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溧高速公路(常州至溧阳的高速公路)

由网友(牵手斑马线┋)分享简介:常溧低速私路总投资二五.六一亿元,齐少三八.三私里,此中常州标的目的低速收支嘴位于武入区(武入段为单向六零零多米的引桥),金坛段一六.五私里,溧阴段二一.八私里。门路设计车速每一小时一二零私里,修成后将大大缩短常州至溧阴的行车时间。中文名常溧低速私路外文名Changzhou-Liyang Expressway线路少度三八.三...

常溧高速公路总投资25.61亿元,全长38.3公里,其中常州方向高速出入口位于武进区(武进段为双向600多米的引桥),金坛段16.5公里,溧阳段21.8公里。道路设计车速每小时120公里,建成后将大大缩短常州至溧阳的行车时间。

中文名

常溧高速公路

外文名

Changzhou-Liyang Expressway

路线长度

38.3公里

投用时间

2015年9月26日

投资成本

25.61亿元

出口个数

5个(不算起点和终点)

高速走向

常州至溧阳

起点

常州

终点

常州市溧阳市新昌枢纽

管理机构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车速每小时

120公里

编号

苏高速S85

高速公路走向

常溧高速获2016年度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

常溧的走向是:从沿江高速嘉泽互通上常溧高速,到前马枢纽接扬溧高速,其中,常溧高速段38.4公里,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

常溧高速公路纵贯武进、金坛、溧阳,串起沪宁、沿江、宁杭等多条高速,成为连接南北、辐射东西的“黄金纽带”,开创了常州市市到辖市(区)高速公路直达的新历史。由此,常州市范围内真正形成了一小时都市圈、一小时经济圈、一小时旅游圈。

正式奠基

2010年12月27日,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奠基仪式在溧阳上黄镇如期举行,这标志着常溧高速公路的建设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届时,从高速公路开车去溧阳将缩短近半小时车程。

目前,常州和溧阳之间的主要通道是239省道,由于地理位置、本身设计“先天”不足,加上沿线村庄聚集,行人、非机动车横穿马路的现象突出,该路段交通事故频发,导致车辆运行速度较慢。为此,常州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筹划准备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基本完成了各项前期手续的批复,把常溧高速的建设项目提上日程。

常溧高速建设项目,是国家规划的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网和江苏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州60项重点工程之一。常溧高速建成后,将成为苏南地区一条新的东西向交通快速通道,有助加强苏南地区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对完善苏南地区路网,促进江苏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地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常溧高速公路总投资25.61亿元,全长38.3公里,其中金坛段16.5公里,溧阳段21.8公里。道路设计车速每小时120公里,建成后将大大缩短常州至溧阳的行车时间。

常溧高速始于沿江高速公路嘉泽互通西侧2.55公里处,整体路线在239省道和长荡湖之间穿越,途经武进嘉泽,金坛尧塘、儒林镇,溧阳上黄镇等8个乡镇;之后路线继续向西南延伸,在埭头镇西北侧跨越中河后与241省道交叉;跨越丹金溧漕河后,继续向西延伸,通过溧阳工业园区北侧;最后终于新昌枢纽以北1.53公里处,并接通扬溧高速。常溧高速公路全线设分离立交7处,匝道收费站5处,双向四车道,采取全封闭、全立交模式。路宽28米,设3米宽中央分隔带,桥涵荷载标准为公路I级。

测设经过

2009年1月-10月,我院(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受常州市交通局、溧阳市交通局共同委托,开展并完成了《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研究》报告。

2009年11月,我院受常州市交通局委托开展《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预可行性研究》工作,预可研究深化并完善了路线方案研究阶段成果,分析落实了征求的相关地方意见。

鉴于溧阳市有常溧高速、溧高高速及溧广高速均在开展前期研究,溧阳结点高速公路布局较为复杂,为了更好处理好相关高速的衔接、统筹考虑地方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工作,项目组开展了《常溧、溧高高速公路溧阳结点专题研究》工作,并与2010年2月3日召开了该专题研究的专家研讨会。

项目组根据专题研究成果及专家研讨论的精神,对预可研究工作进行完善和深化,完成预可研究最终报告的编制;

2010年3月18日,江苏省发改委和交通厅在南京联合主持召开“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与会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对预可报告进行了讨论和评审,原则上同意预可报告的总体方案,形成相关会议纪要和审查意见(预可批复见附件),并提出下阶段工作建议。

2010年6月,项目组编制完成了《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6月,我院组建了项目组,编制了勘测设计工作大纲。收集有关资料、组织现场踏勘,并初步征求了地方主管部门的意见,初拟路线方案,提出了1:2000地形图测绘范围,委托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测绘。

2010年7月中旬,项目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研读了工可报告及投标方案,对本项目的特点和难点做了深入细致的了解、研究,在1:10000和1:2000地形图上进行方案研究,初步拟定了踏勘路线方案,含K线、A线、B线、C线等路线方案。

2010年7月下旬,项目组对初步拟定的路线方案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就路线方案、互通位置等征求了常州市、金坛市、溧阳市、沿线乡镇及有关部门的意见,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和有关部门的意见,优化了踏勘路线方案后报院审,根据院审意见再次进行了优化,最终形成初测路线方案。初测路线包括K、B线方案。

2010年8月,外业勘测人员分别进驻现场进行全线的地质勘察、路线测放及外业调查工作。

2010年9月上旬咨询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进场,项目组与咨询单位一起现场踏勘及相关专业进行技术交流,项目组于9月下旬提交了勘察内业中间成果、土建专业、交通工程、环保、建筑景观等中间设计方案以及土建专业外业测量成果、测量控制成果、外业调查记录等基础资料。

2010年8月10日和2010年11月3日分别由常州市水利局和常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常州组织召开“常溧高速公路与新孟河交叉协调会”,就常溧高速-新孟河交叉方案进行了协调沟通。

2010年9月21日,向常州市交通运输局进行了常溧高速初步设计中间方案汇报。

2010年11月30日,由常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南京组织召开“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互通专题讨论会”,就常溧高速互通布局进行专题审查。

2010年12月23日和2011年1月7日两次和咨询联合体(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就相关专业进行技术交流。

项目组根据历次初测验收、相关专题审查以及初步设计中间方案审查会意见,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形成了最终的初步设计文件。

2010年10月我院上报了“关于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土建施工标段划分的请示”(苏交院设(2010)118号);常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同意我院上报的标段划分方案。

2011年1月,项目组开始着手对初设平面线位方案优化调整,经院审后形成了施工图定测路线方案,2011年1月10日,外业勘测人员分别进驻现场进行全线的施工图路线测放及外业调查工作。

2011年10月,完成CL1-Cl8施工图文件编制工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