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

由网友(人丑嘴不甜长得危险还没钱)分享简介:阆(làng)中,别称阆州,古称保宁,是4川省南充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4川省西南部,嘉陵江中上游,艳有“阆苑瑶池”“巴蜀冲要”之佳誉。幅员面积一八七八平方私里,下辖二三个州里(含一个平易近族城)、五个街谈,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交苍溪县。截至二零二一年,齐市户籍人嘴八一七一一四人。[一]属中亚寒带季...

阆(làng)中,别称阆州,古称保宁,是四川省南充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之美誉。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下辖23个乡镇(含1个民族乡)、5个街道,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截至2021年,全市户籍人口817114人。[1]

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具有冬暖、夏长、霜期短,风速小,云雾多,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量充沛。[2]光照适度,动植物及各种自然资源丰富。阆中溪沟遍布,水资源丰富。[3]截至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5亿元。[4]

截至2021年,全市拥有各类学校144个,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1027个,其中村卫生室745个、诊所189个。[4]

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建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殊荣。[1]阆中在战国中期曾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始置阆中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县史,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清初曾在此设省会20年。现存“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城近2平方公里,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拥有8处国家级、2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3项国家级、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实物宝库。[1]特色旅游景点有中天楼、阆中古城等。[5]

中文名

阆中

外文名

The Ancient City of Langzhong

别名

阆州、保宁

地区生产总值

265.38亿元(2020年)

下辖地区

5个街道、23个乡镇[6]

主要民族

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苗族等

邮政编码

637400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东北部

气候类型

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

方言

四川话、阆中话

行政代码

511381

著名特产

保宁醋、张飞牛肉、白糖蒸馍等

市长

唐硕[7]

面积

1878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户籍人口824946人(2020年)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国家/地区

四川省

政府驻地

七里街道巴都大道66号

电话区号

0817

著名景点

阆中古城、张飞庙、锦屏山

机场

阆中机场(在建)

火车站

阆中站

车牌代码

川R

市歌

《我在阆中等你》

市委书记

杨德宇

地理坐标

东经105°41′~106°24′、北纬31°22′~31°51′

建制沿革

阆中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 搜狗百科

阆中历史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阆中已有先民生息。《路史》传:华胥生伏羲于此。[8]

阆中,夏代为梁州之域,商为巴方,周属巴子国。[8]春秋时,周定王十九年(公元前588年),巴国一分为二,充国脱离巴国而自立,辖有阆中之地。

战国时,巴国屡为楚国所逼,灭充国,约在公元前330年左右迁都阆中。

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前316年),秦惠文王嬴驷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走石牛道(即剑阁金牛道、剑阁道)灭蜀吞苴,不久灭巴。宣告蜀、苴、巴三国灭亡。秦王设立郡、县、郊(乡)、亭、里五级制,置蜀郡、巴郡。

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置巴郡及阆中县。郡治阆中(后移治江州)。当时,阆中县境域包括今阆中、苍溪、南部、仪陇、蓬安、西充、顺庆、高坪、嘉陵等县、市、区和巴中、剑阁、岳池部分地区。[8]

西汉初,汉高祖追念纪信诳楚安汉之功,析阆中县南境置安汉县(今南充),辖今顺庆、高坪、嘉陵、蓬安和岳池西部、北部,西充南部等地。其后,阆中辖区逐步缩小。[8]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征东中郎将 安汉赵题欲得巴名,建议三分巴郡,益州牧刘璋遂分巴郡为巴、永宁、固陵三郡,阆中隶属巴郡,郡治安汉(今南充)。[8]

建安六年(201年),鱼复人蹇胤争巴名,刘璋又改原永宁郡为巴郡,改原固宁郡为巴东郡,改原巴郡为巴西郡,巴西郡移治阆中。此后,阆中历代先后为郡、州、府、 道治所,成为川北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

东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至成汉嘉宁二年(347年),阆中为巴西郡治,郡辖阆中、安汉、垫江、宕渠、宣汉、汉昌、南充国、西充国等8县。

三国时,郡辖阆中、南充国、西充国、安汉4县,蜀汉司隶校尉张飞出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达7年之久。[8]

