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

由网友(绝世小逗比)分享简介:中国科教院远感取数字地球研究所(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nd Digital Eart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远感地球所”),于二零一二年九月七日正在中国科教院远感到用研究所、中国科教院对于地观测取数字地球科教中间根蒂根基上组修建立,为中国科教院直属综...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nd Digital Eart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遥感地球所”),于2012年9月7日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基础上组建成立,为中国科学院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1]现任党委书记赵忠明[2]所长吴一戎[3]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据2022年12月官网显示,研究所有用户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国际专家委员会、工程技术委员会;拥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中科院航空遥感中心等科研机构;[4]截至2016年7月,遥感地球所有在岗人员727人,包括110位正高级人员和210位副高级人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5]

研究所主要从事遥感基础研究,遥感应用及技术创新,为国家建设提供遥感数据与信息服务。[6]

中文名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成立时间

2012年9月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博士点

2个二级学科

单位代码

80074

属性

综合性科研机构

外文名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nd Digital Eart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简称

遥感地球所·RADI

博士后流动站

1个

硕士点

2个二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主要荣誉

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

历史沿革

1979年,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开启中国遥感事业的发展之路。

1985年,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成立,引进两架遥感飞机。

1986年,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成。[8]

1995年,建立“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

2007年3月,中国科学院党组对全院遥感领域的优势资源进行了初步整合,在遥感卫星地面站、航空遥感中心和数字地球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11月举行揭牌仪式。[8]

2012年2月,中国科学院党组再次做出全面整合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战略部署。9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12月,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召开“一三五”规划及体制建设战略研讨会。

2013年3月,第一节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8]

科研条件

截至2016年7月,遥感地球所共有在岗人员727人,包括110位正高级人员和210位副高级人员。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优青”4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5]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童庆禧、郭华东[10]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兵[11]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正强、刘良云[11]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张佳华、陈方、陈富龙、邸凯昌、顾行发、黄文江、贾立、荆林海、李晓明、李正强、倪文俭、王成、王力哲、薛勇、杨崇俊、张万昌、胡斯勒图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黄文江、张兵、吴炳方

研究部门

据2017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中科院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科研基地8个、国际组织4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4]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科院科研平台:中科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中科院航空遥感中心[4]

省部级科研基地: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国家高分专项应用技术中心、国家高分专项数据中心、喀什研究中心、三亚研究中心

国际组织:国际数字地球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国际科学理事会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CAS-TWAS空间减灾优秀中心[4]

