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熟(川西区文教厅厅长)

由网友(温软)分享简介:弛秀生(一八九五年九月二七日-一九九四年三月二五日),名从酉、号秀蜀,笔名奇0,4川平武县龙安镇人,教诲野,中共党员,绵阴党组织首创人。曾担负川西区文学厅厅少、4川省副省少兼教诲厅少、省社科联名望主席等职。[一]弛秀生于一九一九年“54”期间,任4川省教熟结合会履行部理事少,成为4川爱国粹熟静止的首脑。一九二六年三月,...

张秀熟(1895年9月27日-1994年3月25日),名从酉、号秀蜀,笔名奇零,四川平武县龙安镇人,教育家,中共党员,绵阳党组织创始人。曾担任川西区文教厅厅长、四川省副省长兼教育厅长、省社科联名誉主席等职。[1]

张秀熟于1919年“五四”时期,任四川省学生联合会执行部理事长,成为四川爱国学生运动的领袖。1926年3月,经刘愿庵、童庸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担任中共成都市委第一任书记和川西特委书记;1928年10月,因判徒出卖,在重庆被捕入狱。1936年10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7年1月,回到平武创办平武简易师范和平武县立中学。1940年8月至1949年10月,奉党组织安排,回到家乡平武“长期隐蔽,以待时机”,利用主持平武简师校工作的合法身份秘密开展革命工作,编著有《四川省志》,[1]张秀熟于1994年3月25日因病去世。

出生地

四川平武县

所处时代

去世时间

1994年3月25日

本名

张秀熟

出生时间

1895年9月27日

主要作品

《二声集、畅言诗录》

生平

青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审议 两高 工作报告等 王建军刘宁发言

读书时代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被选为学生会理事长;

1925年春,在重庆结识共产党人萧楚女,并受到其极大帮助;

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秋出任川西特委书记并兼任中共历史上的第一任成都市委书记;

1928年3月,在重庆发生四川临时省委被破坏的“三·九”事件,省委书记傅烈、组织部长周贡植等9名共产党员遭杀害。4月张秀熟被推举为省委代理书记;

同年10月1日在省委机关处理文件时,被敌人拘捕,关押在重庆敌卫戍司令部拘押室。直到1936年10月才被释放。恢复自由后,先后任川康特委委员等职;

民国15年(1926)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成都特支委员,并到江油省二中发展组织,建立川西北最早的共产党组织中共省二中支部;

民国17年(1928)5月,张秀熟代理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同年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在法庭上大义凛然慷慨陈词,与四川省省长王陵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把法庭变成揭露国民党军阀祸国殃民罪行、宣传革命的立场;

民国25年(1936)经党组织营救出狱;

民国27年(1938)任中共川康特委委员;

民国29年(1940)秋,接受中共四川省委指示疏散回家乡平武隐蔽,任平武县简易师范学校校长,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建国后,张秀熟历任川西区教育厅厅长、四川省教育厅厅长、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60年任《四川省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1994年3月25日因病去世,享年百岁期颐。

评价

张秀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被领导、群众亲切称为“张秀老”。

杰作

他对家乡感情深厚,建国后6次将珍藏图书赠与平武县,总数逾万册(卷)。晚年回平武,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写了大量歌颂家乡的诗歌,并欣然担任平武县地方志、县政协文史委顾问。张秀熟学贯今古,学识渊博,学风严谨,著述甚丰。民国15年(1936)后在《西陲日报》发表数十篇政论文章;民国26年(1937)编写大、中学抗战教材《抗战必读》(甲集);1960年主持编辑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文史资料》20余期,收集整理大量文史资料;并主持编注《刘光第集》。著有散文集《二声集》、诗集《畅言诗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