西晋时,巴西郡辖阆中、苍溪、歧惬、汉昌、宣汉、宕渠、平州、安汉、 南充国、西充国10县。成汉时,郡辖县减少宣汉、宕渠两县。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巴西郡移治涪城(今绵阳)。东晋宁康元年(373年),前秦占领东晋梁、益二州后,又曾于阆中置巴西郡。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其地又入东晋。东晋义熙元年(405年),谯纵据蜀。义熙九年(413年),阆中再入东晋,后置北巴西郡。[8]

南朝梁天监八年(509年)至西魏恭帝元年(554年),阆中为南梁北巴州和北巴西郡治,州辖北巴西、南部、木兰、金迁、掌天、白马义阳6郡,北巴西郡辖阆中、汉昌、胡原3县。

北魏孝昌元年(525年)至大统元年(535年),为魏所据。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至隋开皇三年(583年),阆中为隆州和盘龙郡治。西魏,州辖盘龙、新安、南宕渠、金迁、白马、隆城6郡,盘龙郡辖阆中、汉昌、胡原3县。北周,州辖盘龙、南宕渠、金迁、白马4郡,盘龙郡辖县未变。

开皇三年(583年)至大业三年(607年),隋改阆中为阆内,为隆州治,辖阆内、南部、苍溪、奉国、仪陇、大寅、西水、晋城、南充、相如10县。大业三年,改隆州为巴西郡,辖区未变。

唐仍名阆中,武德元年(618年)至先天元年(712年)为隆州治。开元元年(713年)避唐玄宗讳,改隆州为阆州,辖阆中、南部、苍溪、西水、新井、晋安、新政、奉国、歧坪9县。天宝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曾改为阆中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阆中郡为阆州。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婴、鲁王灵夔都曾封治阆中。

五代,后唐天成四年(929年)于阆州置保宁军,北宋时置安德军。

五代及北宋、南宋,阆中均为阆州治。直到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8]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至1912年,阆中一直为保宁府治。是历代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元代,保宁府辖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剑州、通江、梓潼、巴州、南江两州8县。[8]

明末清初,清顺治年间设阆中为四川临时省会达20年(1646年-1665年)之久。[9]康熙四年(1665年)四川全境平定以后,省治迁往成都。

清代,保宁府除减少梓潼县外,原辖州县未变。[8]

1912年(民国元年),在阆中设川北宣慰使署。

1913年(民国二年),改为川北观察使署。

1914年(民国三年),改为川北道署,不久改为嘉陵道署,移治南充。川北道(嘉陵道)辖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剑阁、通江、南江、巴中、仪陇、营山、蓬安、邻水、岳池、广安、南充、西充、三台、射洪、中江、盐亭、遂宁、蓬溪、安岳、乐至、潼南26县。

抗日战争时期,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巴山警备司令部设于阆中。

民国期间(1933-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阆中相继建立阆南县、苍溪县、阆中县、忠发市4个县级苏维埃政府。

1949年12月29日,阆中和平解放。

1950年1月8日,成立阆中县人民政府。

1984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阆中为历史古城。1986年12月,国务院批准阆中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8]

1991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撤销阆中县,设立阆中市。

1993年8月,阆中被列为省直管市,由南充市代管。[10]

2003年,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阆中市政府由阆中市区内东街7号迁至市区巴都大道66号。

沿革变迁

2014年,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14]1号)批复同意,撤销东兴乡,设立东兴镇,辖原东兴乡所属行政区域;撤销凉水乡,设立凉水镇,辖原凉水乡所属行政区域;撤销五马乡,设立五马镇,辖原五马乡所属行政区域;撤销木兰乡,设立木兰镇,辖原木兰乡所属行政区域。调整后,全市辖5个街道、19个镇、4个乡。[11]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阆中市下辖5个街道、19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11]

区划详情

5个街道:保宁街道、沙溪街道、七里街道、江南街道、河溪街道。

19个镇:彭城镇、柏垭镇、飞凤镇、思依镇、文成镇、二龙镇、石滩镇、老观镇、龙泉镇、千佛镇、望垭镇、妙高镇、洪山镇、水观镇、金垭镇、玉台镇、木兰镇、五马镇、天宫镇。

3个乡:桥楼乡、峰占乡、鹤峰乡。

1个民族乡:博树回族乡。[11]