设备资源

  • 仪器设备

据2017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的仪器设备共有51件(套),总价值折合人民币6367万元,包括室内分析与定标仪器7件(套)、野外观测设备36件(套)和自制仪器设备6件(套)。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原属课题组名称
热红外成像仪S60SLRSS专业实验设备
热红外成像仪THERMOVISION 550SLRSS专业实验设备
快速扫描红外波谱仪(加配件)MR304SLRSS专业实验设备
微波网络仪N5224ASLRSS专业实验设备
微波多极化散射计WSC-D-DSLRSS专业实验设备
太阳分光光度计(偏振)CE318N-EBSPSLRSS专业实验设备
太阳分光光度计CE318N-EBS9SLRSS专业实验设备
差分GPS系统T6SLRSS专业实验设备
光合-荧光作用测定仪LI-6400RSLRSS专业实验设备
冠层分析仪LAI-2200SLRSS专业实验设备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LAMBDA950SLRSS专业实验设备
自动气象站ENERCO420SLRSS专业实验设备
全光谱便携式光谱分析仪FieldSpecProFRSLRSS专业实验设备
光纤光谱仪AvaSpecSLRSS专业实验设备
涡动协方差系统CR5000SLRSS专业实验设备
涡动协方差系统CR3000SLRSS专业实验设备
涡动协方差系统CR3000SLRSS专业实验设备
七层梯度观测系统CNR4SLRSS专业实验设备
激光扫描仪LMS-Z360SLRSS专业实验设备
高空作业车XHZ5113JGKASLRSS专业实验设备
便携式光谱辐射计SVCHR-1024SLRSS专业实验设备
观测高塔(40米)------SLRSS专业实验设备
太阳光模拟器XES-3001SE-300SSLRSS专业实验设备
均匀光源系统XTH-2000CSLRSS专业实验设备
单色仪DM-201iSLRSS专业实验设备
云和气溶胶激光雷达CAMLCE370SLRSS专业实验设备
温室气体分析仪PicarroG2301SLRSS专业实验设备
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IFS125MSLRSS专业实验设备
红外热像仪FLIRA655sc所级中心
中波红外热像仪TEL-1000MW (TEL-3335)所级中心
长波红外热像仪TEL-1000LW(TEL-3334)所级中心
20英才均匀光源XTH-2000C所级中心
40英寸均匀光源CSTM-USS-4000C所级中心
飞思大面阵CCD相机iQ180所级中心
飞思航空相机IXA180所级中心
轨道是高架遥感观测平台自行改装所级中心
红外单色仪1141-1213-IHR320所级中心
可见-短波单色仪1142-1213-IHR320所级中心
热像仪红外定标系统(加配件)LPT-06所级中心
微波辐射计RPG-LCX所级中心
单频激光器HORIBADIABOLO-1000所级中心
多参数水质仪YSI599501所级中心
多普勒测流系统RS-S5所级中心
气象辐射观测系统MAWS301所级中心
轻小型测姿定位系统POSAV510所级中心
三轴陀螺稳定平台集成系统-------所级中心
自动气象站WS3000所级中心
移动观测平台天坛所级中心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NicoletiS50所级中心
微波测量系统-------所级中心
超算系统曙光所级中心
  • 数据服务

数据查询网站可提供1986年起至今获取的全部卫星遥感存档数据目录信息的查询,以及全部在线产品数据(共享、商业)的查询。卫星数据包括法国SPOT卫星系列(SPOT-1/2/ 4/5/6)、美国陆地卫星系列(LANDSAT-5/7/8)、印度IRS-P6、欧空局ENVISAT-1、加拿大雷达卫星系列(RADARSAT-1/2)、泰国THEOS-1卫星,以及ERS-1/2。

中国遥感数据网提供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全部历史存档数据资料的查询、在线订购、订单查询、数据下载等数据订购服务功能。介绍卫星数据价格、卫星参数等综合信息。

遥感数据共享网站提供包括LANDSAT-5、LANDSAT-7、IRS-P6、ERS-1/2、ENVISAT-1、LANDSAT-8等卫星数据产品在内的多种标准景卫星遥感数据产品下载。

中国行政区划遥感数据提供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系列中国行政区划(全国、省、市三级)多个时相的镶嵌影像产品。

研究所代理分发ALOS,ALOS-2卫星、 ASTER卫星、TerraSAR卫星以及天宫一号应用数据。

科研成就

2014年遥感地球所共有在研项目1550项(包括新增项目337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课题30项(新增11项),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40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188中国科学院年鉴(2015)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1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新增1项)、面上项目134项(新增19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3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2项,主持(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和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7项。

2014年遥感地球所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科技论文519篇。其中SCI检索刊物论文302篇,出版著作10部,申请发明专利29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3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56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1项,其他奖项2项。此外“对地观测大数据应对气候变化”成果获联合国全球脉动奖项是全球40余个国家中选出的9个获奖团队之一、中国唯一获奖项目,作为第一单位完成的“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和“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通过院级成果鉴定,前者创建了国际上第一个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后者构建了一套以空间信息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公共平台。

2015年,遥感地球所共有在研项目1371项(包括新增项目321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课题35项(新增7项),主持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主持863计划课题27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新增1项)、面上项目143项(新增21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4项(新增1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2项,主持重大仪器研制项目(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和院)7项。

2015年,遥感地球所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科技论文602篇,其中SCI检索刊物论文321篇;出版著作15部;申请发明专利53项,获得182中国科学院年鉴(2016)授权发明专利28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9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项,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银奖1项。

