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卡托基金会(墨卡托基金会)

由网友(胸小别乱挤i)分享简介:墨卡托基金会是德国1个私家非营利基金会,出资人是麦德龙散团的首要股东施密特野族。墨卡托基金会曾经把中国做为国际事件中间的3个重心国度之1,正在德、中两国间赞助了1系列勾当。外文名stiftung mercator基金会简介墨卡托基金会(stiftung mercator)是德国1个私家非营利基金会,出资人是麦德龙散团的主...

墨卡托基金会是德国一个私人非营利基金会,出资人是麦德龙集团的主要股东施密特家族。墨卡托基金会已经把中国作为国际事务中心的三个重点国家之一,在德、中两国间资助了一系列活动。

外文名

stiftung mercator

基金会简介

借力墨卡托基金会 开拓中德交流新渠道 记德国墨卡托基金会 Experiment ev考察团来校访问

墨卡托基金会(stiftung mercator)是德国一个私人非营利基金会,出资人是麦德龙集团的主要股东施密特家族。它是德国最大的私人基金会之一。[1]

墨卡托基金会由科学、教育和国际沟通三个事务部组成。基金会围绕着三个跨基金会事务部的中心主题展开工作。

创建与发展

墨卡托基金会

施密特(Schmidt)家族是德国埃森“墨卡托基金会公益有限责任公司”和瑞士墨卡托基金会的创建者,他们拨出了大量家族财产用于基金会的经费支出。

1996年,墨卡托基金会公益有限公司在埃森工商登记册注册后,开始运作。基金会总部最初设在埃森市雷林豪森路18号(Rellinghauser Straße 18),2000年搬至许森大道44号(Huyssenallee 44)。

2008年,基金会开始有计划地扩大业务,预算资金大幅度增加,并新增了员工。

2008年10月,基金会搬入许森大道46号的新楼。

2008年3月,基金会新设董事会主席一职,由伯恩哈德·洛伦茨博士(Dr. Bernhard Lorentz)担任。

基金会的前任负责人为福尔克尔·克劳斯(Volker Claus)、约瑟夫·迪多夫博士(Dr. Josef Dierdorf)、安娜贝尔·冯·克伦克(Annabel von Klenck)和罗伯特·福尔施蒂希(Robert Faulstich)。

名称的由来

基金会以杜伊斯堡著名地图制图学家、宇宙学家格哈德·墨卡托(Gerhard Mercator)命名。

“墨卡托”这个名字是全球性思维、科学精确性和创业精神的代名词,而墨卡托的事迹更是向世人展示了跨越文化、跨越宗教的宽容的重要性──因此墨卡托基金会一直遵循并捍卫着这一价值观。

基金会创建者

墨卡托基金会

施密特家族三代以来以杜伊斯堡的公司为基地,从事批发和零售等贸易业务,公司业务可追溯到始建于1906年的C.W.荣格(C. W. Jung)百货商店。

1923年在成立了卡尔‑施密特无限责任公司(Karl Schmidt OHG)之后,公司开始经营批发业务。二战后,先后成立了SPAR鲁尔区总公司、P+Q自助商场公司、E+W‑施密特有限公司和墨卡托有限公司。

1963年,施密特家族的第二代威廉和恩斯特兄弟,在埃森开设了首家麦德龙自助批发超市。

1964年,与当时计划在邻近米尔海姆‑鲁尔地区开设自助批发超市的拜斯海姆(Beisheim)和舍尔(Schell)合并;在柏林筹备第三家大型超市期间,杜伊斯堡贸易公司哈尼尔(Haniel)入盟,使公司集团化有了高速扩张的金融资本,舍尔此时已退股。

1996年,三方融资成立麦德龙集团,其主要股东便是除拜斯海姆和哈尼尔之外的施密特家族。

基金会团队

1、董事会

伯恩哈德·洛伦茨教授(Prof. Dr. Bernhard Lorentz)任基金会主席。

2、国际沟通事务部

米夏艾勒·施瓦茨(Michael Schwarz)任墨卡托基金会国际事务中心主任,白马(Marc Bermann)任墨卡托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魏博凯(Caspar Welbergen)任墨卡托基金会北京办事处负责人。

3、新闻传媒部

克里斯蒂安娜·杜文达格(Christiane Duwendag)、葛丽缇叶·哈特曼(Dr. Gritje Hartmann)任新闻传媒部主任,艾婷(Christine Ehrig)任新闻传媒经理。

主题与目标

墨卡托基金会围绕着“多元融合(integration)”、“气候变化”和“文化教育”这三个主题群,目标明确地进行着社会改良实践,同时,也为公共社会政治话题进行议题倡导(“advocacy”) 。

下属事务部

墨卡托基金会下设“科学”、“教育”和“国际沟通”三个事务部,事务部在直接运行的同时,也提供项目资助。

“国际沟通”事务部有三个重点业务地区,中国是其中之一。

工作特征

积极主动、国际化和专业性,是这三个事务部共同的工作特征。

运行策略

2008年,基金会对运行战略做了全新定位。基金会的战略口号为“墨卡托2013──激发构想、实现目标”。

资助条件

资助对象

墨卡托基金会为科学、教育、国际沟通三个下属事务部的项目提供资助。基金会选拔项目的标准,在于评判申请项目是否符合基金会定义的战略目标,和(或)是否可被列入基金会事务部的事务范围。

不属于基金会资助范围的项目

墨卡托基金会对下列事宜一律不予考虑:

1、墨卡托基金会奖学金项目之外的个人奖学金或助学金

2、出版物出版费用补贴

3、无时间限制的项目

4、填补公共部门预算

5、与资助项目无关的人事和管理费用

6、土木工程

7、商业(非公益性)项目

8、跟德国没有关联的项目

中国事务

墨卡托中国中心

2013年11月18日,墨卡托基金会宣布5年内投资1840万欧元,成立欧洲最大的中国问题研究所。该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独立和实际研究,向德国展示一个多元的中国形象。宗旨则是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并且在解释中国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探讨中国发展对德国乃至欧洲的机遇和挑战。

2012年启动的重要新项目

“中德未来之桥-青年领导者交流营”是墨卡托基金会与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ACYF)、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所(GPPi)以及北京大学联合在2012年举办第一次活动。来自中国和德国各15位参会嘉宾将讨论中德两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趋势、远景规划和实施案例,以及城市发展中的政治挑战,另外还有关于中德关系的相关话题。2012年的活动主题是:“迈向低碳经济:21世纪中国和德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值2012中国文化年活动在德国举办期间,墨卡托基金会也参与资助相关交流活动:例如在汉诺威博览会期间举办名为“莱布尼茨与孔夫子”的活动,旨在推动文化教育的双边对话;同时也推出名为《文化外交与基金会在中国的角色》出版物,以推广研讨会成果。[2]

参考资料

1.德建欧洲最大中国研究所 欲增进了解以赢得未来 · 环球时报(引用日期:2013-11-19)

2.墨卡托基金会在京举办“启蒙之对话”活动圆满落幕(引用日期:2013-11-19)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