保宁街道沙溪街道七里街道江南街道裕华镇彭城镇双龙镇柏垭镇
河溪街道文成镇二龙镇石滩镇老观镇龙泉镇千佛镇望垭镇
思依镇河溪镇妙高镇凉水镇洪山镇石龙镇宝马镇水观镇
飞凤镇玉台镇五马镇东兴镇木兰镇垭口乡治平乡天宫乡
金垭镇枣碧乡北门乡桥楼乡河楼乡清泉乡解元乡西山乡
天林乡金子乡三庙乡峰占乡鹤丰乡金城乡朱镇乡宝台乡
福星乡福星乡博树回族乡

自然环境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介于东经105°41′~106°24′,北纬31°22′~31°51′之间。[12]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13]国土面积1878平方公里。

地形

阆中境内有两大山系:嘉陵江以东属巴山山脉,以西属剑门山脉,两大山脉分支余脉,在阆中市分别呈西北至中南,东北至西南走向,形成东西北部高,中部低的堰尾槽状地势和多层次梯级地形,处在川北低山区向川中丘陵区的过渡地带。最高点为龙泉镇的马鞍山,海拔888.8米,最低点为最南端的朱镇乡猫儿井嘉陵江段,海拔328米。境内平坝、低丘陵、高丘陵、低山、台地、山原兼而有之,属低山地貌为主和少数丘陵带坝地形。

河流

境内主要河流有嘉陵江,从北向南流经石子乡、保宁镇等13个乡镇,过境全长59.45公里,还有白溪、东河、构溪、西河等4条嘉陵江支流贯穿境内,分别于江南镇、文成镇、河溪镇、南部县定水镇流入嘉陵江。

气候

阆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14]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度。年均温度17℃。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4.6℃。常年无霜期290天,年均日照1379.8小时,年均降水量1033.9毫米。

自然资源

林木树种有柏、杉、榆、杨柳、桃金娘等60个科,120个属,共400余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1%。阆中被国家和四川省确定为商品粮、瘦肉型商品猪、蚕桑、棉花、油桐和速生林生产基地。

矿藏

境内有唐山穹窿、石龙穹窿、仪陇背斜、土门场背斜、双合场背斜等油、气构造带,石油储量约2000万吨,天然气储量约20亿立方米,其中石龙穹窿构造带油、气已部分开采利用。其它矿产资源主要有砂金、铀、石英砂等。

水利

境内有嘉陵江、东河、构溪河等169条溪沟,由东、西两侧汇入中部的嘉陵江,且有6400多处大小水利工程。年径流量6亿多m³,“一江四河”年过境水量达249亿m³,地下水藏量5833万m³/年,水能理论蕴藏量23万kW。嘉陵江支流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10处,年发电量5377万kW/h。

人口

人口

阆中市市区人口组成以汉族为主,有回族人聚居点,下辖一个回族自治乡(博树乡)。

202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24946人,比年初减少6697人。按所在地分,城镇人口285689人,乡村人口539257人,户籍城镇化率为34.6%。按性别分,男性人口420031人,女性人口404915人,男女性别比由上年的103.9:100调整为今年的103.7:100。按年龄分,18-59岁人口495169人,占总人口的60%,60岁及以上人口208388人,占总人口的25.3%。计划生育方面,全年新出生婴儿7864人,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06.3:100,出生率为9.33%;全年死亡人口4038人,死亡率为4.79%,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4%,政策生育率达到99.66%。

民族

境内居住着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侗族、水族、黎族、布衣族、高山族、纳西族等19个民族。

政治

市委书记:杨德宇[15]

政府领导

市长:唐硕[7]

副市长:邓彪、杜小兵、文海燕(女)、杜翃宇、杨劲松、张松[7]

政协领导

政协主席:陈绍荣

政协副主席:任益、宋林勇、欧小彬、李小珍

政协秘书长:赵峰[16]

人大领导

人大主任:曹健

人大副主任:陈龙全、祝琳、周靖入、宋正德[17]

经济

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1%。分季度来看,1季度下降3.3%,2季度增长4.2%,3季度增长6.4%,4季度增长9.4%。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1.71亿元,增长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3%;第二产业增加值83.40亿元,增长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8%;第三产业增加值120.26亿元,增长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1:33.5:45.4调整为今年的23.2:31.4:45.4。

