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个人资料简介及人物评价(张晞临个人资料介绍)

由网友()分享简介:孙俪个人资料简介及人物评价



  孙俪演过很多的电视剧,相信大家都看过孙俪主演的《后宫甄嬛传》、《芈月传》等电视剧,令人印象深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孙俪个人资...

孙俪个人资料简介及人物评价



  孙俪演过很多的电视剧,相信大家都看过孙俪主演的《后宫甄嬛传》、《芈月传》等电视剧,令人印象深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孙俪个人资料,分享给大家!

  孙俪个人简介

  孙俪(孙丽),1982年9月26日出生于上海市,华语演员、歌手。2001年参加新加坡舞蹈比赛获得亚军,随后签约海润。2004年因饰演海岩剧《玉观音》女主角安心荣获第22届金鹰奖最具人气女演员奖。2012年,孙俪凭借在清宫剧《后宫甄嬛传》中饰演女主角甄嬛入围第41届国际艾美奖最佳女主角奖。 2013年在蛇年春晚和李健合唱《风吹麦浪》,2014年推出新歌《感知成长的神奇》 。2014年因出演时装剧《辣妈正传》荣获第2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奖和第27届金鹰奖最具人气女演员奖。2015年11月30日,主演古装剧《芈月传》饰演芈月。网络播放量突破200亿。2016年2月24日,主演电影《恶棍天使》首日票房破亿;同年6月10日,孙俪获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奖。2018年3月,获得2018电视剧品质盛典“年度卓越品质之星(女)”荣誉。3月27日,否认签约《同床不异梦》。

  孙俪个人资料

  中文名 孙俪

  别名 孙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82年9月26日

  身高 165cm

  血型 O型

  毕业院校 上海东方文化学院

  经纪公司 北京海润演艺经纪有限公司

  儿女 邓涵之、邓涵一

  外文名 Sun Li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上海市

  星座 天秤座

  体重 45kg

  职业 演员、歌手

  代表作 《玉观音》、《幸福像花儿一样》、《后宫·甄嬛传》《芈月传》

  丈夫 邓超

  主要成就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女演员、金鹰奖最具人气女演员奖

  孙俪人物评价

  在工作中,孙俪是一个好演员。她有着很好的表演天赋,在拍摄现场能很快进入角色意境,对人物的形象塑造,尺度拿捏准确。孙俪也有着很好的敬业精神,每场戏的剧本都会仔细研读,积极与导演交流意见,认真推敲每一个情节,同为演员的甄子丹、彼德·奥图等都对她的敬业程度表示赞许。孙俪多次获得各类国际和国内奖项,其演艺事业所取得的成功,是她的天赋与这份后天的勤奋和敬业心所共同带来的(腾讯网)。

  在生活中,孙俪是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心地善良而富有爱心(搜狐网)。从性格上来说,孙俪的性格很硬朗豪爽,少了一份上海女人的娇气,多了几份东北老爷们的仗义感。自我率性,不喜欢被奉承。对待夸赞,她有自己的小幽默与上海式“跋扈”(新浪娱乐 )。不论是在当文艺兵,还是在演艺圈奋斗的时候,面对艰苦的环境,她总能凭借自己的毅力坚持下来。

  在其表演事业取得成功的同时,孙俪也积极参与各类慈善公益事业。赈灾活动现场的带头募捐,慈善活动中的义捐义卖,环保活动中的倡议宣言,孙俪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慈善活动中,还曾获得了“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的荣誉称号。

  孙俪在观众心中几乎零差评(腾讯网 )。“人好戏也好。”(蒋欣评 );“与孙俪合作该剧让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实中的孙俪是一个特别平和亲切的人,虽然素未谋面,但是进组之后却发现一见如故,如今孙俪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实在让人羡慕,作为朋友除了羡慕更多的是一种祝福。她多了为人母的经历,角色掌控起来更加游刃自如。”(斓曦评价);“气质很好,很有表演天赋,很有才华。很刻苦,很认真,不断的努力去塑造这个角色。”(丁黑评价);“她是个聪明、懂事、懂得人情世故的孩子。对公益事业很热心,像她这样一个出身微寒的女孩,成名之后,能很快地回馈社会,帮助弱者,很不容易。”(海岩评[ );“中国的女演员,有股执着的冲劲儿,非常有演戏的天赋。以审美角度来看,孙俪是精致的,也不拘一格,奋斗精神。”(彼德·奥图评);“孙俪是偶像派,也是实力派。”(姜武、萨日娜、杜源、林和平评 )

  在《芈月传》中郑晓龙和编剧王小平看来,对孙俪气质和能力的信任:“我们认识的孙俪是个精灵,又有些假小子,她会把想法直接反映到动作上,这和芈月前期非常像。”(凤凰网)

  郑晓龙盛赞女主角孙俪是在“用生命演戏”,他称:“原来如果说‘甄嬛’她是在表演,那这回她自己就是‘芈月’,她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这个角色里去了。孙俪这回的表演,我觉得她上了几层楼。” “她在现场极少因为台词出现失误,非常用功。(凤凰娱乐、新浪娱乐、凤凰网 )

亚历山大大帝简介



亚历山大大帝生于古马其顿王国首都佩拉城,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亚历山大大帝人物简介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Alexander III of Macedon,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生于古马其顿王国首都佩拉城,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亚历山大东征虽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一定危害,但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亚历山大大帝人物生平

天才降生

亚历山大,前356年7月20日出生在马其顿首都派拉,当时记载普遍相信亚历山大是天神宙斯之子,在亚历山大出世之前,奥林匹娅斯梦见雷电,而派拉市区则有一座女神殿失火焚毁,附近人心惶惶,几个占卜师都说是大灾难来临的前兆,此时有一人却说:“女神殿的焚毁日,已有一个男孩在同日诞生,此儿以后将要灭亡全亚洲。”

亚历山大三世是马其顿阿吉德王朝,国王腓力二世(Φιλιππο?Β')和希腊世界西方蛮国伊庇鲁斯公主奥林匹亚丝的儿子。由于奥林匹亚丝的个性专横独断又神秘,而且喜欢与蛇共眠(普鲁塔克),再加上她对亚历山大的影响,她很令腓力二世厌弃。

