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系(2023最新雅尔塔体系百科介绍)

由网友(栀子♡)分享简介:俗我塔系统(英文:Yalta System)指一九四五年⑴九九一年间的国际政事格式,患上名于一九四五年头美、英、苏3国当局领袖正在苏联俗我塔(今属俄罗斯克里米亚)进行的俗我塔集会。该系统以美国以及苏联南北极为中间,正在寰球规模内举行争取霸权的暗斗,但没有解除局部地域由两个超等大国间接或者直接介入的战役(如晨鲜战役、越南战役、阿富汗...

雅尔塔体系(英文:Yalta System)指1945年-1991年间的国际政治格局,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俄罗斯克里米亚)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该体系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象征着它的瓦解。

中文名称

雅尔塔体系

类型

1945年-1991年国际政治格局称呼

二战后格局

两极格局

外文名称

Yalta System

得名于

雅尔塔会议

体系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英国、苏联三国先后举行了一系列首脑会议,其中主要有: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11月26日)、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和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8日~8月2日)。会议达成了以下协议:

1.打败德国、日本法西斯,并在两国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以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边界。

3.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联合国的核心机构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实行“雅尔塔公式”,即“大国一致原则”。 以美、苏、中、英、法五大国为核心,以联合国为主导,保护中小国家的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以上的首脑会议形成一系列影响战后世界秩序的公报、议定书、协定、声明和备忘录,特别是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即雅尔塔体系。[1]

形成条件

1.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德国沦为战败国;法国元气大伤;英国实力消耗极大。

2.美国的军事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3.苏联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4.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苏美的力量。

实质

是大国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的产物,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体系特点

雅尔塔体系的特点有:

1.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以美苏冷战为主线。

2.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欧分别被苏联和美国控制。

3.德国一分为二,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和资本主义的联邦德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4.朝鲜一分为二,社会主义的朝鲜和资本主义的韩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体系合作

雅尔塔体系中的合作主要表现在: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反法西斯战争中,美、苏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了成功的合作,两国分别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1945年10月,美、苏等50个国家共建联合国,维护了战后世界的和平。

3.战后对德国法西斯的纽伦堡审判和对日本法西斯的东京审判,也是美、苏合作的重要体现。

体系对抗

雅尔塔体系中的对抗主要表现在:

1.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1955年成立的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抗格局的形成。

2.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和马歇尔计划的制定。

“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抗苏联的“冷战”政策的总构想,是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关于援助西欧的实施和应用,它不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更重要的是通过经济援助达到政治控制的目的,因此它根本上讲是控制西欧的政治计划。

3.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提出一套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主世界的基本战略,形成了美苏争霸的格局。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其特征是美、苏互有攻守。缓和局势的三个标志性事件是苏联签订对奥和约,结束对奥地利的占领、苏联承认联邦德国和1959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美。紧张局势的标志性事件有“柏林墙”的修筑和“古巴导弹军事危机”。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则是转攻为守的时期。苏联于1979年出兵阿富汗表明二战后苏联对外扩张政策达到顶点。美国军队从越南撤出和中美关系正常化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调整。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代表性事件是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体系解体

20世纪60年代,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崛起,要求在经济政治上独立自主、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资本主义阵营分裂。世界由两极格局演变为多极化趋势。而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

体系评价

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雅尔塔体系促进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3.雅尔塔体系推动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负面评价

1.在世界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如外蒙古的独立。

3.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

4.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