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最新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科介绍)

由网友(囚心。)分享简介:宝天曼国度级天然掩护区是属于丛林熟态体系类型天然掩护区,位于河南南阴市内城县辖区内。宝天曼国度级天然掩护区以丛林熟态以及家养动动物做为首要掩护对于象,是中国二一个世界熟物圈掩护区之1,并被《中国熟物多样性掩护步履规划》列为国际熟物多样性掩护的热门地域。中文名称宝天曼天然掩护区景区景点化石尖、骆驼峰坐标东经一一一°四七′~一...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南阳市内乡县辖区内。

神奇宝天曼 千年古县衙 相约河南内乡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和野生动植物作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国21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一,并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列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

中文名称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景区景点

化石尖、骆驼峰

坐标

东经111°47′~112°04′、北纬33°20′~33°36′

批准时间

1988年5月

荣誉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类别

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最新荣誉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一

气候类型

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南北长

28.5km

保护区面积

总面积9304公顷

景点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地点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

东西宽

26.5km

历史沿革

198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国有万沟林场的基础上,建立了内乡宝天曼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和野生动植物作为主要保护对象,是河南省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宝天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9年8月,经南阳地委批准成立内乡县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副县级单位。

1991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宝天曼开始了一期建设工程。

1992年2月,宝天曼被确定为具有国家和全球重要意义的区域(A级自然保护优先领域的自然保护区)。

1993年4月,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把宝天曼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河南省林业厅同意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在实验区平坊保护站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1993年7月,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把宝天曼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2000年,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将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沟林场部分划归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一管理,保护区面积增至9304公顷。

2000年8月,经南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内乡县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更名为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01年,国家林业局批复了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

2001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批准宝天曼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为河南省第一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2006年,国家林业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通过了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扩大方案,扩大后的保护区管理区域由此前七个互不相连的林区整合为两大部分,面积由9304公顷扩大至23198公顷。

面积范围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东临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召乔湍部分,北瞩嵩县,西接西峡,南同内乡县七里坪乡接壤,南北长28.5公里,东西宽26.5公里,管辖总面积930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040公顷,缓冲区面积1214公顷,实验区面积5050公顷,土地权属为国有。[1]

地理环境

位置

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古城南阳及菊潭内乡的北部山区,位于伏牛山南麓内乡县的夏馆镇境内,地理坐标为东径111°47′~112°04′,北纬33°20′~33°36′。

地质地貌

宝天曼保护区地质历史古老,附近有闻名于世的恐龙蛋及骨骼化石群。主要岩石是花岗岩、石灰岩和砂岩。地形特点是山麓缓长,坡势较陡,山高谷深,河谷迂回曲折。地貌以切割程度不同的中山为主,低山为辅,河曼滩及阶地只在低山地带才开始与陡峭对峙的悬崖交替出现,中山地带以上的河谷,主要为溪流湍急、坡度较大的山涧溪谷。

根据成因分类,宝天曼山地包括侵蚀剥蚀构造地貌类和堆积地貌类。根据切割程度划分,大致可分为4 个地貌垂直带:①侵蚀剥蚀的褶皱断层起伏中山,海拔1300─1830m,相对高度400─600m;②侵蚀剥蚀的褶皱断层起伏低山,海拔1000─1300m,相对高度300─400m;③堆积的山间盆地,海拔 800─1000m,相对高度小于200m;④堆积的河漫滩及阶地,海拔600─800m, 相对高度小于100m。

气候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明显具有东部季风区的过渡性特点,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总辐射量平均为25.91kj/cm2,80%的年份可达到25US/cm2以上。每月之间有所差异。历年日照总时数为1934.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特别是4─10月份,日照时数较长。

