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社会革命党(1902年成立的政党)

由网友(不死的欲望)分享简介:俄国社会反动党于一九零二年景立。该党主弛拉翻沙皇政权,实施联邦制的平易近主共以及国;实施自由的平易近族政策、政学分散;主弛地盘社会化,工场社会化。该党以为应由农平易近首要是富农去举行“社会主义反动”,阻挡无产阶层正在平易近主反动中的带领做场,撑持帝国主义战役。一九一七年2月反动后,曾取孟什维克1起成为苏维埃中的大都派,主弛取资产阶层姑且政...

俄国社会革命党于1902年成立。该党主张推翻沙皇政权,实行联邦制的民主共和国;实行自由的民族政策、政教分离;主张土地社会化,工厂社会化。该党认为应由农民主要是富农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反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作场,支持帝国主义战争。1917年二月革命后,曾与孟什维克一起成为苏维埃中的多数派,主张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妥协,其领导人曾出任临时政府的部长和总理。该党反对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成立后曾长期进行反对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的政治活动。1920年被苏维埃政府取缔。

外文名

Russian Social Revolutionary Party

成立时间

1902年

成立时间

俄国名媛伊丽莎白 嫁给王子,后来成为修女,54岁被列宁下令活埋

在20世纪初的俄国,小资产阶级人数众多,犹如汪洋大海。那时最大的小资产阶级政党是社会革命党,它在俄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对俄国社会革命党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俄国社会革命党成立于何时的问题上,学术界各执一说,迄无定论。主要说法有:一曰“1901年成立说”。在原苏联科学院主编的《世界通史》第7 卷中写道,俄国社会革命党成立于1901年。祖波克主编的《第二国际史》第2 卷中认为俄国社会革命党产生于1901年末期。《苏联百科词典》(第3 板)

和杰拉尔德。豪厄特的《世界历史词典》中都认为俄国社会革命党成立于1901年。

二曰“1902年成立说”。在前苏联学术界,持这种说法的首推波克罗夫斯基的《俄国历史概要》(下册)。此外,在波斯别洛夫主编的《苏联共产党历史》(第1 卷)中,在约夫楚克著的《普列汉诺夫传》中,我们也能看到这种说法。甚至在奥热戈夫主编的《俄语词典》中也说俄国社会革命党是在1902年组成的。我国学术界大部沿袭此说。例如,在我国学者编著的《世界历史词典》、《世界政党词典》、《大俄汉词典》及作为部分高等院校教材用的《世界近代史》中都能找到这种说法。甚至在我国出版的列宁著作中译本的注释中也认为俄国社会革命党是1902年初成立的。

三曰“1901—1902年成立说”。《苏联大百科全书》(第3 版)和《苏联百科手册》中认为俄国社会革命党是1901年底—1902年初成立的。

近年来,前苏联学术界对俄国社会革命党的研究深入了一步。在1984年出版的《俄国非无产阶级政党》一书中,对俄国社会革命党的渊源及其组织的建立过程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考察。这本书实际上也以为俄国社会革命党在组织上是1901—1902年建立的。据这本书中说,在19世纪60年代产生的俄国小资产阶级政治流派——民粹派中,从最初起就存在革命的一翼和自由主义的一翼。在60—70年代,革命民粹派的影响占优势。在1879年成立的“民意党”组织活动时期,革命民粹派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革命民粹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对于民意党人却没有达到、也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在80—90年代的反动时期,没有提出同专制制度作斗争问题的自由主义的一翼成为民粹派中占统治地位的一翼。90年代中期,在民粹派中开始看到重新审察自己的学说使之适合于新的历史条件的倾向。结果形成了新民粹主义,这种新民粹主义是重温欧洲流行的机会主义的老民粹主义。

到90年代中期,革命民粹派经历了思想和组织危机。主要从事出版活动的侨民组织伦敦的“自由俄罗斯报刊基金会”(1891—1901年)、巴黎的“老民意党人小组”(1893—1901年)和“农业社会主义同盟”(1900年)以遗产的主要保存者的姿态而出现了。民粹派侨民的更年轻的一代倾向于90年代初在伯尔尼出现的俄国社会革命党人同盟。不久,社会革命党人这个术语便成了革命民粹派的公认的符号,它代替了过去的“民意党人”这个符90年代末,俄国国内许多城市已有社会革命党人的小组与团体在活动。1896年建立了以A.A.阿尔古诺夫为首的萨拉托夫社会革命党人同盟(文献中通常称为社会革命党人北方同盟)。1897年,同盟的领导人迁居莫斯科,并开始同其它城市和国外的同类组织建立联系。1901年同盟出版了两期《革命的俄罗斯》报。1900年在哈尔科夫举行了一些南方城市的组织的代表们的大会,大会宣布了社会革命党的成立。然而,实际上建立的只是一个地区性的联合组织(人称南方党)。

1901年7 月,“老民意党人小组”的印刷所出版了塔拉索夫(H.C.鲁萨诺夫)编辑的杂志《俄国革命通报》第1 期,这一期刊登了一个通知:《我们的纲领》。《纲领》的作者们宣布自己是民意党的思想的继承者,并承认了俄国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起来的事实。《通报》的出现在社会革命党人诸组织的团结上起了不小的作用。1901年秋,在长时间的谈判之后,北方同盟和南方党商定了关于合并与建立统一的中央委员会的事。迩后,俄国社会革命党人国外同盟、农业社会主义同盟和一些其它组织也加入到它们之中。