她对儿子亚历山大的影响非常大。远征期间亚历山大常常会写信给母亲叙述见闻。传说亚历山大在埃及西华沙漠阿蒙神殿亲眼看过某种奇特的事,但他又绝口不提,只愿意写信告诉他母亲一个人而已。信件后来失传了,所以亚历山大到底看到什么就成为一个谜团。因为在当时马其顿的谣言和后来阿蒙神谕的显示,当时记载普遍相信亚历山大是天神宙斯之子,如普鲁塔克传说:在亚历山大出世之前,奥林匹亚丝梦见雷电,腓力二世则梦见自己用狮子的封印封住了奥林匹亚丝的阴道。

亚历山大在马其顿的成长受荷马《伊利亚特》及其中人物阿喀琉斯和传说人物海格力斯影响(他的父母王系各称是海格力斯和阿喀琉斯的后代)。亚历山大小的时候,腓力二世聘请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作他和其他马其顿贵族子弟在米埃札的导师。普鲁塔克记载,前344年,12岁的亚历山大看到一匹被他人认为不能驯服的马,名字叫布西发拉斯。他只是柔和的对马说了几句话便成功地驯服了那匹马。当时腓力高兴地说:“我的儿子,找一个与你相称的王国吧。马其顿对你来说太小了。”

前340年,腓力出战拜占庭城邦的时候,16岁的亚历山大代父统治马其顿,并率领部队镇压马其顿北部的起义,建立了城市。前338年,18岁的亚历山大在马其顿维护它在希腊城邦中领导地位的重要喀罗尼亚战役和其他将军指挥马其顿左侧,消灭了底比斯神圣团队。同年腓力成立了科林斯同盟,巩固在马其顿领导下希腊城邦之间的和平。

前337年,腓力二世与奥林匹亚丝离婚,随后娶了马其顿贵族阿塔鲁斯的侄女克丽欧佩特拉。当阿塔鲁斯在腓力二世与克丽欧佩特拉的婚礼酒会上评价说马其顿王室将会有一个合法的继承人时(估计是在暗喻小老婆克丽欧佩特拉的孩子将会代替亚历山大成为王国继承人),亚历山大回答:

“那么我呢,你这卑鄙的人,你把我当成什么了....一个杂种吗?”

说完便把酒杯向他扔去。当腓力扶着他的侍卫阿塔鲁斯站在椅子上向亚历山大抽剑时,生气的他因为醉酒站不稳而在椅子上摔倒了。亚历山大向他嘲弄道:

“你们瞧啊!一位准备从欧洲横扫小亚细亚的国王,却连一张椅子都跳不过去。”

被腓力驱逐后,亚历山大与奥林匹丝回到奥林匹亚的娘家伊庇鲁斯,然后自己继续前往伊利里亚(Ιλλυρια),在马其顿他原来安稳的继承权受到质疑。短期之后腓力派使者召回亚历山大,与他和解。

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埃格举行的女儿克丽欧佩特拉和伊庇鲁斯的亚历山大一世的婚礼,被皇家保镖保萨尼阿斯刺杀身亡。其策划没有最终的解答,奥林匹亚丝因对此公开表示喜悦,以及和凶手伊庇鲁斯有联系而被怀疑。亚历山大代表指责此事为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所指使,后来以此为向波斯进攻的理由。

此外,也有人说,每当亚历山大得知他的父亲征服了一块地,就会哭着说:“难道父亲没有留下一点儿的土地给我征服?”

早年经历

据普鲁塔克记载,公元前344年,一名色萨利的卖马人带来了一匹价值高达13塔伦特的骏马,腓力的所有最优秀的驯马人都试图驯服它,但都失败了。小亚历山大向他的父亲声称,如果他自己能驯服,那么要求他的父亲将这匹马作为礼物送给他。腓力嗤之以鼻,认为他无视应有的对年长者的礼仪,但是认同了这个赌局。亚历山大首先将马头牵往面向阳光的一边,然后轻轻的抚摸,培养信任感,然后突然上马,骑着马奔向远方。原来亚历山大在那时用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发现这匹马害怕看见自己的影子,最后他给那马起名为布塞法洛斯。当亚历山大骑着马回来的时候,腓力兴奋的热泪盈眶:“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

亚历山大的成长受荷马的《伊利亚特》及其中人物阿基里斯和传说人物海格力斯影响很大(他的父母王系各称是海格力斯和阿基里斯的后代)。亚历山大的启蒙教育是由他母系的近亲莱昂尼达斯和阿卡纳尼亚人莱西马库斯负责的,前者更为关键,他培养了小亚历山大坚忍和节制的性格,为亚历山大的成长开了个好头。后来为了让桀骜不驯的亚历山大获得更多学识上的教育及引导,腓力二世聘请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作他和其他马其顿王国贵族子弟在米埃札的导师。

公元前340年,腓力二世着手远征拜占庭,他觉得是时候让亚历山大锻炼一下了,于是他留下16岁的亚历山大在马其顿主持国政。亚历山大期间并非无所事事,因为腓力的离开使得马其顿原本不稳定的北部边境出现了密底人的叛乱。亚历山大初次上阵就展现了他的天赋大败敌人,一直进军到他们的城市,并且驱散了当地人,重新组织移民,并且在那里重新命名为亚历山大波利斯。公元前339年他又参与了他父亲发起的北方战役,洗劫了出尔反尔的西徐亚人的领地,从中进一步的学习到了相关的军事艺术。

真正的挑战发生在公元前338年,这一年由于腓力在拜占庭的受挫,希腊城邦中产生了反马其顿的大叛乱,为此雅典和底比斯两大城邦结成了同盟准备随时对抗腓力。腓力不可能漠视这个行动,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决定希腊命运的战役——喀罗尼亚战役。这次战役中亚历山大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作为联军的左翼总指挥瞅准时机果断的突入联军的缝隙,全歼了闻名希腊的最强战队底比斯圣队,并且从背后直接打击了敌人,致使马其顿人获得了极为关键的胜利,此年亚历山大才18岁,他的天才却展现无疑。