年平均气温15.1℃,年际间变化比较稳定。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1.5℃,极端最低温-14.8℃;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7.8℃,极端最高温41.2℃。夏季热期81.1天,冬季冷期73.6天。高山区无霜期160天,低山区无霜期227天。海拔800m以上地带,≥o℃的年活动积温小于4500℃;海拔500─800m地带,≥o ℃的年活动积温小于4500℃─5000℃;海拔500m以下地区,≥o℃的年活动积温在5000℃以上。

降水有以下特点:①降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季节变异上,夏季偏多且强度大,为全年总降水量的55%─62%;冬季雨少强度小,占全年降水量的4%─6%;春秋季较为适中,均占全年降水量的19%─25%。②水热同期,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9%。③降水变率稳定,年降水变率为17.9%,年际降水变幅不大,不易发生干旱。年平均降水量855.6mm,年蒸发量991.6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

土壤

根据土壤形成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特性,区内土壤划分为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和山地褐土3个土类;山地棕壤包括山地棕壤和山地粗骨棕壤亚类, 山地黄棕壤包括山地黄棕壤和山地黄褐土亚类,山地褐土包括石灰性褐土、山地褐土( 淋溶褐土)和粗骨性褐土亚类。土壤分布与海拔高度关系密切,海拔1300 m以上为山地棕壤土类,海拔800─1300m为山地黄棕壤土类,海拔600─800m为山地褐土土类。土层一般为30─40cm,质地多轻壤或中壤,发育层次明显,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和腐质殖层,土壤肥沃,PH值5.5─7,呈中性和微酸性,无侵蚀现象。

水文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长江水系,受区域构造的制约,主干水系呈北西、北东向展布。受地形影响,区内小支流多呈北东向延伸。

主要水系有①湍河上游,穿过保护区中部,一般流量为3.36m3/s,最大流量103.56m3/s,流向自北西而南东,汇入汉水水系。②七潭河,流经保护区东部,一般流量4.25 6m3/s,最大流量113.86m3/s,流向自北向南注入湍河。③许窑沟小溪,自北东而南西注入湍河,最小流量0.098m3/s,最大流量7.566m3/s。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风化裂隙潜水和构造裂隙潜水,以构造裂隙潜水埋深大,储量较为丰富。

保护对象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段,森林类型多,植被属暖温带落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典型代表。保护对象是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2]

植物资源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200米以下,以栓皮栎林为主;海拔1100-1300米以短柄枹林为主;海拔1300-1600米以锐齿槲栎林为主;海拔1600-1750米为由华山松、锐齿槲栎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海拔1700米以上有锐齿槲栎、坚桦组成的山顶矮曲林;在局部地段上还分布有山杨林、白桦林、红桦林、化香林、花楸林和槭类林。阔叶林在保护区内分布甚广,尤其是落叶阔叶树种,是森林植被的主要成分,广泛地分布于保护区各地的山坡或河谷处。针叶林主要是大面积的人工马尾松林、杉木林、油松林,以及小面积的华山松林、人工水杉林、日本落叶松和一些自然分布的油松林、华山松林、铁杉林等。灌丛常见的有胡枝子灌丛、黄花儿柳灌丛等。大片的萱草草甸分布在坪坊、宝天曼林区海拔1400-1700米的溪谷边或山坡上。芦苇沼泽在坪坊、七里沟等林区的河滩或溪谷处有小片分布。

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7.3%,汇集和保存了大量比较完整的天然原始次生植物和生物群落。区内共有植物2911种及变种,隶属256科、1054属,占河南植物总数的73%,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8种;大果青杄、银鹊树在河南省其他地区尚无分布,是河南省珍稀植物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野生果树110余种、野生花卉436种、野菜类植物173种、药用植物1055种,是河南省乃至中国动植物基因库。