2020年全市新注册民营企业973家,其中服务业注册649家,年末全市民营企业达到5188家。全年新注册个体工商户5314家,其中服务业个体工商户4640家,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32634家。今年,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63323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9%,总量占GDP的比重为61.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4%。今年,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4.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8.1%,比重较去年提高0.4个百分点,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40.7%。

第一产业

2020年“东柑、西椒、南果、北药”产业规模近30万亩,新型经营主体累计达到3500余家,并高标准承办了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亿元,同比增长7.1%。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4.1万吨,同比增长1.8%,增产0.8万吨;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26.3万亩,同比增长0.9%。年末,生猪存栏49.1万头,增长25.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7万头,增长36.9%;牛存栏5.4万头,增长42.1%;羊存栏12.4万头,增长3.1%。全年出栏生猪67.5万头,增长27%;出栏牛2.2万头,增长8.3%;出栏羊19.3万头,增长2.7%。全年猪肉产量4.68万吨,增长20.3%;牛肉产量0.24万吨,增长6.6%;羊肉产量0.26万吨,增长8%。

2020年全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体要求,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扎实开展农村人均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分别达到87.6%、97.2%、61.9%,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市,天宫宝珠村、老观岳林垭村等4个村成功创建乡村振兴省级、南充市级示范村。

第二产业

2020年全市严格落实市级领导联系工业企业制度,制定落实“一企一策”纾困措施97条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16条,张飞牛肉、保宁醋等企业快速走出疫情困境,浩森玻璃一期、航晶电子液晶模块生产线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今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年末在库企业84家,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快于1-11月1.3个百分点。其中,12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比11月加快0.9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实现正增长,且增速始终保持高于南充平均水平。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1.9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销售产值210.3亿元,产销率达99.2%,和上年同期持平。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5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利润总额10.4亿元,和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累计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比重为40.6%,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市紧盯“10件大事”和重点项目,全力保障资金、土地、用工等要素。阆中民用机场项目的配套工程机场大道加快建设,通航后将有力提升阆中作为区域门户的功能定位。年末,全市在库重点项目415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4%,高于南充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占南充投资总量的比重达到14.2%,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分领域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5%,制造业投资增长33.5%,分别快于全部投资增速3.1和20.1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0.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8.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9%,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同期的3.4:13.8:82.8调整为今年的2.1:16.9:81.0。

2020年出台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13条”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完成200余条街巷,14个集贸市场、25个城中村升级改造。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44.8亿元,和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商品房施工面积527.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2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6万平方米。全年累计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8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5%;实现商品房销售额81.9亿元,同比下降13%。商品房销售均价为4451元,同比下降3.8%,其中现房销售均价4025元,增长7.6%。

国内贸易

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104.6亿元,已基本恢复到上年同期水平。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4.6亿元,同比增长7.6%。分月来看,全市消费市场恢复呈“V”型反弹势头,12月当月同比增长5.2%,已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按经营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6.9亿元,同比增长4.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8亿元,同比下降11.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6.7亿元,已恢复到上年同期水平的七成;商品零售8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亿元。

财政、金融

2020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576万元,同比增长8.1%。其中税收收入68324万元,同比下降15.6%,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48.6%。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5322万元,同比增长21.1%。

202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92.1亿元,比年初增长13.3%,其中住户存款347.1亿元,比年初增长14.9%,增速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40.5亿元,比年初增长11.3%,其中住户贷款120亿元,比年初增长10.7%,增速同比回落3.7个百分点,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为78.2亿元,比年初增长16.1%,增速同比回落11.3个百分点。

旅游业

2020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480万人次,同比增长2.9%,实现综合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9%。这一年,全市获得国家级文旅品牌8项和省级文旅品牌6项,成功入选 “2020中国旅游百强县”等4个国家级榜单,荣获“2020成渝文旅新地标”和首批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3项荣誉。一年来,阆中古城景区月月荣登全国5A级景区品牌100强榜单,保宁醋酿造工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公示名单,中华传统文化博览城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优秀研学教育基地”,阆中市飞凤镇桥亭村成功创建2020年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保卫局旧址作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年来,全市成功举办了四川省2020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南充市2020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和阆中市首届文旅发展大会,积极开展了第三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千龙千狮集中展演”、“云端非遗进万家?南充文旅又出发”直播和名县建设“一年看变化”等活动。

