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历史英雄作文500字(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祖国作出巨大牺牲的革命先辈)

由网友()分享简介: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历史英雄作文500字
历史,我们不能忘政治课上,老师突然让大家背史年简表,大家支吾了半天,谁也不...


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历史英雄作文500字

历史,我们不能忘政治课上,老师突然让大家背史年简表,大家支吾了半天,谁也不敢举手。说实话,史年简表我也背不出来,什么夏商周,元明清啦,都因为那些朝代离我们太遥远,所以它们的顺序也不记得了。最后老师抽了一位口中正在比划的男同学,他在众同学的帮助之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算是勉强把朝代背了出来。 老师此举不得不让我们好好反思。作为一个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但却不知道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这真是丢人。有人说,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今天的我们无法记住历史,那么,我们就无法为后人创造辉煌的历史,历史如人的脸,人连脸都不顾了,那他又如何苟且在这世上呢?民族可以被侵略肉体,但他们只要记住历史,记住自己的祖国,就有奋起反抗的动力。试想,有一天,若我们的祖国沦陷了,敌人冷笑地对我们说:“哼,你们还说自己是中国人呢,你们对四书五经了解多少?”“。。。。。。”“三字经你会背吗?”“人之初,性本。。。——我——我忘了”“哈,你们连国家的历史都不知道,整天盲目崇拜日本天皇,剑客。难怪你们会变成亡国奴呢!”真到那个时候,我们百口莫辩。 曾经,有一家电视台的记者为了调查初中生怎样看待历史,特别对14岁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问到中日时,虽然调查显示初中生对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表示反感,但说不出具体的缘由,当问道“你知道日本中国人民从什么时候正式抗战。”及“你知道日本什么时候正式投降?”等诸如此类简单而又关键的问题时,竟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答对! 这使我们震惊,虽然他们还未学到这一些,但有必要有责任了解这段历史。从中也表明,我们只是在家长的言行及舆论的报道中隐隐约约了解了这段历史,具体的过程怎样,却不清楚。我们不清楚我们为什么要恨他,甚至把他们在祖国犯下的滔天大罪视为英勇。联想起以前在观看《南京大屠杀》时,女同学看到血腥的场面是捂头尖叫,只有害怕,没有愤怒;而男同学看了之后似乎刺激了感观,竟不知羞耻得叫着:“再多来点杀人的镜头!”“真爽”。令人痛心的下一代,竟对发生在同胞身上的不幸麻木不仁,让人瞠目结舌。让年轻一代了解历史,刻不容缓!历史是中华民族不息向上的动力,是走向成功的基石,是骄傲者的警钟。 也有人会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只要更好把握现在。这么说,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历史使人明理,我们只有吸取前人的教训,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连古人都如此看中历史,更何况我们呢?



年龄大一点的都有历史历史会不会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怎么才能让他忘记历史

我觉得历史是不会阻碍人们前进的步伐的,所以不用忘记。但是年龄大一点的人见到的学到的比我们年轻人多的多,就像一瓶水快装满了一样,年龄大的人的诸多观念已经无法改变......所以阻碍我们的前进、发展是必然的。



中国历史上有那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故事

1.陆秀夫,(1236—1279)南宋抗元名臣。汉族,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属江苏建湖)人。宋理宗宝佑进士。初为李庭芝幕僚,后官礼部侍郎等职。临安失守后至福州,与张世杰等立赵昰为帝。赵昰死,又拥赵昺,奉皇帝居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任左宰相,继续组织抗元。祥兴二年(1279年)崖山海战为元军所败,负赵昺投海自杀。有《陆忠烈公遗集》。

2.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祖籍大兴,祥符人。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史可法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明福王(弘光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尸体不知下落。

3.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有林农的《甲午风云》、《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4.岳飞,抗金名将,眼看就要实现自己恢复河山的理想,却被宋高宗和秦桧联手以13道金牌招回,百姓含泪挽留,岳飞含泪说:“我不能违抗皇帝命令啊。”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在杭州风波亭,同时被害的还有他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

5.南宋在厓山灭亡后,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软禁在会同馆,决心劝降文天祥。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进行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于是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兵马司的牢房。文天祥入狱十几天,狱卒才给他松了手缚:又过了半月,才给他褪下木枷。


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甚么话可说?”