但是亚历山大此后的地位并不牢固,因为他的母亲奥林匹亚斯和他的父亲腓力二世发生了矛盾,原因是腓力爱上了阿塔拉斯的女儿克丽奥佩特拉。亚历山大不可能不对这个事情产生反感,在一次聚会上他甚至直接和腓力产生了矛盾,险些被腓力所杀,此后他不得不逃出马其顿,去了北方的伊里利亚暂避风头。腓力的亲信和朋友科林斯人迪马拉图斯结束父子对峙的局面,他善意的提醒腓力这样可能的风险,理智的腓力接受了。

其后腓力和亚历山大的矛盾并没有完全缓和,但是突然的,在腓力二世参加其女儿的婚礼时,被他的旧友保萨尼阿斯刺杀身亡,亚历山大的时代来临了。

巩固政权

20岁的亚历山大被马其顿军队中的重臣兼外交家的安提帕特推举为新国王。利用在佩拉的优势,他通过腓力二世的葬礼和减少税收的政策赢得了马其顿人民和军队的支持。他以参与腓力二世的暗杀的罪名处死埃罗普斯的两个儿子,当时被腓力派遣东征于小亚细亚的阿塔拉斯。同有继位权的阿明塔斯则以策谋颠覆亚历山大的罪名被处死。奥林匹娅斯则杀了克利奥帕特拉和她的也有继位权的儿子,亚历山大成为了马其顿王族中唯一健全的男性继承人。

被迫与腓力结盟的雅典和仇恨腓力二世的底比斯把腓力二世被刺看作是重新赢得独立的机会,开始展现出了不稳定的迹象。为了赢得希腊同盟的承认,前336年末,亚历山大带领军队采取表面同意议和,却暗度陈仓的策略进入原被腓力二世统治的特萨利,他被承认为特萨利新的世袭统治者。亚历山大之后南下,使得底比斯投降,雅典也再次臣服。

当亚历山大登位时,马其顿的国库紧缺。前335年,在科林斯重新得到除斯巴达之外的希腊城邦同盟支持的亚历山大出征马其顿北部色雷斯,为东征小亚细亚稳固北部防线,并报复公元前338年当地特里巴利部落对腓力二世部队的偷击和战利品的盗窃。在多瑙河打败特里巴利后,他进军并打败威胁马其顿西北的伊利里亚,补正了腓力二世执政时的重要失败。

与此同时,雅典和当地强权底比斯,把亚历山大死于多瑙河的谣言看作新的机遇。底比斯再次起义后,亚历山大从伊利里亚不经马其顿只用14天便到达底比斯。他与希腊同盟国彻底摧毁了底比斯,消除了威胁马其顿的三大希腊势力之一(其余为雅典、斯巴达),把其国境分给盟国,并把大部分底比斯邦民售为奴隶。军事支持(但军队尚未过国界的)底比斯的其国领袖阿卡狄亚随之处死,未军事支持底比斯而已被港口封锁的雅典随后也放弃抵抗。不到2年内,亚历山大就稳固了他在希腊的地位,并且给予了所有反对他的人一个下马威,此后他东征时,他的后方只发生过一次有规模的骚乱。

波斯出征初期(公元前334~公元前333)

希腊与波斯的敌对始于公元前6世纪,当时位于小亚细亚的自由希腊城邦沦陷于向西扩张的波斯王国。在爱奥尼亚叛乱和马拉松战役后。前481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在第二次波希战争时试图占领整希腊。虽然薛西斯一世被打回波斯之后也再没有进攻希腊,但薛西斯一世在公元前480年火烧雅典卫城及其他被认为渎神的行为使得亚历山大时的希腊政界仍存在着报仇和反攻波斯的声音,这也被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所利用。

以父亲被波斯人刺杀和“解放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口号,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出征小亚细亚,母亲奥林匹亚斯则留在佩拉执政,安提帕特也留守在马其顿,以约12000步兵和1500骑兵维持对欧洲的势力。亚历山大自己带着由马其顿和其他希腊城邦组成的约30000~40000步兵和4000~5000骑兵越过了希里帕(今达达尼尔海峡)。虽然他的出征弥补了腓力二世遗留给他的债务,一个空了的国库使他只带了30天的补给。

在小亚细亚亚历山大和小部分部队首先访问了特洛伊,他和他从童年来的亲友海菲斯提恩分别祭阿基里斯和《伊利亚特》中阿基里斯的亲友帕特洛克罗斯。随后亚历山大与将军帕曼纽带领的其余部队会合,继续向波斯地方总督的要塞进军。附近的两个希腊城市已独立于波斯,不希望被“解放”,而亚历山大的部队急需通过征服得到补给。

波斯的希腊雇佣军统帅,罗德斯的蒙农建议焚烧周边的田地,但由于波斯地方总督怜惜他们的财产,未被采纳。当时波斯边疆省份的3位总督,包括波斯皇帝大流士的附马,联兵4万人(2万波斯骑兵,2万希腊雇佣兵)在格拉尼库斯河与亚历山大正面交战。亚历山大在格拉尼库斯战役中自己率领着近卫骑兵“伙伴骑兵”队,率先与波斯骑兵交战,2位波斯总督被亚历山大和他的“伙伴骑兵”队杀死。亚历山大自己的头盔和帽缨也被其中一位波斯总督的战斧劈掉。另外一位波斯总督在亚历山大身后偷袭时被亚历山大的部将克利图斯杀死。为恐吓为波斯人效劳的希腊雇佣兵,亚历山大让部队于战场上屠杀大部分希腊雇佣兵,其余被押回马其顿强迫劳动。他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

“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

与波斯部队相比虽然是敌众我寡,尽管存在许多不利,亚历山大仍对波斯军队致以一系列毁灭性的打击,取得了胜利。他的成功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腓力二世留给他的军队比波斯军队训练有素。第二,亚历山大是一位杰出天才将领。第三,亚历山大本人具有英勇无畏的精神。虽然每场战斗初期亚历山大是在后方坐镇指挥,但他的方针是如果部队发动决定性进攻,他则身先士卒。这种冒险的战术使他屡次受伤,但士兵们看到他与他们生死与共,并不要求他们去冒那些他自己不愿冒的危险,这对鼓舞他们的士气影响巨大。