动物资源

保护区有陆生野生动物201种,隶属64科,其中兽类18科、48种,爬行动物8科、26种,两栖动物4科、11种,鸟类34科、11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8种,其中属国家一类重点保护的鸟类4种,兽类1种,二类保护的鸟类有32种,兽类11种。金雕、金钱豹、大鲵、红腹锦鸡。香獐等30余种动物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此处还有昆虫3000余种,有蝶类162种,蜻蜓58种,蜘蛛108种,许多种是珍稀特有种。被誉为“天然物种宝库”、“中州绿色明珠”。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南山地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珍贵、濒危鸟类有黑鹳、金雕等国家I级保护动物;鸳鸯、苍鹰、赤腹鹰、雀鹰、红隼、红腹锦鸡、雕鴞、领鸺鹠、纵纹腹小鴞、灰林鴞、长尾林鴞、长耳鴞、短耳鴞等国家II级保护动物。其他常见或易见的鸟类还有池鹭、白鹭、绿翅鸭、绿头鸭、雉鸡、白腰草鹬、扇尾沙锥、岩鸽、山斑鸠、珠颈斑鸠、四声杜鹃、普通翠鸟、蓝翡翠、黑枕绿啄木鸟、凤头百灵、金腰燕、白鹡鸰、绿鹦嘴鹎、白头鹎、黑枕黄鹂、红尾伯劳、北红尾鸲、黑脸噪鹛、画眉、红头长尾山雀、大山雀、麻雀、燕雀、金翅、灰椋鸟、松鸦、喜鹊、灰喜鹊、红嘴蓝鹊、寒鸦、大嘴乌鸦、三道眉草鹀、黄喉鹀等。

护区管理

机构管理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建立完善的保护管理机构。为内乡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设立的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副处级建制,设局长1名,书记1名,副书记1名,副局长3名,中层领导职数7名,行政上隶属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政府,业务上受上级林业部门指导。主要从事森林管护、科研监测、经济林抚育、旅游开发管理等工作。保护区管理局内设科技科、经营管理科(资源保护科)、宣教科、政工科、办公室、计财科6个科室;下设小红寺河、大红寺河、猴沟、七里沟、宝天曼、大石窑、许窑沟、银壶沟、南阴坡、牧虎顶、蚂蚁沟、大赵峪、圣垛山、京子垛、五岈子等15个保护点。依据国家的有关法规,建立了护林防火、野外巡护、劳动纪律、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明确了岗位责任制,并与附近社区建立了森林防火等联防组织,有效地保护了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方法。

科研监测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立足实际,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及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等地方院校联合,开展了多项科研课题,并在自然保护区蛮子庄林区建立了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自然保护区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自然科学基金、林业行业公益专项、林业科技推广等研究15项次,开展了动植物资源调查、昆虫调查、树木引种驯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林下高效复合经营技术、天然林保育恢复、森林碳循环等研究工作,取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0余项,其中有10 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保护区建立至今已发表专业论文280多篇,出版专著8部。

野外研究设施也得到了发展,科研仪器设备不断完善。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国家林业局宝天曼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开展了对自然保护区森林水文、森林土壤、森林气象和森林植物的持续观测和研究。目野外设施已经建立了碳通量观测系统、坡面径流观测系统和11个长期的固定观测样地。购置了Lico8100土壤呼吸、叶面积指数、CO2/H2O汽通量等大型和先进的仪器设备。

基础设施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建设从1992年开始逐步实施,经过30年的建设,完善了自然保护区的野外保护管理、科研监测、科普宣传及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国家林业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经过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一、二、三期工程的实施,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不但购置了一定的野外保护、科研及办公仪器设备,而且也建设了关键物种监测点、野外保护点、林业派出所等保护设施及宣教培训中心、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访问者中心、测流堰等科研设施,建筑面积达7352m2。同时也完善了自然保护区的巡护道路,架设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林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