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惧,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我也不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天祥




中国历史上有那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故事?

1、屈原。他确实曾“竭忠诚以事君”(《惜诵》),但这并非是出自狭隘的“忠君”思想,而是出于痛切的“郁郁忧思”,“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欲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抽思》)。他热望以“内美”的高洁情怀“与为美政”,拯救处于船破浪险、巢危风急中的楚国,重现远古的“大同盛世”。然而,“九折臂而成医”(《惜诵》),楚王“变黑以为白,倒上以为下”(《怀沙》)的暴虐统治,终于造成了“民离散而相失”(《哀郢》)的悲惨后果,从而使屈原的思想也发生了从“恐皇舆之败绩”到“悔相道之不察”(《离骚》)的根本变化。他发出愤怒的责问:“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哀郢》),甚至把楚王轻蔑地称作“南夷”(见《怀沙》),还大胆地歌颂了楚国的叛逆伍子胥(见《涉江》),鲜明地表达了对人间帝王、天国主宰的彻底否定和对君主专制的深深憎恶。可见,作为与楚国共存亡的伟大爱国者,屈原所真正关心的是楚国人民的祸福,而非楚王朝的存亡绝续。

2、岳飞,抗金名将,眼看就要实现自己恢复河山的理想,却被宋高宗和秦桧联手以13道金牌招回,百姓含泪挽留,岳飞含泪说:“我不能违抗皇帝命令啊。”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在杭州风波亭,同时被害的还有他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

2、文天祥,反抗元朝的南宋丞相。被捕后始终不屈,忽必烈亲自招降四次始终无果,最后只得下令处斩,就义时年仅47岁。

3、陆秀夫,(1236—1279)南宋抗元名臣。汉族,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属江苏建湖)人。宋理宗宝佑进士。初为李庭芝幕僚,后官礼部侍郎等职。临安失守后至福州,与张世杰等立赵昰为帝。赵昰死,又拥赵昺,奉皇帝居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任左宰相,继续组织抗元。祥兴二年(1279年)崖山海战为元军所败,负赵昺投海自杀。有《陆忠烈公遗集》。

4、明末清初三大爱国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他们都曾在忠君爱国的旗帜下同清兵作过殊死战斗,而且后来都终生未与清廷合作。不过,从他们的思想理论看,“忠君”只不过是为匡世济民不能不举起的旗帜,而并不是要“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明夷待访录》)。

在王夫之看来,君主一姓之兴亡,不过是“一人之正义”;“生民之生死”高于一姓之私,是“一时之大义”;而整个民族的兴亡,则是“古今之通义”。

顾炎武系统地阐释了他的爱国主义观:“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也就是说,保存一姓的尊荣,乃是朝廷的事情,而使国家勿为外族所乘,以免造成“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的历史性倒退,则是全民族每个成员皆应有的责任。

5、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女英雄有那些啊?她们又有什么事迹?

1、秦良玉

秦良玉,忠州人。胆智过人,擅长骑射,又擅长作文章,姿态风度娴静文雅。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所领军队号称“白杆兵”,远近闻名。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陷武昌,处死楚王朱华奎,率兵再次进犯四川,秦良玉上呈全四川形势给巡抚陈士奇,建议派兵守十三个关隘,但陈士奇不用,秦良玉又找巡按刘之勃,刘之勃同意秦良玉的计策,但是却无兵可派。

2、梁红玉

梁红玉,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

3、武则天

武则天,自名武曌,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武则天酷爱诗歌乐舞,称帝后,她御撰了大量雅乐作品,如《唐明堂乐章》、《唐大飨拜洛乐章》等,对唐代音乐文化的繁盛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开始启用酷吏。为巩固统治,武则天使用严酷手段。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称帝第二年,武则天便用两大酷吏之一的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吏周兴;至万岁通天二年,杀死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

4、穆桂英

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穆桂英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

穆桂英与佘赛花有许多共同点。佘赛花是因为打败了杨继业,杨宗保也是穆桂英的手下败将;她们俩人的武功也都比自己丈夫的高。穆桂英比佘赛花高出一筹的是战术。

5、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

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此外,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良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红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昭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穆桂英