文化

阆中素有“阆苑仙镜、风水宝地”之美誉。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图,称阆中为“嘉陵第一江山”,也是中国第一风水古城。城中保存着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街古巷。阆中市有220多处人文景观,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如风景秀美的锦屏山和历史悠久的腾王阁等。

阆中建县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1984年6月,阆中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古城。1986年12月,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区文物名胜众多,杜甫、元稹、李淳风、袁天罡、吕洞宾、司马光、苏轼、陆游、张善孖、丰子恺等先后来阆,留下不少著名诗篇和珍贵墨宝。

阆中城区地面文物点有200余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0余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均居四川省县级政区之首。馆藏文物有3000余件,其中国家等级文物2000余件。

阆中文化的主体是以汉桓侯祠(张飞庙)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云台观、大佛寺、永安寺、巴巴寺、福音堂、天主教堂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贡院为代表的科举文化,以巴渝舞、皮影、川北灯戏、亮花鞋、剪纸等艺术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被誉为“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典范”。

风水文化

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的中游,其由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交汇聚结形成严密缰绕合护的形胜之地。“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其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其城市选址是按照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的,非常符合“地理四科”即“龙”、“砂”、“穴”、“水”的意象。在四川省旅游局制定的旅游总体规划中,已将其列为“中国风水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

科举文化

阆中在唐代出了尹枢、尹极二状元,宋代出了陈尧叟、陈尧咨二状元,是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方。建于清代的贡院,仍完好地坐落于阆中古城的学道街,顺治九年(1652年)全川未靖,四川临时省会设于阆中,在此举行四川省乡试四科。据《保宁府志》、《阆中县志》列名,阆中出进士116人,举人404人,被誉为四川的状元、举人之乡。

巴文化

阆中在古代曾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也是巴国境内紧邻苴国的一个地方。巴国最后一个国都就定于阆中。

巴人善战,早已闻名,远在殷商时,商王就曾多次与巴人交战,周武王姬发也用巴人组成3000人的前锋——“虎贲”军,牧野一战,使纣王全军覆灭。《华阳国志·巴志》说:“阆中有渝水(嘉陵江古称),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锐气喜舞。(汉高)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晋书·乐志》也说:“高祖乐其(指巴人)猛锐,数观其舞,使乐人习之。”曹操令王粲改创其辞,名昭舞,晋、宋又改为文舞、武舞。杜佑说,巴人从周以来的武舞,即干戚舞、巴渝舞、牟弩舞,后演变成文武舞。

三国文化

阆中是三国文化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驻阆中达7年之久(公元214-221),在这里他率精卒万人,打败了曹操的上将张郃带领的三万人的进攻,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张飞伐吴前夕,他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为其建有“桓侯祠”。

红色文化

阆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廖承志等老一辈无阶级革命家的指挥下,转战阆中三年之久。全县共有19000多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组织,红军撤离川陕苏区时,有11000多人随队长征,其中女兵500余人。

宗教文化

阆中汇集了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东西方宗教流派,其中以佛教、伊斯兰教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尤为突出。

民俗文化

阆中灯戏

1200多年前,在道教盛行的邻县苍溪,每逢春社、秋社、清明、建庙迎神、神佛生日等民俗活动就会有坛(傩)班和灯班艺术表演,两类戏班相互糅合形成独特唱腔的灯戏(川派傩戏),经阆中民间艺人吸收并加以发展,形成一定影响力的阆中灯戏。

川北皮影

2000多年前,在陕西地区出现羊皮戏,俗称皮影戏。皮影戏运用幕影演出道理,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清代各地方的戏剧唱腔的多样促使皮影艺术表演达到鼎盛时期,阆中的皮影戏就是四川的代表,它巧妙的糅合进苍溪灯戏(川派傩戏)唱腔进行表演,影响了整个四川皮影艺术的发展,称之为“川北皮影”。

地方特产

保宁醋

阆中已成为国内四大食用醋产地之一,保宁醋创制于明末清初,其特点是醇香适口。

保宁压酒

保宁压酒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挽住征衣为褶尘,阆中斋酿绝芳醇。”(《阆中作二首》)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对阆中美酒的赞誉。阆中“压酒”,有很独特的酿制方法。