合作领域

1979年,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队在伏牛山考察时,发现该区植被完整,珍稀物种种类较多,建议在内乡万沟林场建立自然保护区,河南省人民政府1980年4月批建了河南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伏牛山宝天曼、牧虎顶森林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建立后,1990年开始,接待了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专家学者,国内先后接待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中伦、蒋有绪、洪德元、张国伟、许智宏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冯宗炜等;2001年,宝天曼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后,国际交往更加频繁,先后接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瑞典、日本、斯洛伐克、加拿大等国家的科研人员来此考察和参观访问。2006年,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和加拿大Frontenac Arch Biosphere Reserve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签订了五年合作计划,并进行了多次互访交流,并与法国枫丹白露生物圈保护区开展了交流活动。国内方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的联系更加紧密,双方合作开展多项研究课题,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已经发表论文280多篇。

旅游景观

宝天曼

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东部边缘,因山高陡峭,面积辽阔;山林丰富而得名。为区内主峰,海拔1830米,属内乡、南召两县的界山。山上林木有桦栋、青杠、华山松,漆、桐、椴、桑等160余种;稀有树种秦岭杉、香果、辛夷树,大果青杵等20余种;动物有虎、豹、鹿、樟、羚羊、水獭、大鲵、江腹金鸡等100多种;药材有金石解、天麻、麝香、山茱萸、柴胡、桔梗等1055种。山顶有寺院遗迹,今尚存石桌一张,刻字为明代。

扫帚场

位于保护区内宝天曼山峰的西北部。据传此山多产毛竹,人们在此用竹,制做扫帚而得名。该山南北走向,为伏牛山脊岭高峰之一,海拔1780米,山陡壁峭,林深茂密,生长在这里的野生物、植物就有1000多种;药材900余种,是研究动、植物和天然次生林的科学基地。

牧虎顶

位于宝天曼主峰东南部。相传古时有一猎人曾在此山顶牧虎而故名。该山系伏牛山脉名峰之一,海拔1795米,山势东西走向,山体岩石为燕山花岗岩,距今1.4-1.95亿年。许多南北方的动、植物都可在这里找到标本。

化石尖

位于保护区的西南部,因山顶岩石多系化石,山峰突出而得名。该山东西走向,海拔1641米。主峰陡峭,北高南低坡度较小,野草青藤横生,珍禽异兽常年栖息于此。

牛心垛

位于保护区内的西南角,因古时山上有一宝石形如牛心故名。山势东西走向,海拔1300米。山体岩石为加里东期花岗岩和大理石,距今4-6亿年。山峰的南北两面悬崖陡壁,东西两面延缓渐低,东、西、南三面河水环绕,山上稀有树木天然成林,野生动物常栖于此,名贵中药品种繁多。西部山内蕴藏金矿和汉白玉大理石,且储量丰富。

交通路线

到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从南阳市乘汽车至内乡县,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系车辆进入大约200公里外的保护区,或租车前往。保护区内吃、住、行条件都比较差。有招待所可以同时接待20-30人。由于保护区地处偏远地带,要注意携带足够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开往保护区方向的车较少,最好与设在内乡县城的保护区管理处取得联系。

①生态线。这条线路上到处是古木参天,大多数的树都一个人抱不过来,给人回到远古森林的感觉。

②水线:水线一路上有水伴着,顺着山谷往下流,每隔一段都有大小不同的瀑布,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醉。山间到外都可以看到红杜鹃(山下已过了花期),很鲜艳。

③登化石尖。宝天曼的最高顶。宝天曼处于南北分界线,南北的物种都有。山顶有黄山松,白花,还有其的一些植物,树与树之间还有缠绕着的藤条,不时可以看到躺在路上的枯木!由于天阴有雾山顶能见度只有5M,整个山势的险要及奇特无法看到。

④从葛条爬村到景区需二十分钟。从大石窑村到景区需十分钟。农家宾馆在葛条爬村和大石窑村。

保护价值

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中部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也是河南省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既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也是林业示范自然保护区,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列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物种基因库,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生态监测、环境教育、教学实习和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自然保护区茂密的森林、丰富的生物物种、复杂的群落结构,对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也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好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不仅对河南省自然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也是对中国生态保护的重要贡献。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