我们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货币主要有那些

1、 最早的货币:天然海贝。
2、 金属货币:铜仿贝与钱镈(布)(黄帝后期黄河中下游开始充当等价物)。
3、 西周时期的货币。
金属货币广泛使用:
a、铜贝与铜块;
b、钱与布在关洛三晋地区正完成向金属货币的转化 。
4、 春秋时期的货币
空首布:流通于关洛三晋地区,“周、郑、晋、卫”主要为平尖空首布 。
刀化(货):流通于东方齐国,模仿一种生产工具。
蚁鼻钱:流通于南方楚国的铜仿贝。
5、圜钱:圆钱圆孔、圆钱方孔。
三晋及周布币区的圜钱
秦圜钱:以两为单位,一两钱圆形圆孔无廓,半两钱圆形方孔。
6、 战国时期黄金的流通
战国黄金流通以斤、益为单位,以南斤为主。
7、秦朝时期的货币
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8、 西汉时期的货币
三铢钱、四铢钱、五铢钱、皮币、白金币 。
9、 东汉时期的货币
铁钱:公元30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造铁钱,历史上第一次用铁作币材。
五铢钱:公元40年,光武帝从马援建议恢复五铢钱 。
10、王莽时期的货币
二年:错刀、契刀、大泉。
六年:废错刀、契刀、五铢钱发行小泉代替五铢钱,流通大五物: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
六名:金贷、银贷、泉贷、布贷、龟贷、贝贷。
二十八品
11、汉代的货币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仍是法定货币单位,单位由镒改斤,1斤=10000钱 。
汉武帝时期模仿麒麟马蹄有麟趾金(圆)和马蹄金(椭圆)。
西汉时期主要用于赏赐和馈赠,王莽时将黄金收归国有,东汉以后黄金减少,赏赐用丝绸、布帛、铜钱。
12、三国两晋的货币
魏:曾以谷帛相交易,也曾恢复五铢钱的流通;
蜀:直百钱;
吴:大泉五百、大泉当千。
两晋:未铸新钱,西晋主要沿用汉魏之五铢及各种古钱,东晋元帝渡江后主要沿用孙吴地区流通的旧钱。
十六国:河西凉州刺史张轨恢复五铢钱,汉兴钱为我国最早的年号钱。
13、南北朝时期的货币
刘宋:四铢钱;
南齐、萧梁:第一次大量铸铁钱,曾铸铜钱、五铢钱、短百;
陈:大贷六珠;
北魏:太和五铢、永安五铢;
东魏:沿永安五铢;
北齐:常平五铢;
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
南北朝之末:冀州之北民间以绢布交易,五岭以南则以盐米布交易。
14、隋唐时期的货币
隋文帝铸统一的标准五铢钱成为境内流通中统一的货币!
唐法定货币流通制度时钱帛兼行
武德四年废五铢铸开元通宝钱,规定了成色标准脱离量名钱体系,以重量作为钱币的名称。
15、唐末五代的货币
会昌开元钱(背面有文字的开元通宝钱,后来各州都将州名铸在钱的背面)。
五代十国总体比较混乱,周世宗铸周元天宝为铸钱最多的一次。
白银开始进入流通(铜钱减少,绢帛较小的可行性,白银逐渐进入流通),但在唐代主要作为器饰或财富收藏(银饼、银铤)、贿赂、谢礼、军费供应、地方进献,五代十国之后公私蓄积白银的风气逐渐形成。岭南道、江西道产银最多。
16、两宋时期的货币
宋代的年号钱:在通宝钱规定之外,加上皇帝的年号。北宋初发行的货币为宋元通宝与开元通宝无差别,之后还有太平通宝、淳化通宝,历代皇帝每次改元都会重铸新的年号钱。文字都是通宝、重宝、元宝等但是字体有所变化,真、草、隶、篆、行都有。
北宋铜钱区:开封府、京东西、河北、淮南、江南、两浙、福建、广东西等地。
北宋铁钱区:四川
北宋铁钱并用区:陕西、河东
南宋铜钱区:东南、
南宋铁钱区:两淮、京西、湖北
南宋铁钱并用区:荆门,汉中等地
交子:完全可兑现的信用凭证,只能在四川使用。
钱引:不用作货币,只用来兑换,可以在四川之外使用(宋徽宗改交子为钱)
南宋会子:最初在东南地区民间发行,后来政|府设立会子库,完全仿照川引的方法发行会引。
地方性货币:淮交、湖会、川引、银会子。
17.元代的货币
中统钞时期:奠定元纸币制度的基础,元朝不铸铜钱。中统元宝交钞以丝为本钱以贯、文为单位 。
至元钞时期:元朝最重要的货币,与中统钞并行流通。
至正钞时期:元代在制度上严禁白银流通,但在民间已有不少使用,纸币与白银相联系。
18、明清时期的货币
大明宝钞:钞面以 来计,发钞没有准备金,允许人民持金银换大明宝钞,支付有限制,旧钞可换新钞;1481年纸币崩溃,1581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19、近代的货币
铜铸币从制钱到铜元
银币从银两到银元(流入中国最早的外国银元是西班牙银元,光绪十三年张之洞奏请在广东设局铸造银元,光绪十六年正式批准开铸)。