从西亚到北非

此战之后,他发现波斯的海军优势对他的后勤补给产生严重困扰,但是当时希腊又没有足够强大的舰队来挑战波斯的制海权。因此他决定采取一个笨办法--从陆地上攻占所有的东地中海港口和基地。亚历山大从今天的土耳其地区出发,一路征战南下叙利亚,巴勒斯坦,直到埃及。

亚历山大首先率领部队攻克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驻守在那里为数不多的波斯部队;随后向叙利亚北部挺进,途中,波斯皇帝大流士御驾亲征,从亚洲腹地征调几十万大军出现在亚历山大的背后,切断马其顿军的供应线。亚历山大回身面对大流士的优势兵力,进行了伊苏斯战役。

对伊苏斯会战中波斯方的兵力,古典历史学家的说法不一,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的60万肯定是大大夸张了。不过波斯兵力占很大优势是没有问题的。但波斯军的素质不如马其顿军。此战几乎全歼波斯军,大流士皇帝落荒而逃。为了巩固侧翼,亚历山大没有穷追,而是回身继续向南征服地中海沿岸港口,经过七个月的艰难围攻,攻克了腓尼基的岛屿城邦推罗城(在今黎巴嫩)。在围攻推罗期间,亚历山大收到波斯国王的一封书笺,提出为了达成和平协议,他愿把半个波斯帝国割让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将军帕曼纽认为这个建议很好,他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采纳这个建议”。亚历山大回答:“如果我是帕曼纽,我也许会采纳这个建议。”

攻克推罗之后,亚历山大继续南进。经过两个月的围攻,埃及一箭未发,自动投降。接着亚历山大在埃及停留一段时间,让军队稍有喘息之机,并建立今天埃及著名的港口城市亚历山大。在那里年仅24岁的亚历山大被誉为法老,称之为太阳神阿蒙之子。

彻底征服波斯

经过在埃及的修整,随后他率军返回亚洲,北上向波斯腹地进发,和大流士作总的清算。在阿贝拉会战,又称高加米拉会战中,亚历山大的4万步兵和7千骑兵,面对大流士御驾亲征召集的波斯帝国各部族倾国之兵。

普鲁塔克的古典著作《希腊罗马名人传》说波斯军100万,另一古历史学家阿里安则说是4万骑兵、100万步兵、200辆大镰刀战车、15头战象(早于汉尼拔对罗马的战争,在印度以外使用战象这是历史记载的第一次)。这些数字当然是大大夸张了的。真正的波斯军数字已经不可考,最保守的估计是20万步兵和4万5千骑兵。阿贝拉会战的结果是古老而庞大的波斯帝国一战崩溃,大流士逃出战场。

取得这场胜利之后,亚历山大率军进入巴比伦和波斯的两座都城:苏萨和波斯波利斯。亚历山大随后展开了他的长途奔袭,从波塞波利斯到埃克巴达那,然后再到拉伽,穿过里海门,经过长时间的急行军终于追上了敌人。波斯军为了防止国王大流士三世(并非大流士大帝)向亚历山大投降,大流士手下的军官把他们的国王暗杀了,时年为公元前330年。但是亚历山大击败了大流士的继承人柏萨斯,并将他斩首,经过三年奋战,攻克了整个伊朗东部地区,并继续向中亚推进。

东部行省战役

亚历山大进入了波斯帝国的东部行省,主要是巴克特里亚和索格地亚纳。在处死了当地的代表反叛的柏萨斯之后,却陷入了斯皮塔米尼斯领导的东部游击战中。斯皮塔米尼斯行踪诡秘,曾经率领一只游牧军队击败了亚历山大的一支别队,并且攻陷了亚历山大的一些堡垒。亚历山大了解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对其展开军事上的围捕,并且对当地的叛乱势力进行残酷的镇压。期间亚历山大还击败了西徐亚人的游牧骑兵,证明了弓骑兵的游牧战术对于他来说不是什么问题,西徐亚首领马上表示臣服。斯皮塔米尼斯与亚历山大周旋了一段时间后,终于被亚历山大指派埋伏在当地的部将科纳斯给完全的击溃,被当地人献出后被处死。

主要对手被消灭后亚历山大着手镇压各地的叛乱,在索格迪亚纳岩的战役中展现了他率领的部队的山地作战能力,俘虏了当地的贵族和反叛首领阿克雅提斯的家眷,并且一改其在此地区的残酷风格,接纳战俘,并且打算正式迎娶阿克雅提斯的女儿罗克珊娜。其父得知消息后,亲自上门投降,自此东方行省的战役彻底结束,前往印度的道路已经没有障碍。

远征印度

这时已经征服了整个波斯,本可以返回家园,重新筹划他的新领土。但是他征服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而是继续挥军进入印度。进军到印度河以东的海达佩斯河,和前来抗击的印度国王波拉斯夹河对峙,打了他四大会战的最后一战:海达斯佩斯会战,彻底击溃了波拉斯的军队。因为钦佩波拉斯的勇敢,也为了赢得当地人的拥护,亚历山大战后义释被俘的波拉斯,仍然让他作印度国王。尽管波拉斯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在战场上阵亡,波拉斯本人此后仍然对亚历山大死心塌地地效忠。此时亚历山大手下的军队已经厌战,亚历山大不得不停止远征,开始西归,途中他击败了不服从他的部落,还派人进行了一系列探险活动,包括查明印度河入海口,寻找波斯湾,并绘制海岸地形图,还想查清里海究竟是海还是湖,等等。

突然逝世

回波斯的第二年,亚历山大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他的帝国和军队进行改编,这是一次重大的改编。亚历山大从小就认为希腊民族代表了唯一真正的开化民族,而所有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民族。这当然是在整个希腊世界流行的观点,甚至亚里士多德也有这种看法。尽管亚历山大已经彻底打败了波斯军队,但是他逐渐认识到波斯人根本就不是野蛮人,他们与希腊人一样具有智慧和才能,一样值得尊敬。

因此他产生了融其帝国的两部分于一体的设想,由此创造了合二而一的希腊波斯民族共和王国,当然是他自己当最高统治者。据我们所知,他确实想让波斯人与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结成同等的伙伴。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他把大量的波斯部队编入自己的部队,还为此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东西方联合”宴会。在宴会上,几千名马其顿士兵同亚洲妇女正式结成夫妻。他自己虽然从前与一位亚洲公主结过婚,这次却娶个__利斯的女儿为妻。

