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刺蕨属(肉刺蕨属)

由网友(一寸阳光三寸暖ミ)分享简介:肉刺蕨属Nothoperanema 陆熟,中型木本。根状茎细,竖立或者歪降。叶簇熟;孢两面型,肾形,外貌有疣状或者疏网状纹饰。齐世界现知有五种,广布中国东北部、中部以及台湾;向东到日原,向西达印度以及尼泊我,南达非洲中部、南部以及东部(马达添斯添)。中国五种均产。中文名肉刺蕨属推丁教名Nothoperanema (Tagawa)...

肉刺蕨属Nothoperanema 陆生,中型草本。根状茎粗,直立或斜升。叶簇生;孢两面型,肾形,表面有疣状或疏网状纹饰。全世界现知有5种,广布中国西南部、中部和台湾;向东到日本,向西达印度和尼泊尔,南达非洲中部、南部和东部(马达加斯加)。中国5种均产。

中文名

肉刺蕨属

拉丁学名

Nothoperanema (Tagawa) Ching

植物界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亚门

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

薄囊蕨纲(Leptosporangiopsida)

亚纲

薄囊蕨亚纲

水龙骨目(Polypodiales)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肉刺蕨属

肉刺蕨属

本属简介

蕨属

中文学名:肉刺蕨属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亚门: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

纲:薄囊蕨纲(Leptosporangiopsida)

目:水龙骨目(Polypodiales)

科: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属:肉刺蕨属

种:肉刺蕨属

本属描述

肉刺蕨属Nothoperanema陆生,中型草本。根状茎粗,直立或斜升。叶簇生;有粗柄,下部密被鳞片;鳞片红棕色或褐棕色,卵形,先端渐尖头,坚厚,有光泽,全缘,以基部着生,向上直达叶轴,鳞片渐变小,披针形或钻形;叶片宽大,卵状三角形,基部最阔,三回羽状;基部一对羽片最大,近三角形,基部不对称,下侧一片小羽片特大,并向下伸展,小羽片的分枝图式为基部一对羽片为上先出,向上的多少为下先出;自第二对羽片起为披针形或阔披针形,基部对称;叶轴被相当多狭披针形或钻形鳞片,张开

羽轴和小羽轴上下两面光滑,下面隆起,上面有纵沟,在小羽轴和主脉分叉点的两侧各有1个红棕色的短粗肉刺;肉刺基部由3行、中部由2行、顶部由1行近方形的厚壁细胞组成。叶脉分离如鳞毛蕨型,小脉不伸达叶边,顶端有1个半透明的水囊。叶干后近革质,棕色。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顶部,在主脉两侧各排列成1行,囊群盖(有时无盖)褐色或深褐色,圆肾形,质厚,以缺刻处着生,全缘。宿存或脱落。孢两面型,肾形,表面有疣状或疏网状纹饰。

分布状况

全世界现知有5种,广布中国西南部、中部和台湾;向东到日本,向西达印度和尼泊尔,南达非洲中部、南部和东部(马达加斯加)。中国5种均产。

1.Nothoperanemasquamisetum肉刺蕨。产台湾(阿里山)、云南和西藏。生山谷林下,海拔1900-2500米。印度、锡金以及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中部与南部也有分布。

2.Nothoperanemadiacalpioides棕鳞肉刺蕨。产云南(金平)。生林下水边阴湿处,海拔2400米。

3.Nothoperanemagiganteum大叶肉刺蕨。产云南西北部(贡山)。生山谷灌木林中,海拔1700-1800米。

4.Nothoperanemahendersonii有盖肉刺蕨。产台湾(阿里山)、贵州(雷山)和云南。生林下或灌丛中,海拔1060-2500米。日本(九州)、尼泊尔、印度(北部)和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5.Nothoperanemashikokianum无盖肉刺蕨。产湖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竹林或杂木林下,海拔370-1800米。日本也有分布。

其实还有1种:Nothoperanemarubiginosum。中国没有分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