保宁干牛肉

保宁干牛肉是一种回民风味浓厚的传统名特产品,可作副食,也可作小吃。明末清初由阆中回民王氏兄弟创制,在清代乾隆年间就远近闻名。1912年,在四川省劝业会上评为"上等食品"。近年来,多次获得"优秀产品奖"。1988年,创"部优"及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奖,1995年获中国优质清真食品金奖,畅销中国20多个省市。

交通

2013年,广南高速全线贯通,兰渝铁路在阆中设立二级站,国道212线和347线穿境而过,成十字型辐射全市。广南高速、兰渝铁路、嘉陵江航道、阆中机场等“五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国家二级民用机场正在建设。历时近7年建设的兰渝铁路四川广元至重庆段已建成开通,结束了苍溪、阆中和南部不通铁路的历史。[18]

河运——境内流长59.4公里。嘉陵江渠化工程建成

陆运——①普通公路:G212国道(兰州—阆中—重庆)、G347国道(南京——青海德令哈)②高速公路:G75兰海高速(兰州—广元—南充—海口)、营阆高速(营山—仪陇—阆中,在建)

铁路——兰渝铁路、

航运——阆中机场(在建)

2020年阆州大道、三台南路、后贤街等11条城市干道相继建成通行,阆中机场全面开工建设,阆仪营高速也进入招商阶段。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477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763公里,全年改建公路1267公里,其中农村公路384公里。

社会

2020年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正式建成开学,首批招生达2100余人。全年资助学前教育春秋两期“三儿”共计6515人次,共发放资金329.11万元;投入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306万元,惠及17500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143个,在校学生80265人,其中学前教育17202人,小学生34213人,初中生18462人,高中生10207人,特殊教育181人。年末,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拥有各类学校教职工6725人,其中专任教师6024人。

科学技术

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8亿元,R&D经费投入达1.69亿元,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0余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技术合同登记0.3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2家。研究出台了《阆中市2020年科技创新工作要点》《阆中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成功举办了“嘉英荟?南充双创大赛”阆中选拔赛,积极开展了全市第二十五届“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资料、手册2000余份,各类蔬菜种子1000余袋,科技培训1400余人(次),推广新技术10项。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对广大农民开展各种养殖技术培训10余次、宣讲扶贫知识10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发放种子、农膜、肥料等农资5万余元,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普及面达10万余人次。

文化事业

2020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480万人次,同比增长2.9%,实现综合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9%。这一年,全市获得国家级文旅品牌8项和省级文旅品牌6项,成功入选 “2020中国旅游百强县”等4个国家级榜单,荣获“2020成渝文旅新地标”和首批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3项荣誉。一年来,阆中古城景区月月荣登全国5A级景区品牌100强榜单,保宁醋酿造工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公示名单,中华传统文化博览城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优秀研学教育基地”,阆中市飞凤镇桥亭村成功创建2020年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保卫局旧址作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年来,全市成功举办了四川省2020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南充市2020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和阆中市首届文旅发展大会,积极开展了第三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千龙千狮集中展演”、“云端非遗进万家?南充文旅又出发”直播和名县建设“一年看变化”等活动。

医疗卫生

2020年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医院。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1044个,其中村卫生室753个、诊所198个。各类卫生医疗机构拥有床位4663张,在岗职工578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342人、执业(助理)医师1954人、注册护士1667人。全年诊疗患者403.76万人次,其中急诊患者373.54万人次,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患者7.96人次。全年患者平均住院9.84天,患者病床使用率为80.7%,病床周转次数为28.38次,门诊患者次均医药费用115.02元,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5668.36元。

体育事业

2020年全市聚焦“建设文教体育高地”发展定位,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成功举办了2020年四川省第一届“云健身”网络运动会“鹤舞云端”健身气功争先赛(第二季)、2020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南充分站赛)。积极组织开展了全市教职工工间操视频大赛和教职工乒乓球比赛。全面宣传“云健身”,带动网上和居家锻炼数万人次,组织全市1000余人参加四川省“鹤舞云端”健身气功争先赛。常态化开展全民健身大舞台免费培训,全年体育场馆免开、低开达20万人次。