显然亚历山大企图利用这支改编的军队再开展征服活动。我们知道他打算入侵阿拉伯,也许还有波斯帝国以北地区,也许打算再次入侵印度或征服罗马,迦太基和西地中海地区。不管他的算盘如何,结果进一步的征服活动都未能进行。公元前323年6月初,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突然因发热而病倒,十天后就死去了。其时还不满33岁。

长期以来其死因有不断的争议。大多数记载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的一次痛饮后,得了疟疾,除此之外伤寒也可能是另外一个凶手。还有理论认为他死于嚏根草中毒,密谋者可能包括他的妻子罗克珊娜,他的部将安提帕特以及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但是下毒的理论被如RobinLaneFox质疑,因为在古希腊缺乏长作用时间的毒。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在最新出版的2004年7月号《新型传染疾病》杂志里刊登了几篇论文,讨论了“亚历山大死于西尼罗河病毒”说法。

亚历山大并未留下帝位的合法继承者,与他最亲近的是一位昏弱无能的异母兄弟。传说,当他的朋友在他临死前要求他指定一位继承人时,他含糊说:“让最强者继承。”于是他死后,他的将领们企图瓜分这个帝国,引发一些年轻军官对这种安排的不满,继而发生一连串的战争,在这场斗争中,亚历山大的母亲、妻子和孩子都横遭杀身之祸。终于在公元前301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由三位胜利者(即托勒密、塞琉古、安提柯一世(独眼的))瓜分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开启了希腊化时代。除了马其顿本土和最远的印度以外,亚洲部份由部将塞琉古继承,这就是后世和罗马的庞培、克拉苏等人征战不休的塞琉古帝国。埃及由部将托勒密继承,这就是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直传到后世和凯撒结婚的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为止。

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前356年~前323年),又称马其顿帝国,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埃及,西并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其统治基本沿袭了波斯帝国的旧规,继承并改进了波斯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并行马其顿军事体系,按照马其顿方式组建陆海军。亚历山大死后,由部将发起的继承者战争连续不断,帝国终于四分五裂并陷入分崩离析中。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终于瓦解。

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征服希腊各邦。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历时十年,经过伊苏斯之战、高加米拉战役、吉达斯普河战役,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最终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人移民到了西亚,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西方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经这一途径,希腊和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亚历山大帝国。作战中,亚历山大正确选择战略方向,合理运用马其顿方阵战术,善于组织步兵与骑兵、陆军与海军协同作战,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并用等,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留下光辉一页。亚历山大东征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①在政治方面,东方的君主专制政治和希腊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结合;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希腊自治城市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

②在经济方面,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这种经济日后成为罗马奴隶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西方没有繁荣起来,东方始终是希腊化世界的中心。

③在文化方面,亚历山大的征服使东西方文化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冲撞和交融,这使得富于理性和逻辑的西方哲学与古代埃及、西亚丰富的数学、天文学知识相结合,使希腊化的自然科学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也相互影响。

④在思想方面,亚历山大帝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胸怀,希腊人从此走出狭小的城邦界限,而以全新的、平和的、世界主义的目光看待世界和别人。

人物评价

亚历山大是历史上富有戏剧性的人物之一,他的经历和个性一直是力量的源泉。有关他生涯的确凿事实十分富有戏剧性,有关他的名字就有许多种传说。他的志向显然是做一名不受时空间限制的最伟大的勇士,似乎也应该给予他这种称号。作为战士,他智勇双全;作为将军,他无与伦比。在11年的奋战中,他从未打过一次败仗。

他还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弟子。他珍爱荷马诗歌。他认识到了非希腊人不一定是野蛮人,这确实表现了他远比当时的大多数希腊思想家更具有远见卓识。但是,在其它方面,他却目光短浅。虽然他多次在战斗中冒过生命危险,但是却没有安排接班人,这是他死后马其顿帝国迅速瓦解的主要原因。

亚历山大是位颇受人喜爱的人,他对被击败的敌人经常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和慰藉。但另一方面,却极端的喜怒无常,有一次因酒后争端,他亲手杀死了他的亲密朋友、救命恩人克雷特斯,不知是因为生性易怒,还是饮酒后的原因,意识迷糊,杀害他人。


看过亚历山大大帝简介的人还看了:

1.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四大战役

3.亚历山大大帝的简介

4.亚历山大大帝是不是同性恋

5.亚历山大大帝是怎样死的

近代教育家何长工简介



  何长工是我党历史上最早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之一,曾在红军时期创办过红军大学,后长期领导抗日军政大学。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何长工人物简介

  何长工原名何坤,是我国出色的革命家、军事家、教育家,1922年在法国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回国后从事秘密工作。何长工曾经深受毛泽东器重,井冈山时期是他一生中最辉煌时刻。此外他还是我党历史上最早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之一,曾在红军时期创办过红军大学,后长期领导抗日军政大学。

  何长工人物生平

  革命早期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后任连党代表。同年9月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后上井冈山。

  1928年初曾被毛泽东派到王佐部队做政治工作。先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二团党代表、红四军三十二团党代表兼中共宁冈中心县委书记,农民自卫军总指挥,中共湘赣特委委员、前敌委员会。何长工也是朱毛会师的关键人物,他奉毛泽东之命到韶关寻找朱德部队。

  1929年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后,曾率赤卫军等坚持井冈山斗争。后任红五军五纵队党代表。

  1930年5月任红八军军长,8月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委员。参与开辟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攻打长沙的战斗。

  1931年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

  1932年3月任红五军团十三军政委。

  1933年10月任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

  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2月任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

  1934年9月奉中共中央指示,与潘汉年一起到寻邬筠门岭,与反蒋的广东军阀陈济棠的代表谈判,达成就地停战等五项秘密协议,后红军长征经过陈部防区时未遭堵截。长征初期他任军委纵队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遵义会议后任红九军团政委,曾与军团长罗炳辉率部在侧翼单独行动,担负掩护和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的任务。红九军团曾受到张国焘拉拢,这是后来何长工不再被毛泽东重用的重要原因。

