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名家邓铁涛的养生之道_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养生经

由网友(↗潮流.麒尐)分享简介:邓铁涛老先生年过70仍然耳聪目明,是中医的大家,多年来精心研究中医的精髓,不仅在学术上成就非凡,通过这么多年的医学研究,导语:俗话说:“自古名医多长寿”。很多“国医大师”年至耄耋,精神不老,足见养生有道。其共同的体会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序,适度锻炼,动静结合,心胸开阔。希望“国医”邓铁涛的养生经验,能让更多人走进健康的...



医学名家邓铁涛的养生之道

邓铁涛老先生年过70仍然耳聪目明,是中医的大家,多年来精心研究中医的精髓,不仅在学术上成就非凡,通过这么多年的医学研究,自己也总结出了一套养生大法:

中医强调养生必先养心,养心是保持脏腑功能健康运行的基础,由于“心主神明”,故调神即养心。心胸豁达少动怒 所谓“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调节七情要逐步做到心胸豁达,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样才能保持内心平静。我一生较乐观,爱开玩笑,也很少动怒。

学会打坐去杂念 即通过静坐、入定、冥想等方法使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打坐的要点是:双腿交叉盘坐,上身自然放松,头位正直,自然闭目,含胸拔背,两手置于腹前,相互轻握,也可双手自然垂放于两腿上,上半身稍向前倾。舌尖轻抵上腭,自然闭口。坐正后,全身放松。不加意念,约50次呼吸即可。晨起、入睡前或在旅途中都可用此法助安神。

寄寓书法让心静,多年的书法练习,让我一提起毛笔,便能很快让心情安定下来,甚至达到“入静”的状态。当然,琴、棋、画等也有此等功效。

热水浴足助睡眠 调养心神,必须注重睡眠质量;要想睡眠质量高,必须坚持作息规律。为保证高质量睡眠,我喜欢用温热水浴足,同时用双手按摩、揉搓脚背及脚心。

常吃瓜果益处多 我比较喜欢吃橙子与榴莲,夏天则适当吃些苦瓜。研究表明,经常吃橙子的人,猝死发生率较一般人低;榴莲则具有温养心肾的作用,若吃后有上火感觉,可进食适量山竹以解其温热;夏天适当吃苦瓜则可以清心火。

看过了邓老的养生大法,我们从中也能学习到很多,除了日常作息规律之外,内心的调养也很重要,足浴,吃当季水果,培养自己的兴趣等等,这些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可以去借鉴,去应用,愿大家都能健康长寿。



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养生经

 

导语:俗话说:“自古名医多长寿”。很多“国医大师”年至耄耋,精神不老,足见养生有道。其共同的体会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序,适度锻炼,动静结合,心胸开阔。希望“国医”邓铁涛的养生经验,能让更多人走进健康的殿堂。

 

中医强调养生必先养心,养心是保持脏腑功能健康运行的基础,如果心不处于正常状态,血脉闭塞不通,便会影响各个脏腑的功能,且损伤形体,达不到养生长寿之目的。由于“心主神明”,故调神即养心。中医养神强调的是“静养”,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安宁。

 

 

心胸豁达少动怒

所谓“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调节七情要逐步做到心胸豁达,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样才能保持内心平静。邓老一生较乐观,爱开玩笑,也很少动怒,“发怒是对自己的惩罚”。

 

学会打坐去杂念

即通过静坐、入定、冥想等方法使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打坐的要点是:双腿交叉盘坐,上身自然放松,头位正直,自然闭目,含胸拔背,两手置于腹前相互轻握,也可双手自然垂放于两腿上,上半身稍向前倾。舌尖轻抵上腭,自然闭口。坐正后,全身放松。不加意念,约50次呼吸即可。晨起、入睡前或在旅途奔波中都可用此法助安神。练太极拳与八段锦也能使心境平和。



胆道排石汤的功效与作用

季节的交替容易引发一些疾病,让人心情很低落。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中药方剂有益健康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方剂胆道排石汤。

【处方】
金钱草3克 茵陈 郁金各15克 枳壳木香各9克 生大黄6~9克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主胆道结石属于湿热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处方】
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
利胆排石,益脾止痛。主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邓铁涛方

【处方】
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
清热,疏肝,理气,通里。主肝郁气滞,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肖银昌方

看了上面对胆道排石汤的介绍我们知道,养生是现在很多人喜爱做的一件事情,养生对身体的帮助比较大,养生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自身的体质状况来选择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养生四法-国医大师的绝招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品的逐渐提高,更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更注重精神的升华,于此同时养生国医大师也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了,他们从实践中总结养生之道,各有各的绝招独特之处,分别从“心养,食养,体养,药样,四个养生之法向我们阐述大师们眼中的养生之道。

 

1.心养

 

心养(包括德养)是国医大师们最为重视的养生方法,是指通过保持平和的心态、培养高尚的情操来取得延年益寿效果的一种养生方法。在《黄帝内经》中,古代医家就提出了"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心养法则,并将其列为养生防病的第一要务。对此,国医大师邓铁涛的诠释是:"养生必先养德,大德方得其寿。养生必重养心,心宽方能体健".国医大师王玉川也倡导"静以养神,淡泊名利,修德润身"的养生观点。这都是大师们在一生历练中得出的心养之法。

 

2.食养

 

食养是一种最基本的养生方法。人的身体健康与否,完全取决于气血、津液和精血是否充实。而这些物质都是通过机体对食物的受纳、生化、吸收和利用而产生的。因此,人们若要健康长寿,必须重视调整饮食结构,并采取正确的食养方法。对此,国医大师程莘农指出,人们应"合五味,宜清淡,日本人长寿的奥秘吃暖食".国医大师路志正指出,中老年人应该"重视调养脾胃,每日饮茶三杯。上午饮绿茶,下午饮乌龙茶,晚上饮普洱茶".国医大师李振华在介绍自己的食养方法时说:日常饮食应"有节、定时、定量、定性".国医大师颜正华指出,在饮食方面应做到"七分饱,防肥胖,不吸烟,慎饮酒".国医大师王绵之则主张,在进餐时应细嚼慢咽,并切忌暴饮暴食。

#p#副标题#e#

3.体养

 

体养是指人们应经常参加能使人保持身心健康的各种文体活动。在体养方面,国医大师任继学力倡"漫步四季,因时而动"的原则。国医大师苏荣扎布则倡导"搓脸、转睛、叩齿、挺腹、(打)太极拳"的锻炼方法。国医大师张琪十分重视每日早晨进行光浴、气浴、风浴的"三浴养生法".此外,国医大师贺普仁自创的经络引导养生法"六步功"也是极具特点的体养方法。

 

4.药养

 

药养强调的是用药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国医大师们认为,除了在患病时应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外,人们在平时服用一些补益类中药也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国医大师们在为别人治病的同时,也为自己量身定制了一些药养的方法。在平时,国医大师朱良春经常服用六味地黄丸,他认为此药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国医大师李辅仁认为,保持上下通畅是防病强身的不二法门,因此常服用一些可通利大便的药物。国医大师张学文在每天早晨上班前都要喝一杯自制的菊花麦冬枸杞茶。他认为此茶具有养精提神、护卫人体正气的作用。

 

养生之道要摆出平和的心态,培养高尚的情操,要重视调整自身的饮食习惯,采用正确的饮食方法,参与保持身心健康的国医文体活动,以及平时服务一些补益的重要,无论内在的还是外在的融合于一体,尽显国医大师养生之道的精湛。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