科研成果获奖
获奖年度获奖名称获奖类别获奖等级
1984腾冲区域航空遥感应用技术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1985雅砻江二滩水力开发可行性若干问题综合研究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1987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研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9黄土高原(安塞试验区)遥感调查与信息系统研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0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0“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公共实验区)的研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1防洪遥感应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2防洪遥感应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2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调查与土地利用研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2遥感技术在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研究中的应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3SPOT数据预处理系统技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3高空机载遥感实用系统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4地物结构特征与地物方向谱之间关系几何光学模型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6重点产粮区主要农作物遥感估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7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评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7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7我国金矿成矿模型找矿方向及找矿选矿技术方法研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基于网络的洪涝灾情遥感速报系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9全国县级农业土地资源遥感调查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00遥感信息传输及其成像机理研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1海洋渔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服务系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4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综合开发区遥感动态监测其他一等奖
2004先进对地观测技术农业应用系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4新型成像雷达对地观测机理与地物识别研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5XX技术研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5XX综合处理系统其他一等奖
2011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其他一等奖
2011基于全球导航卫星信号源的海洋环境遥感技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1真三维道路智能设计方法及系统研究其他特等奖
2012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3神东矿区卫星遥感监测业务化运行系统其他银奖
2013生态环境遥感应用处理与分析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3基于多源自主卫星遥感的陆海环境关键要素定量化监测技术及应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3天基光学多载荷军事应用技术研究与试验验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4鞍山市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技术体系研发与应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4基于遥感监测ET的耗水控制研究及示范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4水环境遥感应用工程化处理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4光学综合成像卫星地面处理与应用技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4地震热红外遥感综合信息处理集成系统其他金奖
2014对地观测大数据应对全球变化其他国际奖
20152013年度湖南省粮食种植面积遥感监测项目其他银奖
2015全球地表碳水通量和大气CO2浓度遥感时空模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5城市路表环境遥感监测信息产品提取技术与应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5深空探测视觉导航定位与环境感知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5三亚遥感卫星虚拟地面站系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5国家土地利用宏观监测遥感技术系统及应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2]
2021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7]

学术期刊

  • 《国际数字地球学报》

《国际数字地球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IJDE)是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依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简称遥感地球所)主办的学术刊物,由英国著名出版集团Taylor & Francis Group出版发行。该刊于2008年3月创刊,18个月后即被SCI-E数据库收录。据2017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刊被国际上12个大型期刊检索机构收录。[13]

  • 《遥感学报》

《遥感学报》的前身是1986年创刊的《环境遥感》,被EI Compendex数据库、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ST)、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收录,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Chinese Science Abstracts(A辑)、中国电子科学文摘、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收录。[14]

  •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共同创办,是集计算机图像图形高科技理论、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成果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是“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被EBSCO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Chinese Science Abstracts(A辑)、中国电子科学文摘、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收录。[15]

人才培养

据2017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遥感地球所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6][17]

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16][17]

二级学科硕士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专业学位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测绘工程、农业资源利用、农业信息化[16][17]

教学建设

截至2012年底,遥感地球所有在学研究生50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23人),留学生8人,在站博士后40人。

据2017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遥感地球所研究生导师共90名,其中院士4名、博士生导师44名;培养出毕业研究生1263人(其中博士生537人);自2000年以来,遥感地球所研究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提名奖1人次,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论文2人次,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3人次。[16][17]

文化传统

标识是由卫星围绕地球运行轨道为元素的艺术抽象图案,符合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特色。RADI是研究所的英文简称。[1]

文化活动

据2017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遥感地球所先后开展了研究生电影party活动、中外师生联谊活动、奥森定向越野活动、“时光慢递——致一年后”活动、乒乓球赛、女生节活动、研究生元旦晚会、撕名牌活动、棋牌比赛、辩论赛、研究生元旦晚会、留学生联谊活动、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等学生文化活动。[18]

机构领导

职务姓名
所长吴一戎[3]
副所长(主持工作)顾行发
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忠明
纪委书记刘剑
副所长张兵
刘建波

历任领导

姓名职务任期
郭华东所长2012年9月至2015年11月
赵忠明党委书记、副所长2009年至2012年[19]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