  1936年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

  任职

  历任两延(延长、延川)河防司令员兼政委,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校长兼政委、总校教育长、副校长等职。

  任东北军政大学代校长。1947年起任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重工业部副部长、代部长,1952年任地质部副部长、中共党组书记(部长是李四光)。

  1975年10月任军政大学副校长。

  1977年12月任军事学院副院长。他是中共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2年9月至1985年9月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他还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7年12月29日在北京病逝。著有《难忘的岁月》

蒋介石侍卫俞济时简介



  俞济时,出生于一九零四年,曾是黄埔军校的学生,毕业后俞济时成为了蒋介石的侍卫之一。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俞济时人物简介

  俞济时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任蒋介石侍卫,两人都是浙江奉化人。俞济时与王耀武共创第74军,担任过蒋介石侍卫长、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总裁办公室总务主任、总统府第三局局长、国民政府参军处军务局长等职位;代表作有《时代新军人应有之修养》《孙子之战术战略思想采微》等。1949年后跟随蒋介石到了台湾,最终于1990年病逝台北。

  俞济时人物生平

  俞济时9岁入显承初级小学,继入锦溪高等小学,其间曾因目疾辍学。1921年去慈北鸣鹤场,任民信局信差4个月。翌年任福建浦城县政府庶务。

  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军校教导团见习,旋任排长、侦察队长,参加两次东征,由少尉升至少校。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师第九团团附、总司令部警卫团第二营中校营长等职。参加北伐。翌年任第一军第一师第四团上校团长。1928年参加兖州、大汉口战役。未几,改任国民政府警卫团少将团长。翌年起任警卫旅长兼代中央宪兵司令、警卫司令部司令兼第一旅旅长等职。1931年12月改任陆军第八十八师师长。

  1932年1月奉令率师参加凇沪战役,在庙行镇、蕴草浜一带抗击日军,因腹部中弹,返后方治疗。翌年1月任浙江省保安处长。1934年11月兼任浙赣皖闽边区“追剿纵队”司令,率部进攻边区革命根据地,阻击__等领导的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次年7月任陆军第五十八师师长。11月参加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36年1月授陆军中将。

  1937年8月升任第七十四军军长,率所部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转战于青浦、苏州、武进一带,继参加南京保卫战。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88师师长俞济时就致电蒋中正,主动请缨,要求前往上海增援。面对自己的亲信爱将的杀敌请求,蒋中正喜在心头,他回复说,贵师行动一听何部长命令,如果运沪作战,务希奋勇自强,以保荣誉。随着第五军成军,俞济时的88师归于张治中的辖制,挥师沪上。俞济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庙行血战,88师防线被突破,俞济时亲率部队,杀上阵前,腹部受了重伤,肠子穿孔。由此,俞济时也获得了国民革命军的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一枚。俞济时撰写的《“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经纬回忆》中,记录了88师伤亡的人数共计3219人,占到了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其中1091名勇士壮烈殉国,这个数字还不包括88师独立旅的伤亡情况。

  1938年5月参加河南砀山及兰封之战,同7月升第三十六军团军团长,调江西参战。1938年10月,在万家岭激战中,击溃日军一个旅团。11月中旬,兼任长沙株洲警备司令,处理长沙大火善后事宜。1939年1月任第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参加南昌会战。6月调任第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参加南浔路会战,三失高安而复三得。10月调任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1940年1月兼浙江省抗敌自卫团副总司令、代总司令职,8月兼浙东海防总指挥。翌年4月中旬,镇海、宁波、绍兴、海门、温州等地相继失陷。

  10月奉召赴重庆,派往仰光考察。1942年11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卫长。翌年兼侍从室第一处副主任,后兼代主任。11月随侍蒋介石赴埃及出席开罗会议。1944年8月入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一期受训。翌年3月任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兼任侍卫长及第一处代主任。5月专任侍卫长。11月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军务局长。1946年9月当选为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干事。翌年7月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 1948年1月享受陆军上将待遇,5月调任总统府第三局局长。1949年1月随蒋介石退居溪口,4月25日离开奉化,后去台湾。

  1949年8月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总务主任,仍任侍卫长职。翌年3月任“总统府”第二局局长及战略顾问。1951年卸侍卫长职。次年辞第二局局长职。1956年以后,任历届“总统府”国策顾问。1990年1月,病故台北。著有《时代新军人应有之修养》、《孙子之战术战略思想采微》及《八十虚度追忆》、《八六述怀》等。

  俞济时和蒋介石是什么关系

  据说俞济时是蒋介石的外甥。

  俞济时,出生于一九零四年,曾是黄埔军校的学生,毕业后俞济时成为了蒋介石的侍卫之一。正是因为俞济时成为了蒋介石的侍卫后,俞济时和蒋介石才有了更深的关系。

  俞济时与蒋介石的关系本就是领导与下级之间的关系,然而蒋介石对于俞济时的信任却十分多,可惜的是俞济时却因为一次偶然事件失去了蒋介石对自己的信任。


  看过蒋介石侍卫俞济时简介的人还看了:

1.如何用得意扬扬造句

2.王耀武人物平生简介

3.算无遗策的成语接龙大全

4.淞沪会战的作战经过有哪些

5.黄埔十大名将都有谁

6.保卫南京战役

张颂文的个人资料



  张颂文是目前国内最负盛名的表演老师,也是国内最擅长讲解和传授“方法演技”的表演指导。独特的教学课程能迅速提升演员的表演技巧!张颂文个人资料非常多非常火热,国柱小编特地整理了许多,一起来看看有没有需要的吧。觉得好的点32个赞哦!