历史上那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至少举两个例子,并简述他们的事迹

一、文天祥(1236—1283)

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宝佑四年)中进士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

1275年,元军进边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人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无军营谈判,被扣留。

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生赵呈为帝,坚持抗元。

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无形势大力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人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二、岳飞

岳飞幼年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透过在他的背上刺“尽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 1126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

1134年(绍兴四年) ,岳飞首次伐金,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1136年(绍兴六年)再次北伐,占伊阳、洛阳,后因孤军作战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飞在这次北伐中壮志未酬,写下《满江红》。

1140年(绍兴十年)春,金兀术南侵,岳飞出兵大破金兵,收复郑州、洛阳,兵临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南20公里),直迫金国首府汴京。岳家军士气高昂,高喊“直捣黄龙”。

主和派秦桧向宋高宗献计,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岳飞退兵前,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干坤世界,无由再复!” 结果岳飞的北伐因为政治原因而失败。

之后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由于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最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被赐死。

三、夏完淳(1631-1647)

南明诗人,少年才子,民族英雄。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才情早熟,5岁知五经,7岁能诗文,14岁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

父兵败自杀后,任鲁王中书舍人,太湖吴易军事参谋,不懈为抗清奔走。被捕后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四、林则徐

林则徐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1188吨。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五、于谦

于谦(1398.5.13-1457.2.16),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正统十四年召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为明景泰帝。

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太上皇得归。天顺元年谦以“谋逆”罪被冤杀。



我们说女子“半边天”,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角色分工发生了那些变化?当代“巾帼英雄”有那些?

第一,现代女子身处高位的很多。比如CEO,比如国家领袖。
第二,受教育程度,现代女子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以前多数女子是不允许进学堂的,现在有多少女博士?
第三,古代女子不抛头露面,但现在传媒中女性的比例明显升高。

当代巾帼英雄:邓亚萍,董明珠,翁帆



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不能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这句话什么意思?

其他回答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句话的正解如下:
黑格尔曾经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说:经验和历史所昭示我们的,却是各民族和各政府没有从历史方面学到什么,也没有依据历史上演绎出来的法则行事。
黑格尔之所以这么说,不是因为所有政府都不积极吸取历史教训。恰恰相反,人们,尤其是政治家们,非常重视从历史中反思和吸取教训。但是,历史背景是会发生变化的。历史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或一成不变的,在遇到不同背景的条件下,人们从历史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将不能发挥多大作用,甚至不能使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改革容易激起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抗,因此每一位改革者都在设计改革时尽量不得罪人或者少得罪人,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他们只考虑到先前改革中被得罪的阶层,而忽略了其他阶层,导致自己的改革得罪的其他阶层,又或者是改革时又出现了新的阶层,而新型阶层的利益被践踏。
同时,你处在相同的位置,盲目使用对历史借鉴的经验,也会发现毫无用处,因为历史背景不一样了。而这样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让人感觉到你没有吸取任何教训。
因此,人们将黑格尔的句子总结成了一句精辟的语句: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1.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中国曾经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

1.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中国曾经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犯下了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拖着沉重的步伐经过了70年。我们又怎能忘却,70年前的那一天,可恶的日本人,在中国烧杀抢掠。三十五万无辜的南京老百姓们,在短短一周内,消失不见。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860年10月6日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城,闯进了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这是作为中国子民一辈子的耻辱。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2.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更不能被分裂侵占。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