1902年1 月,在国外出版了《革命的俄罗斯》报第3 期,这一期刊载了一个有“社会革命党”签字的简短的通知,内称,由于社会革命党人同盟同社会革命党业已实行合并,《革命的俄罗斯》报将成为联合起来的党的正式机关报,《俄国革命通报》也将成为党的理论机关刊物。这份通知是判定新党成立的业已发表的唯一的一份正式文件……

党史

·1901 年底—1902 年初,由一些民粹派团体联合组成。首领B·M·切尔诺夫等。它的纲领是民粹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折衷混合物,在政治上,主张在联邦制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民主共和国,否认无产阶级和农民间的阶级差别,否认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上,宣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土地社会化的幻想;在策略上以搞个人恐怖为主,如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1918年7月6日俄社会革命党对德国大使米尔巴赫的暗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采取了社会沙文主义的立场。·1917 年二月革命后,同孟什维克一起掌握了苏维埃领导权,并使苏维埃支持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它认为革命已经完成,当时的任务只是转上“正常的”宪制轨道。

·1917年十月革命后,公开地进行反苏维埃活动。

·1918 年6 月,被开除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

·1918—1920 年国内战争时期,进行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斗争。内战结束后,组织了一系列叛乱。这些叛乱被平定后,到1922 年彻底瓦解。社会革命党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成员的观点十分混杂,它在一战中分化出一个左派。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参加了1917 年10 月武装起义。同年12 月15 日,他们组成了独立的政党。1917 年底有7 名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参加了人民委员会,但他们因反对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而于翌年3 月中退出。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中的展开,左派社会革命党人中的反苏维埃情绪开始增长。1918 年7 月6 日,他们在莫斯科发动了武装叛乱。这次叛乱被粉碎之后,一部分采取和布尔什维克合作立场的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组成了民粹派共产党和革命共产党。这两个党的大部分党员后来参加了俄共(布)。

19世纪20年代初,左派社会革命党不复存在。

研究

俄国社会革命党是代表渐次摆脱自然经济、走上市场发展轨道的劳动人民利益的民粹派革命政党,是民粹派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革命党的理论及其实践是对俄国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道路的探索。由于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特点造就了俄国特有的民粹派理论。经过从理论到实践,从恐怖到改良,从革命到建设,社会革命党逐渐走出独特,走向普世。社会革命党提出了资本主义的民族类型的发展理论,建立了工业发展资本主义、农业发展非资本主义的混合经济学说,对俄国为什么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土地社会化是社会革命党从村社平均——劳动原则的传统出发,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现实改造俄国经济,特别是农民经济的一种有益尝试,并被布尔什维克采用成为现实。社会革命党把俄国的落后归结为专制制度。它从道德、劳动、权利和自由的角度理解社会,顺从自然。试图通过合作社、辛迪加和各民族自治,发展社会力量,抗衡政权和资本垄断,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社会革命党由于没有看到沙皇专制制度背后的经济利益和阶级利益,在政治专制、经济落后的条件下,提出全面建设公民社会的要求,采取了推翻沙皇但不夺取政权、武装斗争与和平改良相结合的策略手段。社会革命党的社会学说反映了知识分子的社会理想。俄国国家和集体主义至上、经济畸形发展共同造成社会、个人力量弱小、社会隔阂深重。社会革命党的纲领和实践具有许多空想成分。

历史

俄国小资产阶级政党。原为社会革命党内的左翼,正式形成于1917年12月。主要领导人М.А.斯皮里多诺娃和Б.Д.卡姆柯夫。机关报《土地与自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社会革命党内出现一个以М.Я.纳坦松为首的左派集团,认为这次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的,他们反对社会革命党的沙文主义路线,强调必须继续进行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左派与社会革命党中央的分歧扩大。他们反对与资产阶级联合,拒绝参加临时政府,同时主张立即实现土地社会化,即没收地主的土地为全社会所有,将其平均分配给农民使用。这些要求反映了劳动农民的愿望,与布尔什维克党的最低纲领相符合。十月革命前夕,左派社会革命党人与布尔什维克党合作,参加彼得格勒和其他一些地方的军事革命委员会。左派社会革命党人П.E.拉济米尔是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十月革命期间,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参加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的武装起义。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2次代表大会上,当社会革命党领导集团退出大会时,左派组成自己的独立党团,支持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成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仅次于布尔什维克党的第2大党团。

1917年12月2日,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召开第1次代表大会,宣布正式成立独立政党,声明以1905年社会革命党成立时通过的党纲作为党的纲领。“左派”社会革命党成立后决定参加苏维埃政府,在人民委员会中接受了7个部长职位。在此后的3个月中,“左派”社会革命党与布尔什维克党密切合作,在解散立宪会议、农民代表苏维埃与工兵代表苏维埃合并等重大问题上支持布尔什维克党的立场。1918年 3月,“左派”社会革命党因反对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而退出人民委员会。接着又反对布尔什维克党实行粮食垄断和建立贫农委员会的农村政策。1918年 7月“左派”社会革命党在莫斯科发动武装叛乱,遭到苏维埃政府镇压。此后在彼得格勒等地和东部前线发动叛乱。“左派”社会革命党的这些行动在该党内部引起不满,一部分党员分裂出来成立自己的组织,有的后来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18年 8月,“左派”社会革命党成立新的中央,并决定全党转入地下,继续进行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活动。1919年夏,在白军加紧向苏维埃政权进攻的形势下,“左派”社会革命党宣布停止反苏维埃政权的武装活动,提出走所谓“第三条道路”。1920年内战结束后继续进行反对苏维埃政权活动,12月,与乌克兰“左派”社会革命党合并成立联合“左派”社会革命党,由И .施泰因贝尔格领导。该党由于已经失去农民群众的信任而名存实亡,1921年瓦解。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