  张颂文个人资料_张颂文资料介绍

  跳水王子田亮,优质偶像钟汉良,帅女郎李菲儿等均是张颂文的私人学生。担任众多明星的私人老师的张颂文因此被誉为“明星教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并曾留校任教多年的他,也是一名实力派的演员,在《不再让你孤单》《杨贵妃秘史》《春风沉醉的晚上》《乘龙怪婿》等影视剧中,都有着精彩的表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电影《幸福额度》、《黄金大劫案》等也是张颂文表演指导的作品。张颂文基本资料

  姓名: 张颂文

  籍贯: 广东韶关

  星座: 金牛

  生日: 5月10日

  血型: O

  身高: 175CM

  学历: 学士学位

  嗜好: 拍戏 潜水 摄影

  个性

  最喜欢的颜色:黑、白、蓝

  最喜爱的地方:韶关、 北京、好莱坞

  最喜爱的零食:鸡仔饼、陈皮梅

  最恐怖的经历: 拍摄时忘词

  最喜欢的宠物: 龟,猴,鲸鱼,狮子

  最喜欢的电影:大河之恋、海上钢琴师、铁达尼号

  最喜欢的电视:《黑冰》 《射雕英雄传》

  最喜欢的演员: 阿尔.帕西诺、布拉德.彼得、罗伯特.德尼罗

  最喜欢的书籍:《鲁滨逊漂流记》、 《金刚经》

  最喜欢的习惯:禅修

  职务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艺术研究所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测量师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荣誉会员

  ●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荣誉会员张颂文作品列表

  话剧

  《霸王别姬》饰演虞姬 获大学生戏剧节表演一等奖

  电视

  《电影学院的日子》 饰 张文群

  《阴 谋》 饰 张彻

  《乘龙怪婿I》 饰 贾发(右图)

  《北魏冯太后》 饰 王惠

  《霍元甲》 饰 农劲荪

  《乱世豪门》 饰 光绪帝

  《第二面》饰 马明心

  《兵圣》 饰 吴王夫差

  《杨贵妃秘史》 饰杨国忠

  《大厨》饰 黄英雄

  《女人帮》饰 王洪

  电影

  2012 《大上海滩》 饰演:包云龙

  导演:刘伟强 合作演员:周润发、洪金宝、吴镇宇、黄晓明、袁莉、袁泉

  2011 《魔力一点点》饰演: 魏建

  导演:杜鹏 合作演员:徐峥、张子枫、筷子兄弟

  2011《 哨声嘹亮》 饰演:海 归

  导演:王小帅 合作演员:高圆圆、汪峰、赵炳锐、李非

  2011《 高举爱》饰演:陈超

  导演: 邱礼涛 合作演员:杜汶泽、江若琳、恬妞

  2011 《第一大总统》饰演:叶举

  导演: 王才涛 合作演员: 周一围、韩庚、邱心志

  2011 《黄金大劫案》饰演:溥晓彤

  导演: 宁浩 合作演员: 雷佳音、陶虹、郭涛

  2011 《四大名捕》饰演:钱监

  导演: 陈嘉上 合作演员: 邓超、刘亦菲、郑中基、邹兆龙、黄秋生

  2010 《不再让你孤单》 饰演:朱天

  导演: 刘伟强 合作演员:舒淇、刘烨、黄秋生、田亮

  2010 《竞雄女侠秋瑾》饰演:周树强

  导演: 邱礼涛 合作演员: 黄奕、黄秋生、郑嘉颖、黄又南

  2010《 花》饰演:顶一

  导演: 娄烨 合作演员: Tahar Rahim、corinne yam

  2009《 精武风云》 助手文

  导演:刘伟强 合作演员: 舒淇、甄子丹、黄秋生、霍思燕、余文乐、黄渤

  2008《 春风沉醉的晚上》饰演:韩明

  导演: 娄烨 合作演员:秦昊、谭卓、陈思成

  2007 《别吵了》饰演:小麦

  导演: 杜鹏 合作演员:黄磊、齐中阳

  2006 《玩笑》饰演:小李

  导演: 杜鹏 合作演员: 爱乐团:徐立、王超

  2003《火锅》 饰演:张大明

  导演:杜鹏 合作演员:刘烨、杜建桥

  广告

  振兴教育(公益)

  科健手机

  中脉蜂灵 导演:齐虹

  中国移动 导演:孙周

  苏格兰威士忌酒 导演:彭文淳

  双鹤药业暖胃舒 导演:孙凡

  
除了“张颂文个人资料”,其他人还看过:

1.萧全的个人资料

2.关于国庆的资料

3.孙子涵的个人资料

4.关于适合个人的资料说说

5.杨颖的个人资料介绍大全

毛泽东的儿子毛岸红简介



  毛岸红小名毛毛,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第二个孩子,毛泽东的第五个孩子。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毛岸红人物简介

  毛岸红小名毛毛,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第二个孩子,毛泽东的第五个孩子,毛毛生得端端正正,眼睛挺大,毛泽东非常喜欢他。长征开始后,毛泽东与贺子珍将毛岸红交给毛泽覃、贺怡夫妇抚养,毛泽覃牺牲后毛毛也下落不明。毛泽东、贺子珍等人从未放弃寻找毛岸红,且后来找到的朱道来,贺子珍认为可能就是毛岸红,但最终毛泽东没有认朱道来。

  毛岸红人物生平

  1932年出生在长汀福音医院。当时贺子珍正得疟疾,医生怕影响孩子的健康,不让她喂奶,毛泽东便给孩子找了个奶妈。奶妈是江西人,当地的江西人好把小孩子叫毛毛,毛泽东与贺子珍也就跟着奶妈称毛岸红为小毛毛了。小毛毛生得端端正正,眼睛挺大,毛泽东非常喜欢他,每次来医院,都要从奶妈手里把小毛毛抱过来,又是亲,又是摸。有时孩子睡熟了,他就把孩子放在贺子珍身边,静静地凝视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时,毛毛已经两岁多了,呀呀学语,正讨人喜欢。毛泽东每次出门,到了傍晚,小毛毛都要站在门口,倚门而待,等爸爸回来。

  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和贺子珍商定把孩子交给留下来坚持游击活动的弟弟毛泽覃和弟媳贺怡。临行前,贺子珍从邻居那里要来些棉花,把自己的一件灰布军装剪开来,一针一线地给儿子缝制了一件小棉袍……瑞金和中央苏区落入敌人之手后,毛泽覃恐怕走漏消息,小毛毛会遭不测,就把他秘密转移到瑞金一个警卫员的家里。之后毛泽覃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小毛毛从此下落不明。

  毛岸红悲惨的认祖归宗路

  1934年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和贺子珍商定把他们的孩子毛岸红(小名毛毛)交给留下来坚持游击活动的弟弟毛泽覃。瑞金和中央苏区落入敌人之手后,毛泽覃恐怕走漏消息,毛毛会遭遇不测,就把他秘密转移到瑞金的一个警卫员家里。之后,毛泽覃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毛毛从此下落不明。

  1953年3月,江西省省长邵式平,接到中央组织部部长安子文的加急电报:1934年10月,中央苏区有一些领导干部在长征前夕,将他们的子女寄养在瑞金等地的群众家里,现在中央委托江西省帮助寻找这些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孩子,特别要找到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孩子毛毛。邵式平接电后立即专门安排省民政厅干部王家珍负责这项工作。经过王家珍四处打听得知,毛毛很可能被寄养在朱坊村的朱盛苔家里。

  是霍小青还是毛岸红?

