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了殖民扩张,使亚、非等地更加落后。⑤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冲击了旧制度,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优点)

22、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度合作,而后又两次分裂。请你结合这两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分裂所造成的恶果,谈谈它给我们的启示?

答:1、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3、1927年,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结束。中国出现了国共两党十年内战的局面;4、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挑起了内战,第二次合作结束,中国再次陷入内战时期,给人民带来灾难,并且形成了台湾和大陆长期分裂的局面。

启示: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害”。因此,两党应该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精诚团结,携手合作,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的完成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作贡献。

23、近代百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西方列强侵华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历史。南

京作为近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之一,见证了这段历史的风风雨雨。请你写出近代以来发生在南京的三件历史大事,并就其中的一件进行评述。

答:任意举出下列大事中的三件: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等。(评述只要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表述清晰完整即可)

例:1842年在南京签订了中国史上首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

24、世界近现代史上,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何不同特点?其影响又有何相似?

答:不同特点:①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更快。②科学与技术结合得更为密切。③科学技术各领域间互相渗透,相互促进更明显。

相似影响:带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

25、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①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这项发明对当时的机器生产有何重大意义? 并带动了哪些生产行业的革新?②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请举出三例在本届博览会上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机器产品)。你同意“环境污染也是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重要礼物”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答:①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成为机器生产的动力之源;纺织业、交通运输业等都采用了蒸汽动力进行生产。②举例:蒸汽机、汽船、火车等; 看法:此话有一定道理。因为随着工业革命发展和工厂的大批建立,所释放的废气、废水、废渣造成严重污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框架图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程主要讲述人类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观其内容,远离生活,难以感知,这成为学生学习的难题。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框架图,希望大家喜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框架图鉴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框架图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框架图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框架图3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一

(一)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1、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2、知道《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元;

(3)通商:自南向北分别为广州、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位于福建省)、福州、宁波、上海;

(4)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简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简述俄国强占我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却得到了最大的好处)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1)黄海海战:(时间:1894年、地点:黄海大东沟、民族英雄:邓世昌)

(2)辽东战役(暴行:旅顺大屠杀)

(3)威海卫战役(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并说明其影响。

(1)签订:1895年4月,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2)内容:

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工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最早在中国取得办厂权))

④通商:增辟通商口岸等。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年级上册来知识点二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

1、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1)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2)抗击史实:1900年6月(庚子年),八国侵略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义和团奋起抵抗,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最后狼狈逃回天津。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它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1)签订: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日、法、意、俄、德、奥匈等国签订;

(2)内容:(谐音记忆:钱禁兵馆)

①钱: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担保;(赔款最多)

②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反映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或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兵: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馆: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影响:

①《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结思考:结合具体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三次战争、三个典型条约和三个影响)

(五)“侵略与反抗”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抗争精神。我们应牢记国耻,振兴中华。

猜你喜欢:

1.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的图片大全

2.八年级历史的思维导图

3.八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图片大全

4.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5.2017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