人民生活

2020年对410户边缘易致贫困户和36户脱贫不稳定户开展动态监测和及时补短。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09元,同比增长9.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39210元,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支配收入17820元,增长9.3%,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25:1缩小至今年的2.20:1。全年居民人均消费18345元,同比增长3.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23240元,同比下降1.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8%,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14797元,同比增长7.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3%,比上年降低3.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比由上年的1.71:1调整为1.57:1。

市政建设

阆中建成了10多个休闲广场,建设了滕王阁公园、红军纪念园、锦屏山公园和熊猫乐园城市主题公园,建成7家高档酒店、3个娱乐休闲集中区、2个大型购物中心和10公里的滨江生态景观走廊。截至2012年12月底,阆中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926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9.15%;建成区绿地面积达805公顷,绿地率为34.04%;城区公园绿地面积22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31平方米。

电力情况

国家大电网22万伏变电站已投入使用,金银台航电梳纽工程已并网发电,总投资10多亿元的沙溪电站正在紧张建设之中。

社会保障

2020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46个,共有床位5081张。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069人,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4719万元,比上年增加453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0963人,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4296万元,比上年增加1212万元。养老方面,全年全市发放社会养老金152361万元,比上年增加15141万元;发放职工养老保险金50281万元,比上年增加4228万元。医保方面,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645964人,支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用42007万元,比上年增加768万元。就业方面,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977人,比上年增加845人,发放各类就业再补贴资金2800万元,发放事业保险金1118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3.74%,继续保持稳定。

资源环境

2020年全市总降雨量达984.6毫米,无霜期为318天,日照时长为1257.0小时。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最高气温22.3℃,年平均最低气温14.7℃,极端最高气温37.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0℃。

2020年全市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要求,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全市“一江四河”、重点水库水质常态化保持在Ⅲ类标准以上。老城污水处理厂扩能搬迁、七里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能工程也完成通水调试运行,城市生活运行、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100%、85%,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到95.4%。

安全生产

2020年全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稳定工作,大力开展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持续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全年仅发生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19]

友好城市

陕西省汉中市山西省平遥县台湾省台北市云南省丽江市江苏省扬州市
重庆市渝中区广东省普宁市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美国托马斯维尔市美国多森市
美国亨特斯维尔市美国查尔斯顿市德国波恩市

旅游

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桓侯祠、川北道贡院、巴巴寺、玉台山石塔、永安寺、老观古镇、五龙庙、观音寺。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光楼、清真寺、福音堂、朱家山坪上遗址、大佛寺、状元洞景区、锦屏山风景区、圆觉寺、天宫院风水文化景区、中共阆南县委旧址等22处。

阆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家坝新石器遗址、汉城遗址、明城墙遗址、火神楼、中天楼、川北道署(道台衙门)、学院行署、阆中县文庙、天主堂、星座苑落下闳纪念馆、阆中木雕展览馆、陕西会馆、锦屏书院、净圣庵、、阆中市民间博物馆、杜家大院、李家大院、马家大院、孔家大院、秦家大院、蒲氏宅第、南津关古镇、奎星楼景区、阆中熊猫乐园、千佛岩摩崖造像、雷神洞造像、瓦口隘遗址、状元府第、三陈府邸、张家古院、陈家庭院、何家院、何家窨子、草堂客栈、马家院、风水博物馆、水码头客栈、高升客栈等。

还有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省级蟠龙山森林公园。

著名人物

伏羲的母亲华胥居于阆中、西汉阆中宗民领袖范目、西汉天文历算学家落下闳、邓平、西汉天文学家任文孙、任文公父子、三国天文学家的周舒、周群、周巨、蜀将马忠、黄权、文学家谯周、唐代尹枢、尹极兄弟、北宋时谏议大夫陈省华之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兄弟三人、抗金名将张宪、元末韩娥、清代女诗人王淑昭、将帅书法家马德昭、近代梁清芬。

1949年后授予少将军衔的有汪易、宋烈、安东、安志敏、莫春和、宋献章、白崇友、梁天喜、蒋克诚。

两院院士:

鲜学福(1929.1.21- ),著名矿山安全技术专家,煤层瓦斯(煤层气)基础研究的开拓者。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华俊,1960年10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市,农业土地资源专家。现任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比利时皇家科学院(海外)通讯院士、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誉

2020年11月,入选中央文明办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20]

2021年1月,入选“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2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