  1953年,王家珍到朱坊村找到了朱盛苔及其妻子黄月英。这对夫妇马上肯定了自己就是红军后代的养父母,并把这个孩子长大后的照片拿给了王家珍看,王发现确实与毛泽东有几分相似。据朱姓夫妻俩回忆,1934年农历九月的一天,红军的大部队已经离开瑞金,几个红军干部把这个孩子寄养在朱盛苔家里,为了避人耳目,朱盛苔给孩子取名“道来”,意思为从半道上检来的,朱道来从此便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但是,两个月前,一个从南京来的中年妇女,名叫朱月倩,持了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的介绍信,找到朱盛苔家,说是来接儿子的。朱月倩的丈夫叫霍步青,当年是中央派到苏区的巡视员,1933年在福建省建宁县牺牲。他们的孩子霍小青也留在瑞金。这次是瑞金的民政部门把她带到了朱盛苔家,当她见到朱道来后,一口认定就是她的儿子,朱盛苔夫妇也只好让她把朱道来带走了。

  一件袄衫辨出身份

  王家珍回到瑞金,急忙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了情况,中组部很快要求王家珍和黄月英赴南京,把朱道来接到上海贺子珍处,让贺子珍亲自辨认。1953年6月中旬的一天,王家珍、黄月英、朱道来三人来到上海贺子珍家中。

  当朱道来站在贺子珍面前时,贺子珍仔细地端详了许久,禁不住用颤抖得走了样的声音自语道:“是毛毛,这就是我的毛毛!”让贺子珍再次在心头激起感情浪潮的,是当王家珍从黄月英的提包里拿出了一件小袄衫。黄月英说:“这是孩子被送来时就穿在身上的衣服。”贺子珍接过袄衫,立即唤起了心中的记忆,这一件袄衫是她20年前为毛毛缝制的,这是证明毛毛是自己亲生骨肉的最好物件。

  找到了毛毛的消息,在上海的有关范围传开了。接连几天,饶漱石、陈毅也来了,他们在见到了朱道来后,都觉得不会有错。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为了防止出差错,提出应该带毛毛的医院验血,检验的结果证明朱道就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儿子毛毛。

  找到了毛泽东的儿子毛毛,是一件不小的事情,朱道来在贺子珍处的有关情况,都及时的报告了北京。半个多月后,中央组织部通知毛毛去北京。第二天,朱道来等人被安排在中组部招待所。毛毛的到来,让不少中央领导知道并予以关注。首先是周恩来到招待所看望,接着来的有朱德、董必武、邓颖超、帅孟奇等在中央苏区战斗过的老同志。大家都觉得朱道来的长相的确很像毛泽东,应该不会错。

  1934年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和贺子珍商定把他们的孩子毛岸红(小名毛毛)交给留下来坚持游击活动的弟弟毛泽覃。瑞金和中央苏区落入敌人之手后,毛泽覃恐怕走漏消息,毛毛会遭遇不测,就把他秘密转移到瑞金的一个警卫员家里。之后,毛泽覃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毛毛从此下落不明。

  1953年3月,江西省省长邵式平,接到中央组织部部长安子文的加急电报:1934年10月,中央苏区有一些领导干部在长征前夕,将他们的子女寄养在瑞金等地的群众家里,现在中央委托江西省帮助寻找这些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孩子,特别要找到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孩子毛毛。邵式平接电后立即专门安排省民政厅干部王家珍负责这项工作。经过王家珍四处打听得知,毛毛很可能被寄养在朱坊村的朱盛苔家里。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从南京赶过来的朱月倩,导致了毛毛“定论”的流产。朱月倩在得知北京方面的有关情况后,赶到了中组部招待所,大哭大闹,说朱道来是她的孩子,不许别人夺走,并且扬言要自寻短见。

  朱月倩的哭闹,自然要报告的毛泽东那里,毛泽东得知此事后竟然说道:“不要说这件事了,管他是哪个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后代,把他交给人民,交给组织吧。”毛泽东一锤定音,“确认”的事就此作罢。朱月倩自然也领不走朱道来,朱道来便被送到了帅孟奇家里。

  不该发生的悲剧

  自从1953年7月在北京与朱道来分手后,江西省的民政干部王家珍始终与朱道来保持书信联系。王家珍从其后的通信中得知,朱道来在多年的9月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插班读书。1957年考取了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个国防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再其后,他们的通信越来越少,以至于到““””后完全中断了联系。

  在无法打听到有关朱道来消息的情况下,王家珍于1974年专程来到瑞金朱坊村,向朱家打听朱道来的下落。黄月英告诉王家珍的却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实:“1966年下半年,“”的武斗已经开始,朱道来在南京被打死了!至于被什么人打死的?她也无从得知。”最后,老人心情沉痛的说:“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让他到北京认父母了,就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总能留下一条命吧!”

  至于后来坊间传说,因为朱道来是贺子珍与毛泽东的儿子,当时北京的中央“”领导小组的有关人,通过当时的造反派,让这个艰难认祖归宗而姓名都没有改成的小伙子死于非命。笔者无从考证传说的真实性。只是把传说再说一遍而已……

  毛岸红子女

  解放前夕,贺怡曾四处奔波寻找毛毛,不幸因车祸遇难,毛泽东就说不要找了,让他留在民间,因此,找寻毛岸红就停止了。

  所以毛岸红的后人尚不知晓。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